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報告者:陳淑芳副教授 國立臺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報告者:陳淑芳副教授 國立臺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報告者:陳淑芳副教授 國立臺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102年師資培育之大學主管聯席會議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之規劃及 師資培育之大學因應之道 報告者:陳淑芳副教授 國立臺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2 依據 優質教師專業發展方案 教育部100年發布「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決議及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第60次會議審議
精緻師資培育素質方案 2-1-1成立教師專業標準及表現指標專案小組,規劃推動師資職前培育及在職教師專業表現檢核基準 2-1-2依據「教師專業標準」及「專業表現指標」,落實師資生特質衡鑑及輔導機制,精進師資培育課程、教育實習及教師資格檢定,發展教師專業成長、教師評鑑檢核指標。 優質教師專業發展方案 3-1-3依據「教師專業標準」及「教師專業表現指標」,發展教師評鑑檢核指標,培訓教師評鑑專業人員,評選適當教師評鑑機構。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決議及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第60次會議審議 「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為依據,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專業標準及專業表現指標規劃作業」,作為導引教師師資職前培育及在職教師專業表現檢核基準。 教育部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第62次會議審議 「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研究結果及未來建議事項辦理在案。

3 目的 9.致力於教師專業成長 10.展現協作與影響力 7.掌握學生差異進行相關輔導 8.善盡教育專業責任 5.運用適切方法進行評量診斷
1.確立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內涵,反映專業教師圖像。 2.引導幼兒教育師資職前培育,回饋幼教師培系統。 3.建置教師評量工具系統,提升在職教師教學品質。 4.開啟跨園所專業團隊合作關係,建立專業對話社群。 具體而微~展現教師專業 培養解釋實務資料的能力 參考國際最新發展趨勢、整合國內既有標準 9.致力於教師專業成長 10.展現協作與影響力 7.掌握學生差異進行相關輔導 8.善盡教育專業責任 5.運用適切方法進行評量診斷 6.發揮班級經營技巧營造支持性學習環境 3.具備課程與教學設計及教材調整能力 4.善用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教學 1.具備教育專業知識並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2.具備學科/領域知識及相關教學知能

4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與專業表現指標(草案-第6版)
符合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之精神 不分科,採六大學習領域統整教學 強調幼教現場重點能力: 統整 教學 自編 教材 實物 跨情境 學習 重視文化脈絡 教師協同教學 注重 省思 上圖引自新課綱團隊總綱簡報

5 研發歷程 100.11~12 101.1~12 102.1~11 園長 /主任 輔導團、 在職教師 常務委員/研究員 合計共辦理:
更新 2場次聯席會議(27人次) 5場次籌備討論會議(14人次) 7場次諮詢會議(46人次) 1場次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9/20(36人次) 2場次聯席會議(27人次) 4場次籌備討論會議(20人次) 12場次諮詢會議(105人次) 3場研發工作坊(61人次) 100.11~12 101.1~12 102.1~11 3場次籌備討論會議( 8人次) 6場次諮詢會議(58人次) 問卷調查(10-12月) 1.幼兒園—抽樣378所, 756份問卷公立幼兒園 (按縣市人口比) 2.師培大學—13所幼教師培大學 園長 /主任 輔導團、 在職教師 常務委員/研究員 合計共辦理: 4場聯席會議(54人次) 12場次籌備討論會議(42人次) 25場次諮詢會議(209人次) 3場研發工作坊(61人次)

6 試行期程與區域 東區 中區 宜蘭區 宜蘭區(4師,4園) 中區(11師,7園) 東區(8師,6園) (含臺東、花蓮) 8位教師、6所園所
102年3-4月 月 月 月 成員選募階段 指標熟悉階段 工具建置階段 試作實施階段 東區(8師,6園) 鹿野附幼 初鹿附幼 縣立四維幼兒園 向日葵幼兒園 花蓮太平附幼 東華大學實小附幼 宜蘭區(4師,4園) 寒溪附幼 大洲附幼 東興附幼 玉田附幼 中區(11師,7園) 光復附幼 弘光附幼 梧棲附幼 中正附幼 何厝附幼 軍功附幼 優勢光譜幼兒園 東區 (含臺東、花蓮) 8位教師、6所園所 中區 (含彰化、臺中、南投) 11位教師、7所園所 宜蘭區 4位教師、4所園所 ◎ 自願性 ◎ 專業性 ◎ 省思性 ◎

