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对策 学院院长﹑教授 鲁雁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对策 学院院长﹑教授 鲁雁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对策 学院院长﹑教授 鲁雁飞

2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不利因素 1、中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就业的人很多。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大陆目前有13亿多人口,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13亿人口中,16岁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有9.99亿;经济活动中,劳动力参与率为76.2℅,有7.6亿人。目前我国的就业人口总量大约是7.4亿,而且每年以700万的速度递增。

3 与美国相比,美国只有3亿人口(2006年10月17日上午7点46分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16岁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2. 28亿,经济活动人口1
与美国相比,美国只有3亿人口(2006年10月17日上午7点46分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16岁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2.28亿,经济活动人口1.6亿,就业人口总量仅1.5亿,劳动力增长缓慢,每年仅有30多万,也就是说,我国的就业人口总数是美国的5倍,劳动力平均增长率是美国的近20倍。

4 去年我国的GDP总量虽然排名世界第四位(30100亿美元),但仅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139800亿美元)的四分之一,人均2460美元,排世界104位,人均国民收入1090美元,居全球第100位。因此,经济落后、巨大的人口压力直接导致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5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速都在20℅以上,2003年曾达到46℅,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2、今年是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高峰期。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速都在20℅以上,2003年曾达到46℅,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2006年GDP增长率为10.7℅,2007年为11.4℅。

6 2001年-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对比表 (据有关方面统计 单位:万人)
2001年-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对比表 (据有关方面统计 单位:万人)

7 专家预测 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还将以每年5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

8 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
一方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 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了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

9 据国家人事部门统计资料显示: 明年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加上近两年沉积来就业的高校毕业生480万,共有1000万左右的大学生需要找工作,需要就业!
3、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将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速度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全年GDP的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据专家测算,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

10 4、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将引发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目前正在席卷全球各地,据美国劳工部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10月份减少24万个,失业率上升至6.5℅(原为4.7℅),为1994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今年以来,美国就业岗位减少了120万个,其中超过半数是近三个月减少的,据经济学专家预测,明年美国的失业率将会上升到8℅,甚至更多。在金融风暴影响下,只有30万人口的冰岛遭受重创,国家接管了3家银行,美国彭博新闻社提供的数据显示,3家银行所欠债务计610亿美元,12倍于冰岛经济总量,相当于包括儿童在内的每名冰岛公民身负20万美元(136万人民币)债务。

11 就中国而言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体系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就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

12 据商务部11月7日公布的数字 在金融风暴冲击下,第104届广交会成交总额减少17.5℅,为2004年以来的首次。预计明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世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会更加困难,尤其是玩具、纺织服装等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影响就较大。目前,沿海一些外向型企业有的就已经倒闭和破产。 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就业形势都将和正在产生重大的影响,许多人都将面临失业和找不到工作。

13 5、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并引发了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劳动事件。自2008年起,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

14 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不管增加的是合法的管理成本,还是劳动法专家所说的“主要是违法成本”,其结果都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由于我国的就业立法并没有雇员规模的限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个体经济组织受到立法的影响最大,导致了国际通行的中小企业“管制豁免”优势的丧失,不利于创业激励。

15 7、大学教育及学生自身的问题也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各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动手能力差、只愿呆在大城市、对待遇收入期望值比较高等。

16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 有利因素分析

17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校毕业生已经完成了从“两包”(包当干部、包分配)到“两自”(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根本性转变,当前的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可以概括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这个基本制度支撑下,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政府通过政策和市场监管促进就业。

18 尽管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取消了“两包”,但中国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程度是当前世界各国所没有的。在美国,政府没有特定的部门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没有毕业或高校因无法就业而怪罪政府的。
毕业生、学校和家长都认为就业是个人的事情,毕业时暂时找不到工作是一种正常现象,美国的就业制度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学生自主、市场调控、学校辅导、雇主参与。因此,美国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一般基本上都在50℅以内(2004年为49.8℅),而我国则在70℅以上,远远低于我国的同期水平。

19 我国党和国家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主要体现在: 一是成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国家方面,以教育部为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配合;在地方政府方面,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由教育部门主管,8个省份由人事部门主管,省级以下人事部门主管非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门主管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层面主要以高校为依托,以中介为辅助,因此,我国目前已建立健全了一个以政府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系。

20 二是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就业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涉及毕业生的权利义务、双向选择、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创业扶持、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其中,2003年以后中央层面出台的文件就多达20多个、200多项。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多部法律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了阐述。可以说,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中国政府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努力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1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拥有量还相当低。虽然大学生就业难在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却是相当匮乏。目前我国13亿人口,高校不到3000所(包括普通、成人和民办),而美国有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万所大学才够。

22 在中国16岁以上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1. 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6. 6℅,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分别为96. 5℅和60
在中国16岁以上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6.6℅,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分别为96.5℅和60.4℅。在我国就业大军中,农村劳动力人口占57℅以上,而美国农村劳动力仅占7℅,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大学生并没有过剩。

23 3、中国的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使得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虽然前面讲过,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仍将持续保持在10℅左右,与世界各国相比,增长率仍然很高(美国2007年增长率为2.7℅左右)。虽然目前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但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很小,为应对危机,中国政府正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拉动国内的建设和消费。

24 如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确定了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建设资金。为加快建设进度,决定今年第四季度就先增加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另据报道,中国政府还将发行5500亿元的国债来刺激经济。 虽然今年的自然灾害多,为冰灾、地震损失惨重,但国家与地方对灾后重建的投入必然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此,有专家预测,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仍将是 万个。

25 4、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任务,湖南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随着这些任务和目标的实施,必将为我们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目前,湖南省文化厅面向全社会招考90多名文化艺术人才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另外,根据国际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娱乐业等)的人数也会逐渐增多。从就业结构看,我国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比例只有29.3℅,而美国则高达83.4℅。因此,我们的发展空间相当广阔。

26 目前,湖南省文化厅面向全社会招考90多名文化艺术人才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另外,根据国际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娱乐业等)的人数也会逐渐增多。从就业结构看,我国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比例只有29.3℅,而美国则高达83.4℅。因此,我们的发展空间相当广阔。

27 我院近三年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对比 ---- 项目∕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毕业人数 380人 732人 579人 就业人数
328人 670人 511人 初次就业率 ---- 88.26 ℅   年度就业率 86.48℅ 91.53 ℅ 预计90 ℅以上  

28 明年毕业823人,目前已有许多人找到了就业单位,估计就业率能再创新高。从我院毕业生的走向看,虽然面比较广,但主要是在文化事业单位、电视台、艺术团体、公司、学校、酒店、部队等,也有一部分自主创业者。

29 三、对策及建议 1、充满信心,应对挑战。 2、认真搞好学习及毕业实习。 3、立足现实,理性择业。
4、利用资源,广辟就业门路。<1>、自己找(包括自主择业);<2>、利用父母、亲戚资源;<3>、利用学校、老师、校友等资源;<4>、利用网络资源。


Download ppt "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对策 学院院长﹑教授 鲁雁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