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佛教的生命哲學 釋隆迅 2010.1.18.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佛教的生命哲學 釋隆迅 2010.1.1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佛教的生命哲學 釋隆迅

2 (一)生命與宗教 自古以來, 人類對大自然的奧秘充滿敬畏, 當無常對生命造成威脅時,人類感到徬徨無助。置身悠悠天地間,人何其渺小

3 蘇東坡遊赤壁時,想起「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叱吒一時的曹操: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他慨嘆的說: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羡長江之無窮。」

4 當我們讀這千古奇文時,是否也想到一代文豪蘇東坡,而今安在哉? 生命是脆弱的,生老病死外,還有不測風雲、旦夕福禍。

5 我們都領教過921以及汶川大地震的威力,眼見紐約雙子星大樓在剎那間化為灰燼,也經歷Sars等各種天災人禍,
更感受到「國土危脆,人生無常」。

6 古來聖賢為了人類的需要發展出各種宗教,作為人類心靈的依歸和倚靠。
在文明演進中,宗教的確發揮了力量。 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習俗、和不同的思想模式,產生了不同的宗教信仰

7 各宗教殊途同歸,以勸人為善為目的, 淨化社會人心,對人類歷史文化作出了偉大貢獻。 不論任何宗教,其宗旨都在提昇人的品質,宣揚慈悲與大愛,無私無我、以服務利他為目的。

8 但是911事件、波灣戰爭、美國攻打阿富汗、伊拉克,都造成冷戰後的新恐懼
由於遠因涉及伊斯蘭教與西方宗教之歷史仇恨盤根錯節,對世界文明造成新的衝擊,埋下不安的種子。

9 因此了解世界宗教,加強和融的生存空間,必然會成為全球人類共同面對的課題,也是宗教家必須努力的方向。
各宗教也必須以包容、尊重的心與其他信仰對話,聖雄甘地說,「以眼還眼」只會製造出更多的瞎子。那麼「以牙還牙」呢,其結果必然是一群人滿地找牙了。

10 凡宗教都講慈悲,為了眾生的利益,寧捨生命在所不惜。
以暴力手段、持強浚弱以消滅其他文化、信仰和種族,都不符合宗教的本意。 「求同存異,和平共存。」是每個宗教應具備的基本精神。

11 無論儒、道、釋、耶、回都是歷千年而不衰的信仰,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理由
「時間是試金石」,宗教因人類需要而存在,任何以「宗教」為藉口發動的戰爭, 基本上都違背宗教精神,一樣應遭受到唾棄。

12 真正有信仰的人,應打開心靈去認識其他的宗教,堅定自己的信仰,尊重別人的信仰,傳遞自己信仰的光輝。
所以不論宗教交談,宗教對話,都不應該是自說自話,而在心態上保留分別心。 真正的交流,不但要帶耳朵,還要帶一顆心,才有實質的意義,唯有如此,人類才能達到互助互愛,如水乳交融

13 (二)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於印度,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教主釋迦牟尼佛,原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因感到人離不開生老病死而薙髮出家。六年的修行,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14 他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如來智慧德相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只因不覺,被無明煩惱所染,故不能明心見性。 佛從未以神自居

15 佛(Buddha)之一字,意即「覺者」,佛是已經覺悟的凡夫,而凡夫是未覺悟的佛,如能轉迷成悟,則與佛無異。
佛教旨在指引人類如何與佛一樣超越生死、進入不生不死的境界,稱作涅槃(Nirvana)。

16 一切宗教皆應「有宗旨、能教化」,以善為根本,道德為經、倫理為緯,詮釋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實踐、生命的終極目標。
有人說佛教是哲學,不是宗教,在此我必須澄清。

17 「宗教」這個名詞,最早是出自華嚴經,而且根據辭典:「佛教以佛說為教,佛弟子所說為宗,是為宗教。」
佛教裡沒有一位至高無上、全能的造物主,卻有一套「緣起說」的理論闡釋生命。

18 佛陀的教化、既是宗教,也是教育,其經論涵蓋的範圍,廣被宗教、教育、哲學、心理學。
其宗旨在於引導眾生、轉迷成悟、化煩惱為菩提、直趣了生脫死之道。

19 佛教也是經驗哲學,必須靠親身實踐以修行證果,故佛教有所謂「解」門和「行」門
前者是由教義上的理解來進入佛法,後者是由生活中修行而契入真如實相。

20 佛法經過四次結集,隨著時間遷逝,南北傳而演生出大小乘、顯密宗、禪淨教、天台唯識等各大派別。
當佛教傳至一個國家後,或多或少都會與當地文化相互融會,產生出一些變化,衍生出一些特色。