7 10項專業標準、29項專業表現指標(修訂第6版) 專業標準 專業表現指標 1.具備教育專業知識並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1-1具備教育基礎知能與素養 1-2了解幼兒身心特質與學習發展 1-3了解教育發展趨勢,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2.具備學科/領域知識及相關教學知能 2-1具備幼兒學習領域專門知識 2-2具備幼兒學習領域教材教法知識 3.具備課程與教學設計及教材調整能力 3-1參照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與幼兒特質,擬訂教學目標,發展課程與教學設計 3-2依據幼兒發展與需求,彈性調整教學活動及教材 3-3統整知識概念與生活經驗,活化教學內容 4.善用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教學 4-1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幼兒學習 4-2適切運用生活資源及多元教學媒介輔助教學 4-3依據幼兒學習表現,採取補救措施或提供加深加廣學習 4-4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學 5.運用適切方法進行評量診斷 5-1規劃適切評量工具/方法與蒐集多元資訊,檢視幼兒學習表現。 5-2運用評量結果,提供學習回饋,引導幼兒發展學習策略 5-3因應幼兒身心特質與特殊學習需求,調整評量方式及內容 續下頁

8 10項專業標準、29項專業表現指標(修訂第6版) 專業標準 專業表現指標 6.發揮班級經營技巧營造支持性學習環境
6-1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營造正向的學習氣氛 6-2安排有助於師生互動的學習情境,提高幼兒學習成效 6-3掌握幼兒學習狀況,適當處理班級事件 7.掌握學生差異進行相關輔導 7-1了解幼兒背景差異與興趣,引導幼兒適性學習與發展 7-2了解幼兒同儕互動,引導幼兒建立正向的社會學習 7-3回應不同類型幼兒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與輔導 8.善盡教育專業責任 8-1展現教育熱忱,關懷幼兒的福祉與權益 8-2遵守教師專業倫理及相關法律規範 8-3關心教育發展,參與教保相關事務與會議 9.致力於教師專業成長 9-1 參與教學研究/進修研習,持續精進教學 9-2參加教保專業學習社群,促進專業成長 10.展現協作與領導能力 10-1建立與同事、家長及社區良好的夥伴合作關係 10-2 因應園務需求,參與幼兒園相關行政工作 10-3參與課程與教學發展,展現影響力與領導能力 完整標準連結

9 表現水準~舉例 專業表現指標 專業表現水準 基本 精進 卓越 1-1具備教育基礎知能與素養。 1-3了解教育發展趨勢,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具備幼兒教育基礎知能與素養 具備幼兒教育專業所需之教育行政、輔導諮商及法令規章等素養。 依據幼兒特質與課程模式,選擇適切的教學理論,用以統整各項教學計畫與策略,並引領幼兒學習與發展。 以具體的教學事例與幼兒之學習成效,展現所採用教育理論的適切性。 1-3了解教育發展趨勢,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瞭解社會變遷與幼兒教育發展的關係,並察覺其脈絡。 覺知幼兒教育的新知與新興議題,並嘗試將其應用在教學實務中。 正確掌握幼兒教育發展趨勢,發展教學策略,使幼兒的學習內涵更符應時代的需求。 依據幼兒的學習特性,有效整合教育新知、新興議題與原有課程內涵,用以彈性規畫教學內容,以符應幼兒的學習需求。 展現對幼教專業之歷史的、哲學的和社會的基礎的了解,並探討這些基礎如何影響現有的思想和實務。 掌握教育新知以改進或創新教學。

