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商业、财政和金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商业、财政和金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商业、财政和金融

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业 一、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起者媒介作用。

3 2、流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1)是保证社会主义再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2)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环节 3)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4)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4 二、社会主义商业的性质和作用

5 (一)商业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我国现阶段,除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商业以外,还有个体商业、私营商业、外商独资商业,它们都和社会主义商业发生紧密的经济联系,受社会主义商业的制约和影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业作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是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6 (二)社会主义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社会主义商业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力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商业为生产部门提供必需的生产资料,为劳动者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推动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商业为生产部门推销产品,使产品得到实现。

7 (二)社会主义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社会主义商业可以组织和供应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必需品,更好地满足劳动者的消费需要。从而就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主义商业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 4.社会主义商业能够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 此外,社会主义商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就业的扩大。

8 二、社会主义商业的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商业形式,有国有商业、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私营商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外资独营、各种联营商业等商业形式。

9 1、国有商业 在我国,主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部分是由国有商业经营的。国有商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商品的合理流向,经过批发机构和零售环节,组织全国的商品流通,及时调节供求关系,稳定物价,做好市场供应。大量的商品掌握在国有商业手里,就可以保证社会主义生产的快速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政权得到巩固。

10 2、集体商业 包括农村的供销合作社、城镇的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等。它是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它具有规模小、网点多、服务方式灵活、经营品种多样、对社会需要适应性强等特点。发展集体商业,不仅可以补充国有商业网点的不足,而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繁荣社会主义市场、满足人民需要、支援外贸出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11 3、个体商业 是国有商业和集体商业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因为个体商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们某些生活习惯,在某些方面更能方便群众的生活,并有利于扩大就业,等等。

12 三、社会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和利润 (一)商业流通费用。社会主义商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消耗就构成了商业的流通费用,或称商品流通费。社会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相联系的费用,称作生产性流通费用;一类是只和商品买卖有直接联系的费用,叫作纯粹流通费用。

13 (二)商业利润 商品销售价格与收购价格的差额,减去流通费用和税金,形成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社会主义国家积累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商业企业获得企业基金的来源。

14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价格 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原则。同时,商品价格的形成,还要受商品供求关系、纸币发行数量以及一定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15 1、差价体系 是指同一种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流转环节、地区、季节或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关系。主要有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和质量差价。购销差价也称进销差价,是指同一商品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具体说,就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同一工业品进货价格和批发价格之间的差额,或同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购销价格的差额,是由商业企业在购销活动中支付的费用和利润构成的。

16 2、比价体系 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不同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包括工农业产品比价、农产品比价、工业品比价三大类。工农业商品的比价,直接体现着工农关系,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工业品零售价格同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

17 我国经过价格改革,各种商品的比价关系、差价关系有了根本改善,价格结构不断趋于合理,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实行了国家统一定价、国家指导价格、市场调节价格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价格管理形式,生产经营者基本上有了价格自主权。现在,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由市场形成。

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 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和各个商业银行是货币流通的中心,货币都从银行流出和流回。所谓货币流通渠道,就是指货币通过什么渠道从银行投入流通,又通过什么渠道流回银行。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流通,有两种形式: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又称转账结算)。

19 (一)现金流通渠道 它包括现金投放渠道和现金回笼渠道两个方面。现金投放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资支出及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2.农副产品采购支出。 3.农村财政信贷支出。 4.行政管理费支出。 5.城乡居民向银行提取储蓄存款。

20 (一)现金流通渠道 现金回笼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商品回笼,即依靠销售商品回笼现金。
2.服务回笼,即依靠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旅游、咨询、交通、邮电等服务部门提供的劳务回笼现金。 3.财政回笼,主要是向个人和企业征收各种税款回笼货币。 4.信用回笼,主要是指城乡储蓄收入和收回贷款。

21 (二)非现金流通渠道 非现金结算同现金结算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这种流通是在银行的直接控制下,在银行内部进行的;二是这种流通对银行来说,收付是平衡的,不影响银行资金来源。所以,非现金流通的投放与回笼是同一过程的一个整体。

22 (二)非现金流通渠道 非现金流通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国有工业企业之间,以及国有工业企业与物资供销企业之间,由于生产资料流通而形成的非现金流通。 2.国有工业企业与国有商业企业之间,以及商业企业内部旨环节之间,由于大宗消费晶流通而形成的非现金流通。 3.国有工商企业与城乡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以及各种经济戊分的经济组织之间,由于商品购销而形成的非现金流通。

23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决定于三个因素:待实现的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前两项的乘积,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4 第三节 社会主义财政在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和作用 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其经济和社会职能以价值形式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工具。它的特征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财政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25 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主要有: (一)筹措和分配社会资金。 (二)调节经济。 (三)监督经济。

26 二、社会主义国家预算 社会主义的国家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纯收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和国防建设,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预算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确地编制和执行国家预算,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27 我国的国家财政预算长期实行单式预算制度。即将政府的各项财政收支全部汇编和集中反映在一个预算平衡表内,而不是根据国家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将预算相应划分为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两部分,实行分账管理。结果造成财政关系混乱,特别是无法对国有资产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28 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强调:要“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和其他预算。要严格控制财政赤字。中央财政赤字不再向银行透支,而靠发行长短期国债解决。统一政府管理的国内外债务。”

