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二、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理论 三、静态分析: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相互促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二、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理论 三、静态分析: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相互促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二、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理论 三、静态分析: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相互促进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二、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理论 三、静态分析: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相互促进 四、动态分析:历史与技术的作用

2 规模收益(returns to scale)
当所有投入均衡增加导致同比例、更大比例、 更小比例的产出增加时,生产表现为: (1)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2)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3)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3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1、内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成本随自身生产规模 的扩大而下降。 2、外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 无关,与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有关。

4 外部规模经济图示 P P(C) S1= ∑MC1 AC1 S1’ P1 AC2 P2 Q O Q O q1=q2 Q1 Q2 行业 企业
D2 S1= ∑MC1 AC1 MC1 D1 MC2 S1’ P1 AC2 S2= ∑MC2 P2 LRAC Q O Q O q1=q2 Q1 Q2 行业 企业

5 请思考 请判断下列情况是否存在内在规模经济或外 在规模经济: (1)天津的食街; (2)中关村电脑城; (3)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
(4)利客隆商场; (5)微软公司; (6)好莱坞。

6 不完全竞争 (imperfect competition)
如果企业能明显地影响其产品的市场价格, 则该企业属于不完全竞争者;当个别出售者具有一 定程度的控制某一行业产品价格的能力时,该行业 就处于不完全竞争之中。

7 不完全竞争的种类 (1)垄断(monopoly) 单一的出售者完全控制某一产业。 (2)寡头(oligopoly)
几个卖者,每个企业都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3)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一 个产业中有许多卖者生产具有差别的产品。

8 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 1、马歇尔框架: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2、张伯伦框架: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3、古诺框架: 双头垄断与国际贸易

9 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分析框架 1、坎姆模型(1964) 2、埃西尔模型(1982) 3、克鲁格曼的进一步分析

10 坎姆模型(1964) 基本假定: (1) 2×2模型; (2)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在规模经济; (3)完全竞争市场;
(4)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要素禀 赋、消费偏好及市场规模; (5)贸易平衡; (6)无运输成本。

11 坎姆模型图示 照相机 A 假定两国所有条件完全相同,有相 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 C’ D C 电脑 O B E

12 埃西尔模型(1982) 1、基本假定:2×2 ×1模型;“鱼”和“芯片” 两种产 品,其中“芯片”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2、三类均衡:
(1)(芯片,鱼)、(鱼); (2)(芯片)、(鱼); (3)(芯片)、(芯片,鱼)。

13 埃西尔模型的重要启示 外部规模经济与H—O模型存在相互的关联性: 1、要素价格均衡是贸易均衡的深层次作用,它 实现了经济的一体化;
2、“贸易的一体化效应”:如果世界经济作为 一个整体,其产量和资源配置应当如同所有生 产要素集中在一个国家那样; 3、由于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相关产品的生产会 发生集中。

14 克鲁格曼的进一步分析 假定生产要素的种类等于报酬固定不变的产 业的数量,只有一种产品的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 特性: 1、存在要素价格的均等;
2、规模经济导致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但分工 的模式不确定; 3、从整体上看,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有效。

15 获利分析 K I A XY:比较优势的获利 YZ:规模经济的获利 X Y T I Z T T’ A L O

16 马歇尔框架的基本结论 1、虽然贸易模式存在不确定性,但要素禀赋理论 在整体上继续发挥作用,各国将是充裕要素的要 素服务的净出口国;
2、同时,由于各国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相关产业 会发生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是贸易产生的独 立源泉,而且即使要素禀赋相同,贸易也会发生; 3、贸易后要素服务价格会发生变化,开展要素服 务贸易能使所有国家从贸易中获利; 4、如果报酬递增产业的全世界生产规模超过本国 贸易前的规模,还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17 张伯伦框架 1、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综合模型(1985) 2、克鲁格曼PP-ZZ模型

18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综合模型(1985) 参照物:一体化的世界经济 基本假定:
1、2X2X2:食品和工业制成品,前者是同质的,规 模报酬不变;后者是异质的,存在垄断和规模报酬 递增。 2、两国的偏好、技术、市场结构以及商品和要素价 格与一体化世界相同。

19 克鲁格曼的简单综合模型 O* Q w E Pm C Cm K Cf w Pf O L

20 说明 O:本国情况;O*:外国情况。 Q:两种产品生产所需的要素投入。 E: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分界点。 C:消费分界点。
WW:斜率代表本国要素的相对价格(工 资水平)。

21 结论 本国是工业品的净出口国和食品的纯进口国。
由于工业品存在着质的差别,假定每个国家对 各种不同工业品都有需求,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各国实行专业化分工,在工业品方面有行业内贸易。

