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初级) 濮敏雅
2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3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二)我国社会工作的三种理解 (三)社会工作的特点
1. 专业助人活动;2. 注重专业价值;3. 强调专业方法; 4. 注重实践;5. 互动合作;6. 多方协同
4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 社会工作的目标 服务对象层面目标 社会层面的目标 文化层面的目标 1. 解救危难 1. 解救社会问题
1. 弘扬人道主义 2. 缓解困难 3. 激发潜能 2. 促进社会公正 2. 促进社会团结 4. 促进发展
5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 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 恢复弱化的功能
3. 促进人的发展 4. 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 应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 维护社会秩序 2. 建构社会资本 3. 促进社会和谐 4. 推动社会进步
6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 一、社会工作的要素 1. 社会工作的对象 2. 社会工作者 3. 社会工作价值观 4. 专业助人方法 5. 助人活动
7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 二、社会工作的核心能力 1. 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 2. 促进和使能的能力 3. 评估和计划的能力
4. 提供服务和干预的能力 5. 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8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2. 老年社会工作 7.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8. 家庭社会工作
3. 妇女社会工作 4. 残疾人社会工作 5. 矫正社会工作 6.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7.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8. 家庭社会工作 9. 学校社会工作 10. 社区社会工作 11. 医务社会工作 12. 企业社会工作
9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10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1. 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 2.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 3.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4.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 5.维护社会正义
11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1. 服务大众 2. 践行社会公正 3. 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 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 待人真诚和守信 6. 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12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 三、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1. 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2. 接纳和尊重 3. 个别化和非评判
4. 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5. 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 6. 权利与责任并重 7. 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13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1.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2. 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3.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4. 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5.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6. 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14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 1. 保密问题 2. 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3. 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4.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 突。 5. 自我决定问题。
15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三、伦理难题处理的基本原则 1. 保护生命原则 2. 差别平等原则 3. 自由自主原则 4. 最小伤害原则
5. 生命质量原则 6. 隐私保密原则 7. 真诚原则
16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二、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 1. 服务 2. 社会正义 3. 人的尊严和价值 4. 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5. 正直 6. 能力
17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二)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国际惯例 1.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2. 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3. 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伦理责任 4. 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5.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6. 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18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内容 1.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制定的原则 (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2)本土社会工作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 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19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内容 2. 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的主要内容 (1)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
(2)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 (3)践行专业使命促进机构发展 (4)提升专业能力维护专业形象 (5)勇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祉
20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1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与类型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3.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22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与类型 (二)人类需要的类型 1. 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 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 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23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相关概念 (二)人类需要的类型 1. 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 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 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24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一)人类行为的含义
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 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 显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B= f(S. A) 勒温:B= f(P. E)
25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 1. 本能行为和系的行为 2. 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3. 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26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三)人类行为的特点 1. 适应性 2. 多样性 3. 发展性 4. 可控性 5. 整合性
27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1. 生理因素 2. 心理因素 3. 社会因素
28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 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社会系统。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单位、 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特点:(1)多样性;(2)复杂性;(3)层次 性;(4)稳定性;(5)变动性
29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1. 家庭 2. 同辈群体 3. 学校 4. 工作单位 5. 社区 6. 文化 7. 大众传媒
30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 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 2. 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 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 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31
第三节 人类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一、婴幼儿阶段 二、学龄前阶段 三、学龄阶段 四、青少年阶段 五、青年阶段 六、中年阶段 七、老年阶段
32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33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67页,图4-1)
34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1)心理动态诊断;(2)缘由诊断;(3)分类诊断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接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35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1、危机介入理论 1)定义 2)发展阶段:危机、解组、恢复、重组
36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目标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37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3.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38
第二节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一、申请与接案 二、预估与问题诊断 三、制定计划 四、开展服务 五、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 六、评估与结案
39
第三节 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一、会谈 二、记录 三、收集资料 四、策划方案 五、评估
40
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
