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习与探究 中国的极地科考 哈尔滨市第47中学 霸丽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习与探究 中国的极地科考 哈尔滨市第47中学 霸丽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与探究 中国的极地科考 哈尔滨市第47中学 霸丽敏

2 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查阅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雪龙”号考察船,北极黄河站的相关资料。小组内部资料整合,选出一名或两名代表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汇报整合资料。 2、上课额外携带六年级上地理图册。

3 真真假假:南极地区的主要的自然资源 石油 固体淡水 北极熊 鲸鱼 企鹅 森林 磷虾 气候资源

4 真真假假:北极地区主要的自然资源 石油 固体淡水 北极熊 鱼类 企鹅 森林 磷虾 气候资源

5 科研宝地 多少年来,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奇特的自然景象,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目光,成为科研领域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收集陨石 气象观测
冰上作业 气象观测 收集陨石

6 学习与探究: 中国的极地科考

7 极点 南 极 圈 成果汇报 1、长城站

8 长城站全貌 长城站内部 模拟温室 长城站主楼 长城站内部研究室

9 极点 南 极 圈 成果汇报 2、中山站

10 中山站全貌 储油罐 中山站gps国际联测 太阳能装置

11 大气臭氧监测 太阳辐射监测 中山站污水处理系统 卫星通讯设施

12 极点 南 极 圈 成果汇报 3、昆仑站

13 昆仑站全貌 高空粒子探测 中华鼎 卫星观测站

14 极点 南 极 圈 成果汇报 4、泰山站

15 泰山站建站所遇到的困难 位置对比

16 泰山站内布置概况

17 极点 南 极 圈 思考: 1、按照建站顺序,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变化? 2、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站建筑特点

18 你能在中国南极四个考察站的外观上找到哪些共同特征?能试着解释一下原因吗?
长城站 中山站 你能在中国南极四个考察站的外观上找到哪些共同特征?能试着解释一下原因吗? 昆仑站 泰山站 其他国家图片

19 进步站(俄罗斯) 哈雷六号(美国) 伊丽莎白公主站(比利时) 康科迪亚站(法国、意大利)

20  诺伊迈尔Ⅲ科考站(德国) Jang Bogo南极考察站(韩国)   萨纳伊Ⅳ(南非)  昭和站(日本) 成就

21 南极科考取得的成就 1984年1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向阳红10号”船首赴南极。
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落成,结束了中国在南极没有考察站的历史。 1989年2月,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建立了中山站。此后,中山站历经多次改造扩建,成为中国在南极重要的科研和后勤支撑基地。 1997年,中国开启了前往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序幕。1998年,中国首次开展对南极格罗夫山的考察,第一次从这一地区带回陨石样品。

22 2005年1月,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2005年1月,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2009年1月,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我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在冰穹A地区的成功一钻,获得了迄今世界上分辨率最大的三维深冰结构和冰下地形数据。    2014年2月,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建设。 2015年3月23日新闻报道,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一块1300克的大陨石,经科学家检测为珍贵的灶神星陨石,已分类的2737块陨石,仅发现三块灶神星陨石。目前我国收集到的陨石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不足

23  麦克默多站(美国) 我国南极考察存在的不足 费雷站(智利)

24 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南极洲

25 成果汇报 5、雪龙号

26 雪龙号参与失联客机搜救工作 中国是一个诚信、友善、热爱和平、团结互助的国家!

27 习近平总书记及夫人参观雪龙号 雪龙号取得的成就被国家认可! 实地

28 实地大考察

29

30 考察任务 一、分析雪龙号出发的时间为何是我国的秋季?返航时间为何是我国的春季? 二、说出雪龙号科学考察团在航行中经过的海、洋和海峡。
三、找出雪龙号沿途可能会看到的风景图片。 四、如果你是随行记者需要携带哪些日常生活用品?

31 任务一 分析雪龙号出发的时间为何是我国的秋季?返航时间为何是我国的春季?

