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學校名稱:苗栗縣通霄鎮五福國小 組 別:國小組 學生姓名:古霈玟、鄭小萱 指導老師:洪紫原 老師 製作日期:98.3.31~98.5.2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學校名稱:苗栗縣通霄鎮五福國小 組 別:國小組 學生姓名:古霈玟、鄭小萱 指導老師:洪紫原 老師 製作日期:98.3.31~98.5.2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校名稱:苗栗縣通霄鎮五福國小 組 別:國小組 學生姓名:古霈玟、鄭小萱 指導老師:洪紫原 老師 製作日期: ~

2 遠近馳名的大甲草帽、草蓆, 真正的製造地是在大安溪北岸的苑裡鎮。 在日治時期日人因感苑裡對外交通不便, 乃以大甲「帽蓆檢查所」檢驗後再轉銷各地, 因此誤以為大甲才是帽蓆的主要產地。 其實正確稱為「苑裡藺」, 因為現在大甲早已經不產藺草, 主要藺草產地為苑裡鎮內。

3 藺草之鄉~苑裡 【藺草原鄉】 鄭瑞圖 搖曳生姿日影斜,秋來允草綻奇葩, 綠袍褐帽比肩立,苑裡水田是我家。

4 藺草編織傳統產業 藺草編織是通霄、苑裡地區的 百年傳統產業, 早在清末年間即開始流傳, 日治時期也大量銷到日本, 光復之後也盛極一時。
當時家家戶戶的婦女 也都學習編織草蓆, 也為家中經濟收入的來源。 當時有的男生也得跟著 學習藺草編織喔!

5 快 樂 的 藺 草 行 為了進一步了解有關藺草編織的事物,我們除了上網蒐集資料外,老師更特地帶我們去參觀三個地方: 1.苑裡參觀藺草文化館;
2.通霄鎮五北里張太太家訪問她且實地觀看編織 藺草; 3.然後又到苑裡房裡里參觀熨燙藺草的加工過程。

6 出 發 囉 !耶

7

8 藺 草 的 傳 說 圖片來源 傳說洪鴦女士原是通霄白沙屯書香世家之大家閨秀,二十二歲嫁到苑裡西勢里。她編織草蓆的手藝極為精巧又不吝於傳藝,是苑裡藺草文化的傳承之祖。 右圖是描繪洪鴦指導小朋友草編技藝的景象,也傳達了此地對於洪鴦的追念。

9 藺草的身分證 圖片來源:http://61.218.188.100/treh/main_01.htm 俗名:淡水草蓆草、龍鬚草
學名:Scirpus ripuete.L. 科屬名:莎草科沙草屬 生長地:大安溪下游附近沼澤地,現栽種於水田濕沼澤。

10 藺 草 的 特 色 藺草的莖草具柔軟、富彈性、不易斷、吸水性強的特性。 具有除溼、吸汗、除臭功能,故成為編織的好材料。
藺草的味道還可以防蚊子、跳蚤叮咬。

11 台灣工藝之家~苑裡之光 苑裡鎮藺草文化館以藺草草帽、草蓆與新設計藺草編織設計品為傳承。於2005年4月19日獲文建會頒發「台灣工藝之家」的殊榮。

12 館內藺草成品展(一) 紳士帽,戴出夏日的流行感! 夏日必備!透氣優雅的淑女帽。

13 館內藺草成品展(二) 造型手提包 圓形坐墊

14 館內藺草成品展(三)

15 館內藺草成品展(四) 藺草編織小童玩

16 走吧!繼續往下一站! 行程二~參觀社區內達人編織

17 實地拜訪藺草達人張阿嬤 掠草(勒草) 槌草 噴水

18 實地實習編織藺草席 在張阿嬤的指導下,我和小萱正體驗著編織 藺草的樂趣!

19 張阿嬤的內心話 張阿嬤感慨地說她從十歲時, 就開始編織藺草草蓆、坐墊, 為當時的家庭帶來了不錯的收入。 但自民國六、七十年代以後,
藺草草蓆這個傳統產業開始沒落, 國人及日本人轉向價格低廉的 中國大陸購買藺草編製品, 藺草手工編製品已不若當時的盛況。 她說到中國製的藺草品質及手工編織 不若台灣製的精細。 現在只能賣給識貨且熟悉的客人了! 若沒賣出去,也正好可以讓自己的孫子用。

20 行程三~到苑裡鎮房裡里參觀藺草成品加工 阿房師傅的家位於苑裡鎮文苑國小的對面喔! 當我們到達時,他正在整理藺草草蓆喔!

