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主讲:西南大学 李强 2011年12月2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主讲:西南大学 李强 2011年12月2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主讲:西南大学 李强 2011年12月28日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内容框架 1 2 3 4 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

3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一)政党 (二)政党政治 (三)政党制度

4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一)政党 1.政党的含义: 《韦氏大词典》:一群人以指导政府政策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英国政治学家柏克:政党乃为基于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某种特定主义,以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集合的团体。 美国政治学教授赫奇南:政党是一种自愿之结社,经常关心政府之职权与公共之政策,并为自由政府提供如何组成其所需多数之方法。因为政党仅代表一部分政治竞争以一方,所以它必须承认其他政党之存在。 中国港台学者认为:“政党是寻求政治权力、合法控制政府、人事及政策的结合或组织。”

5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 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我们把政党定义为: 政党,就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根本利益的一部分最积极分子,为了通过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以实现其政治理想而结合成的有政治纲领、组织章程、组织系统和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团体。

6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阶级利益性 政党的含义 有组织有纲领 取得和维护政权

7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2.政党的类型 政党的类型 B A C 政治力量 划分 划分 D 意识形态划分 E 活动范围 划分
阶级属性 划分 政治地位划分 2.政党的类型 政治力量 划分 政党的类型 意识形态划分 活动范围 划分

8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3.政党的五大职能 1 反映民意与利益综合职能 2 政治录用与输送精英职能 3 纲领与政策制定职能 4
政治整合与维持稳定职能 5 政治灌输与教育的职能

9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二)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 的含义
广义:政党政治是指政党掌握或参与国家政权,并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国家事务及其体制的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现象。 狭义: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通过政党来行使。

10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政党政治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
第一,政党以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就国内外政治问题发表见解和政策主张,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施加影响; 第二,政党争取掌握国家政权,以贯彻和实现本党的纲领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意愿上升为国家的意志; 第三,政党协调和处理自己与国家及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及群众的关系。 政党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政治的核心。

11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政党政治的特点
在当今世界,政党政治是大多数国家普遍的政治现象。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从政治形式(或模式)上看,都有着共同的特征。 都存在由相应阶级、阶层中最活跃、最杰出的一部分精英组成的政党;政党都十分关注国家事务与政治生活,提出治理国家的主张、纲领和政策;政党都都参与政治活动,有的执掌了国家政权,对国家发挥了领导的作用或影响;政党成了国家政权和政治社会生活的中心力量;国家权力已由封建社会君主一人独占变成政党掌握,不是君主说里算,而是政党说里算。

12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三)政党制度 1.政党制度的涵义
政党制度,是指制度化了的政党执政、参与国家权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政党关系的模式,简言之就是政党从政的固定化了模式。 政党制度内涵主要是指一国政治体制中政党执政、参政的形式;同时,如果有多个政党存在,则包括政党之间关系的形式在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涵义 2.政党制度的类型 一党制 两党制 多党制
指一个国家存在三个政党或三个以上政党,其中的一些政党联合起来形成多数政党联盟而执掌国家行政大权。 指一个国家只存在一个政党或存在多个政党,但只有一个政党执掌国家政权。 指一个国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党,但只有两个主要政党单独地轮流执掌政权。

14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一)辛亥革命后多党制的尝试与失败 (二)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统治的垮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5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一)辛亥革命后多党制的尝试与失败 1.民初政党的三大派系两大阵营 袁派、拥袁派 反袁派 1
激进派政党: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首的同盟会、属于国民党系统 3 旧官僚派政党: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系统 2 保守派政党:以梁启超、汤化龙、黎元洪、孙武为首的进步党系统

16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2.多党竞争制的试行和失败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其政党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和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不能充分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因而不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17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二)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统治的垮台 1.国共两党和中间党的格局的形成 1945后 1921.7
1941.3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等党派的建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1941年3月,在三党、三派基础上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 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解散并改建为中国国民党

18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2.一党独裁制的实行和深刻危机
国民党代替国民行使“四种政权”和“五种治权”,包揽全部国家事务,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则长期处于非法地位,形成了一党独裁的训政体制,后来又受国际法西斯主义的影响而不断强化。

