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如何關心您的健康 VS 健康檢查結果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如何關心您的健康 VS 健康檢查結果說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關心您的健康 VS 健康檢查結果說明

2 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說明 為瞭解學生健康,早期發現缺點與疾病,以促進學生健康,及為達到「全民皆健康」的願景
學校衛生法已於九十一年二月六日公佈實施,依據九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教育部參字第 A令發布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共十條 第二條規定:「學校實施健康檢查之對象、項目及方法,應依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之學生健康檢查基準表規定辦理」 第三條規定:「學校實施學生健康檢查,應委託醫院承辦」

3 依據教育部學生健康檢查基準表執行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一般體格檢查 身高、體重、視力、辨色力、血壓 身體系統檢查 (視聽扣觸診)
眼睛、頭頸、口腔、耳鼻喉、胸腔、腹部、皮膚、 脊柱四肢、泌尿生殖、醫師問診 尿液檢查 尿蛋白、尿糖、尿潛血、酸鹼值 血液檢查 白血球、紅血球、血色素、血球容積比、血小版 肝功能檢查 血清麩草酸轉氨基脢SGOT 血清麩丙酮酸轉氨基脢SGPT 腎功能檢查 血清尿素氮、肌酸酐、尿酸 血清油脂檢查 血清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 B型肝炎檢查 B型肝炎表面抗原、 B型肝炎表面抗體 胸部X光檢查

4 一般體格檢查 (萬國視力表) 0.6↑正常

5 辨色力異常 色盲是先天性的缺陷色盲,也稱色覺辨認障礙 1.是一種無法正確辨識部分或全部顏色的疾病
2.通常色盲發生原因與遺傳有關,但有些色盲則與 視神經和腦的病變有關 色弱不像色盲一樣全都是屬於先天性疾病 後天的眼疾亦可引致色弱 1.視網膜、脈絡膜及視覺神經的疾病 2.眼睛產生黃斑部病變 3.中心視網膜炎 4.視神經病變或發炎等

6 色盲程度 色弱的徵狀 紅色盲(分辨不了紅色) 全色盲 色弱的徵狀是分辨顏色的能力低於正常的眼睛 通常都能分辨大部分的單一顏色,如紅色,橙色等
藍色盲(分辨不了藍色) 全色盲 色弱的徵狀 色弱的徵狀是分辨顏色的能力低於正常的眼睛 通常都能分辨大部分的單一顏色,如紅色,橙色等 如果多種顏色混在一起(例如紫色和藍色,紅色和綠色等), 可能看不出其中的分別,分辨顏色的能力更會因光線不足及 顏色太淺而減弱,能輕易分辨交通燈中的紅與綠色,因它們非常 深色及非常光 要分辨淺紅及淺綠的顏色筆色彩,可能會有困難

7 色弱vs色盲 色弱的類別有多種 1.最普遍的是不同程度的紅綠色弱 2.比較罕有的是黃藍色弱 如果完全沒有分辨顏色的能力
1.不同顏色都認同為一個顏色 2.只有深淺之分,則稱為色盲

8 紅綠色盲者vs紅綠色弱者 紅綠色盲者中的紅色盲者只能找到紫色的線,而綠色盲者只能找到紅色的線 但紅綠色弱者、正常者則兩線都找得到

9 紅綠色盲者vs紅綠色弱者 紅綠色盲者中的紅色盲者能讀出6,而綠色盲者能讀出2,但紅綠色弱者及正 常者則兩個字都能讀出來

10 視力障礙:近視、遠視、散光、老花、弱視 視力保健 1.睡眠要充足,不可熬夜 2.注意營養均衡,不可偏食,缺乏維生素會影響視神經 發育及正常之生理功能 3.培養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不可趴著或躺著看書,看 書寫字光線要充足 4.光源最好置於左後方,且要避免直射眼睛或光線直接 反射刺眼 5.閱讀寫字姿勢要端正,距離最好保持35公分左右,近 距離用眼持續30分鐘請休息5分鐘再繼續 6.休息最好的方法並非閉目養神,抬起頭來看遠方 7.近視患者避免用看遠的度數的眼鏡進行長時間的近距 離工作 8.避免閱讀字體細小、印刷不良的讀物

