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制与应用 教师:高俊波 专业:畜牧兽医 电话:1512167790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制与应用 教师:高俊波 专业:畜牧兽医 电话:1512167790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制与应用 教师:高俊波 专业:畜牧兽医 电话:

2 ※学习目标 1、了解中草药的炮制目的及掌握几种常见的炮制方法 2、了解中草药处方的组成原则及配伍禁忌 3、了解中草药剂型的分类及选择要素
4、掌握影响中草药添加剂剂量的因素及临床用药剂量选择 5、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粉碎、煎煮、浸提及精制等技术 6、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液体与固定制作技术

3 I、任务模块 一、学习中草药炮制技术 二、学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处方、剂型与剂量的选择 三、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技术
四、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加工技术

4 任务一 学习中药的炮制技术 中药的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5 炮制是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特定的专用制药术语,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事”。 《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它奠定了中药炮制的基础。
本草纲目 修事指南 雷公炮炙论

6 中药炮制的目的 ★1、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第一步加工,是净选工序。 ★2、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降低其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7 ★3、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①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②转变药物的作用趋势; ③影响药物的归经; ④缓和药性; ⑤增强药物的疗效;
⑥利于药物的贮藏; ⑦利于调剂制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 ⑧可以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8 中药炮制的方法 ★一般修制(包括部分切制操作) ★水制 ★火制 ★水火共制 ★其它炮制法

9 ★一般修制: 筛:利用筛子除去细小部分或杂质。 簸:用竹匾或簸箕,簸去杂物或分开轻重之物。 揉:用手揉质脆而薄的药材使其破碎而过筛。
拣:或称“挑”,拣出杂质及非药用部位。 筛:利用筛子除去细小部分或杂质。 簸:用竹匾或簸箕,簸去杂物或分开轻重之物。 揉:用手揉质脆而薄的药材使其破碎而过筛。

10 拌:将药材与另一种辅料药材同时拌和。 去毛:刷去毛、刮去毛、烫去毛、挖去毛、 撞去毛 磨:用石磨或机磨粉碎药材。 捣或击:敲碎一些粒小体硬的药材。 制绒:研压药材使其松解成绒,供煎剂用。

11 ★水制 洗:药材采集后,表面附有泥沙,要洗净。 淘:在水中淘洗种子和果实类细小药材。 漂:用水溶去部分有毒部分或盐分。
泡:基本同漂,但不需换水。 飞:水飞,使药材变细,多用于矿物药。 去心:将药材用水稍泡润,剖开抽心。

12 ★火制 炒:一般将药材放在铁锅中翻动加热,可分为清炒法和加 固体辅料炒。 清炒法:就是不加辅料炒,包括炒黄、炒焦、炒炭。
炒:一般将药材放在铁锅中翻动加热,可分为清炒法和加 固体辅料炒。 清炒法:就是不加辅料炒,包括炒黄、炒焦、炒炭。 加固体辅料炒:就是将药材与固体辅料一起炒,包括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和滑 石粉炒。

13 种类 炒黄 炒焦 炒炭 火力 文火 中火 武火 程度 微黄或较原色深 外部焦褐色,内部淡黄色 外部焦黑色,内部焦黄色 目的 增强药效缓和药性 消食健胃, 缓和药性 增强或产生 止血作用

14 ①麸炒:利用麸皮冒烟将药材熏黄。 ②米炒:炒到米粒和药材皆显黄色。 ③土炒:用灶心土(伏龙肝)拌炒。 ④砂炒: 与热砂共同拌炒 。
④砂炒: 与热砂共同拌炒 。 ⑤蛤粉炒 :与蛤粉共同拌炒。 ⑥滑石粉炒 :与热滑石粉共同拌炒。

15 炙:将药材用其它的液体辅料来拌炒。 ①蜜炙 ②醋炙 ③酒炙 ④姜汁炙 ⑤盐水炙 ⑥油炙 ⑦羊油炙

16 蜜炙:将药材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操作方法:先取一定量的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使蜜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且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 蜜炙目的:增强滋润作用,矫味.

17 醋炙:将药材加入一定量醋拌炒的方法。 操作方法:将一定量的醋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 醋炙目的:增强活血止痛作用,降低毒性,矫味.

