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与妇女的 社会地位 河北省委党校经济部 主任 教授 李胜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与妇女的 社会地位 河北省委党校经济部 主任 教授 李胜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与妇女的 社会地位 河北省委党校经济部 主任 教授 李胜茹

2 一、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和机会的平等
(一)男女平等国策内容 1、男女平等的基本内涵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和机会的平等

4 正常的婴儿 性别比 姓氏传承的 无性别化 无性别差异的 孩子抚养支出 彼此接近的 健康水平 相近的初等教育 的入学率和升学率 同等的 生存水平 同样的 生命意义 男女平等 同一的 舆论评判 同量的 参与机会 同值的 社会回报 无性别歧视 的干部制度 无性别歧视 的高教制度 无性别歧视 的劳动制度 无性别差异 的同岗薪酬 无性别差异的行为 和业绩的评判标准

5 男女权利平等 可以分为两大项

6 生存权及人身安全权的完全平等 一是男女基本权利的完全平等 基本政治经济权利的完全平等 分配原则:按需分配

7 二是性别非基本权利的比例平等,即从人们的差别出发,根据能力贡献的差异为依据而给予相应的差别待遇。
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8 机会平等 同等的起点 同等的机会

9 形式上的权利机会 平等 2、男女平等两个层次 事实上的权利结果 平等

10 3、男女平等的核心选择: 不是男女都一样,而是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社会 的公正、公平
3、男女平等的核心选择: 不是男女都一样,而是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社会 的公正、公平

11 (二)男女平等国策提出的主要 背景 对国际社会的回应
(二)男女平等国策提出的主要 背景 对国际社会的回应 在<<北京宣言>>中,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达成共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对妇女和女童的一切形式歧视,并移除对妇女地位和赋予妇女权力的一切障碍.

12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非政府组织论坛在北京召开,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此次会议上,我国第一次向国际社会公开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2005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妇女权益法的修改,把男女平等国策提升为性别权益法规。

13 十年与“四个基本” 第一个“基本”,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妇女权益保障法规》 第二个“基本”,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业务体系基本完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第三个“基本”,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的组织机构基本完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第四个“基本”,妇女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妇女权益得到进一步实现。

14 (三)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是国内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是国内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1、男女平等国策的意义不亚于计划生育政策 性别平等政策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工具性价值,而且直指社会基本价值本身。

15 2、妇女问题从长远来看是社会问题 3、性别平等是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一个链条

16 二、 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17 (一)妇女社会地位的涵义

18 前人的研究 西方学者把社会地位看成是社会分层的三个构成要素之一(财富、权利与名望),是社会分层中反映社会名望的组成部分,认为它是指他人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尊从与敬重

19 国内学者不同程度地都把社会地位等同于社会分层,分解出三个关于妇女社会地位的定义:
一是指妇女拥有社会资源的能力和程度 二是指妇女所拥有的包括财产、权力在内的社会资源和来自社会的认可程度,或在社会中享有的威望 三是指妇女的比较社会地位,即相对男性而言,或以男性群体的社会地位为参照系,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20 国内学者对妇女社会地位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颜士梅的六个构成说,即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教育地位、法律地位、婚姻家庭地位和生育地位在内的妇女社会地位 冯立天等学者的八个构成论,即在把生育地位归入婚姻家庭地位的同时,又增加了劳动、社会参与和健康等三个组成部分 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课题组的八个侧面论,即经济、政治、教育、婚姻家庭、健康、生活方式、法律和社会性别观念等

21 学术界及有关机构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测度也是多样化的
1988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会议上,联合国采用以下指标测量各个国家妇女的社会地位,包括对女婴的态度、女青年入学率、女性就业率、妇女在领导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的比例、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妇女个人财产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等。 美国人口危机委员会采用五大类20个指标评价世界上99个国家妇女社会地位,其中包括健康(如女婴0-5岁女孩的死亡率)、婚姻与孩子(如女性早婚率)、教育(如中学女教师比例)、就业(男女在有报酬就业中的对比)和社会平等(如经济平等、政治法律平等、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平等、男女社会平等对比)等

22 我国学者利用39项指标构成经济、政治、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程度)、家庭和文化等五个客观指标,以及妇女自我认识和对发展状况评价两个主观指标,来综合衡量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23 对前人研究的评价 对妇女社会地位的界定过于宽泛
对其内涵的理解过于扩大化,几乎是无所不包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 因素分析 测量时所使用的指标及其数量差别都很大,影响了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

24 本人的理解 不要把社会地位等同于社会分层 也不宜把它仅看成是对社会资源的拥有规模
社会地位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要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来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被他人或被其他社会群体的尊重程度及其拥有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平等程度。

25 所谓妇女社会地位就是指女性或作为个人主体或作为一个社会整体被男性或男性社会群体的尊重程度及其所拥有的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平等程度。
一个女性不仅受到社会良好的人格尊重,而且还拥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参与机会,那么她就处于一个较高的社会地位。

26 缺乏性别尊重的主要表现 生育时对性别的人为选择 求学时对女性学习能力的低估 求职时对女性工作效率的怀疑 职场成长中对女性的性别猜测
婚姻市场上对女博士的“丑化”与对离婚女性的冷落 影视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与商业化 拐卖妇女、买卖婚姻、家庭暴力、接受三陪与嫖娼

