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 河北石家庄 2013年6月20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 河北石家庄 2013年6月20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 河北石家庄 2013年6月20日
地图管理工作概述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 河北石家庄 2013年6月20日

2 主要内容 地图管理的重要意义 —— 为什么 地图管理的法规体系 地图管理的主要环节 —— 靠什么 地图管理的重点举措 —— 管什么
—— 做什么

3 一、地图管理的重要意义——为什么 地图(公开地图) 社会公众认识测绘、了解测绘、支持测绘几乎都是从地图开始的
基本含义:是指将自然和社会人文要素的名称、形状、大小、空间位置以及其他属性表现在纸质、磁质等各种载体上的图形或者影像 主要种类:传统纸质地图、地球仪、光盘地图、导航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网络地图、手机地图、三维地图(立体地图)、街景地图、特种地图(盲文地图、工艺品地图)…… 社会公众认识测绘、了解测绘、支持测绘几乎都是从地图开始的

4 地图的重要作用 地图是描述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是社会文明的象征——社会进程 地图是国家版图主要表现形式,体现着国家在主权方面
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政治、外交立场,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政治外交 地图以其直观、易读的特点,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

5 李克强总理利用地图指挥抗震救灾

6 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地图工作 中央、国务院领导近期重要批示
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网上地理信息服务做出系列重要批示 2011年5月23日时任副总理李克强考察测绘创新基地 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测绘工作的指示和批示大多与地图以及地理信息安全有关(主权与安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名 承担地图管理的责任。监督管理地图市场,管理地图编制工作,审查向社会公开的地图,管理并核准地名在地图上的表示,与有关部门共同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国界线标准样图……

7 新中国保卫领土之战 1969年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79年中越三次边界自卫反击战
1974年收复西沙和1988年收复南沙有关岛礁两次海战

8 地理信息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地理信息是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国之神器”
基础测绘成果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础,是战场可视化和战场态势感知的关键,是建设透明战场的重点要素 精确地理数据可用于校准导弹制导图,地形匹配制导、影像匹配制导是精确制导武器(如巡航导弹)的主要制导方式 掌握了一国关键设施的精确地理信息,也就意味该国国防与经济命脉不再设防

9 地理信息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地理信息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秘密的重要内容,是境外敌对势力的重要情报对象
地图是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的主要形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10 国家秘密的概念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绝密、机密、秘密)
国家秘密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实质要素: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程序要素: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时空要素: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及个人隐私不同

11 地图管理面临挑战 政治上 需求上 技术上 市场上 地图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涉及国家安全 地图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民营资本日益活跃
互联网地图、手机地图、三维地图、街景地图等新兴地图快速发展 市场上 侵权盗版、非法编制地图现象时有发生,问题地图屡禁不止

12 主要问题地图 损害国家主权 危害国家安全 造成恶劣影响 存在政治问题 涉及国家秘密 随意使用
错绘国界线,把我国大片领土标到国外(如中印边境) 漏绘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岛礁 把台湾表示为独立国家 涉及国家秘密 标注敏感、不宜公开内容 标注涉及国家秘密地理信息 随意使用 来源不合法 任意变形 损害国家主权 危害国家安全 造成恶劣影响

13 地图管理原则与目标 管理法制化 编制科学化 应用社会化 维护国家主权 保守国家秘密 满足发展需要 服务大众生活 地图管理核心 繁荣地图市场

14 二、地图管理的法规体系——靠什么 地图管理的法规体系 法律 条例/ 国务院文件 部门 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规章

15 地图管理法规政策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02年)
加强对编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载地图的管理,保证地图质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加强对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 编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载的地图发生错绘、漏绘、泄密,危害国家主权或者安全,损害国家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16 地图管理法规政策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编制出版管理条例(1995年)
地图管理条例 修订

