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今生緣會 〈笑〉 冰 心 〈愛〉 張愛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今生緣會 〈笑〉 冰 心 〈愛〉 張愛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今生緣會 〈笑〉 冰 心 〈愛〉 張愛玲

2 目 次 〈笑〉 題 解 作 者 課文賞析 結構分析表 補充資料 〈愛〉 題 解 作 者 課文賞析 結構分析表 補充資料 問題與討論 牛刀小試
目 次 〈笑〉 題 解 作 者 課文賞析 結構分析表 補充資料 〈愛〉 題 解 作 者 課文賞析 結構分析表 補充資料 問題與討論 牛刀小試 好站連結

3 關於…笑 圖片來源:

4 讓你無法抗拒的微笑 圖片來源:

5 影片 圖片來源:

6 世界上最有名的微笑 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 年份:約1503~1507 類型:油畫 現藏於羅浮宮,巴黎
參考:維基百科 ⊙畫中人:十六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LeonardodaVinci)的驚世名畫《蒙羅麗莎》(MonaLisa)令全球無數人著迷,至今仍有許多人揣測畫中女子的身份。事實上,大部分現代歷史學家都同意,畫中的女郎就是嫁給了德爾焦孔多的麗莎。德爾焦孔多死後,麗莎成為修女,並於1542年7月15日去世,終年63歲 ⊙關於微笑:最近有學者指出蒙娜麗莎之所以看起來似笑非笑是因為達文西應用了眼睛的錯覺。眼睛的中心部位一般對較為亮的區域敏感,而邊緣則對較暗的區域敏感。人一般確認笑容時主要是靠嘴唇和眼睛的形態特徵判斷。而達文西就是利用了蒙娜麗莎嘴唇形成的陰影。當你盯著她的眼睛時你不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她在微笑,而你盯著她的嘴時你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她沒有在微笑(怪誕心理學)。 神秘的蒙娜麗莎除了以其微笑著稱,畫中人物的眼神也相當獨特。無論你從正面哪個角度賞畫,都會發現蒙娜麗莎的眼睛直視著你,這使人感到蒙娜麗莎的眼睛彷彿是活的,會隨著觀眾的視角遊走,並對所有觀眾抱以永恆的微笑。 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 年份:約1503~1507 類型:油畫 現藏於羅浮宮,巴黎

7 題 解 〈笑〉

8 關於〈笑〉 追求境界:人生的美好 描寫方式:時間倒流追溯法 令人難忘:三個微笑融合在「愛」裡 ⊙描寫方式:時間倒流追溯法
畫中天使的微笑、五年前鄉村古道上孩子的微笑、十年前倚門老婦人的微笑。 ⊙令人難忘:「三個微笑」構成簡單的畫面,最後微笑的神情都融合在「愛」裡,說明這些不同笑容之所以令作者難忘,是因為背後充滿了「愛」。

9 三個微笑 圖片來源:

10 出處 本文選自《冰心全集》 《冰心全集》 收入民國八年至民國八十三年的各類作品,按時間先後編次
⊙寫成於民國九年,最初發表於民國十年一月十日出版的《小說月報》第十二卷第一期,後收入《冰心散文集》。

11 冰心全集書影

12 作 者 〈笑〉

13 冰心生平 (1900.10.5~1999.2.28) 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191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 1923年,赴美留學
1999年,北京辭世 191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受泰戈爾《飛鳥集》影響,創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結集為《繁星》和《春水》,人稱「春水體」。 1923年,赴美留學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練流暢,時人稱「冰心體」。 1926年,回國後執教於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 1929年,與社會學家吳文藻結婚。 1980年,以短篇小說《空巢》獲優秀短篇小說獎。 1999年2月28日,於北京辭世。

14 本名與筆名 1919年,以「冰心」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創作小說《兩個家庭》 『冰心』、『瑩』→『光潔、透明』 ⊙為何以「冰心」為筆名?
她回憶:「當時我不願同學們知道文章是我寫的,而『冰心』筆劃既簡單好寫,又與我的本名謝婉瑩的『瑩』字含義『光潔、透明』相符。」 ⊙新文學運動第一代知名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幼年時代即廣泛接觸中國古典小說和外國譯作。

15 1908年冰心(左) 和大弟謝為涵(中) 與父親在煙臺合影
幼年冰心 1908年冰心(左) 和大弟謝為涵(中) 與父親在煙臺合影

16 少女冰心 懷抱小女兒 1923年在美國

17 老年冰心 「我不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也沒有噴溢的感情,然而我有堅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

18 冰心與友人 與葉聖陶 與蕭乾

19 文壇佳話 冰心: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巴金: 「她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面的道路。…  燈亮著,我放心地大步向前。  燈亮著,我不會感到孤獨。」 ⊙1985年《中國作家》創刊,冰心同意馮驥才提議把一篇寫巴金的文章取名為《巴金這個人……》,因為巴金這個人是寫不盡的。 ⊙1994年1月3日冰心在巴金畫像旁題寫贈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際當以同懷視之。」 ⊙巴金1994年5月20日給冰心的題字:「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樂觀。燈亮著,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燈亮著,我不會感到孤獨。」可見兩人間友好的情誼。 19