18 酒炙:将药材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操作方法:将一定量的酒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 酒炙目的:改变药性,增强活血通络作用,矫味.

19 烘:将药材置于近火处或利用烘房或烘箱。 焙:用文火烘干,不需经常翻动。
煅:高温(700℃以上)处理,使药材在结构上或成分上有所改变。 铁锅焖煅、 铁锅煅 、坩埚煅 、直接火煅、 灰火焖煅、 炉火焖煅 淬:将药材由较高的温度移入低温的液体中。 煨:将药材埋在另一种物质中加热。 面浆或纸浆包煨 煨烘 重麸炒煨 米汤煨

20 ★水火共制 煮:将药材与水或其他液体或其他药材共煮。 清水煮 酒煮 醋制 蒸:用水蒸气直接加热,多用于滋补类生药。 清蒸 酒蒸 醋蒸
清水煮 酒煮 醋制 蒸:用水蒸气直接加热,多用于滋补类生药。 清蒸 酒蒸 醋蒸 燀:种子类药材用热水浸泡或稍煮以去皮。

21 ★其他炮制法 复制法 发酵 制霜 发芽法

22 炮制种类 炮制方法 一般制法 拣、筛、簸、揉、拌、去毛、磨、捣或击、制绒 水制 洗、淘、漂、泡、飞、去心 火制 炒、炙、烘、焙、煅、淬、煨 水火共制 煮、蒸、燀 其他制法 复制法、发酵,制霜、发芽法

23 任务二 学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组方、剂型与剂量

24 归经学说得到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味 归经学说得到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升降 浮沉 四气 中药药性 理论 有毒 无毒 归经

25 一、中药药性理论 消除病因 调理脏腑 扶正祛邪 愈疾康复 的目的 纠正阴阳 恢复常态 中药的药性 为基础

26 一、中药药性理论 ((一)四气五味 1、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 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1、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 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 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 寒、热之性不甚明显,谓之平性药。

27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一、中药药性理论 1、四气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性质, 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 凉为寒之渐,温为热之渐。

28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黄芩、板蓝根 对于发热口渴、 咽痛等热证有 清热解毒作用, 性寒。 例如

29 薄荷和淡豆豉对外感风 热证起到疏散风热、解表 作用,性凉。 例如

30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 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 用,热性。 例如

31 丁香对胃寒呕吐、 呃逆具有温中散寒, 降逆止呕作用,温性。 例如

32 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比较缓和的一类药,平性。
甘草 天麻

33 2.五味 (1)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 (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
(3)酸味:“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4)苦味:“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 (5)咸味:“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另有淡味药,淡 “能渗、能利”,即能渗湿利便。

34 五味作用歌 五味辛酸苦咸甘,治病疗效不同焉。 辛行气血又发散,酸者固涩收敛全, 苦降泄燥亦坚阴,咸泻散结而软坚,
甘补和中急能缓,淡渗利尿记心间。

35 能散能行能润: 辛 (1)散指散表邪和散内结。治疗表证的药物, 如麻黄、薄荷、桂枝; (2)行指能促进气血运行。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
如木香、红花、枳实、厚朴。 (3)润指能够润泽燥证。 如肉桂、附子等

36 甘 能补能和能缓 (1)补指甘味具有补益作用, 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 熟地、沙参、核桃仁。
(2)和指具有和中作用,如白术、大枣、山药。 (3)缓指缓和药性、缓解毒性和缓急止痛作用, 如饴糖、蜂蜜、甘草等。

37 酸 能收能涩: (1)收指收敛止汗、止血、收敛肺气、止带等作用。 (2)涩指涩肠止泻、固肾涩精止遗等作用。
(3) 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 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酸味还具有生津止咳、开胃消食、软坚等作用, 如山楂、乌梅。

38 (3)坚阴指坚实强壮肾阴,如黄柏、知母用于肾虚
能泄能燥能坚阴 (1)泄指通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 (2)燥指燥湿,用于湿证。 (3)坚阴指坚实强壮肾阴,如黄柏、知母用于肾虚

