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變裝芭蕾賞析— 梁蟬纓 教師
2
現代藝術潮流自19世紀末在西歐各國興起 受到民主思潮與個人主義高漲之影響 反叛傳統藝術形式的束縛 個人生活經驗、情感與思想是創作的原動力 形式 : 崇尚自由與豐富的個人色彩
3
動靜皆美 表演藝術分為三大類 音樂、戲劇、舞蹈 表演藝術與生活 *表演者與觀賞者在同一時間內的共同經驗。 *經常觀賞現場演出、了解各表演藝術的歷史背景。 *建立一套欣賞方法,從中獲得樂趣與滿足心理需求。 表演藝術與心理 *表演藝術作品是由創作者經由生活的體驗創作而出,經過思維與運作將情感昇華,以表演藝術的形式呈現;觀賞者可透過欣賞過程提升個人感情、排除心靈垃圾、進行心理環保。 *欣賞表演藝術的作用--- 達到情感共鳴、撫慰人心、獲得情緒疏導。
4
德國現代舞在美國傳播 魏格曼---韓亞.霍姆 哈羅德.克羅伊茨貝格and柯特.尤斯 魯道.夫拉邦---拉邦舞譜,人體動律學
美國現代舞之父 摩斯.康寧漢後現代之父
5
變裝芭蕾 什麼樣的芭蕾會讓人捧腹大笑?1974年,一群對芭蕾舞充滿狂熱的男人們,為了讓傳統古典芭蕾能注入更娛樂的效果,決定以 變裝嘲諷的方式演出,這個名為「蒙地卡羅之托卡黛羅芭蕾舞團」(根據他們表示該團名只純粹念起來好聽),首次在外外百老匯(off-off Broadway)的午夜場上演,立刻獲得「紐約客」雜誌、紐約時報、及「村聲」雜誌等劇評家一致好評,使獲得藝術性和流行二者的空前的成功!這種男性反 串方式,無論是精靈、仙子、或天鵝,都穿插著凸槌娛樂,反而創造出一種另類的期待,試試看,不論您是芭蕾的入門還是進階者,本片都保證能讓您發出會心的一 笑!
6
變裝芭蕾 01 開場 天鵝湖-第二幕 海盜(雙人舞) 作曲者德利果是聖彼得堡帝國芭蕾舞團中相當重要的人物,他曾指揮「睡美人」、「胡桃鉗」、「天鵝湖」(1895年的版本)的首演演出,其中「天鵝湖」中還 包含一系列他自己的作曲。身為許多古典芭蕾的貢獻者,他也為佩提帕(Petipa)譜寫了「海盜」雙人舞的1899年版本,這是為當時芭蕾伶娜 Pierna Legnani所編導的一齣相當壯觀的戲。
7
變裝芭雷 17-19 巴洛克風采 垂死的天鵝 萊蒙達的婚禮 「萊蒙達」是一齣包含三幕共十五個場景的芭蕾舞劇,根據Pashkova的劇本改寫,在1898年馬林斯基(舊名基洛夫)劇院首演當時,就讓觀眾覺得很困 惑,因為劇情在翻譯上有些遺漏,故事說的是尚柏尼伯爵(一名武士)與萊蒙達(年輕的匈牙利貴族婦人)訂婚,他離開她而加入對抗回教徒的十字軍聖戰。托卡黛 羅芭蕾舞團巧妙省略了前述的無聊劇情,直接展現了快樂的結局。 32 謝幕
8
變裝芭雷 變裝芭蕾第二集 01 開場 仙女 四大天后 是的,維吉尼亞,又一支鋼琴芭蕾 垂死的天鵝 佛金在1905年為芭蕾伶娜Anna Pavlova特別創作這首獨舞時,一定有預感這在幾年以後會成為她的代表舞碼,而且可能是最著名的芭蕾獨舞戲碼。托卡黛羅芭蕾舞團則提供了鳥類將結束生 命時的特殊詮釋。 巴姬塔 32 謝幕 特別收錄:幕後花絮 全長約110分鐘
9
變裝芭蕾 變裝芭雷-天鵝湖1
10
變裝芭蕾 變裝芭雷-天鵝湖2
11
變裝芭蕾 變裝芭雷-仙女
12
海棠依舊現代與古典芭蕾賞析對照 古典芭蕾睡美人很美很夢幻但比較制式化,對於古典芭雷音樂很熟悉。還有國王對皇后的關心。從古典走向現代芭蕾在服裝、道具有很大的突破創新、融入語言部分。海棠依舊特殊層面的編排貼近現代寫實的環境。急促的節奏表現緊張的氛圍。呈現舞蹈多元的元素。
