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2009年度进展报告 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010年01月
2
汇报大纲 ◆ 概述 ◆ 总站建设进展 ◆ 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进展 ◆ 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进展
◆ 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进展 ◆ 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进展 ◆ 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进展 ◆ 野外观测数据集
3
一、概述 平台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建设年限 项目负责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009年至2011年
刘波 研究员 ★ 一个总站、5个分布我省不同农业生态区域的专业试验站点 1、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2、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3、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4、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5、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4
一、概述 建设目标 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的目标是形成“观测、研究、试验、示范、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科学数据积累、科技创新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和科技示范基地。 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5
一、概述 负责人与专家团队 1、刘波,(总站)站长。 2、尤民生,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站长。
3、翁伯琦,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站长。 4、唐建阳,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站长。 5、林新坚,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站长。 6、翁启勇,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站长。
6
一、概述 承担单位与合作单位 1、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总站),承担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承担单位为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单位为福建省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 ; 3、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承担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单位为惠安县紫山镇向阳林果综合场 ;
7
一、概述 承担单位与合作单位 4、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承担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合作单位宁德市农科所 ; 5、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承担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6、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野外观测站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承担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单位为福建省龙海市东园农科所 。
8
二、总站工作进展 建设概况 基础设施:完成了网络机房建设和实验办公室的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2009年新购3台服务器,采用开源方案搭建了服务器系统;开发了数据中心管理和应用信息系统,包括数据接口、预处理、用户服务等模块。 数据标准:制定了数据接口标准。 数据采集:完成了4台野外数据观测设备的安装,已收集储存了121930条数据,完成了数据的预处理。
9
二、总站工作进展 机房建设 数据中心服务网络平台依托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机房,位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大楼(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面积约100m2,配置了温湿度调节系统、大功率不间断电源等设施。
10
二、总站工作进展 实验办公室 实验办公室用于总站信息系统开发维护以及项目的管理、协调等工作,设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大楼5层,现已完成规划设计。
11
二、总站工作进展 数据中心硬件环境 网络环境:对外采用电信20M宽带城域专线和网通100M专线,服务器位于DMZ区和互联网直通以提供网络服务,使用了2个静态公有IP地址。内部网络均采用千兆级交换机系统。 服务器:采用Dell R200 等3台服务器构成硬件环境,操作系统选用Ubuntu Linux 9.04,SSH实现远程管理。
12
二、总站工作进展 信息管理软件 开发了数据中心管理和应用信息系统,实现了基于GPRS的远程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数据预处理、实时数据显示、地理信息标注、历史数据在线分析、数据下载及文档服务等功能。
13
二、总站工作进展 信息管理软件
14
二、总站工作进展 观测点建设 武夷山专业站1号观测点
武夷山专业站1号观测点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经度:117:54:36.39,纬度:27:38:43.11,海拔200m。自 :42:19起收集据记录33693个。
15
二、总站工作进展 观测点建设 武夷山专业站1号观测点
观测设备采用锦州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PC-3型自动气象站,可检测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风向、风速、降 水 量、土壤温度-地表、土壤温度-5cm、土壤温度-10cm、土壤温度-15cm、土壤温度-20m、土壤容积含水率、二氧化碳、总 辐 射、光合有效辐射等参数。
16
二、总站工作进展 观测点建设 宁德专业站1号观测点
宁德专业站1号观测点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社口镇,经度:119:34:40.58,纬度:027:12:51.22,海拔674m。自 :35:19已收集了18045个数据记录。
17