22 规模经济与H-O模型 工业品 食品 外国 外国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本国 本国 H-O模型 规模经济下的工业品贸易

23 关键启示 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由报酬递增和要素禀赋 共同决定。报酬递增完全可以融入贸易模型而不 是作为一种事后萌发的思路嫁接到H-O模型中。

24 请思考 决定下列贸模式的主要是规模经济还是要素 禀赋与比较优势?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Intel生产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3)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复印机; (4)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装和鞋。

25 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 ——内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基本假定: 1、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 2、垄断竞争市场; 3、劳动力是唯一投入。

26 基本等式 li=a+bxi,a>0,b>0 (1) L= ∑li= ∑(a+bxi) (2) Lci=xi (3)
其中,a是固定投入,xi是企业的产出,b是反映 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li是企业的劳动投入,ci是 每人对产品的消费。

27 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均衡 短期利润最大化:MR=MC Pi(1-1/g)=bw,即Pi/w=bg/(g-1) (4)
其中g是价格弹性, g与ci成反比。 长期均衡:TR=TC,利润为0,即 Pixi=w(a+bxi),将(3)式代入整理得 Pi/w=a/(Lci)+b (5)

28 PP-ZZ模型图解 PP即(4)式,ZZ即(5)式 P/W Z P P/W* P Z b ci C*

29 PP、ZZ、E的含义 PP: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个人对产品 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产品售价越高。

30 国际贸易的引入 (1)假定存在另一个同类经济,有相同的偏 好,资源储备和技术,并有人口L*。 (2)由于技术是给定的,b不会因贸易而变
化,故PP线不变。 (3)贸易使每种产品的消费人口增加了L*, ZZ线左移。

31 国际贸易的影响 P/W Z Z’ P E Z P E’ Z’ b ci

32 分析(一) 生产:价格下降,即平均成本下降,有规模经济效应。 消费:每个人对任何一种产品的消费下降,但每种产 品的消费人口上升,产量增加。

33 分析(二) 在充分就业的假设下, 企业数(产品种类)=总劳动/企业的 劳动投入 n=L/(a+bxi),即n=1/(a/L+bci) (6)
国际贸易使消费的产品种类增加。

34 结论 (1)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扩大市场,增加 消费人口,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 本和产品价格。
(2)单个消费者对每种产品的消费量减少,但消费 品种大大增加使消费者获益。

35 古诺框架:相互倾销模型 (recprocal dumping)
基本假定: (1)两个相同国家——本国和外国; (2)每个国家完全垄断——只有一个企业生产同种 产品; (3)两国之间存在相同的运输成本; (4)厂商边际成本相同,封闭情况下两国价格相等。

36 规模经济下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动机 P(C) P(AC1) AC AC2 MC D MR Q O Q2 Q1

37 双寡头市场反应曲线与古诺解 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2、考虑运输成本,必然出现相互倾销。 q2 A B q2* O q1 q1* A B

38 静态分析: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相互促进 1、规模经济扩大贸易三角; 2、国际贸易促进规模经济; 3、规模经济促进产业内贸易。

39 规模经济扩大了贸易三角 Y Y A’ A E C D F M B O O X X N B’

40 国际贸易促进规模经济 P(AC,MC,MR) P0(AC0) P1(AC1) O Q Q0 Q1

41 规模经济促进行业内贸易 日本 美国 卡车 轿车

42 动态分析:历史与技术的作用 1、不平衡发展理论; 2、“学习效应”的影响; 3、“蛙跳模型”。

43 不平衡发展理论: 利润率的比较与贸易保护 ΠN = ΠS = PM - VN CN PM - VS CS

44 学习曲线 AC 3 2 先进国 后期国 O 历史累积产量 200 300 400 600 800

45 说明 1、由于存在干中学的学习效应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一个产业历史累积产量每翻一番,其平均成本会下 降20%~30%。
2、“后来居上”:后起国起步阶段的成本低于先进 国的起步阶段,因为后起国节约了研究开发成本, 需抛弃的原有旧技术等较少。同时由于后起国产量 基数较小,历史累积产量的翻番较快,所以平均成 本下降的速度较快,在成本上会逐渐取得优势。

46 “蛙跳”模型 (jeapfrogging model)
布瑞齐斯(E.S.breais)、克鲁格曼(P.Krugman) 和齐东(D.Tsiddon)提出的“蛙跳模型”研究国 与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技术领导权的转移,它解 释了落后国家超常规的发展和赶超先进国家的现 象。比如18世纪英国超过荷兰,19世纪末美国和 德国超过英国。