32 任务二 说出雪龙号科学考察团在航行中经过的海、洋和海峡。 东海——太平洋——德雷克海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海——东海 太 平
印 度 洋 大 西 洋 东海——太平洋——德雷克海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海——东海

33 任务三 找出雪龙号沿途可能会看到的风景图片。

34 热带雨林 海鸟 苔藓地衣 冰山 温带落叶阔叶林 (上海) 企鹅 火山岛 北极熊 热带草原(澳大利亚)

35 任务四 如果你是随行记者需要携带哪些日常生活用品(吃、穿、用)? 南完北起

36 雪龙号北航线

37 成果汇报 6、北极黄河站

38 2015年3月17日全世界的高纬度地区来了一场20年来最强大的极光爆发。地磁暴的强度达到了仅次于最强的G4级. 极光指数也达到了Kp 8

39 最强极光产生原因

40 国际空间站拍摄的极光图片

41 成就

42 北极科考队的成就 浮冰上建长期冰站 资源大战

43 考考你 北极冰盖变化 1、观察北极冰盖面积如何变化? 2、冰盖面积的变化是哪种气候变化导致的? 3、冰盖面积的变化会出现哪些新的资源和优势?
北极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 北极冰盖变化 1、观察北极冰盖面积如何变化? 2、冰盖面积的变化是哪种气候变化导致的? 3、冰盖面积的变化会出现哪些新的资源和优势?

44 考考你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丹麦 挪威 1、哪些国家对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有先天优势? 2、请你猜测其他国家的态度会是如何?

45 成功国

46 北极资源大战   年5月15日,韩国国土海洋部宣布,韩国破冰船“ARAON”号赴北极进行科考工作,一方面通过北极永久冻土层了解气候变化对北冰洋的影响,另一方面调查北冰洋“可燃冰”的分布状况。   日本历来看重北极“黄金水道”的开发。日本气象信息公司认为,“北极航道如果能够作为一条常态化的线路确定下来,全球的经济流向有可能发生改变。”为了开发新航线,该公司计划于今年9月,择机发射名为“WNI”小卫星,用于观测北冰洋冰盖缩减情况,为标绘“北极航道”提供数据支持。   作为新兴大国,印度不但通过商业运作获得了北极石油,而且还以探险的名义,派遣军队远征北极。2008年,一支由印度海军精锐部队组成的探险小队从挪威北极城朗伊尔出发,成功地抵达北极极点。

47 北极资源大战 2012年中国政府分别与冰岛和俄罗斯签署合作协议,中海油在冰岛东部海域参与油气开发项目,中石油在俄罗斯亚马尔半岛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开展油气合作项目,并获得该项目20%的权益。 在北极新航道开发方面,中国起步较慢,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行过北极航道的开辟。虽然中国已经通过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和中国远洋公司的“永盛”轮对东北航道开展了科学和商业的探索,但由于缺乏宏观的北极事务国家计划,中国后续的研究、基础设施建设、试航等都后劲乏力,甚至连破冰船都无法实现自主研发建造。

48 中国的极地科考任重而道远 环境保护

49 在极地考察期间你要怎样处理这些垃圾? 香蕉皮 航空餐盒 易拉罐 玻璃试剂瓶 生活污水 废旧电池 一次性纸巾 塑料袋

50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51 谢谢各位的倾听! 哈尔滨市第47中学:霸丽敏

52 走进长城站 长城站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这里是企鹅自然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鲸鱼保护区、植物和化石保护区。

53

54 走进中山站 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55

56 走进昆仑站 昆仑站建在气候严酷的冰穹A,是看重它的科研价值。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之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那里的观测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有说服力。此外,在这个区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冰穹A地区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13-26

57

58 走进泰山站 2014年1月3日,“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2月8日上午11点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泰山站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海拔高度2621米。距中山站约522公里,距昆仑站715公里。

59

60 走进“雪龙”号 雪龙号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雪龙”号已先后31次赴南极,至2014年7月已6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61 任务二 说出雪龙号科学考察团在航行中经过的海、洋和海峡

62 中国北极黄河站,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63 水下考察


Download ppt "学习与探究 中国的极地科考 哈尔滨市第47中学 霸丽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