二、总站工作进展 观测点建设 宁德专业站1号观测点 观测设备采用锦州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PC-3型自动气象站。
18
二、总站工作进展 观测点建设 福州专业站1号观测点
福州专业站1号观测点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谠的一个典型龙眼果园内,收集龙眼园的特色小气候数据。该观测点于 :28:33正式运行,现已收集了56113个数据记录。经度:119:20:19.49,纬度:26:07:50.89,海拔22m。
19
二、总站工作进展 观测点建设 福州专业站1号观测点
20
二、总站工作进展 观测点建设 泉州专业站1号观测点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卢田镇的八马茶叶集团自主茶叶生产基地,经度:117:50:19.31,纬度:025:00:45.93,海拔669m。 :15:44开始运行,已收集数据记录14079个。
21
二、总站工作进展 数据标准规范 数据供应服务接口规范
该接口规范描述了基于B/S模型、C/S模型运行的程序,如Ajax、.Net技术或其它应用程序访问数据中心获取数据服务的方式。规范包括了用户登陆、元数据访问、监测数据提取等操作。 该接口规范已应用于本信息系统基于Ajax的在线分析系统应用。
22
三、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进展概述
2009年办公、宿舍及实验室面积增加至约700 m2,农田40亩,茶园20亩,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116台(套),约189万元,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办第一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接待国内外专家学术交流10余人次,接收非站内人员进站开展研究工作8人次,接收本科实习生3批次(20余人),接待中学生开展科普活动1次(20余人),培养本科毕业生15名,硕士毕业生6名,博士毕业生3名,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刊源2篇。已自筹经费10万元,主要用于观察站的日常维护和科研活动。
23
复合茶园对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控效应及其机理
三、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主要野外监测项目 复合茶园对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控效应及其机理 位于通过在茶园行间间套种百喜草或圆叶决明,来营造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增加植被的多样性,从而增加茶园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改善茶园生态气候等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自身的生态功能的发挥,减少甚至杜绝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和除草剂及其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的污染,达到保护、利用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又能使害虫达到可持续控制。
24
多作稻田系统调控稻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效应和机理
三、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主要野外监测项目 多作稻田系统调控稻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效应和机理 从稻田及其周围生境的生物多样性着手,通过研究生物在稻田与非稻田生境之间的迁移规律,探明生境调节与管理对水稻害虫种群发生发展动态、稻田天敌群落的重建与发展过程的影响及天敌对水稻害虫的控制效果,揭示非稻田生境及植被多样性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意义及作用机理。
25
三、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主要野外监测项目 景观多样性控制稻飞虱的效应及机理
揭示农业景观多样性对稻飞虱功能团的影响及不同类型、结构生境形成的区域农业景观格局对稻田景观生态功能的影响。阐明农业景观管理和优化对稻飞虱的生态管理与持续控制的生态学机理。确定增强农业景观中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和持续利用天敌的农田景观的方法,为利用景观管理和优化实施对稻飞虱的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6
三、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专著、专利、论文、鉴定和获奖
27
三、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研究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
已有研究人员25名,其中教授/研究员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名,讲师5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8名。已培养博士3名,硕士6名,学士15名。
28
三、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情况
承办第一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iological Invasion”, 中国 福州,2009年11月2-6日. 参加学术会议交流8次. 专家来访学术交流6次。
29
三、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武夷山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受本项目经费未到位影响,原计划预开展的部分建设工作未能如期进行,希望2010年能得到省里大力支持。 2010年继续开展观测站的硬件建设,并按合同开展2010年的相关平台建设及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30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进展概述 泉州试验站已完成基础资料调查和测绘工作,绘制了总体规划图。
自筹13.6万元完成土地租赁、简易实验室修缮及完成包括500 m米的输水管道、一座100 m3蓄水池的灌溉系统建设。 自筹50.57万元,购置LI6400XTR型光合荧光测定系统、L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及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GPS导航仪等仪器。
31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进展概述 相关科研项目配套40多万元,建设晚熟龙眼采穗圃100亩;建设牧草品种圃2亩,收集和种植牧草品种资源50份;建设圆叶决明、百喜草等牧草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亩;实施闽南地区野生牧草品种资源收集与评价项目,共收集牧草品种280份;开展果-草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采集核心区30个土壤样点,测定13个土壤养分指标。
32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承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任务和获得资金支持
