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P60-61 要求: 1、觉得重要的画上横线 “ ” 2、觉得有疑问的画上 “?”
2
蜜蜂与马蜂 蜜蜂 被蜜蜂蛰后,用肥皂水或氨水清洗 马蜂 被马蜂蛰后,用食醋止痛止痒
3
被同样属于蜂的两种蜂蜇,为什么一种用碱液处理,一种用酸液处理?
蜜蜂毒液显酸性 马蜂毒液显碱性 氨水是一种弱碱 ,肥皂水也是显碱性的 ; 食醋是一种酸溶液; 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呢?
4
目标导引: 1、认识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认识盐的概念 3、会写常见的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实验一 留下白色固体 变无色 温度升高 变红色 活动与探究 ⑴如图10-13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⑵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6
实验一 讨论: 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是盐酸吗?为什么? 答:不是氢氧化钠也不是盐酸,是氯化钠。 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留下白色固体 变无色 温度升高 变红色 讨论: 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是盐酸吗?为什么? 答:不是氢氧化钠也不是盐酸,是氯化钠。 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NaOH+HCl===NaCl+H2O
7
实验一 中和反应实质:H++OH-=H2O
8
讨 论 1、为什么要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就停止加入盐酸? 2、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的时候,溶液的酸碱性是怎样的?
9
结论:Cu(OH)2和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如何证明氢氧化铜与硫酸发生了反应 [实验1]在一支装有小量Cu(OH)2固体的试管内加入少量水,振荡. 现象:有蓝色不溶物出现 结论:Cu(OH)2和水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2]再向该试管加入稀硫酸,振荡. 现象:蓝色不溶物消失 结论:Cu(OH)2和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酸和不溶性碱反应能观察到沉淀溶解 如: Mg(OH) 2、Al(OH) 3、Mn(OH) 2、 Zn(OH) 2、 Fe(OH) 2、 Fe(OH) 3、 Cu(OH)2
10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先后倒入少量NaOH溶液和稀盐酸,振荡.
混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又能否发生反应?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先后倒入少量NaOH溶液和稀盐酸,振荡. 现象:无现象 结论:不知反应没有 酸和 可溶性碱反应不加指示剂反应不能观察到现象
11
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反应 方案一:利用反应物酸消失或者减少设计实验。 方案二:利用反应物碱消失或者减少设计实验。
设计思路 必要时要做对比实验 方案一:利用反应物酸消失或者减少设计实验。 方案二:利用反应物碱消失或者减少设计实验。 方案三:检验生成物的形成。 方案四:利用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12
问题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个反应是否发生了?如果发生了反应,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追踪这个反应的程度呢?
给出的药品有:NaOH 溶液,稀HCl,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锌粒 (利用给出的药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往盛有NaOH 溶液的试管加入几滴稀HCl,然后再加入锌粒或酚酞。 方案二:往盛有稀HCl的试管里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再逐滴滴入NaOH溶液。 方案三: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滴入酚酞试液后再慢慢滴入稀HCl至刚好变为无色。
13
小结:可以在酸或碱中加入指示剂以显示它的存在,然后加入碱或酸直到溶液变为另一种颜色或者褪色。
气泡、沉淀、变色才能看到
14
课堂练习 类似上面的反应,例如氢氧化钙[ Ca(OH)2 ]与盐酸(HCl)、氢氧化钠( NaOH )与稀硫酸(H2SO4 )、氢氧化铝[Al(OH)3]与盐酸(HCl)你能写出它们的化学方 程式吗?
15
? NaOH + HCl === Na Cl + H2O Cu(OH)2 + 2HCl === Cu 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 SO4+ 2H2O ? 酸根离子 金属离子 水 碱 酸 盐
16
一、盐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2SO4、 NH4Cl等 金属离子:Cu2+、Fe2+、Fe3+等
酸根离子:NO3-、SO42-、CO32-、Cl- 等 备注:盐一定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还可能有其他离子:NaHCO3 Cu2(OH)2CO3
17
我们化学上所说的“ 盐”,是否就是我们日常 生活中所说的“盐”?
