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夏商周更替 曲阜师范大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夏商周更替 曲阜师范大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夏商周更替 曲阜师范大学

2 夏王朝的建立 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二里头文化遗址余夏文化

3 禹死后,其子启联合拥护他的势力,杀掉益而夺得王位,废除传统的“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建立了国家,国号为“夏”。

4 夏王朝的建立 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二里头文化遗址余夏文化

5 启死后,传位于儿子太康,太康荒淫无度,被东夷族首领后羿赶走,后羿夺得王位,后被寒浞谋杀。少康联合拥护夏朝的势力,攻灭了寒浞,重建夏朝,史称“少康中兴”。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大约经历了40年左右的时间。夏之所以称为一个王朝,而不同于三皇五帝时代,就是自夏启之后,王位的传承是一姓独占。这时期的王位继承制还很不稳固,存在一个逐渐巩固和确立的艰难过程。或子承父业,或兄终弟及,经过一百多年几代人的尖锐斗争,到了少康(武乙)复辟,最终确定了传子制度。即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 世袭制的确立成了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核心内容。 夏王朝的统治从孔甲开始,逐渐走上了衰乱的道路。孔甲之后,三传至桀。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奢侈腐朽,导致诸侯叛离,民众反对。在夏王朝内外交困之际,商族的首领汤乘机率兵伐夏,桀战败后逃亡于外,夏朝灭亡。从禹到桀,共传14代、17王,约500年左右。

6 夏王朝的建立 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文化

7 二里头铜制酒器 在河南偃师县西南十八里的二里头村,发现了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三里的大面积遗址,堆积着厚厚的文化层,可分为四期。出土了丰富的遗物,仅陶器一项就有360多件,各种大小器物达七千余件,其中有农具、渔猎工具、手工工具和各种武器,还发现了最早的青铜器,最早的宫殿遗址,以及各种窑穴、灰坑、水井和铸铜、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 二里头文化可分为四期遗存。第一期,陶器多为深褐色,陶胎较薄,其中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细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次之。第二期,陶器中篮纹,方格纹和磨光黑陶都相应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第三、四期,以灰陶为主,陶色普遍变为浅灰,磨光黑陶更少。纹饰以绳纹为主,一般都较粗,篮纹、方格纹几乎绝迹,云雷纹等印纹增多,泥质陶器的内壁多印有麻点。这四期的碳十四测定,第一期为公元前1900年左右,第四期为公元前1600年左右,属于夏代纪年范围或稍晚一点。

8 虽然,关于二里头文化的讨论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夏代遗存,有人认为三、四期为商代文化,一、二期为夏代文化,有人认为是商代文化。有人认为遗址是商汤西亳,也有人认为是夏都阳城。但和二里头文化面貌相同的遗址,在豫西发现有40多处,在晋南发现有30多处,正是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二里头文化上承河庙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其中包含了阶级压迫,国家机器以及青铜器出现等情况,与文献中的记载的夏代史相符。因此可以说,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

9 我们对夏王朝的了解十分粗浅,只能通过零散的文献资料和考古遗迹。而商王朝就丰富得多。因为我们发现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样为我们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资料。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报告,商朝大约始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说以1046年,作为武王伐纣之年。商王朝由汤建立,到纣亡国,共传17代,30王,立国约600年。 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武丁中兴 商朝的灭亡

10 商族是黄河下游地区东夷族的一支。史书有“玄鸟生商”的故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颂·玄鸟》)表明商族把玄鸟作为自己的图腾。商族的始祖名契。从契至汤,历经14世。这期间商族曾有过8次迁徙。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是商族早期活动的主要区域。 商族在汤之前,一直臣服于夏朝。汤是一位颇有才能的首领,他在位时,商族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夏朝的统治已开始崩溃。商汤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停止对夏纳贡,桀大怒,发兵征讨,两军战于鸣条。夏朝战败,灭亡。汤自建国至商朝建立后,维持了一个时期的稳定局面,后被迫迁都,先后迁都五次,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市郊),才最终稳定下来,不再迁都。从此以后,直到商朝灭亡,商朝的都城再也没有迁徙。

11 商朝屡迁的原因,《尚书·盘庚》有盘庚对迁都的解释。除此以外,学术界存在多种看法:1、去奢行俭说;2、水灾;3、游牧;4、游农;5、阶级斗争;6、九世之乱,统治阶级内部争权斗争所致。现在还难以对商朝屡次迁都原因最终下定论,期待更多更新的资料问世,以便解决这个问题。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扭转了商朝一度出现的“九世之乱”的局面,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力量,为商朝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故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殷地一般认为是河南安阳,即《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近年来对殷地又有新的说法,根据在洹北花园庄一带的考古发掘,有学者推论花园庄遗址可能是盘庚所迁之“殷”,而小屯殷墟遗址当属于商代后期的都邑,是武丁及其以后各王所居之地。