39 能下能软坚: (1)下指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 如芒硝; (2)软坚指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痰块等证,

40 能利水能渗泄: 利水渗泄指利小便、渗水湿作用。 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如猪苓、茯苓、薏苡等。

41 (二)升降浮沉 升,即上升、升提; 降,即下降、降逆; 浮,即向外、上行而发散; 沉,即向内收敛、下行。

42 呕吐 喘咳 向上 向外 自汗、盗汗 向内 表证不解 机体 脱肛 向下 泻利

43 升 浮: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
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具有上行向外的性质, 称为升浮性,如桂枝、独活、麝香和瓜蒂。 沉 降:一般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 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 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具有下行 向内的性质,称为沉降性,如大黄、石膏、 猪苓、朱砂、石决明、枳实、白芨和苦杏仁等。

44 (三)归经 一、中药药性理论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引经药: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它药进入某经的药物,称引经药。

45 酸味药多归肝经, 苦味药多归心经, 甘味药多归脾经, 辛味药多归肺经, 咸味药多归肾经。

46 紫菀、款冬花 润肺化痰止咳 肺 经 蜈蚣、全蝎 肝 经 息风止痉 攻毒散结 朱砂、合欢皮 心 经 安 神

47 二、配伍禁忌 (一)配伍 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

48 配伍七情: (1) 单行:两种配伍,各行其效。 (2) 相须:两种功效相近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
(3) 相使: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4) 相畏: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减轻或消除。 (5) 相杀:一种药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的毒副作用。 (6) 相恶:一种药使另一种药的功效减弱或丧失。 (7) 相反:两种药合用后产生毒性或剧烈的副作用。

49 (二)禁忌 1.配伍禁忌 (1)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1)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2)十九畏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50 2.妊娠用药禁忌 (1)禁用药:毒性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斑蝥、麝香、虻虫、水蛭、三棱、莪术、芫花、大戟、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等。 (2)慎用药:活血药、攻下药、行气药、大辛大热药,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枳实、厚朴、附子、干姜、肉桂、天南星、川乌、草乌等。

51 三、 组方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确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恰当配伍而成,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52 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一)组方原则 1. 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 臣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1. 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 臣药 3. 佐药 4. 使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 疗次要的兼证的药物。 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调和药: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53 佐使药的加减,适用于主证未变而次要兼证不同的病例,这种加减变化不至于引起全方功效的根本改变。
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二)组成变化 1. 增减药味 2. 增减药量: 3. 剂型变化: 佐使药的加减,适用于主证未变而次要兼证不同的病例,这种加减变化不至于引起全方功效的根本改变。 臣药的加减,由于改变了方剂的配伍关系,则会使全方的功效发生根本变化。 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其用量各异,致使方剂的配伍关系及功用、主治亦不相同。 方剂的剂型各有特点,同一方剂,若剂型不同,其作用亦有大小与缓峻之别,在主治病情上亦有轻重缓急之分。 目录

54 四、方剂的剂型 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制 成一定的形态。
常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搽剂、熏洗剂,灌肠剂等,现在还有针剂、片剂、冲剂、糖浆剂、胶 囊等。

55 麻黄汤 君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逆喘 臣药-桂枝:辛甘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
佐药-杏仁,苦平,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使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56 1、散剂 制法: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 作用: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 内服: ① 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
① 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 ② 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 ③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的,称为煮散,如银翘散。 特点: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57 2.丸剂 制法: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 作用: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特点: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 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58 3.汤剂 制法: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作用:主要供内服。
特点: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 不足之处: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

59 四、 剂 量 1.剂量的含义 剂量是指药物的用量。 一般是指每味药的一日量(即干燥后的生药,在汤剂中的用量)。
四、 剂 量 1.剂量的含义 剂量是指药物的用量。 一般是指每味药的一日量(即干燥后的生药,在汤剂中的用量)。 中药常用剂量5-10g,部分药用量较大15-30g,鲜品30-60g;

60 2.剂量的表示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 重量(斤、两、钱、分、厘等) 度量(尺、寸)、容量(斗、升、合)