13
表現出音樂舞蹈動作的美 時代性的價值作創作舞躍大地用群舞表現澎湃激動 變裝芭雷經過設計結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漂亮
人類舞者動作都鎖定在頸部以上 手臂是觸摸-安全感穩定性在腳 頭作思考聯結 生理情緒反應時兩部不同結構內容
14
海棠依舊現代與古典芭雷賞析對照(一) 海棠依舊現代芭雷貼近現在的生活現象。跳入生活實際現實生活的價值觀,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受,會給人有同理心。跳脫整個古典芭雷編舞形式誇張路線,時間與空間交替的運用打破僵局,例如公主生產過程表演的淋漓盡致。生個蛋的舞劇打破框框,痛苦嘶吼,讓人好像讓人突然覺醒想像編舞家的構思。隱喻自己出生的歷程。
15
前後台都是表演舞台,劇情特色讓人有想繼續往下看的動力。舞台說話很特殊,感覺有在溝通。非常多讓人有很多想像空間。
海棠依舊現代與古典芭蕾賞析對照(二) 前後台都是表演舞台,劇情特色讓人有想繼續往下看的動力。舞台說話很特殊,感覺有在溝通。非常多讓人有很多想像空間。 作品記錄了當時的編舞者情緒及心情。打破鏡框式的舞台表演。仙子 不再是美美仙子。吸氣吐氣和古典芭蕾截然不同,舞蹈是很多區塊轉換不同場景,用現代遙控器遙控很特殊。
16
將看到的古典美學及現代美學對照方式給了很大賞析的啟發。
海棠依舊現代與古典芭蕾賞析對照(三) 編舞家傳達實情及內在情感。內心想法看法可以透過肢體舞蹈傳達內心意念。讓人可以產生移情作用,透過欣賞產生抒發內在音樂是交響樂有創意思想用美學將舞蹈表演出來,讓人看了非常感動。從欣賞表演尋求生活創作靈感 將看到的古典美學及現代美學對照方式給了很大賞析的啟發。
17
海棠依舊現代與古典芭蕾賞析(四) 舞蹈的表現詮釋 編舞者為什麼做不同的串聯是在連結什麼
生活經驗不同海棠依舊生下小孩的情景黑色是告訴觀眾社會問題 古典芭雷將故事不同於現代芭雷舞詮釋變裝芭雷經過設計結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漂亮 人類舞者動作都繪鎖定在頸部以上 手臂是觸摸-安全感穩定性在腳 頭作思考聯結 生理情緒反應時兩部不同結構內容
18
愛斯本提出的心靈藍圖
19
台灣現代舞之發展
20
歷史背景 台灣歷經荷蘭人(1624-1662),鄭成功(1661-1683),清朝(1683-1895),以及日本人(1895-1945)的統治,在這短短的三百七十三年間(1624-1997),台灣的歷史文化,備受東、西方文化的衝擊,加上長期多重文化之影響,因此台灣歷史特性之一就是對外來文化之吸收非常快速。
21
第一個出現於台灣的舞蹈團 在日據時代第一個出現在台灣的舞蹈團,是於1936年由韓國舞蹈家崔承喜領銜演出的崔承喜舞蹈團,這位師承石井漠 ( )的女舞蹈家所帶給台灣觀眾的舞蹈,是一種類似德國表現主義的新舞蹈(New Dance)或奧國藝術家德兒寇司(Dalcroze)的韻律舞蹈(Eurhythmics) 。
22
這時期的日本舞蹈界正面臨著各種舞蹈潮流的衝擊:它們包括來自俄國的古典芭蕾、來自法國的新古典芭蕾、來自美國的現代舞與來自德國的表現主義舞蹈,所以當時的舞蹈演出是一種形式自由又夾雜各類舞蹈(芭蕾舞、現代舞與民族舞蹈)同台演出的情況。這種既自由又混雜的演出形式對日後台灣的舞蹈文化有深刻的影響,至今在私人的舞蹈社中還有跡可尋。
