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高三年政治备课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高三年政治备课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高三年政治备课组

2 高考预测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是社会生活的热点。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成为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可以预测,在2009年高考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焦点。就题型来说,可能会以选择题为主,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但也不排除出主观题的可能,因此,对扩大就业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热点,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加之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近年新增的考点,“新增或修改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这一命题规律,可以预测,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依然是高考命题的焦点。结合实际,依据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特点,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意义、建立原则以及重视就业的原因、解决就业的措施等内容的内涵要清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二是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如对社会保障问题,可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多角度、分层次去理解和把握;三是要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现实生活或理论上的重点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运用中掌握知识。

3 【背景材料】 1、《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 2、2008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4 4、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考察工作,深入到营口、沈阳等地的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所、人力资源市场、居民家庭实地了解情况,勉励大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胡锦涛指出:2009年就业形势严峻,将采取更积极的就业政策。 5、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文摘: ⑴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三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五是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 ⑵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全面推进省级统筹。二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三是提高社会保障待遇。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继续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

5 福建省就业政策 :扩大就业加大力度 2008年11月6日下午和7日上午,省长黄小晶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会议研究并通过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会议指出,当前,我省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省委省政府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就业形势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继续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要加强就业援助,积极帮助和扶持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和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福建省将有机衔接现行促进就业政策和《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实施具有福建省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   1、以创业带动就业 2、实施就业援助 3、统筹城乡就业 4、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5、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6、加大就业资金投入

6 1、从经济学角度谈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角度分析】——经济生活 1、从经济学角度谈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2、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答题角度:(1)地位(2)意义(必要性) (3)现状 答题角度:(1)国家(2)劳动者 措施:①从失业人员自身看,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自主创业和就业。 ②从政府角度看,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各种培训中心,实行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政府责任体系,为扩大再就业提供保障;从根本上说,要努力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来扩大就业。

7 其他角度 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使劳动者获得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使他们生活有保障,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是深化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8 4、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既需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及其调节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措施,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大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增强再就业援助。 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就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综合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经营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讲求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6.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社会保障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主要体现注重公平的原则。 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9 【角度分析——政治】 1、从政治学角度谈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2、从政治生活角度,谈变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0 政治生活 1.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国家行使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同时也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2.党:党的性质、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反映。 3.政府:政府的职能和宗旨。扩大就业,完善社保体制,既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也是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反映了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

11 【角度分析——哲学】 1、从哲学角度,谈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2、从哲学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2 生活与哲学 1.党和国家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从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这一政策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企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着密切联系。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各地就业情况有所不同,落实就业政策需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来实施;我国就业压力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问题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促进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能千篇一律。

13 4.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党和国家为就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各级政府把就业工作落到实处,是强调外因的体现;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是重视内因的体现。在就业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了内外因相结合的道理。 5.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党和国家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正确认识,对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必须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8.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劳动和创造中实现、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4 由于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2008年前三季,我国能大量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也呈回落态势。10月,本来是大学校园招聘的开始月,但“金融海啸”袭来,一些大型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来校招聘的中小企业大减。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国家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认为:“要在总体布局上,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在要素投入上,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在目标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在具体安排上,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予以考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国重视就业问题的原因。

15 热点解读一:农民工就业、返乡 【背景材料】
1、2009年2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今年共有2500万农民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2、国家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鼓励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各级政府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都要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去就业,对于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政府要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鼓励他们参加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回来以后如果确实没有其他的工作可做,家里的承包地还在,还可以保证温饱。

16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有效的办法是让“农民变市民”,让“农民变工人”,主要的途径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产业化经营。但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还要靠农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提高农民素质,由农民提高自身能力来解决。据此回答1-2题。 1、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要靠农民自己,其哲学依据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2、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要求我们 A.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自己去创造美好的前景           D.坚定信念,正确对待农村事业前进中的困难与曲折 C D