20 福建故居現貌

21 冰心的創作 個性化、沒有干預與忌諱 心之所至,筆之所到
小說創作:取材於家庭 文章創作:取材於生活 文本形式:具有開創性質 文本內容:母愛、童心和大自然 ⊙小說創作:多取材於家庭,皆父親講過的故事與語言。 ⊙文章創作:取材於生活,描寫細膩,情感真摯,文字淺白,充滿詩情畫意,寫她和母親間感情的篇章,最為感人。 〈笑〉、〈山中雜感〉都屬於隨感之類的文章;此外隨時隨地用小紙記下的不規則長短句,就是後來被整理出來,先在《晨報副刊》上連載,再結集出版的詩集《繁星》與《春水》。   ⊙文本形式:冰心創作從「問題小說」到「現代白話散文」,從《繁星》《春水》小詩到《寄小讀者》,在文本形式上都具有開創性質。 ⊙文本內容:母愛、童心和大自然,是冰心寫作的基本母題,多體現為對愛與美的禮讚、追求與思考。

22 作品風格 小說:細膩動人 詩歌、散文:優美流暢
藝術風格:歌頌自然、美和愛 柔和細膩的筆調,微帶憂愁的色彩 委婉含蓄的手法,清新明麗的語言 詩情畫意的境界,溫柔動人的情感 ⊙冰心以其細膩動人的小說成名;而其詩歌和散文則優美流暢; ⊙藝術風格:作品裡盡情歌頌自然、美和愛,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1.柔和細膩的筆調,微帶憂愁的色彩。 2.委婉含蓄的手法,清新明麗的語言。 3.冰心作品,總是情感勝於事實,以情動人,用溫柔的情思和淡淡的憂愁感染讀者,把讀者帶進詩般的美妙境界。

23 冰心體 語言:清新優美、雋麗簡潔 描寫:委婉細膩、輕倩靈活 情感:寓情於景、情境合一
⊙1923年,赴美留學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練流暢,她的抒情散文,從二○年代開始發表以來就一直深受讀者喜愛,甚至不斷有人學習模仿,被稱為「冰心體」 ⊙鄭明娳教授在《現代散文現象論》中指出「冰心體」特質有三: 一、日常生活事物中的片段,是最佳題材。 二、讚美親情母愛、兒童、大自然、尊敬生命、禮讚生命、熱愛民族國家。 三、文字淺白清麗、態度親切誠懇、情感溫柔真切、情緒則是略具憂鬱。 ⊙評論家李素伯在小品文研究中對冰心早期的散文曾評論:「文字是那樣的清新雋麗,筆調是那樣的清倩靈活,充滿著畫意和詩情,真如鑲嵌在夜空裡的一顆晶瑩的星珠。又如一池春水,風過處,漾起錦似的漣漪。以這樣的情致和技巧,在散文上發展,是最易成功的。」

24 《寄小讀者》 形式:遊記 散文 兒童文學 對象:小朋友 冰心網
形式:遊記 散文 兒童文學 對象:小朋友 ⊙1923年,赴美留學期間,寫《寄小讀者》,從形式上說是一部具有遊記性質的散文集,對象是小朋友,因此也可視為一部兒童文學作品,冰心亦由此開啟兒童文學大門。 冰心網

25 簽名本 《冰心文集》 (第一卷)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第1版。 《冰心文集》 (第二卷)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第1版。 《冰心文集》 (第三卷)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 ,第1版。

26 八十歲後的創作高峰 冰心名言:「生命從八十歲開始。」
寫小說:深刻而尖銳 寫回憶錄:睿智與幽默 寫人物:情深且含淚 文章特點:強烈社會責任感 高雅平和:「如沐春風」 「坐以待斃(幣)」的生活 在80年代,八十歲之後,冰心又出現另一個創作高峰。 ⊙小說創作:這時期的小說創作,從《空巢》、《萬般皆上品》、《橋》、《落價》到《遠來的和尚》問題更為深刻尖銳。冰心的小說藝術真實地反映老作家經歷一場史無前例「文化大革命」後的思想與情感,文筆樸實而細膩,達爐火純青境界。 ⊙寫回憶錄:從福州故鄉到煙臺童年,再到北京住進中剪子巷;從中學、大學到留學;從回國後到抗日戰爭,寫得真切動情,充滿青春回憶,且洋溢著睿智與幽默的人生。 ⊙寫人物回憶散文:如家人、師友(老舍、郭小川、丁玲、林巧稚),冰心憶及他們時總是滿眼含淚。 ⊙文章特點:此時期冰心的創作,無論小說或散文,讀書筆記或序跋、談話,皆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大無畏說出真話的特點。 ⊙冰心晚年,仍然相當風趣,流露其高雅平和的本色,作家王蒙曾記載八十高齡的冰心依舊充滿生活情趣,幽默豁達,無論何時都「如沐春風,說話娓娓動聽」。天性樂觀的冰心在晚年尤喜說笑話,她常說自己的生活是「坐以待斃(幣)」,即坐在家中等寄來的稿費。

27   回溯我八十多年的生活,經過了幾個「朝代」。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從淺淺的山谷中,緩緩地、曲折地流入「不擇細流」的大海。它有時經過荒蕪的平野,也有時經過青綠的丘陵,於是這水流的聲音,有時凝澀,也有時通暢,但它還是不停地向前流著。 ——《冰心文集》序,1982年