27 我们可以采用三种方法来测度女性社会地位这一概念化的变数
一是由一系列具体反映女性社会地位水平(尊重与平等程度)的统计指标构成的客观度量 二是用女性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表示的主观测量 三是客观测度与主观评估相互结合的综合度量。相比较来说,第三种的主客观综合测量时最佳的方法,因为它有机地结合了对每一个妇女社会地位的出自个人的自我评价和来自社会的公共估计

28 (二)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基本评价

29 60年的纵向回望 :妇女社会地位处于不断提升的态势,得益于政治力量的单一推动 :妇女社会地位升降交替,没有与日趋繁荣的经济同步,归因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因素(计划生育)与国际力量(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综合作用

30 国际上的横向比较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妇女社会地位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其中以出生的机会、参政的机会、同工同酬与同龄退休方面最为突出
另外,我国妇女社会地位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的正向关联度也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31 城乡差距加大,我国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重点在农村
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在业女性与男性的收入差距却明显拉大。1999年城镇在业女性包括各种收入在内的年均收入为7409.7元,是男性收入的70.1%,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1999年的年均收入为2368.7元,仅是男性收入的59.6%,差距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32 农村男女两性文化程度比较

33 (三)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

34 妇女社会 地位 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 个人因素 妇女社会地位的多层面理论框架

35 从社会层面来看,城镇地区较快的经济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为女性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更多的参与机会,相对于农村姐妹,城镇女性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福州地区男人既主外又主内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氛围既有利于减轻当地女性的家庭负担,又使女性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家庭外部的各种活动,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反,闽南及莆田地区大男子地域文化则会限制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善。 与从未出过远门的姐妹相比,曾经去过外地甚至国外的女性由于长了见识,特别是出外打工增加了收入和发展机会,也具有相对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36 从家庭婚姻层面来看,父母亲良好的教育背景,特别是母亲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i,这主要归因于受教育程度比较好的母亲不仅拥有较多的支持资源,而且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发展投资时较少重男轻女。
夫妻间的教育程度差别越大,女性月容易把发展机会让给丈夫并被家庭与孩子所束缚,她的社会地位就越低。 生育子女越多,女性的精力和时间被占用得越多,越难兼顾好家庭事务与自身发展,社会地位也越低

37 从个人层面来看,年纪越是比较轻的,教育程度比较好的,自我认可度比较高的,从事非农工作的,以及经济收入比较高的女性,她们的社会地位也越高
相反,越是持保守传统性别意识的,越不利于妇女地位的改善

38 三、提高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主要对策

39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意义 是体现男女平等、化解两性社会冲突、实现性别和谐发展的需要(性别和谐是最基本的社会和谐)
是促进男女互动、优化两性资源配置、实现性别协调发展的需要(社会负担—自食其力—性别带动) 是表达男女关爱、提升女性综合素质、实现性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优化女性生育与教育功能,确保高质量的民族传承与社会延续)

40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对策 一是女性自身的对策:坚持自信自强 二是来自男性的举措:学做现代绅士 三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力求科学执政

41 一是女性自身的对策:坚持自信自强 知识女性的示范:女大学生的自我创业、女博士的性别魅力、女学者的全面发展 政治女性的责任 妇联组织的作为

42 各级女性领导干部的性别责任: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用能力和业绩改变社会对女性官员的性别偏见
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在决策过程中倾听女性的声音和维护女性的性别利益 努力扶持和提携女性干部,壮大女性政治力量,优化女性从政的结构 在公共领域积极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私人领域 认真践行基本国策

43 各级妇联组织的作为: 把妇联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上来
继续开展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分析和了解制约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把调研结果及时转化为性别宣传、决策和立法的依据 团结妇女、联合男性,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与性别合作 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性别文化与制度创新,有重点地解决好与妇女社会地位有关的重大问题。

44 二是来自男性的举措:学做现代绅士 把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尊重和善待女性性别文明的教化贯穿于家教与学校教育整个过程
通过性别和谐、协调发展的宣传教育,把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实现两性共同发展变成每一个男性的性别责任与自觉行动 打破传统性别分工格局,积极参与家务与家教活动,在减轻女性家庭负担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男性

45 三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力求科学执政 要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树立社会性别意识,把以两性为本、男女协调发展的观念纳入政府的决策过程,指导中心工作的开展 要通过政治文明建设,加大政府在推进性别尊重、男女平等方面的行政投入,把各级政府都办成一个现代性别意识显著、模范执行男女平等国策、在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各方面有所作为的文明政府。 要借助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通过统计算账的方式,估计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可能给国家创造力与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让社会特别是男性群体在事实面前改变传统性别意识,接受并支持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善

46 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无性别歧视的现金制度,维护女性的各种权益,满足女性性别发展、社会地位提高的需要。例如:
生育制度创新:弱化生男偏好 教育制度创新:降低女孩辍学率、提高升学率 就业制度创新:消除就业歧视、实行同龄退休制 参政制度创新:提高同等的参政机会 要继续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接受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指导和必要的公约约束,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发达国家妇女社会地位的水平。

47 谢谢!请批评指正


Download ppt "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与妇女的 社会地位 河北省委党校经济部 主任 教授 李胜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