10 表現水準~舉例 專業表現指標 專業表現水準 基本 精進 卓越 4-1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幼兒學習。
提供適當的操作機會以幫助幼兒獲得學習經驗。 說出多種幼兒教學策略,及其運用原則和方法;包括遊戲、小團體方案、開放式問題、團體討論、問題解決、合作學習等。 運用多種幼兒教學策略,包括遊戲、小團體方案、開放式問題、團體討論、問題解決、合作學習等,來引導幼兒之探索經驗。 有效連結幼兒的新舊知識和生活經驗。 運用多元教學方法與策略,幫助幼兒從多種途徑學習。 提供多元素材,引導(幼兒)探索及思考以增進理解 以探索為核心概念,運用各種策略以促進幼兒於各學習領域之學習,包括身體動作、語文、情緒、社會、認知、美感等領域。 以具體的教學事例回饋教學評估教學技巧的適切性。

11 研擬之評量工具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之佐證資料對應表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之教師指引手冊」
◎ 個人專業履歷 ◎ 教師專業表現水準之引導問題檢核表 ◎ 教學影片重點評核表 ◎ 總評表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專業表現水準評量之評分準則(試行版)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專業表現水準評量之範例手冊(試行版)

12 試作工作重點 蒐集實務佐證資料,解析專業能力內涵 專業檔案建置策略:善用檢核表來對應表現指標的完整性 記錄:研習會議參與情形和應用心得
選擇亮點課程來蒐集資料 記錄:研習會議參與情形和應用心得 建置「計畫表」 留下:教室特殊經營規畫和運作的案例 教師教學檔案採用「標記」方式 設計「省思表」 1.熟悉指標 2.檢視課程的完整度

13 師資培育大學 未來因應之道

14 專業投入(標八~標十) 專業實踐(標三~標七) 專業知能(標一、標二) 專業責任 專業成長 協作領導 教育專業 教保核心知能
落實省思實務的師資培育 專業投入(標八~標十) 專業責任 專業成長 協作領導 專業實踐(標三~標七) 教學設計 教學實施 學習評量 班級經營 學生輔導 專業知能(標一、標二) 教育專業 教保核心知能 落實標準能力的師資培育 落實知識本位的師資培育

15 強化職前課程與教師專業標準之聯結 知識本位--職前課程宜走向系統化和知識化,讓師資生獲得更有意義的學科和教育知識,學習更為紮實,俾使未來有效地勝任其教學工作。 標準能力本位--所有的職前課程都應以標準中各要素負起績效責任,當然它也提供課程設計的依據。 省思實務取向--職前課程宜增進理論與實務連結的機會,且有效地指導學生利用其個人歷史、對話日誌、小型和大型經驗對話,幫助學生反思和增進實務。

16 標準1~2對應職前培育科目 專業標準 專業表現指標 科目 1.具備教育專業知識並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1-1具備教育基礎知能與素養。
幼兒教保概論 教育概論、教育心理學、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 1-2了解幼兒身心特質與學習發展。 幼兒發展 幼兒觀察 特殊幼兒教育 教育心理學 教育社會學 1-3了解教育發展趨勢,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幼兒園教保實習 教育概論、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 2.具備學科/領域知識及相關教學知能 2-1具備幼兒學習領域專門知識。 幼兒園教材教法 幼兒文學、幼兒藝術、幼兒體能與律動、幼兒音樂、幼兒戲劇、幼兒數學與科學探究與遊戲、幼兒社會探究與情緒表達 2-2具備幼兒學習領域教材教法知識。

17 標準3~4對應職前培育科目 專業標準 專業表現指標 科目 3.具備課程與教學設計及教材調整能力
3-1參照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與幼兒特質,擬訂教學目標,發展課程與教學設計。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 幼兒園教材教法 幼兒園教保實習 幼兒園課程發展 幼兒園教育實習 3-2依據幼兒發展與需求,彈性調整教學活動及教材。 教學原理、幼兒遊戲、幼兒園課程發展 3-3統整知識概念與生活經驗,活化教學內容。 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學習環境設計、幼兒遊戲、幼兒多元文化教育、幼兒園教育實習 4.善用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教學 4-1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幼兒學習。 教學原理、幼兒輔導、幼兒遊戲、幼兒園教育實習 4-2適切運用生活資源及多元教學媒介輔助教學。 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學習環境設計、幼兒遊戲、幼兒園教育實習 4-3依據幼兒學習表現,採取補救措施或提供加深加廣學習。 幼兒學習評量 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園教育實習 4-4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學。