47 “蛙跳模型”的2×2×1框架 1、两个国家:领先国和后起国; 2、两种产品:食品(技术上稳定不变、规模报
酬不变)和工业制成品(不断发生技术进 步,存在规模经济和明显的学习效应); 3、一种投入:劳动力。

48 四个前提条件: 第一,领先国与后起国之间工资成本差异是够大; 第二,相比老技术而言,新技术在起初时效率较低;
第三,旧技术的经验对新技术并不重要; 第四,新技术最终比旧技术有显著的生产率增进。

49 结论 领先国在旧技术上有学习效应,其生产率比新 技术初始生产率高,故它会选择继续沿用旧技术; 而后起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它可以一开始就选 择新技术,从而在未来取得技术优势。技术领导权 的转移使后起国逐渐赶超先进国。

50 Claim 1、理解规模经济的含义及其市场条件。 2、掌握规模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 3、思考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双重影响。

51 附录:规模经济与反垄断 (一)经济和法律概念 (二)美国的反垄断法 (三)中国的反垄断问题

52 法学上的“垄断” 1. 人为的垄断:即通过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 划地为牢、建立壁垒、人为地造成某些生产者在 一定范围内无竞争的状况。 2. 自然的垄断:即由于某种特殊的自然条件或 经济环境形成的别人难以与之竞争的状况。 3. 必然的垄断:即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在较为 完善的统一市场上经过激烈竞争形成的,即经济 学上主体通过经济手段而形成的垄断。

53 谢尔曼法(1890年) (1)每一个限制各州之间和与外国的贸易和商业往 来的契约、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出现的联手或勾结, 都被宣布为非法。
(2)每一个将要垄断、企图垄断,或与他人联手或 勾结起来,以垄断任何环节的州际或国际贸易或商 业往来的人,都被认为犯有重罪。

54 1914年修正案 《克莱顿法》和《联邦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三部法律构成了美国反垄断法的基础。

55 克莱顿法 1、对于规格和质量相同的商品的不同购买者实行区 别对待的价格是非法的;
2、以租借者或购买者不使用或不经营一个竞争者的 商品的合同、契约或约定为条件是非法的; 3、任何一家公司不可以获得另一家公司的全部或任 何一部分,若这种获得可能实际上减少竞争或一起 垄断。

56 联邦贸易委员会(FTC) FTC可以禁止“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和向那些 违背竞争的兼并行为发出警告。1938年,FTC
还被授权禁止欺骗性的不真实广告。为实施权 利,FTC可以进行调查、举行听证会、发布“终 止——停止”命令。

57 1945年美国铝公司案 美国铝公司占有90%的美国铝市场,但他们 达到这一步所使用的手段本身并不违法,主要通 过使对手进入市场无利可图来维持市场份额。 但法院判决,哪怕是合法取得的垄断权利, 也会引起经济病态,应被判罪。 这一时期,法院强调市场结构及其市场行 为,即使没有其他违法行为,垄断权力也被宣布 为违法。

58 1961年电器公司案 1961年,最大的几家电器设备公司(如通 用电器、西屋公司)的经理们合谋抬高价格被发 现。他们象间谍小说中的人物那样掩藏踪迹,在 狩猎棚里会面,使用化名,在公用电话亭通话。 公司的最高领导并不知道这些副手们在干什么, 但他们向副手们施加了太重的销售压力。结果, 这些公司同意向顾客赔偿由于索价太高而带来的 损失,而有关经理因违反托拉斯法而被关进监狱。

59 ADM公司案 是一家庞大的食品处理公司,致力于固定赖氨 酸的价格,赖氨酸是使生猪健康成长的添加剂。 1996年,该公司被处以反托拉斯历史上最高的罚 款:1亿美金。

60 MIT案 近期,政府宣布,教育机构合谋降低对优秀学 生提供奖学金的竞争,并将奖学金提供给需要接济 的普通申请人,这成为反托拉斯调查的原因。MIT 提出,非赢利机构的标准和利润最大化的商业企业 应该有所不同,获得胜诉。

61 AT&T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案 1974年美国司法部指控它利用在地方电话 市场受管制的自然垄断,创造在长途电话和电器 设备市场上的垄断权。
最后AT&T的管理层与政府达成和解,基本 同意全盘接受政府提出的调整意见,各地方电话 营业公司被分离出去,并于1984年重组为7个大 型的地区性电话公司.AT&T只保留了长途电话业 务、贝尔实验室(研究机构)、西方电器公司 (设备制造商),将原来的结构规模和销售额缩 小了80%。