28 課文賞析 〈笑〉

29

30 深究鑑賞 主軸:三個微笑 意境:詩情畫意 安琪兒的笑:神聖宗教、博愛情懷 小孩子的笑:純潔童真、溫暖本性 老婦人的笑:永恆母愛、親情聯想
笑容的背後,都有著最善良、無私的愛

31 寫作技巧 結構安排新穎 跳接:聯結三個獨立又相似的鏡頭 聯想:給人深刻印象及想像空間
外境實景與內心情意結合 實景:窗外與畫 虛景:回憶 氛圍:溫馨喜悅、和諧美好 ⊙結構安排新穎 冰心以跳接手法,把三個獨立又具有某種相似性的鏡頭聯結起來,以聯想為線,鏡頭由現在移回過去,刪去中間繁瑣過程,以簡潔文字,敷演成一篇散文,給人深刻的印象,同時又有許多想像的空間。 ⊙外境實景與內心情意結合 窗外與畫中的是實景,回憶的畫面則是虛景,這些實景與虛景,共同營造出一種溫馨喜悅、和諧美好的情境。

32 結構分析表 〈笑〉

33 補充資料 〈笑〉 冰心〈談生命〉 專題討論:愛與同情 懷念冰心 冰心著作書目年表 冰心翻譯書目年表

34 冰心〈談生命〉 「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 ,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於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35 專題討論:愛與同情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 ,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 ,點綴得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 ,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 —冰心 課堂引導討論 說明:可請班上公認(或自認)情感最豐富的同學朗誦冰心此段文章,接著分組討論。 討論重點一:冰心想傳達什麼?「愛」是什麼?「同情」是什麼?愛與同情在生命路途中有何關連? 討論重點二:請同學發表自己的感想(喜歡嗎?認同嗎?愛與同情在自己的生命中發生過什麼樣的關連?)

36 懷念冰心   冰心的意義不僅在文字之中,因為這些文字記錄了一個苦難世紀中,人所能擁有的愛心,這些文字如同一片片純潔的冰,將恆久地潤澤人類饑渴的靈魂。   冰心的意義不僅在文字之中,她個人堅強、博愛的一生,與她的文字一起,共鑄了女文化的豐碑。這豐碑意味著女人、人本身自我救贖的能力,因為這豐碑,我知道一個戰爭、災荒最多的世紀,人,發現了自己過去所長期盲視的。   ——荒林《光芒》

37   在所有「五四」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屬於她自己。她的作品中 ,不反映社會,卻反映了她自己,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沒有。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她的散文的價值比小說高,長些的詩篇比《繁星》和《春水》高。
——茅盾《冰心論》   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 ——四川大學中文系

38   冰心女士所寫的愛,乃離去情慾的愛,一種母性的憐憫,一種兒童的純潔 ,在作者作品中,是一個道德的基本,一個和平的欲求。當作者在《超人》集子裏,描畫到這個現象時,是懷著柔弱的憂愁的。但作者生活的謐靜,使作者端莊,避開悲憤,成為十分溫柔的調子了。 ——沈從文《論中國創作小說》

39 冰心著作書目年表 《繁星》(詩集) 1923 商務 《春水》(詩集) 1923 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 1923 商務
《繁星》(詩集) 1923 商務 《春水》(詩集) 1923 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 1923 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 1926 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 1930 開明 《南歸》(散文集) 1931 北新 《姑姑》(小說集) 1932 北新   

40 《閒情》(詩、散文集) 1922 北新 《去國》(小說集) 1933 北新 《關於女人》(散文集) 1943 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 1954 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 1956 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 1957 上海少兒

41 《歸來以後》(散文集) 1958 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 1960 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 1960 作家 《櫻花讚》(散文集) 1962 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 1964 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 1980 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 1981 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 1982 人文

42 冰心翻譯書目年表 《先知》(散文詩集)利亞凱羅.紀伯倫著 1931 新月 《印度童話集》穆.拉.安納德著 1955 中青
《先知》(散文詩集)利亞凱羅.紀伯倫著 1931 新月 《印度童話集》穆.拉.安納德著 1955 中青 《吉擅翅利》(詩集)泰戈爾著 1955 人文 《印度民間故事》穆.拉.安納德著 1955 上海少兒 《泰戈爾選集.詩集》與石真合譯 1958 人文 《泰戈爾劇作集》(4) 1959 戲劇 《馬亨德拉詩抄》(尼泊爾)與孫用合譯 1965 作家 《燃燈者》(詩集)馬爾他安東.布蒂吉格著 1981 人文 

43 關於…… 圖片來源:

44 Somesaylove 有人說,愛是條河 淹沒了柔弱的蘆葦 有人說,愛是把剃刀 讓你的靈魂淌血 有人說,愛是種渴望 一種無盡帶痛的需索 我說,愛是一朵花 而你,是唯一的種子 Somesayloveitisariver, Thatdrowns,thetenderreed. Somesayloveitisarazor, thatleavesyoursoultobleed. Somesayloveitisahunger, Anendlessachingneed. Isayloveitisaflower, Andyouit'sonlyseed. It'stheheart,afraidofbreaking, Thatneverlearnstodance. It'sthedream,afraidofwaking, Thatnevertakesthechance. It'stheonewhowon'tbetaken, Whocannotseemtogive. Andthesoul,afraidofdying, Thatneverlearnstolive. Andthenighthasbeentoolonely, Andtheroadhasbeentoolong. Andyoufeelthatloveisonly, forthelucky,andthestrong. Justremember,inthewinter, Farbeneaththebittersnow, Liesaseed,thatwiththesun'slove, Inthespring,becomesarose... 歌曲欣賞