23
1936年淡水商賈之後林明德赴日本東京大學藝術科攻讀,並師事崔承喜學習西洋古典舞蹈,後來隨石井漠研習現代舞。其後相繼赴日習舞的本土舞蹈家還有許清浩、林香芸、蔡瑞月、李彩娥、李淑芬等…,其中蔡瑞月與李彩娥皆是石井漠的得意門生。 1945年台灣光復,早期的舞蹈家大多數是旅日歸國的年輕人,他們個個幾乎都是“十項全能”的舞蹈家,他們的創作範圍廣涉中國古典舞、西洋古典舞、現代芭蕾舞、中國芭蕾舞、台灣原住民舞蹈、客家舞蹈與娛樂舞蹈。
24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由大陸遷台的舞蹈家大多數先任職於教育機構。例如李天民任教屏東師範學校;劉鳳學任教師範大學;高棪任教新竹師範學校。他們亦是擅長各種舞蹈,但日後卻在不同的領域中求發展。
25
台灣現代舞發展的特色 在台灣舞蹈發展的特色就是每一個舞蹈家都無法專攻單一舞蹈,1963年第一個舞蹈專業科系設立於文化大學,首任主任為高棪女士,此時舞蹈課程才清楚的被劃分為中國舞蹈、國劇身段、國劇武功、芭蕾舞與現代舞。當時臺灣人最熟悉的西洋現代舞蹈家即是美國的瑪莎.葛蘭姆,再者就是德國的魯道夫.拉邦。
26
七0年代舞者的留學目的地大都指向美國,並且大部份都曾師承瑪莎.葛蘭姆,所以葛蘭姆對台灣現代舞的影響就遠遠超過其他派別,葛蘭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她獨創了一套以腹部的收縮(Contraction)與延展(Release)作為動力起源的基本技巧,這套基本技巧成為日後訓練現代舞者的主流基本技巧。 魯道夫.拉邦的舞蹈理論與舞譜於八0年代初由劉鳳學介紹給國人,但一直到九0年代始受重視。
27
台灣的現代舞團 (一)新古典舞團 1976年劉鳳學女士創立新古典舞團,這個以現代舞為訴求的舞團,其作品深具中國的精神與個人色彩,這位1949年畢業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主修舞蹈,輔修音樂的舞蹈家,於1970年進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研究拉邦舞譜與舞蹈創作,1981年至1986年赴英國拉邦舞蹈學院攻讀舞蹈博士學位。
28
她的舞蹈作品大致可分以下四大類: 1、現代舞-是專注於抒發個人的情感、思想與生活經驗的舞蹈。以現代人的肢體語言配合各種的媒體(聲音、音樂、佈景、幻燈片、影片、燈光、服裝、道具…)來傳遞當代人的心理、生理與感情經驗:《生命之歌》、 《布蘭詩歌》、《黑洞》、《檔案》、《現代人》…。 2、中國現代舞-是以現代人的手法來詮釋傳統的中國精神與思想之舞作,常以中國的傳統經典、戲劇與文學為素材作為創作的主題:《曹丕與甄宓》、《雪祭》、《投壺戲》、《俑》、《招魂》、《冪 零群》…。
29
3、中國傳統舞蹈之重現-遠從54年起劉鳳學在日本皇宮雅樂部研究唐代傳至日本的中國傳統舞蹈,就開始熱衷於中國傳統舞蹈的研究與再重現,此舉延續至70年赴英國攻讀博士,費時六年才集其大成;《皇帝破陣樂》、《人舞》、《佾舞》、《春鶯轉》 、《拔頭》、《蘭陵王》…。 4、原住民舞蹈之重現與再創-歷經多年對原住民音樂、舞蹈及文化的研究,匯集研究的成果使部份的原住民舞蹈的重現,並於62年系統化地重現布阿美、雅美、泰雅、魯凱、曹族、排灣等六族的歌舞,除了研究與重現原住民舞蹈,也用現代人的觀點來思考現代文明對原住民的衝擊,《沉默的杵音》與《蘭嶼夏夜》就屬這類作品。
