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jiang@lib.pu.edu.tw 2012.7.17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101年度「電子資源與學科服務專題研習班」 電子資源的行銷推廣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jiang@lib.pu.edu.tw 2012.7.1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jiang@lib.pu.edu.tw 2012.7.17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101年度「電子資源與學科服務專題研習班」 電子資源的行銷推廣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jiang@lib.pu.edu.tw 2012.7.1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jiang@lib.pu.edu.tw 2012.7.17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101年度「電子資源與學科服務專題研習班」 電子資源的行銷推廣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2 Agenda 新資訊時代 資訊科技改變圖書館經營 電子資源推廣行銷法則 利用社群平台行銷 未來趨勢--電子資源平台的整合 結語

3 新資訊時代 比爾‧蓋茲: 「蒐集、管理和使用資訊的方式, 決定了你的輸贏。」

4 隨心所欲 我們認為,最佳的資訊運用,應該是用「隨心所欲」來形容;
亦即,我們想要什麼資訊,馬上就能找到,而且是最精準、最正確的,不需要再次地尋找和判斷。 另外,想要如何地使用,也可以如己所願,作最理想的應用和呈現。

5 興緻盎然 資訊的創能,要能永久享用,還需要使用者持續地經營,不斷地擁抱;
如何在與資訊為伍的過程中,能有特別的機制和有效的輔助,讓每個人可以熱情滿滿,活力十足,同時又蘊涵創意火花的可能,是我們極力追求的目標。

6 資訊科技改變圖書館經營 紙本資料一向是圖書館的主要館藏,尤其是印刷書籍,因此人們常用「汗牛充棟」一詞來形容圖書館。
電子資源及網路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的資料可以透過網路取得。 圖書館經費的縮減,以「取得」(access)代替「收藏」(ownership)的館藏觀念也不斷地被提起。

7 網際網路近年來的快速擴展,帶給人類社會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尤其是資訊傳播形態的演變,更改變了人類的學習、工作與生活方式。
網際網路上的資源浩瀚如海,種類繁多,網站上的資訊更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儲存及展現,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

8 電子資源為圖書館帶來新的複雜性,也帶來新的機會。
雖然圖書館目前仍花費比較多的經費購買紙本資料,但以資訊資源數位化的穩定成長情況來看,在未來的某一天某個時刻,它的數量將超過紙本資料,對圖書館館藏及服務的重要性將更為明顯 。

9 電子資源提供圖書館及其讀者許多好處: 以提高使用的方便性與檢索速度 增加資訊可使用的數量 節省圖書館的空間和館員的時間

10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 營造雙贏新契機!

11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 營造雙贏新契機! A. 善用資訊科技 B. 圖書館角色的新思考 C. 圖書館經營的重新檢視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營造雙贏新契機! A. 善用資訊科技 B. 圖書館角色的新思考 C. 圖書館經營的重新檢視 D. 圖書館經營服務的未來趨勢 資料出處: 謝文真,資訊時代圖書館服務的發展與影響,2006

12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A. 善用資訊科技 -- 資訊科技為圖書館帶來的利基
加強圖書館對資訊之蒐集與加值能力 豐富圖書館館藏資源 提昇圖書館服務品質 更快速、便捷 不受時空限制 個人化、客制化的服務 促使圖書館更加有效管理

13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B. 圖書館角色的新思考(一)
圖書館的使命─蒐集、整理與提供知識再利用的機會,並不會受到時代的挑戰,甚至否定。現代圖書館運用電腦資訊科技快速且大量處理資料的能力得以幫助知識的傳播與研究的進行,其效率與功能性角色更能貼近讀者生活。 科技演進速度日新月異,實體的圖書館是否因此被電腦取代而虛擬化仍待商榷。

14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B. 圖書館角色的新思考(二)
思考圖書館的使命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完成圖書館的任務,利用電腦大量快速處理資料的特性,網路無遠弗屆的能力來使得人類知識得以快速組織、易使用與被傳播。 資訊時代的圖書館之功能與角色只是轉移而不是被取代。

15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C. 圖書館經營的重新檢視(一)
二十世紀圖書館的衡量,基本上是視其館舍建築面積的大小、閱覽席次、藏書量、以及所擁有的珍貴典藏的多寡,作為判斷的重要指標。 隨著網路與數位技術的進展,現代圖書館逐漸轉變成數位經營的型態。因此,圖書館營運的指標,漸著重於是否擁有良好的網路及數位環境、豐富的數位資源、良好的支持系統、高素質的圖書資訊人才,以及能否利用網路(含數位)資源提供優質的各項服務。