18 標準5~7對應職前培育科目 專業標準 專業表現指標 科目 5.運用適切方法進行評量診斷
5-1規劃適切評量工具/方法與蒐集多元資訊,檢視幼兒學習表現。 幼兒學習評量 幼兒園教保實習 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園教育實習 5-2運用評量結果,提供學習回饋,引導幼兒發展學習策略。 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輔導、幼兒園教育實習 5-3因應幼兒身心特質與特殊學習需求,調整評量方式及內容。 特殊幼兒教育 6.發揮班級經營技巧營造支持性學習環境 6-1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營造正向的學習氣氛。 幼兒健康與安全 幼兒園課室經營 幼兒學習環境設計、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園教育實習 6-2安排有助於師生互動的學習情境,提高幼兒學習成效。 幼兒學習環境設計、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遊戲、幼兒園教育實習 6-3掌握幼兒學習狀況,適當處理班級事件。 兒健康與安全 幼兒輔導、幼兒園教育實習 7.掌握學生差異進行相關輔導 7-1了解幼兒背景差異與興趣,引導幼兒適性學習與發展。 幼兒發展 幼兒觀察 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幼兒多元文化教育、幼兒輔導、幼兒園教育實習 7-2了解幼兒同儕互動,引導幼兒建立正向的社會學習。 教學原理、幼兒輔導、幼兒園教育實習 7-3回應不同類型幼兒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與輔導。 幼兒多元文化教育、幼兒園行政、幼兒園教育實習

19 標準8~10對應職前培育科目 專業標準 專業表現指標 科目 8.善盡教育專業責任 8-1展現教育熱忱,關懷幼兒的福祉與權益。 幼兒健康與安全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 教保專業倫理 幼兒園教保實習 教育概論、教育哲學、幼兒輔導、幼兒多元文化教育、幼兒園行政、幼兒園教育實習 8-2遵守教師專業倫理及相關法律規範。 幼兒輔導、幼兒園行政、幼兒園教育實習 8-3關心教育發展,參與教保相關事務與會議。 幼兒園行政 9.致力於教師專業成長 9-1 參與教學研究/進修研習,持續精進教學。 9-2參加教保專業學習社群,促進專業成長。 10.展現協作與影響力 10-1建立與同事、家長及社區良好的夥伴合作關係。 幼兒園行政、幼兒園教育實習 10-2 因應園務需求,參與幼兒園相關行政工作。 10-3參與課程與教學發展,展現影響力與領導能力。 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園行政、幼兒園教育實習

20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暨表現指標」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暨表現指標 教保專業核心課程 教學基本學科 教育基礎 教育方法 教學實習 專業標準 專業表現指標 幼兒發展 幼兒觀察 幼兒教保概論 特殊幼兒教育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 幼兒園教材教法 幼兒學習評量 幼兒健康與安全 幼兒園課室經營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 教保專業倫理 幼兒園教保實習 至少2科4學分 必修 1.具備教育專業知識並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1-1具備教育基礎知能與素養。 ●● 1-2了解幼兒身心特質與學習發展。 1-3了解教育發展趨勢,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2.具備學科/領域知識及相關教學知能 2-1具備幼兒學習領域專門知識。 2-2具備幼兒學習領域教材教法知識。 3.具備課程與教學設計及教材調整能力 3-1參照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與幼兒特質,擬訂教學目標,發展課程與教學設計。 3-2依據幼兒發展與需求,彈性調整教學活動及教材。 3-3統整知識概念與生活經驗,活化教學內容。 4.善用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教學 4-1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幼兒學習。 4-2適切運用生活資源及多元教學媒介輔助教學。 4-3依據幼兒學習表現,採取補救措施或提供加深加廣學習。 4-4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學。 5.運用適切方法進行評量診斷 5-1規劃適切評量工具/方法與蒐集多元資訊,檢視幼兒學習表現。 5-2運用評量結果,提供學習回饋,引導幼兒發展學習策略。 5-3因應幼兒身心特質與特殊學習需求,調整評量方式及內容。 6.發揮班級經營技巧營造支持性學習環境 6-1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營造正向的學習氣氛。 6-2安排有助於師生互動的學習情境,提高幼兒學習成效。 6-3掌握幼兒學習狀況,適當處理班級事件。 7.掌握學生差異進行相關輔導 7-1了解幼兒背景差異與興趣,引導幼兒適性學習與發展。 7-2了解幼兒同儕互動,引導幼兒建立正向的社會學習。 7-3回應不同類型幼兒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與輔導。 8.善盡教育專業責任 8-1展現教育熱忱,關懷幼兒的福祉與權益。 8-2遵守教師專業倫理及相關法律規範。 8-3關心教育發展,參與教保相關事務與會議。 9.致力於教師專業成長 9-1 參與教學研究/進修研習,持續精進教學。 9-2參加教保專業學習社群,促進專業成長。 10.展現協作與影響力 10-1建立與同事、家長及社區良好的夥伴合作關係。 10-2 因應園務需求,參與幼兒園相關行政工作。 10-3參與課程與教學發展,展現影響力與領導能力。 ● 