45 害怕破碎的心 永遠學不會跳舞 害怕醒來的夢 永遠沒有機會 不願吃虧的人 不懂得付出 憂心死亡的靈魂 不懂得生活

46 當夜顯得寂寞不堪 去路顯得無盡漫長 當你覺得只有幸運者 及強者才有幸得到愛 謹記,在嚴寒的冬日裡 酷雪的覆蓋下,躺著一顆種子 一旦春陽臨照,就能幻化成一朵玫瑰

47 題 解 〈愛〉

48 關於〈愛〉 內容: 一段偶然的照面;一份深刻的懷念 心情: 寄寓對愛的憧憬與嚮往 悲傷傳統女性不能自主的愛情婚姻
敘事: 平淡的口吻,震撼的感受 ⊙內容:描寫一女子與對面住的年輕人一段偶然的照面,卻因為自己後來際遇坎坷,而對這段短暫緣分產生格外深刻的懷念。 ⊙心情:一方面寄寓對愛的憧憬與嚮往,雖然是生命中短暫印象,卻能刻骨銘心。一方面道傳統女性對愛情婚姻不能自主的深沉悲劇。 ⊙敘事:作者用平淡的口吻娓娓訴說,結尾一句輕輕的問句,反而更有震撼人心的感受。

49 出 處 選自《張愛玲全集》 最初發表於《雜誌月刊》 (33年4月號) 後收入張愛玲散文 專書《流言》
出 處 選自《張愛玲全集》 最初發表於《雜誌月刊》 (33年4月號) 後收入張愛玲散文 專書《流言》 ⊙張愛玲散文創作盛於四○年代,《流言》的作品都寫於此時期,本書收錄〈童言無忌〉、〈公寓生活記趣〉、〈更衣記〉、〈到底是上海人〉、〈談女人〉、〈談跳舞〉、〈談畫〉、〈談音樂〉等二十九篇散文。 ⊙有童年經驗、生活雜感、特殊觀念及對藝術的體會欣賞。其中〈自己的文章〉分析自己創作的理論及風格,〈談女人〉寫女性特點,〈更衣記〉寫各個年代衣著風格。為研究張愛玲的重要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

50 作 者 〈愛〉

51 生平記事(1920~1995) 1920年,9月30日出生上海,本名張煐 1937年,畢業於上海聖瑪莉亞女校 1939年,就讀香港大學
1943年,開始創作,發表小說《沉香屑》 成名 同年與胡蘭成結識並成婚 1952年,移居香港,投入編劇創作 1955年,移居美國,不再回到中國 1958年,與賴雅結婚,十年婚姻相知相惜 此時期是創作生涯的另一個高峰 1995年,9月8日病逝,享年74歲 ⊙1952年,移居香港後完成長篇小說《秧歌》、《赤地之戀》 ⊙1958年,與賴雅結婚後是創作生涯的另一個高峰,《怨女》與《半生緣》便是此時期的創作。 ⊙創作以小說最受注目與討論,以《傳奇》崛起於四○年代上海文壇,其流轉成章的文筆、特立獨異的行徑,於當時掀起一陣「張愛玲風潮」。

52 父親張廷重滿清遺老習氣很重,稟承家學,但也通曉洋文
祖父張佩綸曾任清朝御史 祖母是清末名臣李鴻章的女兒 父親張廷重滿清遺老習氣很重,稟承家學,但也通曉洋文 張愛玲因家庭關係,中英文造詣均極深厚 母親黃素瓊曾留學歐洲

53 幼年張愛玲 左邊是姑姑 右邊是堂姪女妞兒 張愛玲 張愛玲和弟弟

54 曠世才女風華絕代

55 貌似漫不經心 筆宛若金針

56 家庭狀況 一、顯赫家世背景 二、遺少家庭型態 三、父女關係緊繃 四、母女情感淡薄
一、顯赫家世背景:不過張愛玲對這樣的家世並不感到驕傲也不喜歡提起。 二、遺少家庭型態:張家舊制生活型態,經常成為筆下小說背景。 三、父女關係緊繃:對父親既愛又恨。 四、母女情感淡薄:父母感情不睦,母親與父親分飛仳離,母親並沒有給她足夠的母愛。

57 思想情感 一、天才早慧 二、孤僻冷傲 三、不善交際 四、與眾不同
一、天才早慧:張愛玲自幼聰明早熟,讀書、寫作、繪畫、都有優秀的表現,就為一圓留學夢。 二、孤僻冷傲:把自己封閉在自我世界中,目空一切。 三、不善交際:童年不愉快經驗,使她對人不信任。總用著一種冷冷的、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四、與眾不同:從她的穿著打扮服飾風格中展現她一種「衣不驚人誓不休」的姿態。