16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C. 圖書館經營的重新檢視(二)
換言之,或許是端看其資訊服務的形式是否多樣化、高效率化,以及資訊服務範圍是否全球化等面向。 對於數位圖書館的經營,宜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本身的定位與能力,結合可用有形與無形資源,找尋本身的競爭優勢,以決定數位圖書館在經營上所追求的目標和方向,透過可行的策略規劃加以具體實踐。

17 圖書館經營的重新檢視 圖一 現代大學數位圖書館的經營模式 資料來源:陳德釗〈圖書館經營策略—從Porter的一般性策略來看〉,頁24 。

18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D. 圖書館經營服務的未來趨勢(一)
面對資訊時代的潮流,圖書館應利用電腦與網路科技加速圖書館事業的進行。 虛擬圖書館是未來趨勢,然而需有健全的「實體圖書館」做為前導。 整合多元化的資源於一體。網路圖書館無圖書館員可隨時諮詢,資料的完整性,尤其是各項資源的主題分析、關鍵字、摘要、檢索點的設置更應重視。

19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D. 圖書館經營服務的未來趨勢(二)
整合圖書館內電腦與網路系統,使用說明應儘可能簡易上手,減低讀者面對電腦與網路系統時的焦慮感。 加強館藏資源指引之功能並與虛擬圖書館結合。 注重圖書館教育的活動,訓練讀者如何擷取、判斷與利用精確的資訊。 了解與吸收現代科技新觀念與其發展趨勢,以作為業務規劃的參考。

20 圖書館的因應策略 D. 圖書館經營服務的未來趨勢(三)
網際網路資訊資源對數位圖書館服務之經營思考,應有三項重要的考量: 透過蒐集資訊資源的多面向方式,提供並滿足學校師生教學研究的需求。 透過圖書資訊科學的專業知能,將資訊轉化為具體可呈現的知識,並加以累積。 符合國際圖書資訊(建置與傳遞)之標準格式,強化與世界各地圖書館之合作關係,以豐富數位圖書館中的數位內容(e-contents)。

21 圖書館行銷

22 圖書館不只是借還書、講習、諮詢的地方,而是要讓圖書館所提供的產品/服務 能和讀者之間能產生良好的互動,並讓讀者對圖書館建立真正的情感,如此才能真正吸引讀者前來圖書館或利用圖書館資源 。

23 圖書館行銷-定義(1/3) 圖書館為了在最適當的時機提供讀者最需要的資訊服務,希望借重行銷的觀念,以增進圖書館與讀者間的溝通與彼此的瞭解。
圖書館行銷不僅使讀者的需求得以滿足,亦可提升圖書館的形象。

24 圖書館行銷-定義(2/3) 圖書館行銷是圖書館將服務傳遞給讀者所需從事的各項活動,也是瞭解讀者、進而滿足讀者資訊需求的過程。

25 圖書館行銷-定義(3/3) 圖書館行銷在採借企業行銷觀念,確立「絕對顧客導向」之經營原則與政策 密切配合讀者的需求與期望
善用行銷企畫與實務技巧 發展館藏,辦理活動 以型塑圖書館成為知識與資訊傳播者的形象 建立圖書館與讀者間之良好關係,發揮圖書館服務讀者的功能

26 圖書館為何要行銷(1/2) 外界壓力 商業資訊機構的競爭。 多元資訊暢通,圖書館重要性式微。
各種氾濫、供過於求的資訊環境,圖書館的館藏不一定會被充分使用。 消費權益高漲,服務要求更高的品質。 在資源日漸稀少的時代,圖書館需證明能對本身資源有效管理運用。 爭取資源。

27 圖書館為何要行銷(2/2) 內部問題 圖書館主動提供相關資訊服務。 避免被淘汰。 爭取讀者。 組織及經費裁減,圖書館應主動向外爭取經費支持。
組織經費裁減,造成圖書館預算短缺、人力不足。 趨向官僚及科層化的僵硬管理模式。 推廣服務不完善,使圖書館未被充分利用。 圖書館主動提供相關資訊服務。 避免被淘汰。 爭取讀者。 組織及經費裁減,圖書館應主動向外爭取經費支持。

28 圖書館行銷的要領 (1/2) 創造環境,圖書館要不斷增進產品價值,提高館員素質,以奠定經營基礎,創造有利之行銷環境。
充實館藏設備,以有形的設施,加強讀者對無形服務的信心。