62 结果 电信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市 场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发展。
原AT&T的各公司联合体(贝尔系统)的总 市值上升了200%以上。

63 IBM案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969年政府提出诉讼, 企图解散IBM,IBM进行了抗争,此案长期悬而未 决。
里根当局反托拉斯事务主管人威廉·巴克斯特 于1982年以“没有必要”为由撤消此案。认为与 电信业不同,计算机行业是无管制的,承受着市场 竞争的强大压力。

64 结果 IBM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份额急剧下降,1983年 以来,股票价格下降约20%。

65 启示 中国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反垄断的法律 依据,《反垄断法》即将出台,这对于改革开放中 的中国有重大意义:一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的行政垄 断现象;二是在中国市场促进汽车等产业规模经济 的形成,三是在开放形势下,为一些尚显弱小的企 业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

66 第十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H-O模型及其重要推论 三、短期中的H-O模型 四、H-O模型面临的挑战

67 基本概念 1、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 一国拥有的资本、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 例。 K / L :人均资本存量
2、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资本、劳动两种生产要 素的比例。 kx = Kx / Lx ;ky = Ky / Ly

68 要素密集度 K K 1单位A L L O O 要素密集度不变 要素密集度逆转 1单位B (w/r)2 1单位C A 1单位D C D

69 H—O模型的基本假定 2、两国的技术相同; 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 5、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 6、无运输成本;
1、2×2×2模型; 2、两国的技术相同; 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 5、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 6、无运输成本; 7、完全竞争市场; 8、贸易平衡。

70 H-O理论的贸易格局 Y(钢铁) A’ 1 A C 2 1 B B’ 国家2 O X(大米)

71 提供曲线的推导(国家1) Y Y P2 P1 P1 P2 O X X O

72 推导(国家2) Y Y P2 P1 P1 P2 X O X O

73 说明 1、提供曲线过原点,这时没有国际贸易,进出口 量 为0。 2、过原点作提供曲线的切线,其斜率等于没有贸 易 时国内相对价格。
3、连接原点和提供曲线上其他点,直线的斜率等 于 该点对应的国际相对价格。 4、随着进口的增加,每一个国家愿意付出的出口 愈 来愈少,这决定了提供曲线的弯曲方向。

74 国际均衡价格 Y P0 X O

75 H-0模型的推论 推论一:要素价格均衡化定理 推论二: Rybczynski定理 推论三:Stolper-Samuelson 定理

76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国际贸易使两国同类要素的 绝对和相对价格趋于均等,因此 国际贸易替代了国际要素流动。

77 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证明 (1)国际贸易使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 (2)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相对价格的一 一对应关系。 K 4Y 1X L O

78 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图示 ——从基础模型出发
Y A’ A C B O B’ X

79 贸易后:(K/L)A’ 等于(K/L)B’
从生产角度衡量 L 贸易前:(K/L)A 大于(K/L)B 贸易后:(K/L)A’ 等于(K/L)B’ OY Nation 1 K A OY L K B’ Nation 2 K A’ B OX L

80 从消费角度衡量 Px/Py A PA C PC B PB w/r O (w/r)B (w/r)A (w/r)C

81 绝对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的证明 (文字表述) 劳动密集型国家:PL(低)、PK(高)
结果:PL=PL’ ;PK=PK’

82 H-O-S定理的重要意义 1、解释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伙伴国收益分配 的格 局。

83 请思考 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 工资差距越来越大,与H-O-S预示的不 同,这是为什么?

84 H-O-S实现的现实障碍 从H-O模型的基本假定出发: 1、 2×2×2模型; 1、贸易壁垒的存在和交易成本的存在;
2、生产要素在各国国内达不到自由流动; 3、生产技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4、服务行业的发展。

85 萨缪尔森——约翰逊图 (K/L)y K/L (K/L)x P1 P2 O PL/PK q1 q2 q3 q4 m n Px/Py

86 Rybczynski Theorem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改变原来比较 优势的格局,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 品生产扩大,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 商品生产缩小。因此该国的比较优势 向有利于密集使用增长要素的行业转 移。

87 Rybczynski Theorem图示 Oy Oy’ N K M Ox L

88 Rybczynski Theorem 对现实的解释
一个普遍的发展规律: 劳动丰裕型国家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资本积累速度快于劳动增 长速度,资本逐渐相对丰裕,出口产 品中资本的含量增加。

89 “小国”进口替代型增长 钢铁 TOT 大米 O

90 “小国”出口扩张型增长 钢铁 大米 O

91 “大国”进口替代型增长 钢铁 2 3 1 O 大米

92 “大国”出口扩张型增长 钢铁 大米 O

93 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大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福利恶化型增长” 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大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钢铁 O 大米