18
H+ + OH- =H2O 二、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 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1、 概念: 2 、特点: A、反应物是酸和碱;
B、生成物是盐和水 C、放热反应 3 、表达式: 酸+碱→盐+水 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 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4 、本质: H+ + OH- =H2O
19
√ 现学现用 MgO+2HCI==MgCI2+H2O CO2+Ca(OH)2==CaCO3↓+2H2O
在下列反应中, 哪些属于中和反应? 现学现用 MgO+2HCI==MgCI2+H2O CO2+Ca(OH)2==CaCO3↓+2H2O 2KOH+H2SO4==K2SO4+2H2O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20
物质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整理归纳 金属 非金属 氧化物--AXOY 酸--阳离子有且仅有氢离子 碱--阴离子有且仅有氢氧根离子
盐--一定有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还可能有其他离子
21
整理归纳 很多化学反应放热如: ①燃烧 ②金属与酸反应Mg+2HCl==== MgCl 2+ H2 ↑ ③中和反应
④CaO+H2O=Ca(OH)2 ⑤双氧水制氧气 少数化学反应吸热如: 加热与高温才能进行的反应如:C+ CO2; 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 NaCl、 蔗糖 溶解在水中, 热效应不明显, 溶液温度不变 NH4NO3 、硝酸钾 溶解在水中, 溶液温度降低(-) 浓NaOH、H2SO 溶解在水中, 溶液温度升高(+)
22
复习巩固:酸和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23
能否用NaOH? 碱性太强,价格太贵 三、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⑴酸性土壤中通常加碱性物质 如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H2SO4+ Ca(OH)2====CaSO4+2H2O 能否用NaOH? 碱性太强,价格太贵 ⑵碱性土壤中通常加酸性物质 改良土壤的碱性 如用碳酸水浇树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24
Ca(OH)2 + H2SO4 ====CaSO4+2H2O CaO +H2SO4=CaSO4+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⑴酸性废水加碱性物质 Ca(OH)2 + H2SO4====CaSO4+2H2O 因为熟石灰价格便宜,处理污水成本低。 如造纸厂的废水 也可用生石灰: CaO+H2O=Ca(OH)2 Ca(OH)2 + H2SO4 ====CaSO4+2H2O CaO +H2SO4=CaSO4+H2O ⑵碱性废水加酸性物质
25
3HCl+Al(OH)3=AlCl3+3H2O 试写出胃康—U治胃酸过多的原理。 3. 此药中含有氢氧化铝
此外还有:Mg(OH)2+2HCl=MgCl2+2H2O
26
法二:牙膏、肥皂 法一:擦氨水 思考: 为什么被蚊虫叮咬过之后会觉得痛痒?有什么办法会消除肿痛?
HCOOH+ NH3·H2O=HCOONH4 + H2O 法二:牙膏、肥皂
27
当堂检测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CuO+H2 Cu+H2O B. 6HCl+Fe2O3=2FeCl3+3H2O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CuO+H Cu+H2O B. 6HCl+Fe2O3=2FeCl3+3H2O C. 2H2 + O H2O D. NaOH+HNO3=NaNO3+H2O D B 2)下列反应中,肯定能生成水的是( ) A.化合反应 B.中和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28
× B B 3)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 ) A.改良酸性土壤 碳酸 B.改良碱性土壤 C.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3)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 ) A.改良酸性土壤 B.改良碱性土壤 C.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D.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 碳酸 并能分解放出CO2 B 4)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盐酸可用来除铁锈 B.稀硫酸在实验室里常用作干燥剂 C.氢氧化钠可用作制肥皂和造纸工业 D.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 ×
29
5)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脏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成为氢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
30
H+ + OH- =H2O 一、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二、中和反应 三、中和反应的应用
1、概念: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 、特点: A.反应物是酸和碱 B.生成物是盐和水C.放热 3 、表达式: 酸+碱→盐+水 4 、本质: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H+ + OH- =H2O 三、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良土壤酸碱性(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H2SO4+ Ca(OH)2=CaSO4+2H2O 中和胃酸 3HCl+Al(OH)3=AlCl3+3H2O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