30
(二)雲門舞集 1973年剛從美國獲得藝術碩士的林懷民成立第一個職業舞蹈團「雲門舞集」。林懷民期望:「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舞給中國人看」。早期林懷民的作品大部份都是非常中國的或本土的;例如《奇冤報》、《寒食》、《白蛇傳》、《哪吒》《薪傳》、《廖添丁》、《吳鳳》、《紅樓夢》…等,雖然在技巧上揉合了中國舞蹈芭蕾與葛蘭姆的現代舞技巧,
31
(二)雲門舞集 《薪傳》在1978年12月16日在嘉義體育館首演時,正是美國宣佈與中共建交後的第十天,這齣敘述兩百多年前開臺先民渡海來臺,同舟共濟南度黑水,為著後代子孫的福祉胼手胝足、蓽路藍縷的開拓新家園的舞劇,在面對中美斷交的激憤情緒中,這齣向祖先致敬的舞劇頓時引起在場五千觀眾熱烈的迴響,觀眾含淚的掌聲與臺上舞者的汗水與淚水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面。
32
何以文化藝術可以協助人們抒發情感(一) 「1930年代的Margaret Naumburg主張以藝術的表達作為抒發人的情感及治療心靈的方式,鼓勵被治療者自動自主的描繪,並對描繪的作品加以自由的聯想與解析,是為強調分析(analysis)和動力(dynamic)抒發人的情感及治療心靈的方式。」(引自侯禎塘,民76)
33
何以文化藝術可以協助人們抒發情感(二) 1950年代,Edith Krammer以其實務經驗,建立了一套與Naumburg的理論大異其趣的藝術抒發人的情感及治療心靈的方式。「Krammer主張『藝術創作表達的過程本身,具有統整和治療的功能,無需語言的反映(Verbal reflection)』,所強調的是藝術創作過程和藝術昇華作用在藝術能抒發人的情感及治療心靈的的功效。」(引自侯禎塘,民76)也就是透過藝術創作的美感經驗以緩和個體情緒上的衝突,提高當事人對於事物的洞察力或淨化情緒的效果。(引自侯禎塘,民76)
34
文化藝術協助人們抒發情感(三) (一)、藝術作品是不限時、空,能具體呈現問題的診斷指標。(二)、藝術表達能夠突破口語表達的限制,達到以「心」感「心」的互動關係。 (三)、藝術可以藉由轉移作用,降低當事人防衛心理,讓當事人把內心真實狀況表達出來。 (四)、藝術學習過程是一個培養心靈成長、回歸初心的過程。透過主宰自我與自覺責任,體驗內在能量的改變,逐步發現潛藏的能量及真實的自己。 (五)、藝術治療是一種「情感的淨化作用」。透過創作,當事人的情緒得以緩和。 (六)、藝術可以是一種憤怒、敵視感覺的發洩。它是一種能被社會所接受,且不會傷害到他人抒發情感的發洩方法。 (七)、藝術團體中成員的分享與討論,常能刺激當事人的情緒,使他們更容易流露出內心真實情感與接納自我。
35
1.文化藝術不光為學校所有,更應發展推動走入民間。 2. 藝術文化協助人們抒發情感,更須創作再創作。
總結:藝術文化協助人們抒發情感 1.文化藝術不光為學校所有,更應發展推動走入民間。 2. 藝術文化協助人們抒發情感,更須創作再創作。 3. 藝術文化協助人們抒發情感要積極提倡,以藝術文化協助人們抒發情感接引青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