19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这种一党独裁制:
一则不能容纳各派政治力量参与国事,无法凝心聚力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难以有效应对各种内外危机; 二则无视中国复杂的社会结构,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狭隘利益,不但打击和镇压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先锋队的共产党,而且打压和迫害代表社会中间阶级的民主党派,无法给国家政权培植雄厚的社会基础; 三则由于长期专制集权,执政的国民党被权力所腐蚀,日益丧失进取精神和民心基础,导致中华民族被一步步带向苦难深渊,而使一党独裁制面临深刻危机直至瓦解。

20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3.“多党合作制”的设想和瞬间破灭
在共产党倡导推动下以及各民主党派参与下,各党派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抗战时期的国共遇事协商、召开国民参政会以及战后初期的国共谈判、召开多党政治协商会议等形式来共商国事,达成了实行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和平建国纲领》等政协决议 。国民党始终坚持一党独裁制,对于多党合作的政策时进时退,最后竟然撕毁政协决议,致使一种多党合作制的新尝试化为泡影 。

21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 曲折发展时期
1956—1976年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向社会主义性质转变 1951—1953 社会主义改造 多党合作制度的初步形成 1949年政治 协商会议

22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1948年4月30日,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强调:“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我党的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

23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纲领性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以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或行动纲领,接受共产党领导,与之密切合作,为完成新民主主义的任务而努力,并把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制度初步形成的标志 。

24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1952年周恩来在谈到民主党派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必须长期教育这些人,不但要教育他们和我们共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还要把他们带到社会主义社会去。”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民主党派发生了质的变化 ,向社会主义性质转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了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 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很大的破坏,错误地界定了民主党派的性质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遭到了灾难性破坏。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文革”中共患难,一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

25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在全面回顾和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国内阶级状况已发生根本变化,同时充分肯定各民主党派建国以来巨大的进步和深刻变化,指出“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实际上是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并且重申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宴请各民主党派代表的讲话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做出了历史性的结论。他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26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决议,正式提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商制度”,并且把完善这个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9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商制度的意见》。这是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纲领性文件,它全面总结了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阐释了有关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完善的理论。

27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993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被写入宪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时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

28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2005年2月5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党外人士迎新晚会座谈会上提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五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坚持把发展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坚持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

29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2006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加强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30 二、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 2007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阐述,将其界定为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等五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完善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真诚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鼓励党外人士做挚友和诤友。

3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政党制度 的特点 民主 党派 参政 议政 多党派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 协商

3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宴请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时明确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2000年12月,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再次强调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密切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

3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各民主党派的 阶级基础是民 族资产阶级、
TEXT 旧民主 主义时期 新民主 主义时期 新中国 成立 民主党派 参政议政 各民主党派的 阶级基础是民 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以 及知识分子, 具有软弱性、 妥协性,旧中 国政治、历史 条件限制 民主党派与 中国共产党 建立合作关 系,响应中 国共产党发 布的“五一” 口号(1948) 各民主党派都 确定以《共同 纲领》和宪法、 人民政协章程 总纲作为政治 纲领 ,拥护中 国共产党的领 历史发展的必然

3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2.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含义 A 参政议政≠共同掌握政权 B 参政议政≠轮流执政

3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2.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含义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与国家 大政方针、 领导人选 的协商 参与 国家事务
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 的制定和执行 参加国家 政权

3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三)多党派合作 肝胆 相照 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 长期共存 地位平等 领 导 互相监督 荣辱 与共

3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四)政治协商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 政治协商的形式: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3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 (一)有利于共产党的执政 (二)有利于祖国团结统一 (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40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 有利于共产党的执政
各民主党派通过对共产党进行民主监督、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共产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公正决策,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4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 有利于祖国团结统一
1979年9月,邓小平说,最大的统一战线问题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江泽民也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需要发挥党的统一战线的优势和力量。各民主党派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 ,其成员大多与台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条件、有义务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4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 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构成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的工作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

43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民主党派各自在协商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有积极作用,能够协助党和政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44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首先,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

45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其一是具有短期行为,强调竞争,强调选票,执政党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
其二是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 其三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 其四是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

46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再次,西方多党制被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国家陷入了长期纷乱之中。 苏联解体后,政党林立,社会冲突不断。

47 谢谢!


Download 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主讲:西南大学 李强 2011年12月2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