21 行程三~藺草成品加工過程 做好的藺草草蓆或是坐墊,都還要經過清洗、薰香以及熨燙的程序後才會好看又漂亮!

22 年代久遠的機器 阿房師從初中畢業就開始以幫藺編者熨燙藺編製品為業, 他的薰櫃及熨斗最少都有40年以上的歷史喔!

23 藺草編織藝品的保養 1.藺草編織產品切忌用水洗。 2.遇有污漬,請用扭乾溫毛巾擦淨後,待自然陰乾即可。
3.遇潮濕而發霉時,應先置於太陽下曬乾後,再移至陰涼 處,用小刷子刷除霉污。 4.曝曬後,草質較脆,須先陰涼,切忌即摺疊或擠壓, 以免折斷草莖。 5.不宜將藺草蓆鋪放在過軟的床墊上(如記憶床墊、乳膠床 墊),以免折斷草莖。 6.簡易的收藏方法,在冬天時,可以將彈簧床掀起,將藺草 蓆舖在床面,再將彈簧床舖蓋其上即可。

24 在此我要謝謝老師在我畢業之前留下滿滿的回憶! 古霈玟
滿載而歸─心得分享(一) 在畢業前夕老師帶領著我們進行「懷舊之旅~藺草行」, 不但參觀了苑裡的藺草文化館,也拜訪了學校附近的張阿嬤,和苑裡房裡里的阿房師傅。 若沒有老師的帶領我沒不知學校附近有個國寶級的藺草編織專家。 這次的參訪讓人覺得我好像回到了爺爺奶奶的那個時候。 這讓我想起以前鄰居常常在用藺草編織物品的婆婆, 她所編織的東西可以說是一級棒!有手機袋、紳士帽、淑女帽等。 雖然她已經不在人世間了, 但當我看到這些用藺草所編織的物品時, 我的腦海好像浮現出了婆婆當初在編織時的畫面, 期待我下次可以重遊這些勾引出我許許多多回憶的地方。 在此我要謝謝老師在我畢業之前留下滿滿的回憶! 古霈玟

25 滿載而歸─心得分享(二) 我和霈玟還有老師一共花了兩天的時間進行尋「草」之旅。第一站我們來到了苑裡鎮的藺草文化館,一進入館內撲鼻而來的是陣陣的藺草香,同時也參觀了各式各樣的藺草作品,比如有紳士帽、淑女帽、手機袋、 可愛的童玩,還有我最喜愛的造型包包等等。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學校學區內的張阿嬤家,她自十歲開始編織藺草作品,至今已六十八歲了仍在編織,可說是一位藺草達人。而且她還教我們如何編織藺草草蓆,讓我們親自體驗的編織藺草的過程與樂趣。 第三站我們來到了苑裡阿房師的家,他從事藺草熨燙、整理的工作已有四十多年。看他們汗如雨下辛勤的為藺草作品加工,經過加工後的成品變得煥然一新,更加亮麗了。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經過這次的「藺草行」之旅,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家鄉文化的歷史與特色。 鄭小萱

26 後記-1 我的祖母自幼就開始編織藺草草蓆、草帽、坐墊等作品,直到他七十多歲由於體力較差的關係才停止編織藺草。所以我從小就幫忙祖母勒草、槌草、曬草蓆…等工作。 故對於藺草有著一分特殊的情感,而祖母已往生二十餘年,此時帶著學生一起探尋「藺草」就覺得分外有意義,很想和學生一起保留難得的記憶和畫面。 洪紫原

27 後 記- 2 從這次帶領學生參觀三個景點之後,我深深感到藺草編製品要從以往的「商品」轉型為「藝術品」且要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往產品「多元化」發展,不可侷限在傳統的草蓆、坐墊、帽子,要將藺草導向「藝術精品」的方向。如此不但可以提升其經濟價值,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藝術工作者投入,讓藺草可從傳統走向未來,更具有時代的意義。讓藺草的風華再現! 洪紫原

28 參考資料 1.苑裡鎮誌。 2.藺草文化館。網址http://61.218.188.100/treh/
3.台灣之美─特色博物館。網址 4.通霄苑裡遊。網址 5藺草文化館簡介。 6.藺草編織品的保養與維護。網址


Download ppt "學校名稱:苗栗縣通霄鎮五福國小 組 別:國小組 學生姓名:古霈玟、鄭小萱 指導老師:洪紫原 老師 製作日期:98.3.31~98.5.2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