2009年度以观测站为依托或是研究内容相关的在研课题共27项,经费总额61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经费总额360万元);其中2009新增项目12项,经费172万元(其中国家级3项,80万元)。
33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新增仪器设备和观测条件
投入50.57万元,购置LI6400XTR型光合荧光测定系统、L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及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GPS导航仪等仪器6台(套)。 自筹13.6万元完成土地租赁、简易实验室修缮及完成包括500 m米的输水管道、一座100 m3蓄水池的灌溉系统建设。
34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主要建设项目
泉州观测站的总体规划,已完成基础资料调查和测绘工作,并绘制初步的总体规划图,将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调整。 已建设牧草圃2亩,收集和种植牧草品种资源50份;完成包括500 m米的输水管道、一座100 m3蓄水池的灌溉系统建设;建设晚熟龙眼采穗圃100亩;建设圆叶决明、百喜草等牧草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亩。 完成了基础土壤养分调查。
35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主要研究与示范项目 晚熟龙眼采穗圃建设及快繁技术研究 果-草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
在福建省惠安县紫山向阳林果综合场建立龙眼害虫生态控制技术定位观测小区,观测龙眼园套种圆叶决明牧草在促进果园生态系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果园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优化群落结构、发挥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为基础的系统调控功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作用。
36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专著、专利、论文、鉴定和获奖
专著1部:黄毅斌、翁伯琦、郑金贵编著.热带豆科牧草营养品质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发表相关论文38篇,其中SCI论文1篇,国家级学报论文13篇。 获专利授权6项(发明专利1项),获受理发明专利3项。 获得3项成果(部、省、市各1项),鉴定成果2项,申报省地方标准1项。
37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研究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 2009年新增王成己、王英姿2位博士毕业生,参加生态系统监测和C、N循环研究。
有8人在职攻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生2人;与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其中2009年毕业3人。
38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情况 承办第14届中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农业生物资源与合理循环利用研讨会
参加学术会议全国循环农业高峰论坛、第二届城市环境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暨两岸四地生态与环境研讨会等。 邀请来自伊朗Peace Island Kish Ltd(R&D)公司的红萍专家Asfia博士作了题为“红萍的诱变”学术报告;2009年11月4日,黄毅斌、徐国忠、林永生、罗旭辉在农业厅参加由农业部国际交流中心组织的澳大利亚牧草专家访问团在福建的交流座谈会,就福建的牧草状况与发展与专家团交流意见。
39
四、亚热带牧草资源泉州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虽然有一些相关的课题可以开展研究工作,但由于缺乏专项经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按计划完成;缺乏统一的标准,今后的数据标准化存在衔接问题。 如果经费得到落实,将抓紧牧草圃、径流小区和温网室以及研究和办公服务区的建设完善,并配套相关仪器设备,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
40
五、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进展概述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水质污染监测。 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了宁德试验站的,总面积100多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办公等附属设施面积300平方米,田间观测设施区、试验田和资源圃100多亩。
41
五、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进展概述 生物种质资源繁育和保存生物学及技术研究。 远程监控微生物发酵床无害化养猪技术示范。
完成无害化微生物发酵床养猪舍的设计。提出了“数据无线采集、网络远程传送”的实时数据采集方法和设备设计,实时地监测和控制垫料的发酵过程视频、温度、湿度、空气参数的变化,建立了基质垫层夏季和冬季发酵堆垛温度的预测方程,为控制垫料微生物发酵和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管理提供基础。
42
五、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承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任务和获得资金支持 2009年新增项目20项,合同经费771万元。
43
五、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新增仪器设备和观测条件
2009年新购入仪器80台,总金额计171.5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1台,10万元以上2台)。
44
五、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主要研究与示范项目 生态环境监测 选择社口镇作为生态环境数据监测点。 水质污染监测
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乡村霍童兴贤村、九都扶摇村、八都瓦楼兜村,每隔两月对地表水、地下水开展监测,每季度对瓦楼兜村上游1km的九都南阳养殖场开展污染源监测。
45
五、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专著、专利、论文、鉴定和获奖 申报专利1项,品种认定2个,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29篇;完成成果鉴定1项。
46
五、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研究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
