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代謝症候群 詹啟緯 營養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代謝症候群 詹啟緯 營養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代謝症候群 詹啟緯 營養師

2 十大死亡原因

3 代謝症候群定義 代謝症候群非疾病,是五大症狀之集合統稱。
五大症狀: 肥胖(包括腹部肥胖)、高血壓前期(血壓升高)、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升高)、高膽固醇血症前期、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前期(統稱血脂偏高)。

4 代謝症候群特性 預防醫學之一 依病程來講,屬健康與疾病的過渡時期。 五大症狀皆與飲食與生活習性有很大的相關性。
該五大症狀相互關聯,最終引發心臟病、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 該五大症狀皆具有回復特性。 代謝症候群設立目的,在於預防及降低五大疾病的產生。

5 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 修正前、後之成人(20歲以上)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對照表(960118)
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修正前(臺灣2004年版) 修正後(臺灣2006年版) 危 險 因 子 異 常 值 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 /或身體質量指數(BMI) 腰圍(waist): 男性 ≧90 cm 女性 ≧80 cm ;或 BMI ≧27 女性 ≧80 cm 血壓(Blood pressure)上升 SBP ≧130 mmHg / DBP ≧85 mmHg 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 男性 <40 mg/dl 女性 <50 mg/dl 空腹血糖值(Fasting glucose)上升 FG ≧110 mg/dl FG ≧100 mg/dl 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上升 TG ≧150 mg/dl >140 >90 >40 >50 100~126 <150 註:其中血壓(BP)、空腹血糖值(FG)等2危險因子之判定,包括依醫師處方使用降血壓或降血糖等藥品(中、草藥除外),

6 成人腰圍測量及判讀之方法 一、測量方法: 1.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 立,雙手自然下垂。
1.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 立,雙手自然下垂。 2.以皮尺繞過腰部,調整高度 使能通過左右兩側腸骨上緣 至肋骨下緣之中間點(如圖), 同時注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 平,並緊貼而不擠壓皮膚。 3.維持正常呼吸,於吐氣結束 時,量取 腰圍。 二、判讀方法: 若腰圍:男≧90公分、女≧80公分時,表示「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宜注意飲食、運動、體重控制,必要時諮詢醫療健康照護人員。 肋骨下緣(Last rib margin) 腹部中線(Mid distance) 腸骨上緣(Iliac crest)

7 標準體重 ◎BMI的計算方式: BMI(Body Mass Index)=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8 標準體重 體重過輕 :BMI < 18.5 正常範圍 :18.5≦BMI<24 過 重 :24≦BMI<27 輕度肥胖 :27≦BMI<30 中度肥胖 :30≦BMI<35 重度肥胖 :BMI≧35 另外,我們也把腰圍列入判斷是否肥胖的標準,即使您的BMI值沒有超過標準,但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也稱之為「肥胖」。 BMI不適用於未滿18歲的青少年、孕婦及哺乳婦、老年人、運動員

9 預防方法 天天五蔬果 三份青菜、二份水果 運動333 每週運動至少三次 (運動頻率) ,每次30分鐘 (運動時間) ,運動時讓每分鐘心拍數跳到130下 (運動強度) 。 培養良好生活型態

10 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逐年高 女性3人有1人 更新日期:2010/03/29 13:05 許多上班族滿腦子追求高職位、高薪水、高的社會地位,卻常常忽略了身體的三高問題,根據衛生署委託中研院進行的國人營養健康調查發現,這12年來,台灣民眾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男性從13%升高到25%;女性則從26%升高到31%,甚至學童的代謝症候群盛行比率也增加一倍以上。(林麗玉報導) 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說,代謝症候群並非是一種疾病,不過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及死亡率,而根據衛生署委託中研院進行的18歲國人健康營養調查發現,台灣這12年來,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男性增加了一倍,從13%的盛行率提高到25%;女性則從26%提高到31%,甚至調查也發現,學童的盛行率從3%躍升到8%一倍以上,尤其許多國小學童,腰圍已經超過成人的80-90公分。 祝年豐主任說,20歲以上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腦中風的機率,分別是一般人的六倍、四倍、三倍及兩倍,除了癌症,所有的慢性病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而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首要就是要避免腹部肥胖及體重過重,而瑞典研究也發現,每天多坐一小時看電視、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就增加26%。 本文參自Yahoo健康網

11

12 感謝各位老師的聆聽!


Download ppt "代謝症候群 詹啟緯 營養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