11 維持理想體重 減少熱量攝取:少吃零食 細嚼慢嚥:少吃飽和脂肪食物,如奶油、海 鮮、肥肉 多吃含粗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穀類、 豆莢類和核果
持之以恆的運動

12 高血壓的定義 理想血壓: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 舒張壓小於 80毫米汞柱 理想但偏高的血壓介於:130~139/85~89 毫米汞柱之間
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則為「高血壓」

13 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之定義 (2003年JNC) 分 類 收縮壓 舒張壓 理想血壓 <120 <80
分 類 收縮壓 舒張壓 理想血壓 < <80 前高血壓 高血壓 < <90 第一期高血壓 第二期高血壓 ≥ ≥100 第三期高血壓 第四期高血壓 ≥ ≥120

14 測量血壓注意事項 量血壓時環境要安靜 保持輕鬆平和的心情:測量前要有充分休息剛喝過咖啡、濃茶或吸菸者 應等三十分鐘後再量血壓
前臂平放,袖口不要太緊 第一次量血壓時兩手均應測量(有高血壓時)

15 如何量血壓 血壓計大約與心臟同高 手臂平放於桌上 有鬆緊口的衣袖不要硬拉上去,否則會影響正 確血壓值
壓脈帶的鬆緊度宜適中,太鬆會導致錯誤過高 的血壓度 受檢者輕鬆而舒適的坐著 上臂與身體成45度

16 量血壓需注意事項 隨時量血壓:說量就量,最不準確但較實際 上臂較粗所用的加壓帶較窄,所量出的血 壓較高,相對的較瘦小者加壓帶太寬,血壓會較低
熱天血壓會降低,冷天血壓會升高 恐懼、緊張、憂鬱、吸菸、運動、疼痛、感冒、噪音、都會使血壓升高

17 量血壓需注意事項 若所測得血壓值收縮壓為130~140毫米汞柱之間,舒張壓80~90毫米汞柱之間,則為「邊緣性高血壓」,應定期追蹤檢查血壓
若收縮壓在140毫米汞柱以上,舒張壓在90毫米汞柱以上,為「疑似高血壓」(定時監測),應到醫院看醫生了

18 高血壓分為三期 1.高血壓前期 2.高血壓早期 3.已確定高血壓

19 胸部X光攝影檢查 觀察心臟及肺部 心臟大小、形狀、位置,皆可為心臟疾病之表徵 觀察是否有心臟擴大
如是心臟衰竭或瓣膜破損有時候會有不同程度的心臟擴大 是否縱膈異常 主動脈大血管動脈瘤 主動脈弓的彎曲與擴張可能為退化性血管疾病 肺紋改變或隱藏著心衰竭 從骨折到良性或惡性的腫瘤生長

20 尿液檢查 1.尿糖陽性反應:糖尿病、腎臟疾病、腎小球之濾過率增加 2.尿蛋白:正常人尿液中含微量蛋白,尿蛋白一天少於150mg 可視為正常
3.引起尿蛋白的原因 姿態性:直立時才發生,通常一天少於1.5克 暫時性:發高燒、心肌衰竭、高血壓、壓力、受寒、劇烈 運動後、痙攣、通常一天少於2克 持續性:腎小球病變、腎小管再吸收減少、血漿蛋白質增加 假陽性的原因:血尿、濃縮尿液、鹼性尿液(PH>8)

21 尿液檢查 尿潛血:正常尿液紅血球≦5高倍視野 尿潛血假陽性反應原因:經血未了、脫水 少喝水 血尿原因 劇烈運動後約18%的人會發生血尿
尿路結石、尿路感染、攝護腺肥大 腎臟疾病、血友病、血小板過少等

