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加强实验教学 促进小学科学课的有效开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加强实验教学 促进小学科学课的有效开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加强实验教学 促进小学科学课的有效开展

2 一、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 二、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地 位和作用 三、我市小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四、我市实验教学发展的要求

3 同年,美国也派团考察中国基础教育,认为中国学生世界上最勤奋,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好。结论:再过20年,美国的科技将被中国甩在后面。
1979年,有个中国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基础教育,认为美国孩子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下午1点多就放学回家;课堂乱如集市……得出结论:美国基础教育病入膏肓,20年后中国的科技将赶上这个超级大国。 同年,美国也派团考察中国基础教育,认为中国学生世界上最勤奋,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好。结论:再过20年,美国的科技将被中国甩在后面。

4 中美基础教育的实质差异是什么呢? 中国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孩子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考啥学啥)。 美国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美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5 “西安事变”的历史教学对比: 中国老师讲完史实后,要求学生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满足于考试结果。 美国老师则是八仙过海:如,什么都不教,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分别制作一份当时各党派报纸;或者只给几个辩论题,让孩子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即便是常规教学,老师也会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蒋不妥协?如张、杨不和共产党合作?如张、杨把蒋处死?如蒋逃出西安……甚至让学生自己设想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无论哪种方式,学生都在收集材料、研究材料、组织观点的过程中,培养了“会学”的能力。

6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
聪明的孩子    智慧的学生 1.能够知道答案    1.能够提出问题 2.带着兴趣去听     2.表达有力的观点 3.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3.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4.能抓住要领     4.能演绎推理 5.完成作业     寻找课题 6.乐于接受    长于出击 7.吸收知识   运用知识 8.善于操作   善于发明 9.长于记忆   长于猜想 10.喜欢自己学习 善于反思、反省

7 一字之差,千里之遥。 “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
奥赛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答案;诺贝尔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获奥赛奖,但中国的高校却无人获诺贝尔奖?根本原因是我们只培养考生,没有培养学生。

8 中国老师上完课问:“还有问题吗?”学生没有问题,那是最佳状况。要应试,当然问题越少越好。美国老师上课,学生没有问题,就是老师教学有问题。欲启疑,自然问题越多越好。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有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这个基础教育的反差发人深省!

9 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一代人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必须触动形成这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教育——强力推行新课改,开展创新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的素质。 随着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核心,而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实验教学。

10 一、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 1、学科的发展过程 我国小学阶段开设自然课程与世界各国相比起步较晚,是从1903年,清政府在小学中废读经、开《格致》才开始的。此后,科学课就在各个年代政府教育章程、条例的指导下,以《格致》、《常识》、《自然》等为名,或独立设置,或与《社会》等其他学科合并实施教学,并于1929年(民国18年)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中国诞生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沧桑大国,中央政府制定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同时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指导力度,特别是对科学教育的指导力度。2001年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将小学《自然》改为《科学》,突显国家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11 2、学科的内涵 自然是人们认识的对象,但科学这个概念比自然包含的东西更多,科学还包括了科学素养的各个层面。这个定位,就不是把知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才是更重要的。这一改动不仅反映了教学内容上的扩展,从以自然现象、事物为主拓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环境保护等等,而且还包含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改成科学,扩大了课程资源的选择范围 。

12 3、学科教材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反映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成果,兼顾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具体分解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把重心放在培养小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的养成上。

13 4、学科课程性质 2014年新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基础性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责任。”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科学课程基本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4 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的过程。
实验设计

15 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每一节课都要经历一个完整的或部分科学探究的过程,整个探究过程都是围绕证据的获取,证据的思考,证据的评价来开展的,这就是科学课的特点。因此带领学生探究就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实验教学也就以崭新的姿态成为科学探究中的重要部分。

16 二、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毋庸置疑,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发挥比实验教学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方面更大、更好的作用而取代实验教学的地位。譬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如果离开了实验,就是纸上谈兵。从一定意义上说,实验室是许多理科知识的诞生地,是科学技术的摇篮。牛顿的“三大定律”,是他经过许多次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他受到自由落下的苹果的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他的这些理论,为基础力学奠定了基础。达尔文如果没有那次长达5年的环球旅行,他的《物种起源》就不会因为有那样丰富的内容和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而轰动整个世界、影响久远。

17 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92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的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说过,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留学期间的学习情况与别人不一样的是除了上课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外,还用了相当多的时间训练实际动手能力。之所以这样,一是受西方研究人员喜欢动手风气的感染,二是他自己不动手有的东西就学不透的体验。他认为“自己动手不仅能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弄明白如何实现它。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动手能力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操作技能,亲自操作其实意味着对一个大硬件特性的全面掌握。”

18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卓有成就的实验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叶企孙教授为物理系教学制定了两条方针。一条是传授基础知识,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条是理论与实验并重。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在参加纪念叶先生的一个报告会上提到一件事,当年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有一次电磁学考试,他的试卷全是用英语写的,卷面很漂亮,考卷水平也相当高,只扣了2分,应得98分,而叶先生在他卷面上写的是58+25=83分。叶先生给出的解释是,李政道平时学习不重视实验,所以考试成绩多扣去15分。李政道说:“这次考试对我的印象是终身难忘的。叶先生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更是我科学上有这么大成就的有决定性影响的老师。”