17 地图管理法规政策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2007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测绘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2001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测绘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意见的通知》(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测绘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2009年) 国务院同意、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监管的意见 》(2008年)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18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 加强地图管理 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小学教学内容,提高全社会的国家版图意识
加强对地图编制的管理,完善地图审核制度,严把地图审核关 提高联合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大 地图市场及互联网网站登载地图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和封堵互联网用户上传、标注涉密地理信息,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编制、出版、传播、使用地图以及侵犯地图知识产权等行为 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小学教学内容,提高全社会的国家版图意识

19 地图管理法规政策 法律 地图审核管理规定(2006年)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图审核是行政许可事项 地方法规
明确了地图审核部门 对委托审核进行规定 完善了地图送审程序 …… 地图审核是行政许可事项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20 地图管理法规政策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图审核管理工作 的通知(1997年)
关于严格遵守使用中国地图有关规 定的通知(2001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图市场监督管理 工作的意见(2003年) 关于导航电子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 通知(2007年) 关于加强地图产品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0年) 关于在公开地图上表示民用机场的 通知(2006年)(2010年)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21 地图管理法规政策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 求(2006年)
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管理工作的通 知(2009年) 关于加强地图备案工作的通知(2010年)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 (2003年)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 (国测图字[2009]2号) 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0]8号) 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 (国测成发[2011]9号)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22 地图管理法规政策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目前,辽宁、河北、甘肃、四川、江苏、海南、新疆、浙江、上海、湖南、湖北、云南、黑龙江、吉林、福建、贵州等地已先后出台了地方地图管理办法或地图管理规定 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文件 部门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地方法规

23 《地图管理条例》修订背景 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对地图作出重要批示 地图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出版社(文化体制)体制改革
主权:一中一台、中印边界、南海、钓鱼岛等 安全:标注、传输涉密与敏感地理信息等 地图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体制:多部门负责 统一监督——《测绘法》 环节:编制、出版 全流程 内容:纸质地图 各类型地图 对象:系统内专业地图出版社 全行业 出版社(文化体制)体制改革

24 地图管理条例修订 国务院法制办2012年9月25日就《地图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并多次召开协调会
明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全国地图工作统一监督管理,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有关地图工作 适用范围从地图编制、出版扩充为地图登载、展示、引进、对外加工、服务等各环节 明确地图编制准入制度,强化地图监督管理 增加互联网地图服务专章,对互联网地图的准入、服务等进行规范

25 地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共8章、56条 一是规范地图编制活动 规定地图编制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
明确编制地图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符合有关要求和遵守有关规定 规定测绘部门组织编制并公布公益性地图的职责以及有关部门、单位及时提供相关更新资料的义务

26 地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二是确立地图审核制度 三是规范地图出版活动 明确出版、展示、登载、进出口地图应当送审 设立地图分级审核制度
明确审核内容、送审主体和审核程序 要求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编制地图应当经保密技术处理 三是规范地图出版活动 明确地图出版准入制度,提出对地图出版单位的要求 就地图著作权的保护与有关著作权的法律、行政法规作了衔接

27 地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四是强化对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监管 要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管理工作
规定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准入机制 对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提出建立地图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加强对地图新增内容的审核校对等要求 对单位和个人上传、标注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 明确国家实行互联网地图数据备案制度

28 三、地图管理的主要环节——管什么 市场准入 地图编制 地图审核 互联网地图服务

29 地图管理流程 市场 准入 地图 编制 地图 审核 互联网 地图服务 国家测绘地理 信息局依法监管 地图引进 会同有关部门 加强监管 地图
销售 地图 加工 地图 出版 地图 展示 地图 出口

30 (一)市场准入 新修订的《测绘资质管理规定》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分为通用标准、专业标准
通用标准是对申请不同专业测绘资质统一适用 专业标准是根据不同测绘专业的特殊需要制定的专项标准。由原来的10类扩充为12类,新增了互联网地图服务和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 涉及地图的专业标准包括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等3个专业标准 申请《测绘资质证书》的单位,必须同时达到通用标准和相应的专业标准要求(互联网地图服务除外)