资源所现有在职职工47人,其中国家一、二层次人才1人,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13名,博士(生)9人,硕士(生)12人,并与国内为教育研究机合作招收研究生常年保持15人左右。 2009年,1人晋升为研究员,1人晋升副研究员,1人晋升助研研究员。 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
47
五、农业生物资源宁德试验站 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情况 举办“养殖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讨会”。 举办“零污染养猪技术培训班”。
学术交流活动有德国波恩大学Sengonca教授学术报告会 美国吴晓红、刘斯军教授学术报告会 美国农业部佛罗里达园艺实验室段永平教授学术报告会 台湾农业专家海西行学术交流报告会 台湾中研院周昌弘教授学术报告会 台湾孙贤明教授学术报告会
48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进展概述 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完成台站总体规划图件。建成800m2薄膜温室大棚与100m2活动板房各1栋,完成配套的水井及部份道路、水渠建设;新租用长期20亩耕地,完成600m电线线路改造,平整土地2000m2。 添置了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土壤团粒分析仪、土壤水分速测仪、土壤溶液取样器等仪器,并购置了微耕机、水稻脱粒机及紫云英脱粒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累计投入资金120余万元
49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进展概述 研究工作
布置了紫云英对水稻生产影响等3个长期定位试验,初步完成紫云英改土培肥评价。对历年积累的土壤、植株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进一步完善了 年台站监测数据(土壤、植株样品)。
50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承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任务和获得资金支持
近年研究站共承担项目省部级以上项目课题21项(表1),获得资助400万元,2009年度新上项目6项,新获项目资金支持200万元(表2)。 在新增项目中,争取到国家支撑项目子课题“福建坡岗地高效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100万元省长基金“紫云英良种繁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项目资助。
51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新增仪器设备和观测条件
2009年台站累计投入资金70余万元,添置了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土壤团粒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有效提升了台站研究实力。在监测条件方面,新增土壤水分速测仪、雨量计、吸压式土壤溶液取样器等观测仪器设备(表3),改善了监测条件,并计划于2010年添置自动环境监测系统,开展更加稳定、可靠的台站生物、土壤、水分、气象等环境观测。
52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主要建设项目
53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开展的监测项目 全国化肥网布置的长期肥料试验
农业种植面源污染研究-种植业源污染物排污系数测算定位监测点 不同肥源提升菜园有机质及蔬菜品质长期监测试验 施肥对水稻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长期监测试验 紫云英绿肥对土壤肥力及健康质量影响长期监测研究
54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专著、专利、论文、鉴定和获奖 编著1本, 2009年台站共发表论文20篇,
授权发明专利1项,新申报1项发明专利;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1项。
55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研究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
试验站有一个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现有固定在编研究人员19人,非在编研究人员6人。团队成员涵盖土壤、作物栽培、植物营养和农业生态等多个学科专业。
56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情况
研究站2009年先后与国内外多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了合作研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接待了国内外多个专家组的考察、调研与访问活动。如: 1)2009年9月、12月,澳在利亚昆士兰大学陈成榕博士来我所开展学术交流 2)4月,丁洪研究员参加第二届全国磷复肥/磷化工技术创新论坛。 3)6月,林新坚研究员、王飞助理研究员参加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南方稻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暨稻田固碳减排研究交流协作会议”。
57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1.由于历史原因,有些长期试验在开始设置时就缺少必要的时空地理和土壤等方面信息,同时,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强调不够,难于达到野外台站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 2.在数据采集、样品检测过程中,过去缺乏统一的标准,数据质量和可比性上存在较大问题; 3.试验站过去观测的仪器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采集以手工为主,数据精度上明显存在一些误差;
58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4.如何在保护台站监测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条件下,实现对外数据的共享;
5.近年来,虽然土肥所每年均有安排专项经费投入试验站建设,但还显得紧张。一些基础设施与国家级台站相比还有待改进,一些现代观测仪器还有待添置。
59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针对试验站存在的问题,在人员配备、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田间试验观测与管理、数据采集过程等方面今后拟重点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①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查漏补缺,对过去缺少时空信息和缺少重要数据进行重测,完善数据库相关内容。 ②添置必要的自动化观测仪器,提高数据采集自动化水平,保证数据的观测质量。
60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③加强观测队伍培训,对一些自动化程度高,需要一定技能观测仪器,采取轮流培训,提高观测人员业务水平,并规范监测操作流程,使观测数据更加规范和标准。 ④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完善数据入库监控手续,增加购买一些新的标准样品或自己建立一些标准样品,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请相关领域专家和本单位相关人员对数据进行监控,对观测仪器进行定期校正,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