19 (二)作用 著名物理学家密立根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的获奖演说中讲道,“科学是用理论和实验这两只脚前进的,有时这只脚先迈出一步,有时是另一只脚先迈出一步,但是前进要靠两只脚。先建立理论然后做实验,或者是先在实验中得出了新的关系,然后再迈出理论这只脚并推动实验前进,如此不断交替进行”。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理论和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实验,是以借助仪器间接的观察,由于实验是为了对假说进行检验,比直接观察更具有结构性,所以实验活动是最能反映科学方法的活动,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证据的重要环节,也是认识较高层次的探究活动。

20 1、实验教学是一种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从形式上看:在“自然”教学中,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或某一部分,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就行,并不起主要作用;而“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是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科学课堂教学以实验教学的形式进行,即以学生的每一项活动作为实验的内容,进行研究。 从功能上看:在“自然”教学中,科学是以知识的教学为主,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而“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是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是引导学生亲历这些活动进而获取科学的核心概念。

21 从意义上看: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讲到底,把结论告诉学生,重结论轻过程。而“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学生自己制定计划,自己设计实验,亲历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把过程和结果很好的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需要学生亲自实验后用语言描述,而学生的思维过程也就是通过学生的描述性语言来体现的。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真正地让思维动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当今的实验教学是一种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22 2、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发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特点的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耳听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鼻闻物体的气味;手摸物体的冷热、表面的光滑、粗糙以及其它质感;手捏、掂感觉物体的软硬、轻重。所以以实验为中心的科学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3 3、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疑问是汲取知识的原动力,有疑惑就有探求,就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探索方案(多种设想),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结论等一系列活动,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实验和创新能力。

24 4、实验能为学生学习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知识的来源,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具有典型性,它能创造一个确定的、排除干扰的学习环境,突出现象和规律,有利于学生集中观察,更有效地理解所学知识;实验具有重复性,学生可利用仪器反复进行实验,观察、讨论、研究,消除疑问,达成共识;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25 实验本身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是十分有益的。
5、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实验本身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是十分有益的。 总而言之,做好了小学科学实验,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各种科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观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6 三、我市实验教学的现状 1、教学仪器配备 2008年至2010年我市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 2012年至2014年中小学创建省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共投入资金约8千万元。解决了制约我市实验教学发展的硬件瓶颈难题。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小学仪器配备水平均达到教育部仪器配备标准的基本要求。 2、专用教室配备 自2011年山东省教育厅启动了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借此契机我市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等专用教室建设也上了一个大台阶。目前我市小学的专用教室建设基本达到了省办学条件标准化要求,其他学校也全部都配备了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室。

27 3、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硬件配备之后,需要有一支素质硬、业务精的热衷于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来管理应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目前我市小学实验教师队伍正在由大龄化、业余化向年轻化、专业化转变,对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但是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教师对开展实验教学的态度不积极,对小学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不得力等;制约了我市小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28 4、教学仪器管理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仪器更新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和每年度的督导检查等活动的开展,我市教学仪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由以前的杂乱无章转变成现在科学、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各县市区95%以上的实验室管理均能做到科学管理、规范运行、统一标准。

29 5、实验教学常规 一切的配备、管理最终都要落实到实验教学的实际使用上。目前我市小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较前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观念等问题,学校对科学学科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就更成问题了,从每年的督导检查实验记录情况来看,很是让人振奋,但从仪器的使用状况来看却令人担忧。

30 四、我市实验教学发展的要求 (一)规范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 1、落实好实验室管理制度
根据实验教学要求,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落实《实验室规则》、《仪器室规则》、《实验教师职责》、《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教学仪器损坏赔偿制度》、《教学仪器维修保养制度》、《教学仪器报损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发挥实验室、实验仪器的最大使用效益。

31 2、做好仪器设备的保管、存放工作 仪器设备保管与存放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范、安全、合理、美观、方便。要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科学地保管存放,必须做好防尘、防潮、防震、防虫、防火、防盗等防护工作。规范运行仪器设备总账、明细账,做到单据完整、账账相符、帐物相符。总账每学期清查一次,明细账根据仪器增减情况及时更新。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32 3、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首先,要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是实验教学的必修课,应贯穿在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每学期第一节实验课要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每堂实验课要向学生讲清楚安全注意事项。要做到预防为主,准备实验同时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其次,要严格落实好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则和危险化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对易燃、易爆、腐蚀、毒害药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危险品领用要经实验教学分管领导批准,限量发放,取用量要逐一登记,剩余要回收,回收数量要入账,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3 (二)开齐开足实验课,提高开出率 1、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实验教学计划 当前素质教育发展形势下的实验教学不再是过去的以“验证”为目的的实验,而是通过实验的全过程,除了让学生掌握、理解和操作实验外,还要学会改进、设计和创新实验,做到体验、反应和领悟,不仅要学会怎样做实验,还要知道为什么做实验以及对实验的拓宽、创新和反思。进而达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校要使实验室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心目中充满神奇和创造神奇的地方,成为学生最喜欢去、能够经常去的地方。充分发挥教学仪器的作用,保证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开出率达100%,不能只停留在纸制的教学计划上,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编造记录。