58 西學教育,中學薰陶 寫純文藝作品,也寫言情小說 受西洋學堂的教育,也鍾情中國小說
自覺師承《紅樓夢》、《金瓶梅》傳統,小說中擁有女性的細膩與古典的美感。 她獨特的人生態度在當時極為罕見,《金鎖記》、《傾城之戀》等作,令眾人如醉如癡。 圖片來源:

59 兩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1944~1947 張愛玲最精采的作品,幾乎完成於此時 胡蘭成
⊙第一段婚姻:與胡蘭成的愛情婚姻,可從小說《傾城之戀》中窺知一二。 1944至1947第一段婚姻,於抗戰時期的上海,與偽政權文化部長胡蘭成結婚。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幾乎全是文學藝術的相互欣賞,也是情感長期孤獨後的結果,使她不及考慮到政治態度,就陷入情感的漩渦。 最後因胡蘭成的別戀和浮華性格分手。但張愛玲最精采的作品,幾乎完成於此時。 胡蘭成

60 第二段婚姻:1956年與美國作家賴雅結婚 一段苦多樂少的中美姻緣
張愛玲第二任丈夫是美國作家賴雅,兩人於1956年結婚,當時張愛玲36歲,賴雅65歲。 1961年張愛玲來臺訪問時,曾多次輕微中風的賴雅,又再度嚴重腦溢血,對必須肩負經濟與照顧工作的張愛玲而言,著實是一個重擔。 張愛玲迫於生活,為香港電影公司編寫劇本,小說創作量因而逐漸減少。 她和賴雅的婚姻還是一段苦多樂少的中美姻緣。 圖片來源:

61 散文風格 少年時期: 以〈天才夢〉為代表 悲觀的迎接創作與生命 與世隔閡、自我封閉 洞察人世、態度悲觀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與世隔閡、自我封閉  洞察人世、態度悲觀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天才夢〉 一、少年時期 〈天才夢〉文中坦承與世界溝通不良的狀態,這是張愛玲與世隔閡、自我封閉的心理特徵。〈天才夢〉結尾:「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可知十九歲的張愛玲已洞察人世,而且提前準備好悲觀的人生態度,以迎接她未來的創作與生命。

62 上海時期: 以〈流言〉為代表 創作力最旺盛的歲月
 富想像、趣味、機智的比喻與警句  體式多樣,夾敘、夾議、夾情  理性與感性並陳:   風流灑落的情趣小品   引人深思的哲理篇章 上海時期 張愛玲發表的散文多收錄於散文集《流言》中,幾乎囊括所有具代表性的篇章於此,這是她創作力最旺盛的歲月。散文中出現許多精巧的譬喻和警語,這些富於想像、趣味、機智的比喻與警句俯拾即是,展現出個人化的風格。《流言》中的散文,體式多樣,夾敘、夾議、夾情,有風流灑落的情趣小品,有引人深思的哲理篇章,可說是理性與感性並陳。

63 美國時期: 文字受心境影響 以〈張看〉〈餘韻〉〈續集〉為代表
 純淨無華的文辭  素樸無飾的風格  平淡而近自然 張愛玲此時的用字遣詞完全推翻當年寫作時字眼鏗鏘、色彩鮮豔、意象繁富的手法,而改以純淨無華的文辭訴之,因而呈現出一種毫無修飾的素樸風格,隨意拈來,雲淡風清。淡泊的文學風格來自於淡泊的心境,張愛玲後期散文受到淡泊心境的影響,文字因此平淡素樸,這正是她自始至終汲汲追求的「平淡而近自然」。

64 創作特色 作品中凸顯文化背景 傳統與現代的思想結合
描寫的女性有一些共同特質: 1.女性為男性附庸 2.市井女子有基本信念、生活哲學 3.複雜的女性心理,甘受命運擺佈 4.女性執著於情慾,有蒼涼的結局 華麗繽紛卻蒼涼至極 作品中凸顯文化背景:腐朽舊家庭中的人物 傳統與現代的思想結合:受《紅樓夢》影響 表面華麗繽紛,整體風格卻蒼涼至極

65 課文賞析 〈愛〉

66

67 真實悲劇的轉化 聽來的真實故事,轉化改寫成散文 凝縮、提煉,投注深情於悲劇雛形 三百多字呈現完整動人的愛情
〈愛〉是將聽來的真實故事,轉化改寫而成的散文。說故事的是作者當時的戀人、後來的第一任丈夫-胡蘭成。張愛玲把悲劇故事的雛形,加以凝縮、提煉,投注自己含蓄專注的深情,只用三百多字的篇幅,呈現出一則完整動人的愛情。

68 愛情是一種偶然 難以安排 真實性加重了悲劇感 無盡的遺憾和深深的無奈 瞬間化為永恆,淒美而又蒼涼
「這是真的。」指出題材的真實性,加重故事的悲劇感。女子與年輕人的相遇,彷彿要發生什麼,卻什麼也沒發生。 「就這樣就完了。」用了兩個「就」,斷了春天桃花盛開期待愛情萌芽的夜晚。桃花愛情故事「就淒美而又蒼涼這樣就完了」,冷靜絕情,毫無希望,剩下無盡的遺憾和深深的無奈。 桃花般的妙齡女子,在成為歷盡滄桑的老婦人,還「常常說起」那年輕人。一場剛要開始就已結束了無痕跡的「愛」,讓女子掛念一生,並且憑藉這「愛」去承受一切的苦難。 那一晚的瞬間,化為生命中的永恆,成為苦難歲月裡懷想的美好時光。張愛玲筆下的「愛」。 張愛玲道出「愛」是千萬人、千萬年中的「剛巧」,暗寓愛情是一種偶然,難以安排。