21 教師專業標準提供在職教師之應用 參照標準內容,轉化為自我檢核之引導問題,從建置教師教學檔案中,檢核專業表現水準。
蒐集課程實施歷程資料,回顧課程實踐,剪輯課程實施影片,幫助教師反思個人教學表現。 依據標準內涵,規劃教師在職進修課程,回應教師專業成長之需求,引導教師專業發展。

22 教師專業標準提供在職教師之應用 標準1. 具備教育專業知識並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標準2. 具備領域知識及相關教學知能
議題類別: 例如性別主流化、環境教育、品格教育等,檢核課程規畫或環境設置,是否有可佐證資料。 蒐集面向需呈現個人特色:無須列出「所有」教育議題,而是呈現教師自身所關注的議題,因而影響課程規劃、與幼兒的討論等。可涵括教學理念闡述。 標準1. 具備教育專業知識並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正逢課綱改革階段,教學理念如何扣緊課綱理念(領域均衡、幼兒本位、幼兒的文化背景等),可呈現教師從現場實務中展現相關領域知識及教學知能。 標準2. 具備領域知識及相關教學知能 蒐集形式:以「教師自評」、「文件檔案(真實評量)」以及「教學影片」為主。 具體做法:請教師選擇某學期的亮點課程(最佳表現),剪輯成影片約15-20分鐘,其中包含可呈現整個課程前、中、後的教學實況片段,以及規劃理念與想法之說明,置入檔案中,回應專業表現指標。 標準3.4.5 具備課程與教學設計及教材調整能力 善用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教學 運用適切方法進行評量診斷

23 教師專業標準提供在職教師之應用 標準6. 發揮班級經營技巧營造支持性學習環境 標準7. 掌握學生差異進行相關輔導
展現出教室經營規畫策略:what----呈現教室裡有哪些常規/how----常規如何形成?教師如何讓孩子知道有這些常規存在?互相提醒的機制?衝突解決的過程是什麼?/why----回顧常規的合理性?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必要性、適用性與否?是否符合孩子真正的需求? 可記錄下改變、失敗的例子,並呈現如何修正的歷程,此也是呈現自我專業對話、專業成長的過程。 標準6. 發揮班級經營技巧營造支持性學習環境 呈現核心:面對不同類型的幼兒,思考如何將教學回歸落實到每位幼兒身上。 呈現方式:展現教室針對不同類型幼兒所做的調整。ex:依孩子的需求設計不同的學習單/差異化教學實例/擴大孩子的興趣領域(針對該幼兒有興趣的焦點,連結其他領域的活動,引導幼兒拓展興趣)等。 標準7. 掌握學生差異進行相關輔導 蒐集建議:參與專業團體的證明----例如聘書等/參與專業討論會議----留下提案內容、彙整筆記與引發的想法、照片/研習列表----分門別類、呈現研習前中後的想法、回饋到教學上的實例-意義化、多則分門別類、少則放大細節;致力—有主動性、策畫者;積極—參與、不推卻。 標準 善盡教育專業責任 致力於教師專業成長 展現協作與影響力

24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報告者:陳淑芳副教授 國立臺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