21 因此,究竟修何法、習何宗,也與當地人民的需求與習慣有關。
所謂「法無定法」,有變與不變者,「不變」者為啟發真如佛性,「變」者是以慈悲方便利益眾生,就不違背佛法。

22 當今末法之世,號稱多元文化,科技日新月異,人類雖享有物質文明,精神方面卻顯得十分蒼白。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同列廿一世紀三大疾病。這種情形有日趨嚴重之勢。
因此,提倡佛法,以甘露取代藥物,安定心靈、轉化愚癡,是淨化社會不二法門。

23 (三)生命的本質 人生最大的苦是無常,生死之根本是緣自無明煩惱。
四十二章經有這樣一則對話: 佛問沙門:「生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

24 復問一沙門:「生命在幾間?」 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生命在幾間?」 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25 生死之間,只是一條細長紅線(a thin red line),隨時都可能斷。試觀自己的身體,在不知不覺中變化,歲月催人老,
忽然發現數十年不見的同窗老了,卻不知自己外貌也產生了巨輻改變,早與兒時不同了。心中喜與悲的因素也改變了。

26 你們是否相信,父母、祖父母也經過像你們這樣的青春歲月,還是認為他們生來就該當現在的模樣?
是否了解有一天我們也和爸爸媽媽一樣,步上祖父母的後塵,扶著拐杖、坐著輪椅、事事都需要別人服侍呢?

27 捷克名作家卡夫卡(F. Kafka)有一篇「老鼠」的短文: 有隻老鼠說:「唉呀

28 愈逼愈近,最後迫得我無路可走,只好退縮到這間房子的牆角,前面有一個陷阱正在等著我。」
這時候,貓說:「為什麼你不換個方向呢?」老鼠一轉頭,貓就一口吃了它。

29 童年記憶中的房屋庭院都顯得特別大,天地看似無限的寬闊,象徵著無數機會等你選擇
例如未來的事業前途,婚姻生活,子女財富,一切都還是未定之數。

30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長大後,我們感覺天地變窄了,壓力打從四方逼來,失去的光陰不會再來,中年以後,身體機能日益退化
如同小老鼠一樣,等待在前面的死亡是唯一的陷阱,生命是有限的存在,我們實在要好好珍惜。

31 常言道:「人壽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匆匆數十寒暑,有一天人終將死去
「Dust to dust, ashes to ashes.」人生終極意義何在? 千古以來,這些問題早在哲人心中盤旋。

32 坦白說,人生真是悲哀,不了解生命,不了解自我,存在於悠悠天地間,迷迷糊糊過一輩子
如李後主所言:「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人生就像一場夢,到頭來誰也不能避免「城外一個土饅頭」。

33 (四)苦的人生 佛陀闡釋的無常,是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這是一條循環的鏈。
可是,人卻常以為自己是不朽的,因此才會為一己之私、眛著良心、算計別人。

34 對於凡夫執著短暫的存有,不理解生命的無常,佛經有這樣一則譬喻,如同一個掉進枯井的人抓住籐條,井底卻有四條毒蛇在等著他
此時,他翹首仰望見井邊有蜂蜜流出,即伸出舌頭貪婪的飲著蜜汁,忘了井口還有老鼠企圖咬斷籐枝。

35 許多人彷彿像駝鳥一樣,不願意接受人生是苦與無常的事實
聽到佛教談苦,就認定佛教是悲觀哲學,消極的人生觀,而錯失轉苦為樂的良機。

36 佛陀指出人生的苦,是要人正視生命的真實,時時保持清醒,並覺察生命的實相,
返璞歸真,開悟證果,才不致沉迷於醉生夢死中,不知無常隨侍在側。

37 根據阿含經,苦有八種,所謂「八苦」,即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和五蘊熾盛苦。

38 佛曰:「一切眾生,無不悉有如此苦者。譬如以灰覆於火上,若遇乾草,還復燒燃。」
先認識「苦」,但不必怕苦,苦是「增上逆緣」,只要了解苦如何積「集」,如何消「滅」苦,轉苦為樂,該如何行「道」 ,這就是小乘佛教所講的四聖諦。

39 (五)「身」與「心」孰重? 人生來就不平等,有人生來貧賤、有人含著富貴,有人愚痴,有人聰明、有人盲聾瘖啞、有人端莊美麗;
有人疾病纏身,命運乖舛;有人卻是身強體健,凡事順暢。這一切不能說誰努力、誰不上進,而是先天註定。