12

13 我们对夏王朝的了解十分粗浅,只能通过零散的文献资料和考古遗迹。而商王朝就丰富得多。因为我们发现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样为我们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资料。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报告,商朝大约始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说以1046年,作为武王伐纣之年。商王朝由汤建立,到纣亡国,共传17代,30王,立国约600年。 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武丁中兴 商朝的灭亡

14 武丁是商朝后期很有名的一个国王,统治时间长达50多年,文治武功颇盛,是商王朝最强大的时期。盘庚迁殷后,国力上升。武丁曾在民间生活,了解些民情,为商第23代王,继位后,三年不言,听取意见,为臣民拥护,大力选拔人才傅说,对外战争,使商朝的疆域日趋扩大。《诗经》中的《玄鸟》篇,《殷武》篇都是对武丁的歌颂。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名好,“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生活于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她主持当时非常重要的祭祀与朗读祭文。她也被任命为卜官,成为武丁时期的一位女政治家。她多次征伐土方、羌方、人方、巴方等国。在一次征伐羌方的战争中,她统领了一万三千人的庞大队伍,是迄今所见商代对外征伐中用兵最多的一次。她死于武丁晚年。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发现其完整墓葬 。 安阳13座商王大墓早成了13座空陵,在3000年的历史中早被盗得空空如也,妇好墓成为惟一一座墓主人身份清楚、没有失盗的王室墓葬。该墓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青铜器44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此外还有石器、象牙制品、陶器以及6000多枚贝壳。妇好墓出土的器物异常精美,在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有多件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丰厚的陪葬品,不仅体现了武丁对妻子的敬爱之情,更体现了妇好生前丰富多彩的生活。

15 我们对夏王朝的了解十分粗浅,只能通过零散的文献资料和考古遗迹。而商王朝就丰富得多。因为我们发现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样为我们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资料。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报告,商朝大约始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说以1046年,作为武王伐纣之年。商王朝由汤建立,到纣亡国,共传17代,30王,立国约600年。 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武丁中兴 商朝的灭亡

16 武丁至祖甲期间,社会持续发展,但祖甲之后的各王“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尚书·无逸》)商代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帝辛继位以后,生活更加腐朽,作“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对内实行高压政策,滥用酷刑,对外连年用兵,征服异族,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在这时,商的属国周在西方兴起,周武王乘商纣王全力征伐东夷之机,兴兵大举向殷都进攻。纣王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东方,只好临时组织武装起来与周对抗,双方会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北),士兵前途倒戈,纣王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17 西周 周王朝的建立 西周的两次大分封 周王朝的兴衰 西周的灭亡

18 西周 周族的兴起:周族是居于今陕甘黄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带的古老部落,以善于经营农业而著称。周族的始祖名弃,号曰后稷。弃的四世孙公刘时,迁居于豳,社会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公刘之后又九世,传到古公亶父,他率领周人迁到岐山脚下的周原,对周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起于关中的周族原来只是西岐的一个小国,也是商的一个异姓封国,接受商王的策命。后来逐渐壮大,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死后,由他的儿子武王来继续,最终完成了灭商大业,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灭商后二年便生病而死,由他的儿子,成王继位。周成王年幼,周朝刚刚建立,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一个年幼的孩子不可能支撑起一个王朝。武王嘱托他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朝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 我们曲阜还有周公庙,因为我们曲阜原来是鲁国都城,是周公的封国,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看一看周公庙。周公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孔子所的杨朝明院长的博士论文就是《周公事迹研究》。 西周的政治制度除了继承夏商的制度外,大部分都是由周公创建的。《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19 西周 周王朝的建立 西周的两次大分封 周王朝的兴衰 西周的灭亡

20 周公前的分封 周武王灭商之后,也像夏朝和商朝一样实行了分封制。将有功之臣分封在能控制的疆域内,对于臣服于他的方国,则采用结盟的方式。
召公奭--燕—北京 周公—路—曲阜 姜尚—齐 同时分封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王去世后,本来是监视殷遗民的管叔和蔡叔对于摄政独揽的周公不满,于是联合武庚一起叛乱。周公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平息了叛乱,这个事件被称为“周公东征”。 纣王之子武庚--殷商故地

