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国演义》 一、作者、版本及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国演义》 一、作者、版本及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国演义》 一、作者、版本及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将汉末到西晋统一间的大事逐年排比,使三国历史条理分明,轮廓清晰,这种编年体史书对《三国》成书产生重要影响。《资治通鉴》叙三国史事,据曹魏年号编年,客观上承认曹魏正统地位。 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改用蜀汉编年,承认蜀汉为正统。由于南宋到元、明间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朱熹的特殊地位,此书流传甚广,影响颇大。书中“尊刘贬曹”倾向对《三国演义》创作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2

3

4 三国故事在隋代就已广泛流传。 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苏轼《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深巷中小儿薄劣,其家厌苦,辄与钱,合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明当时说三国故事不仅艺术效果好,而且“拥刘反曹”倾向已很鲜明。 罗贯中生平材料很少。元末明初贾仲明《续录鬼簿》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 罗贯中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除《三国》外,《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小秦王词话》等都署他的姓名。他还写过戏曲,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等,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5 现在看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版本有以下几种:
1、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刊刻的,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尚未分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嘉靖壬午关中修髯子(张尚德)引。学术界多认为此本最接近原作,对确定罗贯中时代和《三国》成书时间,对准确把握罗贯中思想和创作倾向,具有重要价值。 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也称“李评本”,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吴郡宝翰楼刊本、清初吴郡绿荫堂覆明本等,一百二十回,不分卷,有眉批、总批。评语系明万历、天启年间无锡人叶昼所为,假李卓吾之名。此本又称“伪李评本”。 3、《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简称《李渔评本三国志》,以“伪李评本”为底本,加上李渔大量眉批,同时还修订文辞,削除论、赞、评,删改诗文,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本子。

6

7 《全相三国志平话》

8

9 4、《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六十卷一百二十回,俗称“毛本”,即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毛氏父子为长洲人,生平不详。他们辨证史实,增删文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并把书名定为《三国演义》。小说的艺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封建正统思想大为加强,尤其对曹操,删削赞赏性评价,增加诋毁文字,使全书贬曹倾向加重。毛氏父子的评点本成为最流行的本子。 从《三国》成书过程,可看到史书与讲史的结合: l、《三国》接受正史影响,又与民间讲史相结合,深层地反映了儒家传统文化和市民阶层的江湖文化的碰撞和融汇,既大力提倡忠孝节义,又渗透着向往平等的君臣关系,追求发迹,强调江湖义气的市井细民的思想情感。 2、取材上,一方面取材于史书,使小说所叙历史事件、人物行状大体与史书相符,又吸收不少民间传说,形成全书“七实三虚”格局。

10 3、人物塑造上,一方面忠于史书,特别在次要人物的描写上,采取史书提供的材料,有的则是历史的剪影,体现着理性的文学精神;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则在史实基础上采用很多民间传说,加以夸大渲染,使小说充满着浪漫激情和夸张虚构,不少人物形象近于“半神半人”。 4、结构上,以《三国志平话》为框架,充分利用史料和民间传说,以蜀汉为中心,并以蜀汉与曹魏斗争为主线,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 5、语言上,既继承史书的简洁明快,隽永传神,又吸收民间文学的粗犷泼辣,通俗生动,形成文言文为主,文言与语体相结合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风格。

11 二、“拥刘反曹”思想 1、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 2、思想实质: 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 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 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

12 三、结构和主题 《三国演义》描写了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历史。全书120回,分三部分。1—33回,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34—85回,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86—120回,写三国衰落,最终为司马氏统一。 “文革”前主要有:“正统”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忠义”说;“反映三国兴亡”说。 “文革”后主要有:“歌颂理想英雄”说;“赞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悲剧”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宣扬用兵之道”说;“人才学教科书”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总结历史经验”说;“乱世英雄颂歌”说。

13 “人才”说: 曹操“唯才是举” 曹操领兖州牧后,急忙“招纳贤才”,荀彧来投,曹操认为是“吾之子房”;郭嘉应聘,曹操以为“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荀彧与郭嘉后来成为曹操智囊团的核心。典韦、许褚、张辽、庞德等人,或是投奔,或是降将,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后来成为曹操手下的猛将。