69 張愛玲的女性意識 對女性不幸命運的審視 對男權意識的疑問
大陸學者劉玉秋在於細微處品味人生的蒼涼一文中有以下的分析:「愛是張愛玲散文中唯一談到愛情的文章,被許多人認為是張愛玲寄寓了對愛情的憧憬與嚮往。然而,這只是表層文本顯示的淺層含義,它的深層意涵是對女性不幸命運的審視和對男權意識的疑問。……她有自己的意中人,但她沒有愛情和婚姻的自由與權利;她是一個人,卻被男人們當成奴隸、牲口一樣轉賣,不知淪落何人之手;她一生一世地愛著那個少年,但他未必知道她是誰。……說明在這個男權統治下的世界,在男性遮蔽的天空下,女性毫無自主性可言,不能自主自己的愛情與婚姻,甚至連自己本身也無立足之地,身與心都在別人掌握中,在男權的壓抑下。然而,此種情形下的女人,卻依然寄一生的希望與思念於男性,……陷於奴隸地位而不自知,這樣的情形讓張愛玲無比悲哀。」(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二○○○年第二期)

70 〈愛〉的留白藝術 語言層面的空白 內容結構的空白 敘述視角的空白 象徵意蘊的空白
表現手法上,作者不詳述情節,不加強描繪女子坎坷遭遇,只說桃樹下相遇的情景,和她後來的一生相比,那相遇的一刻何其短暫,但在大量的留白效果下卻得到了成功的表現,宛如電影畫面的停格,留給後人無限的聯想。 語言層面的空白:女孩的外貌,只用了一個「美」,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 內容結構的空白:作家著重勾勒相遇的場面,卻將一生相離的故事淡化。 敘述視角的空白:介紹女孩的人生經歷時,採用全知視角;女孩與年輕人相遇,則採用限制視角,客觀地以第三人稱「她」去觀察和敘述,不做主觀評價,只是客觀敘述,空白部分讓讀者自己去理解、品味。 象徵意蘊的空白:回憶中「春天」、「桃樹」作為意象具有象徵性。春天是暖的,桃花是美的,夢是甜的,青春是嫩的,回憶是美好的。

71 結構分析表 〈愛〉

72 補充資料 〈愛〉 音樂欣賞 愛是甚麼? 莎士比亞如是說…… 孩子們說「愛」 課堂完玩遊戲:文字接龍 愛玲語錄 愛玲手畫
愛是甚麼? 莎士比亞如是說……  孩子們說「愛」 課堂完玩遊戲:文字接龍 愛玲語錄 愛玲手畫 延伸閱讀 《半生緣》《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

73 音樂欣賞 劉若英演唱〈原來你也在這裡〉 這首歌的歌詞源於張愛玲的《愛》。
 音樂欣賞 劉若英演唱〈原來你也在這裡〉 這首歌的歌詞源於張愛玲的《愛》。 <原來你也在這裏>演唱:劉若英(Rene)作詞:姚謙作曲:中島美雪編曲:屠穎 請允許我塵埃落定 用沉默埋葬了過去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 才隱居在這沙漠裡 該隱瞞的事總清晰 千言萬語只能無語 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喔 原來你也在這裡 啊 那一個人 是不是只存在夢境裡 為什麼我用盡全身力氣 卻換來半生回憶 若不是你渴望眼睛 若不是我救贖心情 在千山萬水人海相遇 喔 原來你也在這裡 圖片來源:

74 愛是什麼? 圖片來源:

75 莎士比亞如是說…… 愛是嘆息的煙霧; Loveisasmokemadewiththefumeofsighs;
被澆滅時,愛是情人眼中閃耀的火花; Beingpurg`d,afiresparklinginlovers`eyes; 被折磨時,愛是情人淚水滋聚的海洋; Beingvex`d,aseanourish`dwithlovers`tears; 我要, 圖片來源:

76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andJuliet
愛又是什麼?是謹言愼行的狂熱, Whatisitelse?Amadnessmostdiscreet, 是哽咽的苦膽,也是長存的甜蜜。 Achokinggall,andapreservingsweet.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andJuliet