22 尿酸鹼值(PH) 腎臟有改變尿液酸鹼度的能力 正常新鮮尿液為弱酸性:參考值5~9左右 尿液酸鹼值受飲食影響極深
蛋白質攝取多者尿液可能較為酸性 鹼性尿液:細菌感染、結石、代謝性或 呼吸性鹼血症

23 影響尿酸鹼值的可能情況 偏高 鹼血症、腎小管酸血症、藥物中毒、尿滯留 嘔吐、膿尿、血尿、尿檢體至於室溫下太久 偏低
酸中毒、大腸桿菌感染、糖尿病等代謝異常疾病 飢餓、酮酸症、激烈運動後流汗、服用高蛋白減肥產品的病人

24 血液常規檢查 白血球計數正常值:成人4-10x103/ul 白血球過少的原因 感染(如病毒) 、藥物、游離輻射、血液病、過敏性休克、惡性體質
白血球過多的原因 1.急性感染(局部性或全身性) 2.各種中毒(代謝性、化學性、藥物性、內毒性) 3.急性出血、急性紅血球溶血、骨髓增生性疾病、 組織壞死、使用類固醇等 4.生理期(運動、月經期、分娩、情緒性壓力)

25 血液常規檢查 紅血球計數正常值:4.0-6.0x103/ul 紅血球過多:多血症 紅血球過少:貧血、經血過多
血紅素Hb正常值:男13~18 g/dl、女11~16 g/dl 血球比容值Hct正常值:男38~52%、女35~47% 血小板正常值:150~400x103/ul 減少:自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病、血液病、感染、 全身性紅斑狼瘡、游離輻射、骨髓抑制劑、 藥物過敏 過多:(>500x103/ul)惡性腫瘤、骨髓增生性疾病 脾臟切除後、 膠原病、缺血性貧血

26 肝功能檢查 項目:GOP(AST) 8~40u/L GPT(ALT) 4~40u/L 存在於肝臟及其他許多器官細胞中促進胺基酸生成的酶
在健康人血液中,GOP、GPT有固定的濃度 一旦器官或組織細胞被破壞時,酶會逐漸漏流入血液中,血液中的GOT或GPT會異常增加

27 肝功能檢查(GOT、GPT) GPT主要儲存在肝臟(具有高度特異性) 小部分存在於腎臟、心肌、骨骼肌、胰臟及脾臟 GOT主要儲存於心肌及肝臟
少量存在於骨骼肌、腎臟及胰臟 一旦當肝細胞受損傷時: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炎 1.就會釋出GOT、GPT至血液中,導致血液中GOT、 GPT值上昇 2.可藉由測量血中GOT、GPT值得知肝臟之受損情況 3.GPT對評估肝功能的正常與否具有高度的特異性

28 肝功能異常時 一旦罹患急性肝炎時 在發病的早期1~2週內,GOT及和GPT或許會上升至 到2000~3000IU/l之間
繼續上升 2.肝炎後期GPT則仍會處於異常狀態 開始有類似感冒的症狀 疲倦或發燒、嘔吐、食慾不振、輕微腹部不適感、 甚至黃疸及、茶色尿

29 肝功能異常時 罹患猛爆性肝炎時 1.在發病後1~2週內GOT、GPT呈現1000~2000IU/l 高標值 2.亦伴隨著黃疸的出現
3.如肝臟急速縮小,陷入昏睡狀態,死亡率會上升 由於瀰漫性肝細胞已壞死,此時GOT、GPT反而會趨於正常:但此時病況已陷入惡化狀態

30 肝臟功能與任務 蛋白質、脂肪以及醣類在肝臟中進行分解 合成各種人體內重要的物質 調節血糖量 儲存肝醣 儲存鐵質、礦物質以及維他命
分解氨基酸(脫氨作用) 外來的或內生的有害物質在肝臟進行過濾、 分解以及清除的作用