61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⑤制定内部数据管理政策。试验站拥有其观测数据的知识产权,外来成员按照数据管理政策使用试验台站的数据。 ⑥进一步扩大台站规模,把福安茶园培肥、莆田花生-甘薯轮作培肥长期定位试验纳入台站管理,并增加武夷山有机茶园地力提升长期定位试验。通过联网研究,进一步揭示不同农地培肥规律,科学评价农田生态系统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62
六、水稻土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⑦争取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大力增加科研基础设施投资,有效解决试验站的野外生态要素观测、长期样地建设和信息采集等问题。此外,在所领导的重视下,将在专项经费划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台站顺利开展工作。
63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进展概述 基础设施建设
进行实验室修缮及完成田间设施系统建设;添置了超低温冰箱、核酸蛋白测定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叶绿素测定仪等仪器,大大提升了台站研究实力;在观测条件方面,新增超低温冰箱用于取样土壤保存、叶绿素测定仪等观测仪器设备,改善了监测条件。
64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进展概述 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灾变的长期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平台
开展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种群动态及群落演替规律进行系统调查,明确影响其消长的关键因子,系统监测不同生态区主要病虫草优势小种及生物型的变化,包括外来入侵生物--大豆疫霉菌监控,甜菜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监测;毛豆种植期烟粉虱的发生为害调查与监测;水稻田杂草种群动态及群落演替规律调查。
65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进展概述 基础设施建设。
进行实验室修缮及完成田间设施系统建设;添置了超低温冰箱、核酸蛋白测定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叶绿素测定仪等仪器,大大提升了台站研究实力;在观测条件方面,新增超低温冰箱用于取样土壤保存、叶绿素测定仪等观测仪器设备,改善了监测条件。
66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承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任务和获得资金支持
2009年度以观测站为依托或是研究内容相关的在研课题共25项,经费总额129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经费总额754万元);其中2009新增项目12项,经费1223万元(其中国家级5项,671万元)。
67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新增仪器设备和观测条件
2009年台站累计投入资金80余万元,添置了超低温冰箱、核酸蛋白测定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叶绿素测定仪等仪器,大大提升了台站研究实力。 在观测条件方面,新增超低温冰箱用于取样土壤保存、叶绿素测定仪等观测仪器设备,改善了监测条件;并自筹3.5万元用于土地租赁种植菜用大豆等作物。
68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主要建设项目 试验站已基本完成基础资料调查工作,并初步完成总体规划
69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开展的监测项目 外来入侵生物--大豆疫霉菌病害监测 甜菜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监测 甜菜夜蛾幼虫发生情况
毛豆种植期烟粉虱的发生为害调查 杂草监测
70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专著、专利、论文、鉴定和获奖 出版专著2部。 发表相关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1篇,国家级学报论文6篇。
申报专利5项。 鉴定成果1项:大豆疫病疫情监测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71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研究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
引进和培养高级职称研究人员,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生,聘请客座研究人员等,开展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提升研究水平。2009年度共有4位博士后参与研究工作、5人在职攻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人,与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其中2009年1人博士后出站,硕士毕业2人;2009年先后与国内外多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了合作研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接待了国内外多个专家组的考察、调研与访问活动。
72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情况
观测站2009年先后与国内外多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了合作研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接待了国内外多个专家组的考察、调研与访问活动。 (1)2009年5月,客座教授台湾亚洲蔬菜研究中心王添成博士来我观测站指导; (2)2009年7月,客座教授苏格兰作物研究所詹家绥博士进行学术交流; (3)2009年10月,印度昆虫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
73
七、农作物病虫害漳州试验站 目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
目前存在问题一是缺乏专项经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按计划完成;二是缺乏统一的长期定位观测的数据标准化。 下一步将抓紧建立长期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种群动态规律长期监测,抗药性长期系统监测,外来入侵生物入侵机制及其危害控制研究,新农药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等监测研究。
74
八、农业科学研究野外监测数据集
75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