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十一章 繁荣与滞胀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十一章 繁荣与滞胀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一章 繁荣与滞胀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2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 黄金时期 一、高增长率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黄金时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 一、高增长率 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通过不同方式完成了经济恢复,在此基础上,整个世界迎来了20年左右的高度繁荣。 这个高速增长过程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被称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黄金时代”。 收入的增长导致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引发了一场“消费革命”,主要表现在住宅、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性消费的增加上。 计划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也获得迅速的发展。

3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二、政府干预 背景: (1)自由市场经济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中证明有缺陷。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二、政府干预 背景: (1)自由市场经济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中证明有缺陷。 (2)科学技术革命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成功的鼓舞下,各国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手段,干预经济,使过大的经济波动得以避免,政府干预具有“熨平周期”的作用。

4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三、技术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从美国开始的,接着扩展到西欧、日本等其他国家。 技术革命发生的原因 技术的积存 技术 革命 国家的大力支持 军备竞赛

5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这次科技革命的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过去发生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这次科技革命的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过去发生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它的特点是全面性,影响到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工业,其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都是其他产业无可比拟的。 四、管理革命和第三次并购浪潮 20世纪40—60年代,出现以 和 为主要流派的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科学” “行为科学”

6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重视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效的影响;管理科学是从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研究进一步向科学组织方面的研究扩展,同时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一些新成果,如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等,综合发展成为一门现代的组织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的发展,改善了企业管理体制、促进生产专业化,大中小企业有机开始结合,重视编制各种计划,以销定产、实行生产合理化制度 ,大力培养管理专家队伍,重视在职职工的培训 、实行民主管理 。 行为科学 管理科学

7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管理科学的发展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得经理人员对大型混合企业的有效管理成为可能。同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促使管理人员加强多种经营,所有者持有多样化的证券分散他们的投资风险,而经理人员要分散风险只有依靠扩充公司产品的种类。 五、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增长 世界贸易飞速发展。 世界贸易量的增长几乎每年都超过了生产量的增长。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提高了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外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出口商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初级产品的比重显著减少,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显著增加,大大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

8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世界不同地区并没有平等地分享世界贸易增长成果。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增长迅速。 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世界不同地区并没有平等地分享世界贸易增长成果。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增长迅速。 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持有两个基本的条件 : (1)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2)为了满足国际经济的增长,必须提供足够的美元。

9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表的《黄金与美元的危机》中提到,美 “特里芬难题”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发 表的《黄金与美元的危机》中提到,美 国迟早会处于一种困难的境地:如果它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其美元对外负债必然增加,然而黄金储备增加有限,从而美元对黄金的比例不能维持固定,再加上美国的赤字,最终会影响到对美元的信心,动摇整个货币体系。这时外国中央银行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断要求美元兑换黄金,就会加速体制的崩溃。如果要避免这种崩溃,美国拒绝满足不断增长的美元要求,保持国际收支顺差,那么世界经济会因缺乏美元而陷入通货紧缩,重蹈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覆辙。 “特里芬难题”

10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的大发展,使美元储备不足的情况充分显现出来。为了弥补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了作为短期性资金供给的一般借贷协定(GAB),还创立了新的国际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SDR)。 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以后,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伦敦、巴黎和苏黎世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的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 1968年,黄金销售量之大,使黄金总库被迫宣布解散。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终止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方兑换关系,并且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美元与黄金平价兑换的终止,标志着历时25年的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制的崩溃。

11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浮动汇率制: (1)1971年12月十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召开会议,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包括汇率的重新调整,美元对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各贬值7.89%,货币的市场价值可以在平价上下更大的范围内波动,固定汇率制得以暂时维持。 (2) 美元贬值并没有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弗里德曼提出,要使国际货币危机不再发生,惟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由市场汇率制度,放开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比价。 (3)1973年美国宣布:美元贬值10%,美国政府不承担干预外汇市场的义务。 (4)“蛇形浮动”:大多数欧共体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大多数工业国对其货币实行管理浮动。至此,史密森协议失败,布雷顿森林的固定汇率制度彻底瓦解。