77 孩子說「愛」 浪漫派: 愛就是女孩抹香水男孩塗古龍水,然後他們出去,互相聞著。(卡爾.五歲)
聖人派: 如果你想學著愛得更好,就應該從愛你所恨的人開始。(妮卡.六歲) 口水派: 愛就是你一整天扔下你的小狗狗不管,而它卻仍然舔你的臉的時候。(瑪麗安.四歲) 愛是什麼意思? 一組專業人員向一群四到八歲的孩子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愛是什麼意思?” 1.“我奶奶得了關節炎,再也不能彎下來塗腳趾甲。於是我爺爺總是給她塗,甚至當他自己的手得了關節炎也是這樣。這就是愛。”麗蓓嘉-八歲 2.“當有人愛上你,他說你名字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你就知道你的名字在他嘴裏說出來感覺棒極了。”比利-四歲 3.“愛就是女孩抹香水男孩塗古龍水,然後他們出去,互相聞著。”卡爾-五歲 4.“愛就是當你出去吃飯時,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條給某個人,而卻並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給你。”克裏希-六歲 5.“愛就是在你累的時候讓你笑起來的東西。”特裏-四歲 6.“愛就是當我媽咪給爹地泡咖啡,在給他之前先嘗一口,看看味道是不是還可以。”丹尼-七歲 7.“愛就是你們一直接吻的時候。然後你們厭煩了接吻,但你們仍然想呆在一起,而且你們聊得更多。媽咪和爹地就是這樣的。他們接吻的時候,看上去很下流。”艾蜜俐-八歲 8.“愛就是耶誕節當你在房間裏拆開禮物時,讓你停下來去聽的東西。”鮑比-七歲(哇!) 9.“如果你想學著愛得更好,就應該從愛你所恨的人開始。”妮卡-六歲(在這個星球上需要千千萬萬更多的小妮卡們) 10.“愛就是當你告訴一個男孩你喜歡他的襯衫,他就每天都穿著它。”諾艾爾-七歲 11.“愛就像一個小老太婆和一個小老頭兒,儘管他們彼此很瞭解,但卻仍然是朋友。”湯米-六歲 12.“在鋼琴獨奏會上,我在臺上,很緊張。望著台下,所有人都在看我。我看到爹地沖我揮手微笑,只有他一個人這麼做。我就不再感到緊張了。”辛蒂-八歲 13.“媽咪愛我勝過所有人。沒有人像她那樣在晚上吻著我入睡。”克雷爾-六歲 16.“愛就是你一整天扔下你的小狗狗不管,而它卻仍然舔你的臉的時候。”瑪麗•安-四歲 17.“你真的不能說出‘我愛你’,除非你是來真的。但是一旦你是來真的,你就應該經常說。人們總是忘記。”潔西嘉-八歲 18.最後一個—作家兼講師裏歐•布斯加利亞曾經談到一次比賽,當時他被邀去當評委。那次比賽是要評出最有愛心的小孩。獲勝者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他的鄰居是一位新近喪妻的老者。這個小男孩看到那個老人哭泣,便走進他的院子,爬到他的膝上,然後就坐在那兒。後來他媽媽問他對那個鄰居說了什麼,小男孩說:“什麼也沒說,我只是幫著他哭。”

78 課堂完玩遊戲:文字接龍 「我說,愛是一朵花; 而你,是唯一的種子」 文字接龍遊戲
說明:請學生以「愛是……..,而你是…….」發揮想像力在課堂上創作。 圖片來源:

79 愛玲語錄 「人性」是最有趣的書,一生一世看不完。 我喜歡錢,因為我沒吃過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
教書很難-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這幾天總寫不出,有如患了精神上的便祕。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 如果你不調戲女人,她說你不是一個男人;如果調戲她,她說你不是一個上等人。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考慮了。 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個可憐人。 書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點是使我近視加深,但還是值得的。 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的袖珍戲劇。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人。

80 愛玲手畫 圖片來源:《茉莉香片》的插圖

81 延伸閱讀 《半生緣》 「沒有遺憾的愛情就不是完美的愛情」 細膩描寫戀愛中男女的性格和心理狀況 (2004年被改編為電視劇)
『沒有遺憾的愛情就不是完美的愛情』,這樣的矛盾在《半生緣》小說中發揮淋漓盡致,所以一直以來它都是張愛玲小說中最受歡迎的一個長篇小說。 它最大特色是對於戀愛中男女的性格和心理狀況有非常細膩的描寫,尤其男女主角的愛情,在黯淡而缺乏鼓舞的年代裡,這段愛情是唯一可以珍藏的動人經驗。 圖片來源:

82 《傾城之戀》 地點:香港 人物:白流蘇和范柳原 愛情:兵荒馬亂中體會的真愛
《傾城之戀》是短篇小說集。<傾城之戀>曾被多次拍成電影。 故事背景發生在香港,描寫白流蘇和范柳原這一對平凡的男女,在戰爭的兵荒馬亂中被命運連在一起,體會到了真愛。 亦可給學生閱讀張系國〈傾城之戀〉再加以比較二文的愛情觀 圖片來源:

83 《紅玫瑰與白玫瑰》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 光」;娶了白玫瑰, 久而久之,白的便是 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 子,紅的卻是心口上 的一顆硃砂痣。 圖片來源:

84 問題與討論

85 一、笑中安排了三個不同的笑容,作者的目的為何?
答:作者以笑為題,刻意設計出三個不同笑容,以作為對比,藉此呈現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愛的思想與信仰。在時間上,分別是十年前、五年前與現在,有層遞之感,從母親、小孩寫到自己房間牆上的畫像,暗寓了自己由小到大的成長歷程中,一直都沐浴在愛的氛圍中;在地點上,有門邊、路上與畫中,這都是人間隨處可見的場景,作者藉此強調愛在人間是隨處可見的,只要有心有情,愛就在身邊,而不是遙不可及的;在人物上,母親代表母愛,小孩代表童心,安琪兒則代表宗教的神聖之愛,對作者而言,這三種不同的愛,都是她一生最重視也都在不懈的追求。可以說,透過具體形象的笑容,作者將她內心對抽象之愛的信仰作了生動的刻劃與表達。