14 刘备“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备不仅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视如手足,而且重用几经波折而一心追随自己的赵云。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待之以师礼,委之以事政”,开创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以自为成都之主。”不但托孤,而且托之以天下。刘备把自己与孔明的关系比作鱼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知心,这也是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的君臣关系。 桃园结义时,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政治愿望。当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理政新野,百姓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他为强敌击败,带着十万百姓向江陵转移,他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15 三顾茅庐

16 3、孙权“用之不疑,疑之不用”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举贤任能”正是孙权长处。他继位后,求治国之策于周瑜,周瑜说:“今方英雄并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须得高明之士,以佐将军,江东自定也。”于是向孙权推荐了鲁肃,从此孙权依靠周瑜、鲁肃等能臣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来他重用吕蒙,夺取荆州。刘备大兵压境,他力排众议,大胆提拔被视为“年幼望轻”的“一介书生”陆逊为大都督,取得虢亭之战的辉煌胜利。

17 四、《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左传》长于战争描写,表现为:A、联系政治,揭示成因;B、详写前后,重视外交;C、情节曲折,借战写人。《左传》对《三国演义》影响很大。《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大大小小,四十余次,这些战争贯穿着整部小说。其描写艺术表现为: 1、同中见异,特色鲜明。 作者善于把握各次战争的联系与区别,写出其独特性,做到同中见异,特色鲜明。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确立基业一举统一北方的一战。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遏制曹操扩张,奠定三分基础的一仗。 彝陵之战是孙、刘反目成仇,相互抵消力量的一仗。

18

19 官渡之战着重描写失败一方——袁绍,他本来兵精粮足,谋士见识高强,由于统帅的懦弱无能又偏信专断,结果被兵微粮少的曹操烧掉全部粮草。物质上优势丧失,军事上指挥失误,终于导致全线溃败。
赤壁之战则不同,曹操失败的主观因素——骄傲自满,麻痹大意并不突出,突出的是客观方面——他遇到了更加高明的对手。因此,作者极力铺陈胜利一方——孙、刘。终于火攻奏效,烧毁曹营水寨,83万人马“灰飞烟灭”。 彝陵之战着力铺陈的也是得胜一方——东吴。作者把重点放在东吴先败后胜的战略过程上。战局开始,东吴损兵折将,节节败退。后来换上青年统帅陆逊,可陆逊不积极进取,反而顺势退让。终于一步步把蜀军带入不利地域——山林,后发制人,火烧蜀营七百余里。 三场战争,皆用火攻:一烧粮,一烧船,一烧营;一在平原,一在水上,一在山林,同中见异,读来不觉雷同。

20 官渡火场:及到乌巢,四更已尽。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鼓噪直入。……眭元进、赵睿运粮方回,见屯上火起,急来救应。曹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在后,请分军拒之。”操大喝曰:“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于是众军将无不争先掩杀。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 赤壁火场: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彝陵火场:初更时分,东南风骤起。只见御营左屯火发。方欲救时,御营右屯又火起。风紧火急,树木皆着,喊声大震。两屯军马齐出,奔离御营中,御营军自相践踏,死者不知其数。后面吴兵杀到,又不知多少军马。先主急上马,奔冯习营时,习营中火光连天而起。江南、江北照耀得如同白日。

21 2、联系政治,揭示矛盾。 《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时,不是单纯地写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厮杀、勇士猛将的拼杀,而是将战争视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将战争描写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描写结合起来,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描写结合起来,通过战争反映三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比如,赤壁之战。 “华容道关羽放曹”也是基于政治因素。

22 2、联系政治,揭示矛盾。 《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时,不是单纯地写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厮杀、勇士猛将的拼杀,而是将战争视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将战争描写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描写结合起来,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描写结合起来,通过战争反映三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比如,赤壁之战。 “华容道关羽放曹”也是基于政治因素。 3、虚实结合,借战写人。 战争离不开的活动,人的活动影响着战争的结果。如:“曹阿瞒割须弃袍”: 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23 再看“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纵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操心方定,问曰:“此是何处?”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问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说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操叫徐晃、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