34 学科教研组应深入研究科学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有关实验转化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实验教程。
2.严格落实实验教学常规 学校要加强实验教学备课和教学研究,完善实验教学规程,提高实验教学效益;建立对实验教学的听评课制度,将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列入相应学科教师的年度考核内容中;加强对任课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提升;培养实验教学骨干教师,定期开展实验教学示范课,积极组织参加实验教学优质课与师生实验创新比赛等活动。 学科教研组应深入研究科学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有关实验转化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实验教程。

35 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活动,优化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组织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观察、思考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实践,关注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观察、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情况,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和反馈。

36 3.搞好实验教学创新 鼓励师生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教材中未设置的实验,改进教材中已设置的实验,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自制创新教学器材和教具。积极组织师生参加自制教具评选活动。

37 自制教具的价值在于能充分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为从设计到动手制作、修改试用、最后定型,整个制作过程都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反复论证,无疑它是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另外,自制教具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而采取的积极、主动行为,所以这些教具在教学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自制实验开展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进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38 自制教具是教学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而在设计上一定要具有探究性,能真正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自制或改进实验,以其实验新异、变化的刺激出乎学生的意料,从而引起学生惊奇的情绪。这种惊奇正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能使之产生浓厚的、持久的兴趣。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材料易得,方法简便易行,对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是十分有益的。

39 伟大的英国物理、数学家麦克斯韦说过:“一项演示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就越熟悉,就越想彻底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这种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复杂程度成反比。”

40 (三)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重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只有在学生自主实验,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养成 。

41 (1)转变教师角色,引导探究 课改理念要求广大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积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开阔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让想象力自由驰骋,创造力尽情地发挥。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猜想或假设,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实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真正的自主探究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42 (2)为学生探究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 充足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自主操作实验的必要条件。科学课是让学生在材料的操作过程中,经历科学探究与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途径(实验室、教师和学生收集、自制等)丰富实验器材,以满足学生实验需求。

43 (3)实验材料应具有结构性 结构性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键。 结构性材料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与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有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组合,既能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且具有趣味性。

44 案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必须是发声时能看到振动的物体。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皮筋 、锣、金属薄板三种物体,使学生研究时要用拨、敲、抖不同方法使三种物体发出声音,从中找到物体发出声音的共同特征。这里的皮筋、锣、金属板三种物体材料,就是结构材料。

45 2、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重视实验的计划性、目的性 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大部分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实验现象的丰富多彩深深吸引了学生。但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玩”的兴趣占据主导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往往是因为好玩而被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意识是比较薄弱的。有时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人人在动手,但是最后竟不清楚开展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玩得高兴但真正的收获甚少。

46 B:做什么实验——让学生明确实验的内容和实验的目的。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和准备实验。从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技巧到实验大致需要的时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哪个环节可以改进等等都要做到了如指掌。 实验教学过程要围绕实验要素开展。 实验教学要素 : A:为什么要做实验——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产生问题。这一环节实质是变“要学生做什么”为“学生自己要做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猜想或预测的环节融入,让学生知道猜测或预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B:做什么实验——让学生明确实验的内容和实验的目的。

47 C:用什么做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需要用什么器材或材料。
D:怎样做实验——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实验方法和步骤。 E:怎样观察实验现象——在实验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要让学生明白观察的对象或内容。 F:发现了什么——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实验后引导学生利用收集到有价值的证据进行思考,交流讨论所发现的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进而指导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为产生新知做准备。 G: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展示。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分析或推理)生成新的知识,实现实验教学目标。

48 (2)倡导学生探究活动的个性化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一理念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一个问题通常有很多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从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特色。在实施时,教师的指导就要因材施教,要善于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归类,指导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对确定的各种方法一一作指导。

49 (3)加强实验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科学性是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在小学阶段,对实验原理的要求不高,更多地是关注孩子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科学教材插图多,文字少,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和结论。对教师来说很有挑战性,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把握内涵;精心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知识掌握和讲解的精确度。

50 (4)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多科学实验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得以解决,需要课外继续开展。同时,一些和课堂实验相关的探究活动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需要在课外进行操作和实践。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对气温的测量、观察一杯水的蒸发、探究植物根和茎的作用等。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科学来源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51 (5)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实验室开放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提高投资效益,使学校实验室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最优化的实践环境和学习空间。

52 我们的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的方法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由感受提升为思考,再由思考上升为认识。通过这种螺旋上升的学习和探究过程,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培养其科学素养。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会学”且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学生。

53 我们的理想: 教得有效! 学得愉快!

54 谢谢


Download ppt "加强实验教学 促进小学科学课的有效开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