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2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血液 Blood volume, 7%-8% of body weight

3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二)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二)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和血糖浓度。 (三)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四)血浆pH 7.35~7.45,缓冲对。

4 一、红细胞 (red blood cell, RBC)
第一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 (red blood cell, RBC) (一)RBC数量与生理特性 Male, ( )×1012/L Female, ( )×1012/L Hemoglobin (Hb) (血红蛋白) Male, g/L Female, g/L

5 Suspension stability (悬浮稳定性)
虽然红细胞比重大于血浆,但在加有抗凝剂的血液中,红细胞下沉十分缓慢,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临床上常测定红细胞下沉的速率,称为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ESR正常值:成年男性第1 h未为0~15 mm,女性为0~20 mm。 ESR快慢与红细胞的叠连 (rouleaux formation)有关,而影响红细胞叠连的因素主要存在于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ESR↑;血浆白蛋白↑→↓。 风湿热、活动性肺结核→↑

6 (二)RBC生成的调节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
(1) 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铁和蛋白质。成人体内共有铁3~4 g,其中约70%存于血红蛋白中。 缺铁性贫血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2) 促使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因子:叶酸 (folic acid)和维生素B12 (vitamine B12),加快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促进红细胞的发育成熟。合成DNA必须有叶酸和维生素B12作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促进的维生素B12 吸收。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7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缺氧→肾→EPO→骨髓→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定向干细胞生成原始红细胞,加速决血红蛋白合成,并促进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进入血液,从而保持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 负反馈。 雄激素(androgen): 促进RBC生成。①直接刺激骨髓,促进幼红细胞分裂繁殖和血红蛋白合成;②促进肾分泌EPO;③ 促进蛋白质合成。

8 血液凝固的机制 一、凝血因子 编 号 同 义 名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因子Ⅱ 凝血酶原 因子Ⅶ 前转变素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1、除了Ⅲ因子在血液之外,其余均在血液中 2、大部分的凝血因子均是以非活性的形式存在血液中 3、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需要VitK 编 号 同 义 名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因子Ⅱ 凝血酶原 因子Ⅲ 组织凝血酶 因子Ⅳ Ca2+ 因子Ⅴ 前加速酶 因子Ⅶ 前转变素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因子Ⅸ 血浆凝血激酶 因子Ⅹ Stuart-Prower因子 因子Ⅺ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因子ⅩⅡ 接触因子 因子XII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9 血液凝固的机制 2、凝血的三个阶段: 1、血液凝固 :定义 ⑴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⑵凝血酶的形成 3、血液凝固的途径:
内源性 Pathways :启动因子是ⅩⅡ因子 外源性 Pathways: 启动因子是Ⅲ 因子 2、凝血的三个阶段: ⑴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⑵凝血酶的形成 ⑶纤维蛋白多聚体的形成

10 血液凝固的机制

11 血液凝固的机制

12 Clotting and Bleeding 止血:生理过程: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血栓 3、血液凝固 凝血:生化过程 (酶促化学反应)

13 抗凝系统 1、抗凝血酶Ⅲ: 2、肝素: 3、Protin-C: 封闭凝血酶、 、Ⅹa等酶的丝氨酸残基活性中心
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100倍。 3、Protin-C: ① 蛋白质C在磷脂和Ca2+存在的情况下可灭活a和a; ② 阻碍Ⅹa与血小板上的磷脂膜结合,从而削弱Ⅹa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 ③ 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增强纤溶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14 (二)纤维蛋白的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5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1995年:国际输血协会——23种血型系统,ABO、Rh、MNSs、Lutheran、Kell、Lewis、Duff、Kidd等。 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最重要。

16 Blood Grouping

17 ABO血型的检测

18 Rh血型系统 Rh血型的抗体是获得性抗体 (不完全IgG,分子量较小,能通过胎盘;抗A、B是天然抗体-IgM)
将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了抗恒河猴红细胞的抗体。用含有这种抗体的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合,发现许多人的红细胞被凝集,说明人类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红细胞同样的抗原,乃以“Rh”命名。 Rh血型的抗体是获得性抗体 (不完全IgG,分子量较小,能通过胎盘;抗A、B是天然抗体-IgM)

19 同型相输,交叉配血 三、输血的原则 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 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实验(主侧)
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实验(次侧)

20 本章讲解要点 基本概念: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血型 掌握内容: 1、血液凝固的机制 2、ABO血型的分型与输血原则 2、Rh血型与新生儿溶血的关系及机制


Download ppt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