41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一、概念 二、类型: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 三、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功能
小组组员问题共同性或相似性 塑造小组组员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强调小组组员民主参与 提供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 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 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注重团体的动力 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42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模式 一、互动模式 1.互动模式的含义 2.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 (1)开放性的互动 (2)平等性的互动 (3)面对面的互动
43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模式 二、发展模式 1.发展模式的含义 2.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3.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
44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过程 准备阶段 开始阶段 中期转折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结束阶段 小组及组员一般特点 1.矛盾; 2.小心谨慎与试探;
3.沉默与被动; 4.对社会工作依赖性 1.较强认同感; 2.互动中抗拒与防卫心理; 3.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1.小组凝聚力增强; 2.组员亲密程度 3.信心和希望 4.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1.浓重的离别情绪; 2.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1.组员的招募与遴选; 2.确定工作目标; 3.制定工作计划; 4.申报并协调资源; 5.时间规模 6.场地设施 1.协助彼此认识; 2.厘清期望,认识目标; 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4.制定小组规范; 5.营造信任氛围 1.处理抗拒行为; 2.协调和处理冲突; 3.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4.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5.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1.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 2.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 3.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4.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1.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的感受; 2.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领导者 2.鼓励者 3.组织者 1.工作者 2.辅导者 3.调节者 4.支持者 1.信息、资源提供者和连接者; 2.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 3.小组引导者支持者 1.引导者 2.领导者
45
第四节 小组工作技巧 沟通与互动技巧 小组讨论技巧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小组评估技巧 与组员沟通技巧: 1.轻松安全氛围 2.专注于倾听
3.积极回应 4.适当自我表露 5.对信息进行磋商 6.适当帮助梳理 7.及时进行小结 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主题 2.注意讨论主题措辞 3.选择合适讨论形式 4.安排活动的环境 5.挑选合适的参与者 6.准备好讨论草案 紧扣小组目标 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 1.过程和结果评估; 2.组前计划评估、 小组的需求评估、 小组过程评估、 小组效果评估 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 促进组员沟通技巧: 1.提醒组员相互倾听 2.鼓励组员相互表达; 3.帮助组员相互理解; 4.促进组员相互回馈; 5.失范引导 主持小组讨论: 1.开场的技巧 2.了解的技巧 3.提问的技巧 4.鼓励的技巧 5.限制的技巧 6.沉默的技巧 7.中立的技巧 8.描述的技巧 9.引导的技巧 10.讨论结束的技巧 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 评估的一般流程: 1.评估方案制定 2.评估体系的建立 3.个评估要素联系 4.按照评估流程实施评估 5.评估后审核 6.编写评估报告 经验分享环节 评估资料收集: 1.工具:2.因素;3.问题
46
第六章 社区工作方法
47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 一、社区工作的含义 二、社区工作的特点 三、社区工作的目标 (一)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 一、社区工作的含义 二、社区工作的特点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3.具有政治性;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三、社区工作的目标 (一)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 (二)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48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特点 实施策略 地区发展模式 社会策划模式 社区照顾模式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特点 实施策略 地区发展模式 ⑴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⑵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⑶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⑷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⑴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 ⑵团结邻里;⑶社区教育 ⑷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 ⑸社区参与 社会策划模式 ⑴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 ⑵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 ⑶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 ⑷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⑴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⑵分析环境和形式⑶自我评估⑷界定和分析问题⑸确定需要⑹确定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标准⑺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⑻测试方案⑼执行方案⑽评估结果 社区照顾模式 ⑴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 ⑵强调社区的责任 ⑶非正规照顾是重要因素 ⑷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⑴在社区照顾 ⑵由社区照顾 ⑶对社区照顾
49
第三节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一、进入社区 二、认识社区 三、组织社区 四、制订社区工作计划 五、实施社区工作计划 六、社区工作评估
50
第四节 社区工作的技巧 一、与社区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 二、社区分析的技巧 三、活动策划与方案设计的技巧
51
第七章 社会工作行政
52
一、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1.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 2.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步骤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3.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 4.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5.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 6.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志愿者管理 7.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 8.志愿者管理的内容与过程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筹款方式 9.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10.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 五、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内容 11.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 12.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 13.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
53
第八章 社会工作研究
54
第二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范式与过程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定量与定性研究特点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关系
被研究对象视为外人,并要求在过程中体现价值中立 被研究对象视其为自己人,并尽量站在对方立场审视、领悟和分析具体事实 研究和理论的关系 理论检验:依托某些原理,形成假设,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来检验假设 理论建构:理论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其过程发现需要进行抽样的提炼和归纳 研究策略 发现变量之间关系,追求研究资料和研究结论的精确性 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研究内容则根据情况而灵活变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根据研究者的过程感悟,修改、完善和深化研究 资料特性 收集和分析量化资料、可操作变量和统计数据 获取描述性的信息 结果范围 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其研究结论在随机抽样时可以推论 注重研究对象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其研究发现不做推论 适用范围 适用于研究问题已有大量资料、资料收集相对容易,需要探讨变量关系、宏观层面的大规模的调查与预测等场合 需要发现服务对象的主观理念,需要定义新概念和形成新架设,适用于在微观层面对个别实务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55
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方法的基本含义
(一)含义:问卷调查就是依托问卷,针对取其 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收集资料,并通过统计分 析来认识其特征。 (二)问卷类型: 1. 自填问卷 2. 访问问卷
56
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二、问卷结构 1. 标题 2. 封面信 3. 指导语 4. 问题和答案 5. 编码 6. 其他
57
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三、问卷设计 (一)原则 1. 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2. 考虑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
3. 以回答者视角为主;4. 保证操作可行性 (二)步骤 1. 进行探索性工作;2. 设计问卷初稿; 3. 试用和修改;4. 定稿和印制 (三)问题和答案 1. 关注问题特性;2. 注意语言表达 3. 数量时间适当;4. 问题按序排列
58
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四、问卷资料收集 1. 对象选取:随机抽样 vs 非随机抽样 2. 访问员选拔培训 3. 物质准备
3. 物质准备 4. 质量控制: 调查过程的督导+资料回收后的检查
59
第四节 定性研究方法 三、个案研究 (一)概念及特点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区、学 校或部落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个案研究偏重 于探讨当前的事件,强调对事件的真相、原因等方面作深入、周详、 历史的考察,了解其详细状况、发展过程及社会环境的联系,提出 处理问题的方法。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调发展和提 升绩效是个案研究的几个目标。 1.凸显研究的“对象”维度;2.手段和资料多元化 3.研究步骤不甚严格;4.资料详尽深入 (二)一般步骤 (三)评价
60
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