29 圖書館行銷的要領 (2/2) 善用網路資源,加強館際合作,彌補館藏之不足,滿足讀者之需求。
開發推廣服務,以活潑新穎之活動項目吸引讀者,增加其利用率。

30 「好產品」 不等於「好商品」 好商品 = 好產品 + α (專業、熱情、包裝、情境)
好品牌 = 好商品 + β (概念、視覺、故事、情感、創新)

31 圖書館行銷所面臨的困境 上級對圖書館的支持度不足,圖書館多半不受重視,或是敷衍了事。 圖書館的人力和經濟資源經常呈現貧乏狀態。
圖書館欠缺行銷管理人才。

32 以好口碑,讓使用者幫你宣傳 找到誰會幫你宣傳 創造可以讓他門談論的主題 善用工具讓話傳得越遠越好 加入使用者的對話 持續留意使用者如何評論你
讓顧客幫你賣! /安迪.塞諾維茲(Andy Sernovitz)著; 黃秀媛譯; 天下遠見出版,民97.7

33 電子資源推廣行銷二大法則 讓使用者知道圖書館有此電子資源 讓使用者很容易找到他要看的電子資源

34 讓使用者知道圖書館有此電子資源

35 電梯間海報公佈欄

36 圖書館入口處資料庫簡介DM

37 利用廠商的DM電子檔,加註本館使用說明

38 E-Mail、電子報、社群網路推廣行銷電子資源

39

40 利用社群平台行銷 噗浪或Facebook需有很多朋友(主動交友) 要有專人永續經營 不斷推陳出新 瞭解讀者對電子資源的需求
瞭解各種電子資源的限制

41 利用Facebook行銷圖書館 Facebook 結合了部落格發表網誌和RSS 訂閱的功能,讓館員可以文章的形式彙整資訊並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發佈消息 使用者依自身需求選擇是否要訂閱粉絲團的內容

42 即時動態(塗鴉牆) 涵蓋了即時訊息的功能,可將訊息即時的發佈給訂閱者
可提供相片、影片、活動和網路連結資訊,不僅可以即時將資訊呈現在使用者的個人版面,使用上也更加活潑多元 當使用者對圖書館資訊感興趣或對公佈事項有疑問時發出留言,管理者於線上的同時,便能第一時間回覆讀者

43 在線人數愈多時,貼文效果較佳

44 粉絲專頁 粉絲團內擁有討論區功能,和維基裡共同創作的網站環境有些類似
若管理者權限開啟,粉絲團成員就可編輯並發佈話題,以利館員與使用者共同創造主題內容,達到社群交流的主要目的

45

46 可主動邀請朋友加入粉絲專頁

47

48

49

50

51

52 台灣臉書效應

53 未來趨勢--電子資源平台的整合 圖書館購買中外文電子資源,各有不同平台 使用者無法熟悉各種操作方式 未來電子資源平台需整合 館藏查詢系統
電子資源整合平台

54 電子書整合平台-館藏查詢系統 館藏查詢的單一入口 租用型的電子書書目資料是否轉入? 遠端使用者身分的認證

55 電子書整合平台-館藏查詢系統

56 透過館藏查詢系統分享到社群網站

57

58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電子館藏資源整合知識入口網
將電子資源資料庫依照學科主題,設定相關系所推薦資源 主動行銷,讓電子資源被讀者檢索得到

59 讓使用者很容易找到他要看的電子資源

60 依不同科系,為讀者預先選好資料庫

61

62 Discovery Services vs. Federated Search
Marshall Breeding在2009 Annual ASERL Membership Meeting會議的演說中,說明了Discovery Services及Federated Search系統之區別。 資料來源: Marshall Breeding, “Cloud Discovery Services for Libraries”,2009 Annual ASERL Membership Meeting.