31 肝功能保健 適量的蛋白質有助肝細胞再生及避免肝臟退化。 肝功能不良應採少量多餐方式,暴飲暴食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不利於肝臟復原。
維生素群有助肝臟正常的新陳代謝,並幫助肝臟的修補,減輕有害物質對肝臟造成的毒性。 酒、藥物、醃燻食物、零食等垃圾食物,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 過量的油炸食物及咖啡因對肝臟細胞造成刺激。 正常的生活作息是在保健上最需要注意的事。

32 什麼是肝炎 肝臟細胞本身直接或間接受到病原體
(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感染、 藥物、酒精、化學物質的傷害,所引起 肝細胞發炎壞死、白血球浸潤等炎症反 應現象,就是「肝炎」 例如:「B型肝炎」就是由B型肝炎病毒 所引起的常見慢性肝炎之一

33 B型肝炎檢查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HbsAg陽性(+)超過六個月以上,應為B型肝炎帶原者,且終身不變,無法痊癒
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 Anti-HBs陽性(+)反應表示曾經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或感染B型肝炎,但目前已痊癒,且對B型肝炎免疫。 B型肝炎e抗原(HBeAg) HBeAg陽性(+)表示具高度傳染力 B型肝炎核心抗體(Anti-HBc) Anti-HBc陽性(+)表示曾經感染B型肝炎,且終身不會消失 Anti-HBc lgM陽性表示新近感染 Anti-HBc IgG則表示以前感染

34 血清免疫學檢驗/肝炎標記 HBsAg B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b B型肝炎表面抗體 意義說明 - 未曾感染B型肝炎病毒,
B型肝炎帶原者,具傳染力 曾感染B型肝炎或曾注射 B型肝炎疫苗,已對B型 肝炎產生抗體,具有抵 抗力

35 B型肝炎之預防注射 台灣是B型肝炎的盛行區,雖然民國七十二年後出生的人幾乎一出生都有接種B型肝炎疫苗。
有帶原者應該要定期追蹤肝臟超音波及甲型胎兒蛋白。 無帶原者也沒有抗體的人則應該接受疫苗注射。

36 腎功能檢查 尿素氮(BUN):正常值6~23 mg% 增加 腎功能受損、腎前氮血症、腎後氮症、蛋白質分解 增加 減少
肝衰竭、蛋白質合成增加、蛋白質攝取過少、腎疾 病(Nephrotic syndrome)、SIADH症。 肌酸酐(Creatinine):正常值0.5~1.4mg% 增加:食用過量肌酸酐(烤肉)、肌肉疾病、腎前氮血症、 腎後氮血症、腎功能受損

37 尿酸(Uric Acid) 正常值2.0~8.0 mg 尿酸過高
腎衰竭、核蛋白分解增加(白血病、多發性 骨髓瘤、紅血球過多症、乾癬等等)食用過 量核蛋白(動物內尤其是肝臟) 、多囊腎、酒精中毒、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尿酸過高之併發症 痛風、尿路結石、尿酸鹽腎病變、尿酸性腎病變

38 血脂肪檢查 血脂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評估動脈硬化危險因子之評估 膽固醇( Cholesterol ):正常值<200 mg/dl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正常值(30~160mg/dl) 臨界偏高值160~200mg/dl 過高200~1000 mg/dl 非常高>1000 mg/dl 三酸甘油脂過高(200 mg/dl以上)會引起心臟冠狀動脈疾病,1000 mg/dl以上,會引起 急性胰臟炎治療 減重、運動、戒酒甚至藥 物治療 血脂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評估動脈硬化危險因子之評估

39 如何維持正常膽固醇 1.保持飲食清淡 高飽和脂肪食物應少吃如奶油、冰淇淋、固狀油類(牛油、猪油)、包括雞 蛋、椰油或牛油製成的麵包或餅乾、五 花肉、香腸、雞、鴨、動物內臟、炸薯 條、蛋黃、魚卵、 蟹黃 2.控制體重 超過理想體重範圍常有膽固醇過高現象,最有效的減輕方法是「平衡能量、限制飲 食、運動」原則上每天減少500仟卡(即每週減少3500仟卡),大約可達到每週減輕體重0.5 公斤效果