31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 互联网地图是指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的基于服务器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的具有实时生成、交互控制、数据搜索、属性标注等特性的电子地图 互联网地图服务包括地图搜索、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标注服务,地图下载、复制服务,地图发送、引用服务等4项专业范围 通过无线网络调用的手机地图等纳入互联网地图管理范畴 网站等登载的静态地图图片不纳入互联网地图管理范畴

32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 分级 人员规模 甲级 乙级 地图制图或计算机类专业技术人员
甲级:20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人,地图安全审校人员5人) 乙级:1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人, 地图安全审校人员2人)

33 高、中级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取得计算机专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取得工程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二、三、四级计算机等级证书的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毕业,取得工程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34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相关要求 仪器设备 作业限额 存放地图数据的服务器设在境内,提供服务器公网IP地址 甲级:拥有独立地图引擎
乙级:对独立地图引擎无要求 作业限额 甲级:无限额限制 乙级:只能提供面向公众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但不得向特定第三方提供任何专项或定制服务,包括地图下载、复制服务,地图发送、引用服务

35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相关要求 保密管理 地图安全审校人员 地图数据:经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保密制度:
甲级: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考核合格 乙级:经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地图数据:经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保密制度: 建立地图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配备安全保障技术设施

36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相关要求 质量管理 管理机构:配备了质量技术人员 岗位责任制
单位有明确质量方针、目标 建立了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责任制 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的质检人员经过质量技术培训 管理制度 制定了质量管理规定 建立了用户质量信息反馈及跟踪服务制度

37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相关要求 档案管理 管理人员 管理制度 组织领导 档案装备 具有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建立登记、入库、审核、复制、删除等档案工作制度,地图数据实行统一管理 组织领导 有领导分管档案工作,经常组织检查档案工作 档案装备 配备资料档案计算机,建立档案数据库

38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相关要求 档案管理 分类方案 保管安全 删除管理 有档案分类管理方案,查询快捷方便 未出现档案失、泄密事件
无非法持有、擅自复制秘密测绘资料档案行为 无擅自复制刻录、未设置计算机开机口令行为 无擅自提供密级测绘资料档案的行为 删除管理 制定了互联网地图服务资料档案的删除程序并严格执行

39 (二)地图编制 从事地图编制活动应依法取得相应测绘资质证书,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地图编制工作
地图编制原则(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地图编制标准和规范 选用现势性强的、有合法来源并依法取得著作权人授权的底图资料 正确反映各要素地理位置、名称、形态及相互关系 具备符合地图使用目的的有关数据和专业内容,并反映有关的重要公共服务信息

40 内容禁止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危害国家的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属于国家秘密事项的 影响民族团结、侵害民族俗习惯的
可能引发国际纠纷的 法律、法规禁止表示的其他有关内容

41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有关要求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 《关于公开地图上表示民用机场的通知》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
(国测图字[2009]2号) 放开了公开地图比例尺和开本的限制,明确了公开地图可以体现的几何精度(不高于50米) 明确对公众开放的各类设施可以在地图上进行表示,如对公众开放的军队医院、宾馆等 细化了不得表示的内容、具体形状、属性等 规定了利用涉密测绘成果编制地图的有关要求

42 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 (国测成发[2010]8号)
作用: 有效解决测绘成果保密与应用之间突出矛盾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满足社会需求 原则 保障国家安全 服务民生需求 不断调整完善 分类 依据相关规定与标准将地理信息要素分为涉密类与公开类

43 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 地理信息数据是否涉密与几何精度及内容属性密切相关 涉密类信息划分
细化分层主要解决地理信息内容属性是否涉密问题 保密技术处理主要解决地理信息几何精度是否涉密问题 涉密类信息划分 相关文件、标准或规定中明确要求的不得表达或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军事设施、军事管理区等服务于军事目的的信息

