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评优情况汇报 2011-06-0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评优情况汇报 2011-06-0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评优情况汇报

2 优秀实验课程遴选标准及办法

3

4

5

6 实验教学质量二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实验教学准备(30分) 实验教学文件 实验项目卡片 仪器设备、耗材及场地准备情况
实验指导教师备课情况 2、实验教学组织实施(35分) 学生预习情况 教师讲授与提问 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指导过程 教师处理问题能力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情况 3、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20分)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情况 先进实验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 4、实验评价(15分) 实验课的考试与考查 实验报告批改情况 学生对实验课教学评价的情况 教师对学生实验评价情况 实验教学质量二级评价指标体系

7 评价总分M=教师自评×20%+团队主任评分×20%+评价小组评分×60%
评定原则及程序 学院审核、中心审查 学生初评、教师自评、中心互评、学院联评、 定岗(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定量(分数量化)、定责(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小组) 实验教学质量第一位(四大体系13项标准) 评价总分M=教师自评×20%+团队主任评分×20%+评价小组评分×60%

8 示范实验课程推选项目 数字逻辑实验

9 分层次、个性化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软件实验教学 理论学习、普及型科技创新课程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实验 可编程技术实验
数字逻辑实验 计算机组成实验 计算机软件实验教学 参与实际科研项目

10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成绩第一名 课程编号: 06060010 授课教师:武俊鹏等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实践环节 总学分:2 实验学时:32
课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概述:数字逻辑实验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实践课程之一。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和实现数字逻辑电路,加深对数字逻辑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培养数字电路设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方法与实验技能、实践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11 自编实验教材 除用于数字逻辑实验教学外,教材覆盖计算机组成、计算机部件、计算机硬件以及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等多门硬件系列实验课程内容。

12 省级(及校级)实验教学研究 序号 名称 成员 1 培养自主创新人才,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建立“三化”结合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体系
张国印、武俊鹏等 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序号 名称 负责人 1 虚拟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一类) 武俊鹏 顺利通过结题验收,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投入教学实践环节

13 省级(及校级)实验教学研究成果 单机版、网络版 数字逻辑实验、计算机硬件实验、五四杯科技竞赛项目 荣获全国青年科技创新创意大赛国家二等奖两项
荣获中科杯软件竞赛优胜奖1项 年节约数字逻辑实验芯片100余个,设备损耗率降低25% 数字逻辑仿真实验平台

14 校级实验教学研究 序号 名称 负责人 1 基于ARM的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实验的研究 武俊鹏 2 仿真条件下数字逻辑实验教学研究 3
基于校园网的实验教学辅助管理平台 4 计算机虚拟现实教学中心 孙建国 5 计算机技术创新实验体系研究 刘书勇 6 数字逻辑新实验项目开发 赵国冬 7 计算机类工程实践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数字逻辑仿真实验平台研究。获哈尔滨工程大学首届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

15 国家级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序号 名称 1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 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3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 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 数字逻辑仿真实验环境的建设与探索 6 数字逻辑虚拟实验教学研究 7 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 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计算机教育》、《实验技术研究》等

16 实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17 实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18 实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19 实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20 自我评价 数字逻辑实验课程以计算机硬件系列数字电路单元教学为中心,以实验教学团队为主体,实验课程内容严谨、实验教学环节组织严密、教学手段先进、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严格,在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现场考察环节受到教育部专家的好评,被清华大学出版社确定为“十一五计算机硬件系列实验教材编写单位”。 实验项目开出率100%,年实验项目更新率40%,09版实验教学大纲内容更新率达到90%,实验教师组对于所有实验项目均进行前期试做,现场实验过程拥有完整的实验记录。 实验项目采取2-6-2的评价模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预习、现场操作以及实验总结分析能力。