40 如何維持正常膽固醇 3.規則運動 最好選擇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可以使用到大肌肉群的運動類型 韻律性且運動量穩定的運動
每週運動頻率為3~5次 每次運動時間為20~60分鐘 4.持續戒菸 吸菸本身是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 確實戒菸才能降低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 危險性

41 糖尿病篩檢 症狀(早期無症狀) 多尿、多喝、多吃、體重減輕 糖尿病之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 >140 mg/dl(至少兩次以上)
或口服葡萄糖耐受性測試(75克葡萄糖) 2小時血糖≧200 mg/dl,及30分鐘、1小時或1.5小時血 糖至少有一次≧200 mg/dl 葡萄糖耐受性受損(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2小時血糖介於140~200 mg/dl之間且30分鐘、1小時或 1.5小 時血糖至少有一次≧200 mg/dl

42 青春痘 (Acne Vulgaris) 醫學稱之為「尋常痤瘡」,俗稱「青春痘」 好發於皮脂腺較發達地方:臉部、胸背部
在皮膚外觀上常以粉刺(Comedo)、丘疹、 膿庖以及囊腫等四種型態表現 最常發生於十四至十九歲青少年人口群 具有家族遺傳性

43 青春痘 (Acne Vulgaris) 由於皮脂腺發達 1.受到厭氧性綑菌
2.如痤瘡桿菌(Corynebacteriumacnes):葡萄球菌感染 3 改變皮脂成分,使得皮脂腺遭受到破壞 雄性荷爾蒙、脂肪類及辛香料的食物、氣候,以及情緒壓力也會助長青春痘的形成或惡化 好發痤瘡的人通常是有脂漏性皮膚 經過是時好時壞:經常在夏天時好轉,在寒冷氣候時則惡化

44 脊椎側彎 正常人的脊柱排列是接 近一直線的 若脊柱變成S形或C形, 則稱為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最容易發生在 青少年身上 尤女性居多,經常被忽略
直到腰酸背痛,傷害了脊 椎骨才被診斷出來

45 脊椎側彎原因 學童因活動空間狹小及升學考試壓力、與沉迷 於電動玩具等等原因 寫字時的姿勢、書包的背法、桌椅的高度不合
使得正值發育期的身體活動量普遍不足 導致肌力缺乏鍛鍊 進而造成脊椎側彎的產生 有研究指出學生有脊椎側彎所佔的比例 在小學高年級學生佔1-2% 中學生佔2-3% 其中有1/5-1/6左右需治療

46 脊椎側彎的影響 姿勢不良如不加以矯正或改善,容易引身體的疼痛 如肩膀酸痛、腰痛、上下背部痛、椎間盤突出…等
若是頸椎神經受到壓迫:則會造成頸部、肩部、手肘、手部的麻疼痛或無力 若是胸椎神經受壓迫:則會造成胸悶、胸痛 若是腰椎神經受迫:則會造成坐骨神經痛

47 脊椎側彎的自我檢查 用一條鉛垂線放在後頸部脊椎處,從背 後觀察鉛垂線與脊柱是否吻合
向前彎腰,由他人觀察背部、兩肩是否 有一邊隆起、一邊凹陷的情形 對著鏡子,如發現兩邊肩膀、褲頭或皮帶有高低不平的現象或許有骨盤移位的現象

48 脊椎側彎者在生活上應注意事項 站立時應兩腳平站 大家最常隨意站的三七步就是不良的站姿 坐著時翹二郎腿是不好的習慣,易造成骨盆歪斜
背包不要長期單肩背負 兩肩輪流分擔重量最好,以防脊椎側彎 撿拾重物宜蹲下取之,直接彎腰會造成脊椎的負擔 運動方面如伸展操、散步、游泳等 強化肌肉及骨骼關節 飲食方面:多攝取鈣質,強化骨骼