12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国际货币制度进行改革的努力: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一揽子16种货币的标准权数确定了特别提款权的价值 。 (2)切断了特别提款权与黄金和美元之间的联系。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在内部设立了石油基金,允许那些因为国际收支困难而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提存 。 (4)1976年达成了《牙买加协定》 。 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 (1)使成员国的货币汇率浮动和中央银行干预浮动的权力合法化,同时强调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权监督有管理的货币浮动和成员国的国际清算政策。

13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2)废除黄金条款,黄金降为一种普通储备资产,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以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主要的储备资产。 (3)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牙买加协定》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体系。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使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好处和风险由多种货币分摊,不至于在经济繁荣时,只由一个国际货币储备国享受成果,在衰退时该储备货币发生信用危机而影响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14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经济停滞、高失业率与高物价上涨率 一、滞胀现象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一、滞胀现象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夺回了石油价格的决定权,并用石油价格作为武器,反对霸权。石油价格的突然上涨,严重冲击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导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猛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 这次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转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繁荣时代的结束和滞胀阶段的开始。 经济停滞、高失业率与高物价上涨率 并存的现象。 滞胀

15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危机之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特点是,无论在再生产周期发展的哪一个阶段,也无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采取哪种干预措施,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上。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危机 关于滞胀的争论: (1)石油价格的上涨 。 (2)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的必然产物。

16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盛行 (1)凯恩斯主义的困境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盛行 (1)凯恩斯主义的困境 1973年危机以后,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将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 (2)新自由主义的盛行 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干预在长期内不会对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产生影响,甚至会由于理性预期和滞后效应而加大经济的波幅。

17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货币学派的对策:财政政策只是在短期内对国民收入发生影响,而在长期内,政府的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挤出效应而不是刺激作用,结果是引起通货膨胀和降低国民经济增长率。政府只需要执行单一的货币规则,尽量避免国家干预。 供应学派的对策:需求扩大不一定造成实际产量的增长,很有可能只是单纯增加货币量,引起物价上涨,储蓄率下降,这又必然引起利率上升,影响投资和设备更新,技术变革迟缓,从而造成滞胀的局面。应该从提高供给着手,采用降低税率的方法来刺激储蓄,提高私人部门的投资,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18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三、撒切尔夫人的改革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提出了走“不同的道路”。她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从而引起了经济政策本身的重大变化。 撒切尔夫人复兴英国经济的新政策: (1)严格控制政府的财政支出; (2)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削减福利开支; (3)紧缩银根,提高利率; (4)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是撒切尔夫人大力推行的改革措施之一。

19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撒切尔政府把对付通货膨胀、改善宏观经济环境作为其政策的核心目标,而把控制货币供应量作为对付通货膨胀的有效工具。 通过政策使各种各样的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棘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并不能解决英国的所有问题。

20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四、里根改革 指导思想的转变 供应 学派 吸收 货币 主义 观点 采用 凯恩斯 主义 观点

21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里根政府实行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计划。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里根政府实行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计划。 紧缩社会福利规模并逐步扩大私人和地方经营的规模,减少联邦政府的干预,减轻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 以供应学派为理论依据,里根政府强烈反对联邦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 改革也为美国留下高财政赤字、高贸易赤字的新问题。

22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与传统经济的六大区别: “新经济” (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 (2)公司经营利润大幅度增加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与传统经济的六大区别: (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 (2)公司经营利润大幅度增加 (3、4)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双双降低 (5)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上升 (6)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率上升 “新经济”

23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的三大表现: “新经济”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的三大表现: (1)具有长期增长趋势(trend growth)而不是周期性增长(cyclical growth) (2)没有通货膨胀压力 (3)经济增长的源泉扩大 “新经济”

24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一、“新经济”挑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一、“新经济”挑战经济增长方式 “新经济”增长的动力扩大了,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由知识要素驱动的经济,有些时候甚至将新经济称为知识经济。 根据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两类:其一是与诀窍相关的、我会你不会的知识,那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其二是与属性相关的、我知你不知的知识,那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

25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当“新经济”用知识要素取代传统的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时,会因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成本递减与社会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实现报酬递增,由此决定了知识经济是报酬递增的经济。 知识经济报酬递增机制与知识投资的沉没成本(sunk cost)、知识的外溢性以及学习网络效应一起形成正反馈机制,使“新经济”演变为一种“赢家通吃”和追求市场垄断的经济。


Download ppt "第二十一章 繁荣与滞胀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