61 任务三 学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技术

62 学习目标: 1.掌握粉碎的目的、方法及器具; 2.掌握中药液体方剂的煎煮方法 3.了解中草药的浸提方法; 4.掌握中草药的精制方法。

63 过程:生药——饮片——制剂 一、粉碎 粉碎是借机械力量将中草药饮片物料制成适宜程度的碎块或细粉的操作过程。

64 (一)粉碎器 有截切、挤压、研磨、撞击和劈裂,此外还有撕裂和锉削。 目前——万能粉碎机

65 (二)粉碎方法 粉碎方法分为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 干法粉碎又有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及另加处理后粉碎等,湿法粉碎传统方法为“水飞法”。现在大生产改进为机械“加液研磨法”等。

66 1、干法粉碎 适当的干燥处理,使药料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一定限度再行粉碎的方法。含水量降至10%左右。

67 (1)单独粉碎 系指将一味药料单独进行粉碎处理。 (2)混合粉碎 全部或部分药料掺合在一起进行粉碎。 (3)另加处理 将难以粉碎的药料,如含有大量油性、黏性成分的药料,需另加处理。

68 2、湿法粉碎 湿法粉碎系指往添加药料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

69 (三)筛析 指固体粉末的分离技术。过筛一般只能筛得细粉,而离析则可得到更细粉末。

70 二、煎煮法 1.煎药器具 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 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71 2.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

72 3.加水量 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

73 4.煎前浸泡 多数药物用冷水浸泡,可浸泡20~30分钟 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

74 5.煎煮火候及时间 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 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煎煮,迅速煮沸,然后煎3~5分钟左右即可。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

75 6.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

76 (1)先煎: ①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如磁石、龙骨、牡蛎等。
②某些有毒药:经久煎可降低或消除毒烈之性,也宜先煎。如乌头、附子等。

77 (2)后下: ①气味芳香药物:高温久煎可使其挥发油散失而降低药效,入药宜后下,如薄荷、砂仁等。
②有些药物经高温煎煮,有效成分易被破坏而使药效降低者,如钩藤。

78 (3)包煎:(用纱布包裹入煎剂) ①药材质地过轻者,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如蒲黄、海金沙等。
②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者:如车前子。

79 (4)烊化(溶化): 胶类药物,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 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

80 三、浸提 浸提是指利用适当的溶媒和方法,从添加剂原料药中将有效的可溶性成分浸出的过程。常用水和酒精。浸渍法在常温下进行,如此制得的产品,浸渍法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和易破坏的药材,但操作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浸出有效成分。

81 1、传统浸渍法 可在常温或适当加温条件下进行,常温浸渍可长达数月,加温浸渍也需数日。 、药典浸渍法 置于有盖容器中,加入规定量的溶媒密盖,搅拌或振摇,浸渍3~5天或规定的时间,使有效成分浸出。 、多次浸渍法 多次浸渍法则能大大地降低浸出成分的损失量。

82 一、中草药液体添加剂的制作 1、煎煮 2、浓缩 3、醇沉 4、回收乙醇 5、抑菌防腐 任务四 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加工技术
任务四 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加工技术 一、中草药液体添加剂的制作 (一)以生药饮片制作汤剂 1、煎煮 2、浓缩 3、醇沉 4、回收乙醇 5、抑菌防腐

83 1、称取药物 2、液体的量取 3、药液的相对密度 4、药物溶质的溶解 5、溶质溶解过程中的搅拌 6、液体制剂的过滤 7、灭菌
(二)以人工提取物制作液体型 1、称取药物 2、液体的量取 3、药液的相对密度 4、药物溶质的溶解 5、溶质溶解过程中的搅拌 6、液体制剂的过滤 7、灭菌 8、配制液体剂型

84 二、中草药固体添加剂的制作 (一)中草药添加散剂的制作 1、混合 2、分量 3、质量要求
二、中草药固体添加剂的制作 (一)中草药添加散剂的制作 、混合 、分量 、质量要求

85 载体、稀释剂、吸附剂辅助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
(二)中草药预混料的配制 1、制作材料 载体、稀释剂、吸附剂辅助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 2、制作方法 (1)原料成分的预处理 (2)制作流程


Download ppt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制与应用 教师:高俊波 专业:畜牧兽医 电话:1512167790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