49 醫師總評:總結報告說明 家醫科醫師理學檢查:含頭頸部、胸部、 心臟、腹部、四肢等 並根據個人初步檢查 報告彙整解說 予以衛教諮詢
健康促進等建議

50 結 語(1) 新生體格檢查結果僅是疾病的篩檢 並非是疾病的診斷(莫驚、莫慌、莫害怕) 假陽性結果一定要先排除
結 語(1) 新生體格檢查結果僅是疾病的篩檢 並非是疾病的診斷(莫驚、莫慌、莫害怕) 假陽性結果一定要先排除 常見假陽性結果情況:高血壓、尿潛血 尿蛋白、尿糖、血糖

51 結 語(2) 貧血要考慮 地中海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肝功能指數異常者要進一步探討其導致的原因 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每六個月追蹤檢查肝功能
結 語(2) 貧血要考慮 地中海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肝功能指數異常者要進一步探討其導致的原因 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每六個月追蹤檢查肝功能 甲型胎兒蛋白 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 高尿酸血症、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要先做好飲食規範 養成持之以恆的運動

52 結 語(3) 一旦健康篩檢發現有問題時,不妨多關心您的父母親 畢竟有些疾病是具有家族遺傳性: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
結 語(3) 一旦健康篩檢發現有問題時,不妨多關心您的父母親 畢竟有些疾病是具有家族遺傳性: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 或是有家族傳染性疾病: B型肝炎帶原者

53 Metaboilc Syndrome (代謝性症候群)
【代謝性症候群】概念的主要意義 疾病前期危險因子的警覺性及整體處理

54 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 空腹血糖值(Fasting glucose)上升 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上升
Metaboilc Syndrome 成人(20歲以上)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對照表(國民健康局 ) 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 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修正後(臺灣2006年版) 危 險 因 子 異 常 值 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 腰圍(waist): 男性 ≧90 cm 女性 ≧80 cm 血壓(Blood pressure)上升 SBP ≧130 mmHg / DBP ≧85 mmHg 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 男性 <40 mg/dl 女性 <50 mg/dl 空腹血糖值(Fasting glucose)上升 FG ≧100 mg/dl 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上升 TG ≧150 mg/dl

55 Metaboilc Syndrome 行政院衛生署2007.1.18公佈正式修正 『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 刪除BMI 改採以
腰圍大小來判定『代謝症候群』 GS(AC)>100 mg/dl

56 代謝症候群與疾病罹患率 具有代謝症候群者~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31倍 *罹患高血壓機率是一般人的3.67倍
*高血脂是一般人2.77倍 *腦中風是一般人2.2倍 *罹患糖尿病機會 6.02倍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95.11

57 代謝症候群的治療 改變生活形態(lifestyle modifications)是第一線治療 戒煙 不熬夜 不吃宵夜 不酗酒 舒解壓力

58 代謝症候群的治療 維持理想體重 2005年亞太肥胖組織治療建議 BMI=23~25(overweight) ,若無慢性疾病
飲食控制及加強運動 BMI=25~30(obesity) Idd medical BMI=>30(serious obesity) 極低熱量飲食或手術

59 減重的影響 減重5%(≒2kg)即可 改善血糖控制 TG LDL HDL 各種死亡率下降

60 參考資料:台灣家醫誌,2005;15:220~31

61 參考資料:台灣家醫誌,2005;15:220~31

62 食物金字塔

63 重視呼吸道衛生通識教育 ※所有具有呼吸道症狀者 1.咳嗽時用衛生紙遮住口鼻,然後將衛生 紙丟入垃圾桶 2.如果可以,咳嗽要戴口罩
3.盡可能與別人保持1-2公尺以上距離 4.如有有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一定要洗手

64 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 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應立即更換 手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要即刻洗手,無明顯髒污時,可用乾洗手液替代 勿揉眼睛、鼻子、和嘴, 因病菌會經由此途徑傳播

65

66 ~ 祝平安、健康又順意 ~


Download ppt "如何關心您的健康 VS 健康檢查結果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