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三章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2
第一节 国际投资概述 一、国际投资的含义 是指各国(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 是为获取预期未来收益而将资本投放到国外的活动;
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形式; 可能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也可能是一种所有权关系。
3
二、国际投资的分类 (一)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 (二)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投资主体不同) (三)对外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投资方式不同)
4
1、对外间接投资 对外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的重要形式,也是早期的、传统的国际投资形式,也称为国际证券投资,更广义讲,还包括国际信贷投资。 特点:仅涉及货币资本流动。
5
对外间接投资 1、证券投资 2、借贷资本输出 (1)政府援助贷款 (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3)国际金融市场贷款
6
2、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方式之一。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获得利润为目的对外投放资本。
特点:国外创办企业,或是投资购买现有的企业,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 不仅涉及货币资本流动,还涉及生产要素流动。 主要方式:P352 活动量的表现:P352
7
对外直接投资 拥有多少股份才能控制企业,成为直接投资者,各国规定的标准不同,一般是在10%—25%之间,中国一般规定外方持股在51%。
国际战略联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所谓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企业在共同投入互补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8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决定因素 动因: 1、进取:开辟新市场;取得更多利润;为本国市场提供新产品;扩大企业规模
2、防御:保护国内市场;维护已占有的外国市场;保证原料供应;获取技术和管理诀窍;缓解经济衰退影响;化解本币升值压力 决定因素:国家资源状况;外国投资参与度;国家投资环境;法规设置状况
9
四、发展趋势 1、对外直接投资整体金额先升后降 2、大类国家发展不平衡 3、对外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 4、跨国公司成为投资主体
5、投资自由化成为主流
10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与国际收支效应 一、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推动贸易自由化 三、对国际收支的双重影响
1、对于投资国,投资利润流回国内;投资在外进口增加,贸易恶化。 2、对于东道国,外国投资替代进口,贸易改善;投资利润调回,借方项增加。
11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一、限制 二、鼓励 三、投资自由化
12
第四节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一、跨国公司含义 P371 特点
13
基本要素 1、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 2、母公司掌控中央决策体系。 3、共享资源,分担风险。
14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早可追溯到17至19世纪西欧各国为了对殖民地进行掠夺性贸易而设立的特许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跨国公司的发展相对缓慢。 直到二战以前,跨国公司虽然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它们既没有统一的全球战略,也没有全球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其从事跨国经营的目的仅在于保持和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市场,为母公司的利益服务。 1865年,德国拜耳化学公司在纽约开设二苯胺工厂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
15
跨国公司的某些做法 1、限制性商业惯例 滥用支配地位,限制进入市场,限制竞争,造成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利影响
限制了公平竞争,加强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 2、TNC战略联盟 3、“当地化”
16
企业跨国并购 企业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
17
国际战略联盟 所谓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根据对世界市场的考察和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进行联合与合作的经营方式。
18
Cookie经济学——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当价格不变时;或者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商品性能会变得越来越好,而价格却变得越来越便宜。这正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实惠。
19
三、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 P372 四、跨国公司的作用 P378
20
第五节 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 一、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1、Steven H.Hymer(PHD.)其人
第五节 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 一、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1、Steven H.Hymer(PHD.)其人 生于加拿大、美国求学和执教的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首先创立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河。1960年,他完成了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该文问世后,并未引起世人重视,由于快速发展的国际投资实践对其理论的验证,该理论才成为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到1976年,该理论正式问世时,他已谢世2年。
21
2、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 运用西方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实证分析美国1914—1956年对外投资,结论如下:
(1)1914年前,美国有大规模的直接投资,而对外证券投资则没有; (2)20年代,二者都迅速增长; (3)3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小,对外证券投资则较大; (4)二战后,直接投资增长快,证券投资发展慢; (5)地区分布,1929年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相差不大,同期,美国对欧洲的比例却为2.5:1。
22
3、海默的解释 传统理论不能对此做出科学解释。 海默认为: (1)美国对外投资在于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
(2)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3)如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运行是完全有效的,则对外投资就不可能发生; (4) 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技术优势、先进管理、资金、信息、国际声望、销售、规模经济等); (5)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具有人文、地域、制度等优势,但跨国公司仍具有净优势。
23
4、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个方面的优势; P382 (2)两个条件 (3)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4)局限性 P383
24
5、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积极的方面: (1)垄断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代替完全竞争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 (2)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来;
消极的方面: (1)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无法解释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行为; (2)没有涉及区位选择的问题。
25
二、内部化理论(或市场内部化理论) 1、代表人物
英国里丁大学P.J.Buckley M.Casson(《跨国公司的未来》1976)和加拿大学者A.M.Rugman 2、理论核心 由于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公司在其跨国经营活动中,面临各种市场障碍,为克服障碍,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实现利润最大化,将各种交易不经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的各企业之间进行,形成内部市场,当内部化超越了国界,跨国公司便产生了,内部化的动机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
26
3、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 消极的方面: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未作解释。
积极的方面:目前较为流行、较有影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之一,有人把它推崇为一般理论或通论。 消极的方面: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未作解释。
27
三、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一)该理论的代表人物—J.H.Dunning
是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学者。他于1957年获得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美国在英国制造业中的投资》。他除担任里丁大学的教授外,还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安大略大学、波士顿大学和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等院校的客作教授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和跨国公司的经济顾问等。 他在1977年《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8
(二)主要内容 P384第二段 三个条件 三个优势的内涵 结论:P385第三段
29
*理论核心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只是进行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于是他把内部化优势加到所有权优势之中。他认为,内部化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保持和扩大垄断优势,把两组优势结合起来还是无法解释直接投资动因。因此,他引入一组区位因素,并认为区位因素制约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及其国际生产布局。区位优势构成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只有当三种优势具备时,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如果只有前两项优势,则选择出口贸易方式;如果只有所有权优势,则选择技术转移方式。
30
*三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的、国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 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金融与货币优势。 内部化优势——指跨国公司能够且原因建立公司内部市场愿意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优势。 区位优势——是东道国不可或不易流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东道国政府鼓励或限制政策等优势。 包括: 劳动力成本 市场需求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政府政策
31
(三)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1、被认为是迄今最完备的、被人们最广泛接受的国际生产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被认为是集各家之长,真正的建立一个通论; 3、“创建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
32
但是,这种兼收并蓄的理论,也有许多缺点:
1、该理论以利润最大化为跨国公司的目标,这与跨国公司的多元化目标有矛盾; 2、该理论仅以私人作为研究对象,不能对官方投资活动的科学解释; 3、巴克利和卡森评论:三优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时间过程中的发展没有交代清楚,要素的分类体系缺乏动态的内容,而且把所有权优势分离出来是不科学的。
33
四、战略联盟理论 战略联盟的原因: 1、技术进步 2、倾向与东道国合作 3、企业活动范围的变化
34
五、其他理论 1、技术协调论:企业合作的利益在于获取技术 2、市场权力论:跨国公司联盟的目的是操纵市场
3、交易成本论:技术协调论的延伸,内部交易成本低 4、技术创新论:在高科技产业中,企业多采用战略联盟
35
5、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东道国投资政策、法规和环境都是诱发投资的因素
6、汇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理论:汇率变化对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 7、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与跨国公司经营、职能与组织理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