24 行至葫芦口,军皆饥馁,行走不上,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操教前面暂歇。……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官问曰:“适来丞相笑周瑜、诸葛亮,引惹出赵子龙来,又折了许多人马。如今为何又笑?”操曰:“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说间,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哪里去!”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操先拨马走脱……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过了险峻,路稍平坦。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25 4、张驰交错,动静相生。 《三国》描写战争,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的描写,也有静谧安闲的抒情氛围的营造,如:“宴长江曹操赋诗”: 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风平浪静。操令:“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吾今夕欲会诸将。”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百官,各依次而坐。……曹操正笑谈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操问曰:“此鸦缘何夜鸣?”左右答曰:“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操又大笑。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

26 再如:孔明饮酒草船借箭,庞统挑灯夜读,以及“空城计武侯弹琴”等也有此种效果。
黄人《小说小话》里有这样的记载:“张献忠、李自成及近世张格尔、洪秀全等初起,众皆乌合,羌无纪律,其后攻城略地,伏险设防,渐有机智。……闻其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唯一之秘本。”

27 五、主要人物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关羽——良将的典范
1、忠义的化身:桃园结义、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义释华容道。 2、盖世神威:温酒斩华雄、斩彦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等。 3、集忠、义、勇于一身的理想英雄——作品主题的重要载体。 4、“爱而知其丑”:刚愎自用、骄傲虚荣、大意轻敌。

28 诸葛亮——忠臣贤相的楷模 1、智慧的化身: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智;博望坡火烧曹军、赤壁之战智激孙权周瑜、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设伏、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空城计等; 2、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加盟于危难之际,冒险出使东吴、白帝城托孤、南征孟获平定南方、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出师未捷、积劳成疾、以身殉职。 3、品德高尚、仁义爱民:作品第一形象:郑振铎:“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亮传’记。” 平民百姓的理想贤相——德才兼备、忠义双全; 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内圣与外王的结合、王者之师的儒者理想风范。

29 曹操——集奸诈与雄豪于一体的权奸典型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多重矛盾性格的对立统一。 不忠之行:请天子田猎、带剑入宫弑董贵妃。 忠君之举:刺董卓、终身不篡位。 不义之徒:杀吕伯奢全家——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仁人之心:“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 心胸狭小、嫉贤杀才(杨修、孔融、祢衡等)——求贤若渴、广纳人才(多次颁布求贤令,重才轻德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阴险狡诈——谋略过人。

30 刘备——“仁君”典范: “仁”为赢得民心手段: 理政新野:“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当阳撤退:携民渡江:“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兵进西川:“秋毫无犯”,百姓“焚香礼拜”。 “仁”为安身立命准则: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不顾幼子唯恐赵云有失;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不忍取。

31 六、艺术成就 1、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尊重历史、巧妙加工。 2、宏伟而严谨的艺术结构:线形结构、多线纽合、主次分明、详略有致。
3、高超的形象塑造:类型化、鲜明化。 抓住重大历史事件集中刻画众多人物性格;运用细节细致传神地显现人物性格;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真实描写与夸张、想象相结合。 4、“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风格:一是作者直接引用史料,用纯粹白话难以谐调;一是带些文言成分,给人的感觉会多些历史感。如“温酒斩华雄”: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32 七、明清其它历史演义小说简介 1.反映先秦历史的小说,有《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春秋列国志传》(简称《列国志传》)、《新列国志》(即《东周列国志》)等。 2.反映两汉历史的小说,有《全汉志传》、《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传》等。 3.反映两晋南北朝历史的小说,有《东西两晋志传》、《东西两晋演义》、《北史演义》、《南史演义》等。 4.反映隋唐五代历史的小说,有《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唐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 5.反映宋元历史的小说,有《南北两宋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青史演义》等。 6.反映明代历史的小说,有《英烈传》、《续英烈传》、《梼杌闲评》、《辽海丹忠录》等。

33 1.依傍正史,杂采野史传说的取材方式:取材间接、作家创作激情与创作主体性发挥不佳; 2.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记实性超过虚构性;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特点: 1.依傍正史,杂采野史传说的取材方式:取材间接、作家创作激情与创作主体性发挥不佳; 2.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记实性超过虚构性; 3.人物性格多类型化、单一化、稳定化、传奇化,个性化、丰富性、变化性、现实性不足; 4.以时间为顺序纵向推进的线型结构方式:清晰明了,生活感不强。


Download ppt "《三国演义》 一、作者、版本及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