17 (2)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何启示?(8分)
材料二: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人数增加,就业形势增加了新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况,该市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企”战略。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2)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何启示?(8分) 参考答案:①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在当地就业。②要帮助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鼓励返乡农民工开展自主创业。③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的农民科学文化和技术水平。④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8 热点解读二:大学生毕业就业、创业 【背景材料】
1、2008年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数量达到历史新高。来自教育部的信息显示,去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99万人。而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加上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可能高达千万人。 2、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3、2009年1月份,我省劳动保障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工会、共青团福建省委、省妇联、省残联联合下发《福建省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力求通过一系列活动,保障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民工就业。方案支出:力争我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此外,我省将制定出台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措施,在全省建立1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19 材料一、2008年下半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 材料二、2008年10月,是大学校园招聘的开始月,但金融海啸来袭,进校招聘的中小企业大减,而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人数激增至近600万,人数增加职位减少,毕业生找工作难上加难。 国内某著名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我们一直都有在3月份进行校园招聘,不过今年将肯定不进行招聘了。受外围金融海啸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采取缩减人手开源节流的方法。对于企业一些自然流失的职位空缺,我们将采取内部推荐的形式进行弥补,而不是像以往一样从校园上吸取新鲜血液。”不少毕业生都表示,经济大环境不好,职业规划多少都有些变化,多几手准备可以给自己多些出路,便于自己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调整。 材料三、2008年12月5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事件(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就引来了1500多名应届硕士前来竞聘)终于画上了句号———35名研究生(实到33名)经过四轮面试筛选后胜出。昨晚签约的33名学生中,来自中山大学的12人,华南理工大学9人,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各3人,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及中国矿业大学各1人。 材料四、北京4万多名研究生涌入国际展览中心,争夺14228个岗位。由于供大于求,不少招聘单位不仅提高了学历、能力等招聘条件,而且严格要求专业对口。 ⑴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谈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⑵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20 材料一 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劳动者在创业的时候,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合伙创业、组建公司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个职工创业一般可以带动五个职工实现就业。 材料二 2008年7月,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自主规划自己的职场生涯。 同学乙:我要找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最好是国家公务员,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同学丙:只要能给我安排一个比较固定的工作,没有失业之忧,就心满意足了。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创业的倍增效应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观点的? (2)简要评析材料二中三位同学的择业就业观,并为正在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1 参考答案:(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带动其他人实现就业。②根据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产生倍增效应,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 (2)①甲根据个人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规划职业,符合自主择业的基本精神;乙的说法把职业分成了高低贵贱,不符合职业平等观;丙的说法不符合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②建议可围绕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就业岗位,积极参加就业培训以增加就业能力,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等角度提出。

22 材料: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农民工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群体之一。然而危机面前,他们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更多地苛责企业、政府,有的默默地走进当地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班,提升自己求职能力,还有的利用打工积累的资本和能力,回乡继续创业。他们用孱弱的臂膀,分担着危机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所展现出的对苦难的担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绝处求生的拼搏能力,可让每一个社会群体从中得到启示。 (1)结合材料二说明,在农民工身上是如何展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2)农民工的做法对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重要启示? 答案:(1)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农民工勇于担当、为国分优的精神,体现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强大力量。农民工身上体现出的和衷共济、自强不息等优秀品格,必将成为鼓舞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动力。 (2)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爱家人,爱祖国,积极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只有这样,才能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支点。这说明 (    )     A.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     B.就业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     C.实现就业才能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D.就业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2008年,我国就业工作成绩显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     A.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B.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     C.劳动者转变了就业观念     D.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D D

24 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考察工作
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考察工作.胡锦涛指出:2009年就业形势严峻,将采取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据此回答3~4题。     3.下面关于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越快就业人数越少     B.经济发展越快就业率越高     C.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就业的增长     D.经济发展是改善就业的根本途径     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需要努力开发就业岗位,这就必须(    )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企业兼并和破产     C.转变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观念     D.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D A

25 据某网站调查,在劳动力市场能提供的岗位中,企业的需求占91. 34%,而大学生普遍向往的事业和机关单位需求的岗位则只占O. 31%和0
据某网站调查,在劳动力市场能提供的岗位中,企业的需求占91.34%,而大学生普遍向往的事业和机关单位需求的岗位则只占O.31%和0.06%。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数字说明   (   )     A.就业是民生之本     B.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就业问题     C.企业是实现就业的主体     D.应扩大事业和机关单位的就业岗位     6.上述材料说明,大学生要实现就业就要    (    )     A.树立竞争就业观     B.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C.树立多种方式择业观     D.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C C

26 2008年7月17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市召开了全省扩大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大地震后的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据此回答7~8题。   7.从四川地区的农民工来说,能否实现就业根本在于    (    )   A.具有开放意识   B.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C.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D.培育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8.灾后,四川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安排两批共2727名灾区技工学校学生赴省外免费就读。农民工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    (    )   ①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②保障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③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质量   ④保障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B

27 再 见

28 1.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1)经济学角度
①地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努力扩大就业 , 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 ,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内需 , 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④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开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⑤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的权利。重视就业工作,是维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 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⑦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29 政治意义:就业是安邦之策。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 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①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 , 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关系到能否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 ,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⑤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0 (2)哲学角度: ①重视劳动就业问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②事物是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③正确地价值观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重视就业问题,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3)政治学角度: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必然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施就业和再就业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经济、公共职能。 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扩大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③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专门召开中央会议,做出具体部署,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也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

31 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经济方面) ①从失业人员自身看,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自主就业。
②从企业角度看,在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组建、培育大集团公司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③从政府角度看,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出台一系列解决就业的措施和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要建立各种培训中心,实行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再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来扩大就业,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主要途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政府责任体系,为扩大再就业提供保障;从根本上说:要努力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根本。

32 1.(2008年广东卷,27)(多选)2007年12月9日,80多万名考生竞争139个中央国家机关的6691个职位。由于报名人数过多,网络系统一度瘫痪。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 ) A.树立竞争就业观 B.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C.树立职业平等观 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Download ppt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高三年政治备课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