44 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 公开类信息划分 各类公开出版地图(主要是旅游图、交通图等)中表示的信息
相关规定或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为不得表达或涉密的信息,且公开该类信息不会危害到国家安全 挂牌对外服务的机构、单位、部门以及军队的部分医院(不表达相关涉密属性信息)

45 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 分层涉及的地理信息要素 涉密层数:274 公开层数:762 涉密信息占26%,公开信息占74%
8个大类、49个中类和279个小类,共计1036层(最小划分单元) 涉密层数:274 秘密:239 机密:32 绝密:3 公开层数:762 涉密信息占26%,公开信息占74% 公开地图及地理信息生产制作、发布使用,网络地图内容选取与地理信息标注等活动的依据

46 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 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1] 9号)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保密局、总参测绘导航局协商一致 目的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促进遥感影像资源有序开发利用 遥感影像 包括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遥感影像 加工处理形成的遥感影像图

47 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 适用 要求 公开出版、登载、展示和引进、销售、传播等方式公开使用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空间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米
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得优于0.5米 不标注涉密信息 不处理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设施

48 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 在遥感影像上标注地名、地址或者其他属性信息,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 符合国家其他法规制度要求,不得标注、显示禁止公开的信息

49 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 属于国家秘密且确需公开使用的遥感影像,公开使用前应当依法送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审查并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分辨率优于 0.5米的遥感影像,公开使用前应当报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审查并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公开使用遥感影像遥感影像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送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地图审核,并取得审图号

50 导航电子地图编制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关于导航电子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导航电子地图编制应当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 导航电子地图的数据采集、编辑加工、格式转换和地图质量测评等活动属于导航电子地图编制活动 导航电子地图应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指定的机构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我国境内不得从事导航电子地图编制活动 导航产品不得以文本或数据库等形式显示、记录、存储涉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坐标、高程)

51 (三)地图审核 国家实行地图审核制度。在我国境内公开出版、加工、引进、展示、登载地图前应依法送审
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地图内容进行审查 保密审查 国界线、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包括中国历史疆界)和特别行政区界线 重要地理要素及名称等内容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定需要审查的其他地图内容 地图审核不审核地图的质量 地图审核具有强制性

52 地图送审 送审主体 经过审核批准的地图内容发生改变的,应按照规定程序重新送审
地图出版:出版单位负责送审 地图加工:加工单位负责送审 地图引进:引进单位负责送审 地图展示、登载:编制单位或使用单位送审 经过审核批准的地图内容发生改变的,应按照规定程序重新送审 直接使用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标准画法地图,未对其地图内容进行编辑改动的,可以不送审

53 审核职责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世界性和全国性地图 台湾省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图 涉及国界线的省区地图 涉及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的地图
全国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 世界、全国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地图 境外引进的地图

54 审核职责 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需协助审查的地图,由地图内容审查受理部门出具协审函,送相应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审查
审核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图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委托审核地图 需协助审查的地图,由地图内容审查受理部门出具协审函,送相应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审查 没有明确审核标准和依据的历史地图、世界性地图、时事宣传地图等,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受理商外交部进行审查

55 地图审核委托 涉及国界线的省级行政区域地图 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地图(不涉及国界线)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
展览、户外展示的世界性和全国性地图 特定世界性和全国性地图(浙江、广东等) 工艺性地球仪 对外加工产品上附着的地图 市县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职能 湖北(法规授权) 浙江(委托审核) 江苏(预审)

56 地图备案 2010年10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关于加强地图备案工作的通知》(国测图发〔2010〕2号) 原因 目的 原则
目前地图备案率低于20%(违反《条例》等规定) 少数送审单位对经审核批准的地图擅自进行编辑修改,出现“问题地图”,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目的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促进地图市场健康发展 强化地图审核行政许可事后监督检查 原则 要求严格、程序简便、监管有力、处置公开

