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甲媽祖 50109賴中仁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甲媽祖 50109賴中仁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甲媽祖 50109賴中仁製作

2 大甲媽祖成立由來 成立宗旨 本宮為弘揚媽祖文化,推動民俗才藝活動,發展地方藝文風氣,提昇地方文化水準,利用本宮和平營盤口段土地興建鎮瀾文化大樓,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廿九日(農曆十一月十三日)舉行鎮瀾文化大樓奠基盛典。

3 大甲媽祖成立由來照片

4 朝拜媽祖董事長的序言 ◎董事長序言  大甲鎮瀾宮自古以來即是台灣媽祖信仰的重鎮,不僅是人民團結互助的所在,更是信仰、文化及政經的中心,具有慰藉民眾心靈、安定社會的功能;因此長期以來,本宮全體董監事均秉持著「取諸社會、回饋社會」之理念,關懷社會、熱心公益,每年參與推動各類社會公益及文化藝術活動。   2003年,本宮成立「財團法人大甲媽社會福利基金會」,除積極籌建中部海線第一所收容失依兒童的育幼院之外,更藉由基金會有系統的運作,積極地參與並贊助各項活動,在推動公益慈善及教化事業上,投入諸多心力,冀能善盡寺廟之社會責任。   在弘揚媽祖信仰、推廣媽祖文化方面,本宮一向樂於扮演其間推動、播種的角色,分別於2001年、2006年,發起籌組「台灣媽祖聯誼會」與「台灣媽祖文化學會」,其活動範圍廣及國際交流、民俗藝術與文化學術等,不但深獲全球友宮及各界信眾的支持,更廣受好評,其宗教功能的發揮,對於國家社會實有實質貢獻。  今後本宮全體董監事,當效法聖母大愛,齊心努力將媽祖濟世為懷的精神散播各地,帶動世道人心向上提升;並願肩負承先啟後之責任,賦予媽祖文化嶄新的生命力,使我鎮瀾宮香火綿延千年,大甲媽祖風華亙古不褪!

5 朝拜媽祖董事長的序言照片

6 天空爐 「天上有玉帝,地上有皇帝」。天公爐代表玉皇大帝,是至高無上的神祇,眾神的主宰。祂(張堅)住在金碧輝煌的凌霄寶殿,手握天界、地界、水界管轄之大權。   北宋真宗以神入夢之事,封玉皇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天帝」,簡稱玉皇大帝。將國家、民間、道教之神的主宰合而為一。因為神格極端崇高,無法塑其像,故不設神像,只在神祈上書寫【玉皇大帝】四字。   大甲鎮瀾宮不設玉皇大帝神龕,僅在天井設置天公爐供信徒祭拜,爐腳由三隻贔屭背負著,兩旁由兩隻狻猊拱著,香火直通天庭與玉帝相感應。台灣大部分廟宇皆如此

7 天空爐的照片

8 繞境香進香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天上聖母」遶境進香是本宮一年當中最大而且最重要的活動。  大甲媽祖進香遶境活動,始於本宮創建之時的湄洲進香活動,當時均由大安港或溫寮港直接駛往湄洲,清朝時期大約每十二年舉辦一次,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大安港廢港,日本政府嚴禁台海兩岸往來,終於在清末民初之際,前往湄洲進香活動因此停頓。後藉常往返於大甲與北港牛墟的牛販,買賣牛隻的經濟活動,造成民間祈神還願,答謝神恩的宗教行為,形成了大甲組團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濫觴。  西元1987年,適逢媽祖成道千年,湄洲祖廟邀請海內外人士回祖廟參加活動,本宮乃組團赴湄洲祖廟謁祖進香,前往媽祖誕生地──港里天后祖祠參 拜。自此以後與祖廟的香火之緣再度延續。而每年的進香活動則於1988年改至 往新港奉天宮迄今。  本宮天上聖母的遶境進香活動為台灣宗教界的盛事,除了遠赴大陸湄州祖廟謁祖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大甲媽南下遶境進香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來自各地的十餘萬信徒組成聲勢浩大的進香隊伍,以本宮為出發點,在八天七夜中徒步來回本宮與新港奉天宮。遶境隊伍跨越中部沿海四縣市(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經過廿一個鄉鎮,八十餘座廟宇,跋涉三百三十公里路,熱鬧的場景令人嘆為觀止。  每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日子並不固定,都是在當年的元宵節由本宮董事長擲筊決定進香出發的日期與時辰。在整個八天七夜的遶境活動中,依照傳統舉行獻敬禮儀,分別有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等八個主要的典禮,每一項典禮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地點及時間虔誠行禮。

9 繞境香進香活動的照片

10 湄州島寺廟介紹 位於被譽為〞海上明珠〞,形如秀眉的湄洲島北端,初建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是為紀念媽祖而建的。媽祖( )是湄洲島上林氏女,一生雖短暫卻留下無數救難濟世的動人事跡。後來被人們奉祀為神,形成一民間信仰。一千多年來。媽祖信仰遠播海內外,分靈廟宇遍及世界各地,於是尊稱此為〞祖廟〞,意即所有媽祖廟之始祖。湄洲祖廟經歷代擴建修葺,日臻完善,近年來又集資重修,現已形成錯落有致,輝煌壯麗的建築群。  從祖廟的第一道大牌坊進去,兩邊可見雕樑畫棟的長廊,依山勢逶迄;迎面就是一座城闕形的山門,內供千里眼、順風耳兩守護神。出山門再登石級,仰望淩空而建的儀門牌坊,俗稱〞聖旨門〞,寓媽祖曾受歷代皇帝敕封之意。儀門與廣場相連,往上有鐘鼓樓東西對峙,每逢節慶,鐘鼓齊鳴,聲震海陬。  鐘鼓樓的中間正面對著祖廟的正殿,又稱〞太子殿〞,這是因清康熙福建總督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姚啟聖(人稱〞太子公〞)曾對正殿進行改建修繕,所以後人便將正殿稱為〞太子殿〞。與正殿毗鄰的是梳妝樓和〞升天古跡〞,傳說就是媽祖梳妝和羽化升天的地方。正殿的左上側是寢殿,系供奉媽祖的主要殿堂,也是平時舉行祭祀的地方。寢殿中尚存有一尊文物價值很高的媽祖石雕像和一枚御賜印璽,均為鎮廟之寶。出寢殿再往上,有石磴道四通八達,道旁有朝天閣、升天樓、觀音殿、佛殿、五帝廟、中軍殿、愛鄉亭、龍風亭等建築物,都各具特色,各展雄姿,供遊人一一憑弔。  祖廟的山巔,有一塊〞觀瀾〞巨石。站在石上遠眺。但見海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銜、海天一色,湄洲島的秀麗景色盡收眼底;又聞海濤拍岸,音鏗鏘,有如龍吟虎嘯,令人心曠神怡,此即莆田廿四景之一的〞湄嶼潮音〞景致。在祖廟山的最高處,現在矗立著一尊高14米的媽祖石雕像前面留影誌遊。祈求吉祥如意。湄洲祖廟的獨特之處,在於朝聖與遊覽的兩相結合,讓繞在濃重的媽祖文化氛圍中得到精神昇華,得到思想啟迪。又在峰迴路轉、登山觀海中感受風景迷人的情趣。

11 大廟廣場


Download ppt "大甲媽祖 50109賴中仁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