63

64 複合探索服務(Hybrid Federated Discovery)

65

66 探索服務可視為一套系統由廠商先建置一個索引資料庫,儲存許多來源不同的學術性資料,而採用探索服務系統的圖書館也將本身建置的資料存入其中
檢索時可選擇類似Google的單一欄位或進階檢索的多重欄位輸入檢索詞 檢索結果在去除重複的資料後可依相關性排序,同時還依據主題、出版年等予以分群(分類),這些分群(分類)的依據可以讓檢索者當做篩選條件查得更符合需要的結果,而檢索者也能直接搜尋至文章的層次

67 主要的Discovery Services產品
EBSCO Discovery Services Ex Libris Primo Central Serials Solutions Summon Innovative Interfaces Encore Synergy OCLC WorldCat Local

68 臺灣Discovery Service系統發展之問題-1/2
目前取得授權的metadata主要集中在圖書、期刊文獻資源,對於圖片、音樂、影片及數據資料等類型的資訊資源則較少涉及。Discovery Service無法取代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管理系統,只是提供使用者另一種更方便資訊檢索工具。 中文資料的整合困難度更高,Metadata不易取得授權,這將影響在中文地區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效益。 Discovery Service系統雖然可以視為一個超大的索引摘要型資料庫,但現今讀者“全文是王道”,能否滿足讀者資訊需求,以及是否造成讀者抱怨無法取得全文,值得觀察。

69 臺灣Discovery Service系統發展之問題-2/2
許多圖書館進年來投入大筆經費建構Federated Search整合檢索系統,是否願意每年再投入高額經費建構Discovery Service系統,考驗圖書館的決心與經費預算。 隨著資訊資源整合的日益成熟與完善,檢索服務以外的多種知識服務也將納入服務的範圍之中,應該朝向發展為圖書館知識服務整合系統。

70 結語---圖書館學五律 書貴為用(Books are for use):圖書館藏書,最大的目的不是豐富館藏資源,而是能真切符合讀者需要,供其利用。 書為人而設(Books are for all):書不分個人的社會背景,是為了提供利用,解決讀者的需求或困難。 讀者有書(Every book its reader):每一本書不論內容為何,總有讀者需要。 節省讀者的時間(Save the time of reader):節省讀者搜尋時間,直接解決讀者的問題。 圖書館是一成長的有機體(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圖書館迎合著時代發展,與時俱進。

71 圖書館2.0的時代 從web2.0概念衍生而來的「圖書館2.0」,是目前圖書館界最紅火的名詞。 「圖書館無所不在」、「圖書館無所不通」。
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取用圖書館所提供的資訊服務內容。

72 圖書館未來會發現自己逐漸進入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世界,而不是以館藏為中心,圖書館員會發現自己的任務是為使用者的個別需求提供資訊,而不是採購館藏資料。
不論資源的取得是為了成為館藏的一部分或滿足使用者的需要,圖書館的責任就是透過各種努力整合各種資訊資源,提供各種工具,形成一個超大、豐富、無形的館藏。

73 使用者在哪?服務就在哪 ! 電子資源推廣的原則就是圖書館員必須要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用、怎麼去用它。 使用對象要能知道你要推廣的是什麼?
如要落實閱讀的文化和風氣,除了提升圖書資源,擁有專業圖書館員也是重要關鍵。

74 當前圖書館自動化及其服務之發展,已逐步漸朝向電子/數位化、虛擬化與網路化三大方向邁進;而圖書館的服務也不再受限於時空之限制,更從圖書館內部逐漸走向外在的網際網路。
圖書館除應著重於資訊科技的善用外,更重要的是將圖書館角色加以重新定位。 面對資訊科技帶來的影響,館方應更審慎檢視經營管理與服務模式,唯有擬定並落實因應之道,才能在提昇圖書館管理的同時,亦改善讀者服務,進而達到兩者雙贏的契機。

75 圖書館長期深耕與讀者建立緊密的互動,在實體社群經營上具有相當基礎
面對網路環境漸趨成熟,網路使用者逐年增長,且使用者由個人活動走向社群分享之趨勢 圖書館可應用網路特性,經營網路社群,以擴展傳統圖書館服務,提升圖書館社會價值,同時讓網路社群成員能透過社群平臺匯聚,從過去的獨立個體建立關聯網絡

76 Content is the king and content is the key
圖書館很重視資料的徵集,但資料的推廣與利用同樣重要。

77 未來圖書館經營管理的發展趨勢 追求卓越的經營熱潮 。 知己知彼的創意革命 。 突破瓶頸的管理策略 。 轉敗為勝的豐碩境界 。
廖又生,管窺圖書館經營的「變」與「常」,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Vol. 13, No.1

78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 臺灣學術電子資源永續發展計劃暨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 座談會


Download ppt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jiang@lib.pu.edu.tw 2012.7.17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101年度「電子資源與學科服務專題研習班」 電子資源的行銷推廣 姜義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參考組長 jiang@lib.pu.edu.tw 2012.7.1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