40 即使品德也各不同,有人忠肝義膽、賢達開明、誠實善良,有人心若毒蝎、奸詐狡猾、惡毒陰險。
同樣是人,即使在同樣環境下成長,也會有不同的遭遇。

41 如果依照西醫遺傳學的解釋,並不一定能夠完全講清楚,譬如父母歹毒,卻有孝子賢孫。
所謂歹竹出好筍,而「一龍生九子,連母十條心」 。

42 生命是複雜的,也是奧妙的,沒有人能掌控生命。
縱觀茫茫生死海,每一份子都有不同的命運,而佛所演示者正是生命之學。

43 從前有位富翁有四位夫人,他最寵愛的是年輕美麗的四夫人,其次對三夫人也很寵愛,再其次是二夫人,在貧窮時會想起她。
只有大夫人,富翁始終不太關心。

44 有一天,富翁得了不治之症,他把四夫人叫到床前說:「醫生說我快死了,我怕黃泉路上太寂寞,平日我最愛你,你陪我一起死吧。」
四夫人一聽花容失色,說:「我還年輕,怎能陪你一塊死呢,你去找三夫人吧。」

45 富翁嘆了口氣,以同樣的話問三夫人,三夫人聽了直打哆嗦:「不行呵,你死了我還要改嫁呢。」
富翁氣得擺手叫她出去。再問二夫人,二夫人說:「你死後我還得顧家啊,念在夫妻一場,我送你到郊外墓地吧。」

46 富翁無奈,只得找來平日不太重視的大夫人說: 「大夫人,我真對不起你,平日都冷落你,如今我獨赴陰曹,你願意陪我死嗎?」
大夫人說: 「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夫君要死,我陪你一同共赴黃泉。」

47 這段故事中的譬喻,四夫人是代表我們的身體,人人都愛自己的色身,一旦無常到來,卻不能帶走。
三夫人象徵財富,死後卻歸屬別人。二夫人代表親友,死後最多送上一程,

48 只有大夫人,代表我們的心,平時不知修行,迷戀五欲,最後是:「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
所謂「業」,是染有塵垢的自性。人之三世因果,就繫在一個「業」字上。

49 (六)十二因緣 業又稱為業力,是一種慣性累積的潛在力量。人起一個念頭,就像發出一個電磁波,擁有一定的頻率和能量。
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如抽煙既成習慣,就很難戒除,除非發勇猛的心,堅定自己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長久所養成的習慣。

50 佛教講十二因緣,形成一個生命的循環,涵括三世因緣,即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彷彿一個大車輪,不停的轉動
一般民間對佛教的認知,彷彿就停留在輪迴轉世和前世今生。

51 這個說法沒有科學直接證明,但也不是全無根據,所以不值得爭辯。
佛教認為,生命的輪,沒有始、也沒有終,隨著十二因緣無有停歇。

52 所謂十二因緣,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無明」就是生死的根本,是煩惱苦集之總稱,也是「業」 無明蠢動稱為「行」,帶著過去世的「業」,找到與他有緣的父母起愛染時,就投胎成為胚胎。

53 佛為阿難說處胎會經云:「若有眾生欲入胎時,因緣具足,便得受生,若不具足,則不受生。」
「識」在母體一、二週後,未具人形發展出「名色」,所謂「名」是指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層面,而「色」即色蘊,屬於有形物質層面。

54 胎兒二個多月後,會大致生成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入」。
佛為阿難說處胎會經詳述如何投胎,胚胎在母體內如何變化。

55 至第九個七日時:「第九七日,復感業風,名為分散,由此風故,現九種相。云何為九,所謂眼、耳、鼻、口,大小便處名為九相。」

56 而至「十二七日,處母胎中,復感業風,名為曲口,由此風力,左右脅間生大小腸,猶如藕絲及緊紡線,置在於地,十八週轉,依身而住。」

57 接著,「十三七日,復感業風,名為飢渴,由此風力,胎身虛贏,生飢渴想。其母飲食,所有滋味,於身穴中及以臍輪,資持潤益。」
從經中可以看出,胎兒在母體十二至十三週後,已發展出「觸」與「受」的器官與功能,也有餓渴的感覺。

58 當胎兒出母體以後,漸漸懂得「愛」,產生佔有心,謂之「取」,取而後「有」,
若從生命延續的觀點解釋,愛、取、有,相當於青年男女由相愛至嫁娶,成立家庭,繼承宗祠;生命延續,而後衰老死亡。

59 佛陀的教化中,生死相連,是一體的兩面。「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
生死輪轉,暫無休息。人死後,金銀財寶、權利名位、嬌妻美妾、兒孫眷屬、知識學問,一樣不能帶走。

60 過去一生的造作,所有善惡因子,也就是業,就像種子一樣埋在第八識(阿賴耶識)中,所累積的能量,輪迴轉世,帶進下一輩子。

61 (二)、生命的實踐—八正道與四攝法 佛教的生命觀就是「覺」,人必須開啟智慧的生命,就是開啟生命另一個出口。
培養慧命,一樣需要資糧,那不是有形物質的滋養,而是無形福德的拓展。身命有長有短,但慧命卻無有窮盡。