21 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推选项目 计算机技术创新中心

22 基本概况 中心成立于2006年,现有专职指导教师12人,开设四门普及型创新实践基础课程。2010年,参与学生人数累计300余人,参与学生人时数约为30000,其他院系学生参与人数五十余人,包括1、3、4、5、8、9、10、11、15系。 创新中心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验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造就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打造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优秀品牌。 中心指导教师团队荣获2010年校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优秀团队”光荣称号,学院荣获“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优秀集体”的荣誉称号。

23 管理运行机制 规章制度包括学生准入制度、指导教师准入制度、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制度、科创经费统筹管理办法、科技创新活动考核与奖励办法等内容。
中心向全校学生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早8时到晚22时;根据学生科技创新需要,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开放。 计算机技术科技创新中心 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校团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创新指导教师团队 学生科创俱乐部 创新内容 科技 竞赛 自主 发明 科研 训练 社会 服务 创新 教学 理论 研究

24 2010年阶段性成果 2010年,中心继续坚持“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的创新精神,先后参加了ACM/ICPC竞赛、Imagine cup、Intel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设计大赛、FIRA、Robcub、计算机博弈大赛等15项竞赛,共获奖108项,其中亚洲区竞赛奖项8项、国家级奖项55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省部级奖项26项,校级奖项19项。

25 2010年阶段性成果 名称 时间 参与人数 ACM校赛 2010.04 120人 视频制作大赛 80人 机器人足球 2010.05
计算机博弈大赛 77人 黑龙江省计算机应用作品竞赛 70人 参赛高校20所,校外参赛队伍:20 “博创杯”东北地区赛 参赛队伍:48(参赛高校20余所,校外参赛队伍:38)

26 2010年创新项目经费情况 名称 来源 金额 “数字地图保密处理系统”等一项 国家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1万 “类人型机器人制作”等九项
大学生科研立项(特殊资助) 12万 “基于RIA富客户端的邮件系统”等27项 大学生科研立项(重大、普通) 7.8万 “单片机”等1套 创新课程耗材经费 8万 合 计 28.8万

27 物联网工程 与学科领域一致的科技创新方向 为学科研究提供试验平台 研究生、博士生 科研项目成果及技术成果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与知识工程 机器智能与机器感知 软件工程 软件科学与智能处理 信息安全 分布式与可信计算 物联网工程 嵌入式系统与体系机构 与学科领域一致的科技创新方向 为学科研究提供试验平台 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博创杯嵌入式系统竞赛 全国信息安全邀请赛 微软ImageCup国际竞赛 中科杯软件设计的大赛 RoboCup机器人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研究生、博士生 科研项目成果及技术成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28 创新能力 培养平台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展厅: 21B4楼东北侧 计算机技术科技创新展厅: 21B3楼东北侧
虚拟实验教学开放系统建设 物联网技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 创新实验基础与实践课程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 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久其联合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IBM工程师培训基地 Intel大学实验教学基地 信息安全专业 国家保密人员培训基地 2 创新能力 培养平台 4 物联网技术创新平台 网络与信息安全创新平台 机器人技术创新平台 软件工程创新平台 ACM ICPC 创新平台 3

29 自我评价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中心开设的嵌入式“进阶”实验、计算机技术创新实验,在选题上均是同实际科研、电子竞赛互相紧密结合。支持学生科技活动等一系列措施,使实验教学的范畴不单纯拘泥于中心本身所开设的选题。 “自主学习、独立创新”的学研结合模式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攻关和自我创新的意识。中心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及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契机,吸引了大批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进入实验中心开展创新学习和实践锻炼。 中心鼓励并积极争取机会使同学们接触到实际工程中的具体问题,利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机会提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广泛的实验课题与攻关点供同学进行研发。 创新实验室共服务和培养了1200余名学生。带领学生参加了各类国际、国家类创新竞赛300余项,先后有80余名“个性化”培养的学生被保送到国内知名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为国家及国防工业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人才。

30 感谢学校领导对实验中心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感谢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对中心的大力扶持
谢 谢! 感谢学校领导对实验中心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感谢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对中心的大力扶持


Download ppt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评优情况汇报 2011-06-0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