94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实际收益的长期影响: 1、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 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 2、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 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 3、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95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的证明(一)
基本公式: W=P•MPL R=P•MPK 要素的收益(市场价值)等于其边际产量乘以 产品的市场价格。

96 证明(二) 出口X,进口Y: 1、Px ,在X部门使用的要素报酬 , 要素流向该部门。
2、假定X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其生产扩张需要相对 多的L和相对少的K,而Y部门转移出来的要素构成 是相对多的K和相对少的L。因此MPL 、 MPK 。

97 代入基本公式 货币工资(W): Wx =Px MPLx Wy =Py MPLy Rx =Px MPKx Ry =Py MPKy
Wx=Wy, Rx=Ry x y

98 放大效应 S-S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会超过产品价 格的变动。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琼斯进一步研究和证明了 这种效应,并将要素价格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变 动幅度的结果称为“放大效应”。

99 结论 1、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提 高在生产它时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 真实报酬。
2、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会减 少在生产它时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 真实报酬。

100 重要启示 本国稀缺资源的真实收益可以 通过保护而提高; 同理,本国充裕资源的真实收 益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而增加。

101 特定要素模型:短期中的H-O模型 其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 经济学家,包括哈伯勒、哈罗德、俄林和维纳,但 真正建立模型并进行系统分析的是萨缪尔森和琼斯。 7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尼瑞和马萨又作了进 一步分析,并将特定要素模型看作短期内某些要素 不流动的H-O模型。

102 基本假定 1、两种产品:大米和钢铁 2、三种要素:L(劳动)、K(资本)、 T(土地)。

103 短期市场均衡条件(两部门) 1、完全竞争均衡条件: WX=PLX=PX•MPLX WY=PLY=PY•MPLY 2、劳动力的流动性意味着
WX= WY =W 3、结论: PX•MPLX =W PY•MPLY =W 约束条件:劳动力的总供给L=LX+LY

104 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收益增加,进口部门特定 要素所有者收益受损。
名义工资和劳动力配置 Wx Wy W* PX MPLX Py MPLY Ox OY L* 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收益增加,进口部门特定 要素所有者收益受损。

105 公式转换 Wx = PLx = Px ·MPLx , Wy = PLy = Py·MPLy,
Wx = Px ·MPLx = Py·MPLy = Wy, (Px / Py)· wx = wy

106 国际贸易的影响 假定出口X,进口Y wy (Px/Py)wx E’ 2 wy2 E 1 wy1 Ox Oy 2’ 1’

107 总产值的构成 MPL A:特定要素收益 B:实际工资总量 A MPL B O L

108 里昂惕夫之谜 在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相对劳 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关 键比率
(Ky/Ly)/(Kx/Lx)只有0.77。 而根据H-O模型,该比率应该大于1。这就是 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109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人力资本: 要素密集度逆转 贸易壁垒 自然资源 对美国要素禀赋的重新认识

110 新H-O模型:法尔维(1981) 基本假定:(2×2×2模型) 1、垂直差别:产品仅仅在质量上存在差 别。
2、资本的专用性,不能在产业之间流动。 3、数值指数a:生产质量为a的产品需要 一单 位劳动和a单位的资本。

111 基本模型 1、成本函数 Nation 1: p1(a)=W1+aR1 Nation 2: p2(a)=W2+aR2
2、假定 W1 > W2 , 则R2 > R1 p1(a)- p2(a) =W1- W2 +a(R1-R2) 当p1(a)= p2(a)时, a * = (W1- W2 ) / (R2-R1) > 0

112 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 a*-a a* 当a<a*时, p1(a)- p2(a)>0,国家2有成本优 势;
p1(a)- p2(a) =(W1- W2) • 当a<a*时, p1(a)- p2(a)>0,国家2有成本优 势; 当a>a*时, p1(a)- p2(a)<0,国家1有成本优 势; a*-a a*

113 新H-O模型图示 P(a) P2(a) P1(a) 国家1出口高质量的产品, 进口低质量产品;国家2相反。 W1 W2 O a a0

114 Claim 1、H-O模型的基本含义和贸易获利分析。 2、国际贸易对要素收益的影响。 (1)从一国角度衡量: 短期:特定要素模型;
长期:Stolper-Samuelson定理。 (2)从两国角度衡量:H-O-S定理。 3、从动态角度理解要素禀赋的变化。 4、H-O模型面临的挑战及其解释。


Download ppt "第十五章 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二、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理论 三、静态分析: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相互促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