57 地图备案有关要求 凡经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批准的地图,必须依照《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由地图审核申请单位负责报送备案地图
备案样图应当报送一式两份,并提交加盖单位印章的纸质备案清单一式两份 自核发审图号之日起60日内不能报送地图备案的,地图备案报送单位应及时向相应地图备案工作承办机构致函说明情况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负责报送新增兴趣点备案

58 加强地图备案监督检查 对备案样本与留存的批注样图进行比照检查 建立地图备案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备案情况
重点检查报送的备案样本是否符合地图备案的要求、是否与审核批准的样图一致、是否按照地图内容审查意见书和试制样图的批注意见进行修改、是否载明审图号等内容 建立地图备案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备案情况 对未依法报送地图备案的单位在其未履行相应的备案义务前,可以暂缓受理其地图审核申请 对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59 (四)互联网地图服务 互联网地图:矢量地图、影像地图、三维地图、实景(街景)地图等 主要特点:交互性、动态性、开放扩展性等
《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管理工作的通知》 互联网地图编制与服务的准入 互联网地图编制与服务相分离 互联网地图的审核要求 互联网地图安全审校 互联网地图备案制度 互联网地图引用要求

60 互联网地图服务——准入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提供增值服务必须使用经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互联网地图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提供互联网地图服务 互联网地图增值服务包括浏览、搜索、导航、定位、标注、复制、链接、发送、转发、引用、嵌入、下载等

61 互联网地图服务——准入 地图搜索、 浏览、搜索 搜索 位置服务 导航、定位 导航、定位 地理信息 标注 标注 标注 链接 下载 地图下载、
复制 发送、转发 引用、嵌入 地图搜索、 位置服务 地理信息 标注 地图下载、 复制 地图发送、 引用 浏览、搜索 导航、定位 标注 链接 下载 复制 发送、转发 引用、嵌入

62 互联网地图服务——编制 互联网地图的编制(包括编辑加工、格式转换、质量测评)、更新等活动,必须由取得相应电子地图编制或者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专业范围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 编制、更新互联网地图,必须遵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等有关地图管理规定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引进的境外地图必须按相关进口地图的规定管理 提供互联网地图服务的数据库服务器不得设在境外(含港澳台地区)

63 互联网地图服务——审核 互联网地图必须由相应互联网地图编制单位按照地图审核有关管理规定送审 未经依法审核批准的互联网地图不得公开登载、传输
互联网地图审图号有效期为2年 审图号有效期内地图表示内容发生变化或审图号到期前,应重新送审,取得新的审图号 互联网地图采用离线和在线审查相结合形式 互联网地图送审单位应构建好相应互联网地图服务运行系统(平台),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内部网址和登录账号用于在线审查

64 互联网地图服务——送审材料 地图审核申请表 书面说明材料:地图数据来源、范围、尺度等
资质证书(复印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或电子地图编制、互联网地图服务 兴趣点:常用格式的兴趣点电子文档(包括位置信息、名称、类别、说明注记等)和待确认的涉密兴趣点 互联网地图数据及浏览软件 在线审查的内部网址和登录账号 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编制的互联网地图,应提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进行保密技术处理的文件、指定机构进行保密技术处理的证明材料

65 互联网地图服务——安全审校 防火墙 地图安全审校人员职责 不得公开的兴趣点,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存储、记录、传播
不断增强国家版图意识和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意识 认真对用户上传标注的兴趣点和其他新增兴趣点进行审查 确保所有信息符合国家公开地图内容表示等有关规定 不得公开的兴趣点,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存储、记录、传播 地图安全审校人员须经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66 互联网地图服务——安全审校 不得在互联网上登载危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地图 不得在互联网上传输、标注可能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的地理信息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用户上传标注行为,及时发布相关警示信息 互联网地图服务中出现泄密等安全问题,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7 互联网地图服务——备案与引用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每 6 个月应将新增兴趣点送交审核批准互联网地图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在互联网上登载、复制、发送、转发、引用、嵌入互联网地图,必须在相应页面显著位置标明地图审图号和著作权信息,并应经互联网地图著作权人的同意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链接、发送、转发、引用、嵌入未经依法审核批准的互联网地图