86 二、請從愛中的描寫說明張愛玲對愛情所抱持的態度為何?
答:透過這個悲劇故事,加上作者在文末的「借題發揮」,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張愛玲對愛情的態度至少有以下三點: (1)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作者提到「愛」是千萬人、千萬年中的「剛巧」,這就暗寓了愛情是一種落花流水的偶然,很難能夠讓人如願安排和掌握。這之中有巧合、機遇與不確定性,作者從中透露了對愛情的悲觀看法。 (2)愛情可以穿越時空,造就一種永恆的美感:儘管張愛玲對愛情的不確定性有著清醒的認知,但她藉由故事中女孩對那個春天晚上的念念不忘,說明了愛情還是具有穿越時空限制的永恆性。即使只是偶然的邂逅,甚至只是一句輕輕的問候,卻讓那個女孩一見傾心,一生不忘,「常常說起」。愛情的微妙被張愛玲表達得淋漓盡致。 (3)傳統女性對愛情與婚姻無法自主的悲哀:張愛玲在推崇人間真有超越時空真愛的同時,她也清醒地意識到女性作為「人」的價值與獨立性,面對傳統女性不能自主自己的愛情與婚姻,甚至連身心都在別人的掌握中,在男權的壓抑下,去作妾,被轉賣,不能與意中人相守等等,都讓她感到無比悲哀,才會拿起筆來以獨特的話語方式寫下這個淒美的故事。

87 三、在你的經驗中,必然有過短暫交會,卻難以忘懷的人或事,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答:此題為開放式討論,請鼓勵學生自由發言。

88 牛刀小試

89 第一題 在〈笑〉一文中,作者運用許多的摹寫句 ,來形容事物的美好。下列各句中,何者是用了「聽覺」的摹寫法?
答案:C 在〈笑〉一文中,作者運用許多的摹寫句 ,來形容事物的美好。下列各句中,何者是用了「聽覺」的摹寫法? (A)涼雲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兒, 好似螢光千點 (B)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溼煙裡。弓兒似的 新月,掛在樹梢 (C)田溝裡的水,潺潺的流著 (D)憑窗站了一會兒,微微的覺得涼意侵人

90 第二題 現代生活當中,我們常不自主使用外來語,以下「 」中的字詞何者非外來語? (A)那個「歐巴桑」每天在巷口清除垃圾
答案:B 現代生活當中,我們常不自主使用外來語,以下「 」中的字詞何者非外來語? (A)那個「歐巴桑」每天在巷口清除垃圾 (B)他跟我約定一起看電影,沒想到竟然放我 鴿子,眞是「機車」 (C)今天真是得意的一天,沒想到考試竟然得 了第一名,而且爸爸為了犒賞我,特別帶 我去吃我最愛吃的「沙西米」,真是愉快 極了 (D)由於時代的進步,「宅急便」成為許多人 用來郵購的最佳選擇

91 第三題 在〈愛〉一文中,作者對愛的詮釋以「於千萬人、千萬年的剛巧」,這樣的表述,實際是暗喻著愛情應是 (A)一種尋覓的難得
答案:B 在〈愛〉一文中,作者對愛的詮釋以「於千萬人、千萬年的剛巧」,這樣的表述,實際是暗喻著愛情應是 (A)一種尋覓的難得 (B)一種落花流水似的偶然 (C)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 (D)一種無法言述的心情

92 第四題 下列選項,何者為張愛玲作品中常見的素材? (A)鄉土人物的生活苦悶 (B)愛情與婚姻的不幸 (C)故鄉童年的溫馨回憶
答案:B 下列選項,何者為張愛玲作品中常見的素材? (A)鄉土人物的生活苦悶 (B)愛情與婚姻的不幸 (C)故鄉童年的溫馨回憶 (D)大時代的離亂

93 第五題 (A)前者採第一人稱;後者採第三人稱 (B)前者採第三人稱;後者採第一人稱 (C)兩者皆以第三人稱 (D)兩者皆以第一人稱
答案:A 笑與愛這兩則作品,所採取的敘事觀點是: (A)前者採第一人稱;後者採第三人稱 (B)前者採第三人稱;後者採第一人稱 (C)兩者皆以第三人稱 (D)兩者皆以第一人稱

94 好站連結 冰心(簡體網站) 含冰心生平、作品、版本、手稿、手迹、冰心研究、機構、活動等。 紀念冰心百年誕辰(簡體網站)
包含冰心一生履歷、代表作品選、百年紀念活動報道、照片、追憶文章。

95   燦爛的中國文明:冰心專題 介紹生平外,詳述她小說、新詩,和兒童文學的散文作品。在專題的動畫「陰差陽錯的邂逅」,和漫畫「一生只愛一個人」裡,以冰心真實的愛情故事,探討她獨有「愛的哲學」,進入「影片」,便可以看到冰心身影。

96 感動中國的作家(九):張愛玲 文章中有眾多評論者對張愛玲的觀點與看 法。 張愛玲(1920~1995) 包含生平、愛情、文學風格等問題的探討 ,有聲音檔(廣東話發音)可供參考。


Download ppt "今生緣會 〈笑〉 冰 心 〈愛〉 張愛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