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港口及航道工程模型试验 第八章 量测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港口及航道工程模型试验 第八章 量测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港口及航道工程模型试验 第八章 量测技术

2 第一节 概述 港航工程模型测量的主要物理量: 水位、流速、波浪、压力、拉力以及含沙量等非物理量。 一、量测系统框图
第一节 概述  港航工程模型测量的主要物理量: 水位、流速、波浪、压力、拉力以及含沙量等非物理量。 一、量测系统框图 量测系统——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信号还原和失真度差别)。

3 第一节 概述 图8-1 近代量测系统

4 第一节 概述 各类传感器---将非电物理理转换为电量,故也称变换量,有电阻式、电容式、电磁式、光电式,还有超生波、激光等。

5 第一节 概述 二 量测系统特性 静态、动态特性——输入信号~时间变化划分; 1 静态特性 (1)精确度
第一节 概述 二 量测系统特性 静态、动态特性——输入信号~时间变化划分; 1 静态特性 (1)精确度 准确度——与实际值的偏离;精密度——所测数值重复一致程度。 (2)灵敏度——输出信号变化量/输入信号变化量 (3)线性度 (4)稳定性 (5)零点飘移 (6)滞后性

6 第一节 概述 二 量测系统特性 2 动态特性 (1)传递函数——输出/输入(信号比) (2)动态参量——时间常数,阻尼率,固有频率
第一节 概述 二 量测系统特性 2 动态特性 (1)传递函数——输出/输入(信号比) (2)动态参量——时间常数,阻尼率,固有频率 (3)自振频率——大于被测物理量4~10倍

7 第一节 概述 对量测系统传感器要求: 二 量测系统特性 (1)具有足够灵敏度和线形度 (2)较好的动态特性
第一节 概述 二 量测系统特性 对量测系统传感器要求: (1)具有足够灵敏度和线形度 (2)较好的动态特性 (3)工作稳定,零漂小(放水防潮) (4)避免传感器尺度对流场干扰

8 第二节 电阻应变测量 电阻应变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电阻应变片 (2)电阻应变仪 (3)记录仪
第二节 电阻应变测量 电阻应变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电阻应变片 (2)电阻应变仪 (3)记录仪 优点:精度高(1~2%),频响好,有现成机片应用,使用(算)简单等; 缺点:只能测量局部(而不是全域)应变,受温度、湿度等影响大。

9 第二节 电阻应变测量 一、工作原理,构造与分类

10 第二节 电阻应变测量 一、工作原理,构造与分类 丝绕式应变片 箔式和半导体式应变片

11 第二节 电阻应变测量 二 应变片的选用与粘贴 1 应变片的选用 2 应变片的粘贴工艺

12 第二节 电阻应变测量 三 电阻应变仪    分为静态、动态和超动态电阻应变仪。

13 第三节 压力测量 1 液柱平衡法(测压管) 2 重力平衡法 3 弹性变形法 一 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P206) 二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单晶硅膜片(P207) 三 测力传感器- 筒形、柱形、环形和梁形等。

14 第四节 水位和波面测量 一 测 针 二 跟踪式自动水位仪 三 液阻式水位仪——两电极 四 钽丝电容浪高仪——一电极
第四节 水位和波面测量 一 测 针 二 跟踪式自动水位仪 三 液阻式水位仪——两电极 四 钽丝电容浪高仪——一电极 五 波周期和波长的测量——两台浪高仪 L=T×△L/△t

15 第五节 流速和流量测量 测速方法: 接触式--毕托管、旋浆式、电磁式、热膜式、电阻片式和超声式 非接触式--激光测速和流场显示测速
第五节 流速和流量测量 测速方法: 接触式--毕托管、旋浆式、电磁式、热膜式、电阻片式和超声式 非接触式--激光测速和流场显示测速 一、毕托管流速仪 △h=v2/2g

16 第五节 流速和流量测量 二、旋浆流速仪 主要分: 计数法:v=kf+c 周期法:v=(t1+t2)k+c
第五节 流速和流量测量 二、旋浆流速仪 主要分: 计数法:v=kf+c 周期法:v=(t1+t2)k+c 优点:低流速、非恒定流,节省测流时间。 式中: v ——测点流速(m/s); k ——旋浆系数,由旋浆结构性能而定,率定求得; f =n/t,旋转频率, t 为计测时间,n为t 时段内的转数; t1——遮盖第一次的时间; t2 ——遮盖第二次的时间。