68 互联网地图审批有关情况 已取得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单位340余家 互联网地图审图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百度 搜狐 新浪 腾讯 ……
格式:[GS(2013)6001号] 范围:6001——8000

69 四、地图管理的重点举措——做什么 着力完善法规体系 努力提供公共服务 全力强化监督管理 《地图管理条例》修订 《地图审核管理规定》修订
三维地图管理等相关政策制、修订 努力提供公共服务 繁荣地图市场,提供标准地图服务 构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全力强化监督管理 全环节、全流程监管 重点是有损国家主权、安全等违法违规行为

70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 ——天地图
开通时间 测试版:2010年10月21日 正式版:2011年1月18日 主要目的 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 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着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打造中国自主的民族品牌

71 备受关注 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等
新华社专门刊发内参《国家测绘局开通“天地图”引发海内外关注》 境外媒体路透社、华尔街日报、印度中央社、加拿大华人网、台湾联合新闻网、凤凰网、香港明报等 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

72 修编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 《测绘法》规定 2001年公布了1:100万、1:400万我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并作为国界线画法依据
外交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2001年公布了1:100万、1:400万我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并作为国界线画法依据 目前外交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在修编我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 中俄、中塔、中越陆地边界条约签署并正式生效 1:25万、1:100万、1:400万 预计下半年上报国务院

73 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 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测绘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号) 中央、国务院领导有关批示 承担部门 测绘地信局、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保密局等13部门

74 2012年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重点 “三进、两赛”活动 全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进学校4698所,进社区2247个,进媒体86家
发放宣传材料50余万份 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参赛人数达110余万人,收到少儿手绘地图参赛作品13500余份 大赛官方网站总点击量突破1.1亿 参赛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75 焦点访谈:警惕互联网地图泄密

76 2013年“问题地图”监管重点 互联网 不符合现行地图管理规定的地图 重大违法违规案件查处 上传标注涉密、敏感地理信息 有损国家主权和利益
多部门协同(13部门) 典型案例通报

77 慎用境外以及互联网上的地图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境外互联网地图网站 张裕央视广告

78 其它注意事项 行政中心或行政区划变更 地名表示 南北苏丹、首尔与世宗 三沙市 新黄浦区(原黄埔与卢湾区)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钓鱼岛(绝不能是“尖阁列岛”) 南海(绝不能是“西菲律宾海”) 台湾省地名表示(英文拼写) 藏南地区地名表示(9个)

79 关于考试 题型:填空、单向选择、简述、图形 关键题:图形(1张版图、3—4张兴趣点) 合格评分标准 一票否决 答案总体正确,没有原则问题
关键题错误总个数少于等于4个 错删一个正确的兴趣点(POI)算错一个 例:石油大厦、中国移动、地铁5号线(在建) 一票否决 不能存在“一中一台”等严重政治问题 未能删除“弹药库”等严重涉密标注兴趣点(POI) 考试作弊

80 有关说明 成绩公布 上岗证 资质申请 考察(中央“八条”) 考试结束2—3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 地图技术审查中心网站
成绩公布2—3月后邮寄 离开公司证书失效 资质申请 根据公布的合格名单 考察(中央“八条”)

81 某网站登载的地图错在哪里? 阿克赛钦 钓鱼岛、赤尾屿 南海诸岛 藏南地区 台湾省

82 我们共同努力 掌握版图知识 增强国民意识 国家版图意识 地理信息安全意识 使用合法地图 捍卫国家主权 维护国家安全 服务祖国人民

83 谢 谢!


Download ppt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 河北石家庄 2013年6月20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