29 三、社会主义税收 1、社会主义税收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地集中社会资金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稳固性。

30 2、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作用 一是征集建设资金。
二是调节经济发展。表现在:(1)国家可以通过不同的税种和税率调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和各类劳动者的收入;(2)国家可以通过减税或免税来鼓励某种生产或消费;(3)国家可以通过开征新税和提高税率宋限制某种生产或消费;(4)国家可以通过税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31 3、推进税收体制改革 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近期税收改革的重点:(1)是实行分税制,(2)是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32 (1)是实行分税制 实行分税制,就是把各项税种按一定原则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制度。实行分税制的原则是,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税种列为中央税,如关税、消费税等;同经济发展直揞相关的主要税种列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如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乡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并充实地方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通过实行分税制,形成中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从而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33 (2)是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要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原则,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其内容包括;推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对少数商品征收消费税,对大多数非商品经营继续征收营业税;在降低国有企业所得税税率,取消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的基础上,企业依法纳税,理顺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统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规范税率,扩大税基;开征和调整某些税种,清理税收减免,严格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流失。

34 第四节 社会主义信贷和银行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 社会主义信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
第四节 社会主义信贷和银行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 社会主义信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银行贷出货币并不以追求利息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社会主义企业借入货币,同样是为了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社会主义信贷体现的是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为实现共同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分配关系。

35 二、社会主义利息 社会主义利息是企业盈利的一部分,是劳动群众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银行收取利息,是为了促使贷款单位改善经营管理,节约使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银行支付利息,是为了鼓励企业把暂时不用的资金存入银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3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居民储蓄能获得存款利息。这种利息收入虽然不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取得的,但也不是剥削收入。银行支付给存款者一定的利息,是为了鼓励他们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踊跃参加储蓄,积极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37 社会主义的利息率是国家规定的。国家在规定存款和贷款的利息率时,应根据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不仅要考虑全国资金的供求情况,而且要考虑利息在总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国家在规定居民个人存款利息率时,还要考虑到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的关系以及居民的物质利益。

38 三、银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一)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要发挥银行在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作用。
2.要发挥银行筹集、融通和分配货币资金、促进生产和流通发展的作用。 3.要发挥银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作用。 4.要发挥银行在外汇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9 (二)健全我国的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 经过改革,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已经建立并日趋完善。

40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1983年9月17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不办理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是领导和管理全国其他金融机构的国家机关,是我国金融调控监管体系的核心。 中央银行运用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制度、货币发行权、信用总量调节权、基准利率调节权、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并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41 主要业务: 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掌管货币发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管理人民币存贷利率和汇价;编制国家信贷计划,集中管理信贷资金;管理国家外汇、金银和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置和撤并;协调和稽核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管理金融市场;代表我国政府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42 2、专业银行--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是负责工商信贷业务的专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是办理基本建设拨款和贷款的专业银行;中国银行是专门经营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是我国的外汇收支中心。除国有商业银行之外,我国还有步骤地组建了农村合作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等非国有的商业银行机构。

43 3、政策性银行 现在我国已经组建的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它专门办理政策性重点建设贷款及贴息业务;进出口信贷银行,其业务是为大型成套设备进出口提供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为中国银行的成套机电产品出口信贷贴息和提供出口信贷担保;中国农业银行改组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性贷款,代理国家财政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44 4、股份制银行 这是以承担短期工商信贷为主要业务,以追求盈利为主要目标的金融企业。主要特点是: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 1986年开始设立,有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

45 5、地方城市合作银行 地方城市合作银行体系的银行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是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如上海的上海银行。

46 此外,我国还有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金融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

47 花旗银行

48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要“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49 (1)最重要的是改革中央银行的管理体制,有领导、有步骤地撤销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建立若干跨省的分行,以增强中央银行监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为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正确贯彻实施中央货币政策,强化金融服务,体现中央银行监管的独立性和监管的统一效能,1998年底人民银行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撤销省、自治区分行,组建了9个大区分行和20个金融监管办事处。

50 (2)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也要有较大突破,国有商业银行的省一级分行和所在地方的省会城市分行要逐步合并,除了农业银行以外,其他银行要撤销—些重复的、长期亏损的基层机构。除了体制性障碍之外,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上的最大弊端在于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组织链条通常包括5个层级,即总行——省(自治区)分行——二级分行--县(市)分行——分理处、储蓄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按照职能划分部门、下级对上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异常滞后,往往一项决策作出之后市场状况早已发生变化。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最终的改革方向是成为上市公司,但当务之急应是以价值链为依托,按照客户对象重构银行体系,实现自身组织框架体系的扁平化,提高经营效率。

51 (3)依法加强金融监管。进一步完善和建立金融法规和金融制度,依法查处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纠正和查处非法设立的金融机构,坚决打击乱办金融活动。
(4)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由限额管理逐步改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

52 本章练习题 1、流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社会主义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3、社会主义商业形式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 5、银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6、如何认识中国人民银行的属性? 7、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有哪些组成机构?


Download ppt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商业、财政和金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