62 「覺之教育」是曉雲法師依照佛教生命觀所闡述的教育理念。
所謂「覺」,是透徹生命的真實,「覺」是迷的相反,覺是覺察、也是覺悟,覺察無明煩惱為生死根本,覺悟不被時空所侷限的真如佛性。

63 覺有三層,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智慧,覺他乃慈悲,覺行圓滿是一切佛所證得的無上覺境。

64 人的命運,有無法握的一半,也有可以主宰的一半機會,必須靠智慧去開拓。
海明威筆下老人垂釣的魚竿,一半隱沒在水面下,而另一半在掌握在釣者的手中。

65 佛法不離世間法,修行是修自己的言行,從身、口、意變化氣質、昇華人格。
「八正道」可以作為人生修福修慧的準則,其積極面彷彿人生的燈塔和指路標。所謂「正」就是不偏不倚,四平八穩,人要安身立命,要「行得正,坐得正」,堂堂正正,頂天立地。

66 所謂八正道,是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Right Knowledge),就是正確的知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但是若事事執持己見,不知事情的全面,就如瞎子摸象,見樹不見林,這就是偏見。

67 有些人對歛財的神棍,趨之若鶩,就是邪見。
有智慧的人,對外界的事境都真實明瞭,好像掌穩舵的船長,不怕狂風驟雨,屹立不搖,雖歷險境,亦可安然度過,開創出美好的人生。

68 正見對於人生非常重要,如何才能具備正見呢?
多看古德書籍,對事物保持清晰的觀察,啟發內在的正思惟,對任何的事情具有明智的見解,才會面面圓融。

69 「正思惟」(Right Aspiration)
曉雲法師道:「思惟與思想是不同的,想字是心上有相,而思惟是心旁作佳,就是好的心思。」 思惟和思想是人的內心生活,別人看不到,所以對自己有利好之,對自己不利則惡之。

70 如果思想不純正,在八識田裡就會留下一個記號,人的意識執著利弊得失,貪、嗔、癡、慢、疑,不但影響心識,也會表現在言行上,影響他的一生。

71 「正語」(Right Speech) 是對治口業的。「正語」包括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
諸如說謊話,散佈謠言,惡言惡語,巧言令色,佛家都稱為造口業,是很不好的。

72 「正業」(Right Behavior) 就是端正的行為,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為諸佛教。」
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修十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嗔、不癡),做好一個人的本份。

73 正當工作謂之「正命」(Right Livelihood),工作的層級可分四種,即職業、事業、志業和道業。
有人為了溫飽工作,必須有一份職業;職業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志向和興趣,卻必須賴以為生。

74 有些職業會傷及有情眾生的性命,有些職業損害他人,影響社會善良風氣,所以不正;
有人創業,累積財富,經營一種事業;有人堅持理想、加以實踐,是為志業;至於生活中,體驗生命的本質,無私利他,是宗教的層面,謂之道業。

75 「正精進」(Right Effort) 就是積極面對生命,不怕艱苦,勇往直前。正精進的內容包括四正勤:
使「已生之惡令斷,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常住,未生之善令生。」

76 「正念」(Right Mindfulness)
禪宗曰:「不思前,不思後,單看現前一念。」又說「繫諸一念,無事不辦」。念的力量是十分偉大的。 曉雲法師說:「正念是福田的種子。」 念是一切造作的因,善念結善果,惡念結惡果。

77 唯有正念,才會進入正定。翻開歷史,可以發現擔當大任者,一念可以改變歷史。
當權者更是一念善造福百姓,一念惡禍國殃民,不可不慎。

78 梵語Samadhi,又稱三昧或奢摩他,謂之「正定」(Right Contemplation)。
心如止水,澄懷靜慮,才會有大智慧,得大自在,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八正道提示一種人生可遵循的方向,值得我們努力和發揚。

79 「覺他」首先應當開拓人際關係,佛教提倡「行無緣慈,運同體悲」
「四攝法」是可以實踐的辦法,即布施、愛語、同事、利行。

80 布施就是將物資給予需要的人,不論財物的施捨、知識的傳授、鼓舞激勵,只要能解決別人的困難,都可加以布施;
愛語是言語懇切,可以溫暖人心,常常對週遭親友好言好語,能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磨擦;

81 同事是以同理心待人,站在對方地位設想,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彼此體諒,才會尊重包容;
利行就是利益方便別人,常言道:「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多交一個朋友,就多一份助力,今天你幫他,明天他幫你,社會才會更詳和。

82 如此的人生,才會有意義、有尊嚴,在生命的旅途中,風和日麗,有良師益友相伴,走得更踏實、更堅定。

83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84    阿 彌 陀 佛 


Download ppt "佛教的生命哲學 釋隆迅 2010.1.18."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