21 古代的封建是一个政治名词。而现在的封建社会的封建是一个经济及社会形态名词,指的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
周公实行的分封 周公首创的分封制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分封制。“分封”,称为封建,顾名思义,分邦建国,即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家,以拱卫王室。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的意思。 周朝所有的土地名义上都是属于王室的,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被视为天下的共主,这种观念的确立,从一个侧面反映西周王权的强化。 分封制下,天子把土地、人民分配给诸侯,诸侯又分配给大夫和士。在这种制度下,没有个人财产的私有权,只有财产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周公将周朝控制的所有的土地分封给周的同姓亲戚和功臣。据《左传》记载,周公分封七十一国,有五十三国是姬姓。商纣之兄,号称商之“三贤”之一的微子,也被分封,以稳定殷民之心。 各诸侯国也纷纷仿照王室分封的方法,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低一层级的分封,于是分封制在西周呈现出多极化的特征,成为由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22

23

24 在分封时候,王室还要举行隆重的“册命”仪式,赐姓、胙土、命氏。将青铜礼器分赐给他们,以象征统治的合法性。并将土地和附着与土地的人们一起分封给诸侯王。这部分人包括商遗民、当地的土著居民和周人。这也正是周公的高超之处,周族人的人口在周朝不占绝对优势,为了稳定政治局势,他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将商遗民瓦解分割,移至其他各个诸侯国,还将周人分至各个诸侯国,这样每个诸侯国都有商遗民,当地的土著人和周人,以方便统治。 三种不同的文化族系组合在一起,经过了冲突与交融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促使新的地方性的文化形成。于是,封建制以政治的强力打破了各民族间的壁垒,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逐步融合,最终形成了不同于周边野蛮民族的华夏族。正因为西周分封制的成功,周的统治较以前的夏和商要强大得多。

25

26 西周 周王朝的建立 西周的两次大分封 周王朝的兴衰 西周的灭亡

27 成康之治 成王亲政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其子康继位后,社会安定富足,周朝的繁盛达到了鼎盛,被称为“成康之治”。康王死后,子昭王立,“昭王南征而不复”,在征伐处于荆蛮的楚国时,死于汉水。其子穆王立,周王朝再度稳固。

28 厉王奔彘与共和行政 西周后期,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周厉王继位后,为了缓和财政危机,实行“专利”政策,即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不准平民去渔猎,进而增加财政收入。周厉王的作法违背了传统,与民争利,结果怨声载道。再加上周厉王禁止议论国事,派人监视国人,使得人们道路以目,不敢说话打招呼。大臣劭穆公提醒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仍一意孤行。以至国人集合起来,冲进王宫,发动了武装暴动,史称“国人暴动”。厉王狼狈逃往彘邑,史称“厉王奔彘”。 厉王奔彘后,天下无主,昭公和周公联合主政,即“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在公元前841年,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29 宣王中兴 厉王之子太子静即位后称周宣王,他励精图治,希望走出国人暴动的阴影,任贤使能,实行改革,南征北战,在他统治的46年时间里,社会恢复安定,故称“宣王中兴”。 然而,周朝依然无法挽回颓势,特别是南征北战虽然使社会得以安定,度过了危机,同时也使得西周精疲力竭。

30 西周 周王朝的建立 西周的两次大分封 周王朝的兴衰 西周的灭亡

31 宣王死后,其子幽王即位,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奢侈腐朽,内政黑暗,加之严重的天灾人祸,周王朝的统治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宣王以来连年大旱,河池枯竭,五谷无法播种,天气极度寒冷,生活难以为继,这是天灾。而周幽王却生活极度腐化,宠爱褒姒,为得美人一笑,竟“烽火戏诸侯”,结果自饮恶果。 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是王位继承问题。周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和太子,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父申侯勾结犬戎和缯侯攻周,因烽火戏诸侯,结果其他诸侯不来相救,周幽王死于骊山之下。幽王死后,其子平王立,因宗周残破,异族威胁,平王遂放弃旧都,于公元前770年将国都东迁洛邑,西周灭亡,东周开始。西周从武王伐纣到平王东迁,历经十二个君主,约280余年。

32 褒姒

33 在古代文献中夏商西周的灭亡模式几乎是一样的,末代国君迷恋女色,荒淫无道,任用佞臣。末代夏王桀,迷恋妹喜;末代商王纣,迷恋妲己;西周末代王周幽王宠爱褒姒。《诗经·小雅·正月》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这其实是古人对王朝兴衰的一种解释,并不能怪到美女头上,这是社会满目疮痍,危机四伏,政治腐败不可挽回的结果。

34 谢谢观赏


Download ppt "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夏商周更替 曲阜师范大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