17 第五节 流速和流量测量 三、电磁流速仪(法拉第定律) 四、流向的测量 1、流动显示法; 2、量测分速度法; 3、用舵叶跟踪流向。

18  第五节 流速和流量测量 五 流量测量 1 量水堰(三角、矩形) 2 文杜里管流量计 3 电磁式流量计 4 超声式流量计

19 第六节 含沙量和地形测量 一 含沙量测量 1、烘干法 2、比重瓶法 3、光电测沙法 二 冲於地形测量 1、接触式:(1)电阻式(2)光电式
第六节 含沙量和地形测量 一 含沙量测量 1、烘干法 2、比重瓶法 3、光电测沙法 二 冲於地形测量 1、接触式:(1)电阻式(2)光电式 2、非接触式(3)超声波地形仪(4)跟踪式地形仪

20 第七节 测量数据的采集与记录 一 测量数据的显示 二 动态测量记录器 三 光线示波器 四 微机系统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 五 遥控船模
第七节 测量数据的采集与记录 一 测量数据的显示 二 动态测量记录器 三 光线示波器 四 微机系统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 五 遥控船模 θ——回转角速度; t——时间; δ——舵角。

21 第八节 流场显示技术 一 概述 二 显示方法 (1)壁面示踪法 (2)丝线法 (3)直接注入示踪法 (4)化学反应示踪法 (5)光学法

22 第八节 流场显示技术 三 显示装置原理 四 示踪剂 五 流谱及图数处理

23 明沟出流消能型式

24

25 盖板出流消能型式

26

27

28 第八节 流场显示技术 阀门后突扩体型——流场显示
第八节 流场显示技术 阀门后突扩体型——流场显示

29 第八节 流场显示技术 阀门后突扩体型——压力显示
第八节 流场显示技术 阀门后突扩体型——压力显示

30 港口及航道工程模型试验 第九章 试验数据的处理

31 第一节 概 述 直接测量:如速度,压力 间接测量:如加速度 测量数据:确定性~非确定性(明确的数学关系式描述的数据)。

32 第一节 概 述 相对误差: 系统误差——仪器精度和环境影响; 随机误差——偶然、无规律误差; 粗大误差——错误。  

33 第二节 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一 统计特征值 1 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 2 离差:
第二节 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一 统计特征值 1 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 2 离差: (1)标准误差—均方差,各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2)平均误差—残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3)概率误差—将误差绝对值按大小排列的中间数; (4)离散系数—标准差或平均差与算术平均数之比。

34 第二节 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二、随机误差的特性及分布(有规律性)
第二节 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二、随机误差的特性及分布(有规律性) 假定——系统误差不存在,或消除,或可忽略。 1 对称性 2 两头小,中间大,单峰性 3 有界性 4 随机误差平均值趋于零 --正态分布

35 第二节 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二、随机误差的特性及分布(有规律性)
高斯误定律 误差曲线 误差分布函数 置信概率 置信区间

36 第二节 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三 间接测量误差的估计 误差传递公式 复合量的误差传递公式。

37 第三节 试验数据的统计检验 一 异常数据的发现与剔除 二 系统误差的检验与消除 三 统计分布形式的检验

38 第四节 经验公式的拟合 一 一元线性回归 1 散点图与回归线 2 一元线性方程的求法 3 回归方程的检验(相关系数检验法,F检验)
第四节 经验公式的拟合 一 一元线性回归 1 散点图与回归线 2 一元线性方程的求法 3 回归方程的检验(相关系数检验法,F检验) 4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 二 一元非线性回归 1 指数回归 2 幂函数回归 3 对数曲线 4 双曲线 

39 第四节 经验公式的拟合 三 多元线性回归 四 多项式回归 五 试验数据的优化回归

40 第五节 随机数据处理概述 一 动态信号数据的类型和描述 二 随机信号的时域描述 (一) 幅值分析 1、统计值 2、幅值概率密度函数
第五节 随机数据处理概述 一 动态信号数据的类型和描述 1、时间域手描述:均值、均方值、均方差值、概率密度、概率分布、自相关函数、互相关函数 2、频域描述:自功率谱密度(自谱)、互功率谱密度函数(互谱),谱相关函数、传递函数 二 随机信号的时域描述 (一) 幅值分析 1、统计值 2、幅值概率密度函数 (二) 相关函数分析

41 第五节 随机数据处理概述 三 频谱分析 四 随机数据的获得和预处理 水位测量:测针读数,测压灌读数,压力传感器…;
第五节 随机数据处理概述 三 频谱分析  四 随机数据的获得和预处理 水位测量:测针读数,测压灌读数,压力传感器…; 流速测量:率定,k,c值,测量次数,误差或错误; 波浪测量:最大和平均值,时间过程; 压力测量:最大和平均值,时间过程; 泡水,回流、船模航迹………


Download ppt "港口及航道工程模型试验 第八章 量测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