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插管技术的应用解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插管技术的应用解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插管技术的应用解剖

2 项目一: 插胃管术 项目二: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项目三: 导尿术

3 插胃管术 第一部分: 插胃管术 定义 1、洗胃法:是将胃管由口腔或鼻腔入路,经咽,食管插入 胃内,利用重力与虹吸作用的原理,使用适 液体进行胃腔冲洗。 2、鼻饲法: 是将胃管由鼻腔入路插入胃内以供病人饮食 或药物,是维持病人营养和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4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 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的方法 。
插胃管术 一、适应症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 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的方法 。 适应症 (一)不能由口进食者 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 (二)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 (三)拒绝进食的病人。

5 插胃管术 洗胃法(gastric lavage)是将胃管插入患者胃内,反复注入和吸出一定量的溶液,以 冲洗并排除胃内容物,减轻或避免吸收中毒的胃灌洗方法。 适应症 1、解毒 2、减轻胃粘膜水肿 3、为某些手术或检查作准备

6 上、下颌牙及槽弓为界将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插胃管术 二、插胃管术解剖学基础 1、口腔 上、下颌牙及槽弓为界将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咽峡由两侧腭舌弓和腭咽弓、腭帆游离缘与舌根 共同围城,是口腔与咽的分界。洗胃术经口腔 插胃管。

7 插胃管术 2、鼻腔和咽 鼻腔由鼻前庭、固有鼻腔。 咽分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 鼻饲法和洗胃术都通过咽。

8 插胃管术 3、食管 第二处狭窄 第一处狭窄 第三处狭窄 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 肌性管道。为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 食管有三处狭窄
第一狭窄:咽与食管相接处,距中切牙约 15cm。 第二狭窄:在被左主支气管从前方斜跨过处,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 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 肌性管道。为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

9 插胃管术 4、胃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 位于腹上区与肝、胰腺、脾、结肠 相毗邻。 胃由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部构成

10 三、临床应用解剖要点 病人体位 : 患者取侧 卧位、半卧位或仰卧位。 插管长度 : 相当于自鼻尖 或口唇经耳垂到剑突的长度。
病人体位 : 患者取侧 卧位、半卧位或仰卧位。 插管长度 : 相当于自鼻尖 或口唇经耳垂到剑突的长度。 成人一般插入胃管45~50cm, 婴幼儿为14~18cm。

11 插入到咽峡后瞩病人吞咽动作,此法要经过咽的口咽、喉咽部。
洗胃术 口腔 食管 插管时如果 是抢救昏迷病人 胃管应经第三 磨牙后方入口腔。 插入到咽峡后瞩病人吞咽动作,此法要经过咽的口咽、喉咽部。 食管处三处狭窄是插管 重要注意的部位。 插入胃时首先要经过是胃的贲门部,插入时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中。 插胃管术 操作解剖学要点 洗胃术要 经过口腔、 咽、食管、 胃。

12 插入到咽部后瞩病人吞咽动作,此法要经过咽的鼻咽、口咽、喉咽部。
鼻饲法 鼻腔 食管 鼻饲法插管时首先 经过鼻腔,鼻腔包括 鼻前庭、固有鼻腔。 插入到咽部后瞩病人吞咽动作,此法要经过咽的鼻咽、口咽、喉咽部。 食管处三处狭窄是插管 重要注意的部位。 插入胃时首先要经过是胃的贲门部,插入时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中。 鼻饲法主要 经过鼻腔、 咽食管、胃。 插胃管术

13 四、操作技术 插胃管术 鼻饲法操作技术: 洗胃法操作技术: 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血管 钳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
当导管插入14~16cm时,嘱病人作吞咽 动作,同时顺势将胃管轻轻插入。 洗胃法操作技术: 首先用开口器将口张开,然后用舌钳将 舌牵出,将胃管插入胃内后,放置牙垫 固定于口旁。

14 插胃管术 五、注意事项 经鼻腔插管时,其方向应先稍上, 而后平行向后下,使胃管经鼻前庭 沿总鼻道下壁靠内侧滑行。注意鼻
中隔前下部的黎氏出血区,避免 损伤粘膜。 若病人发生呛咳,提示导管进入气管 内,应立即退出。

15 插胃管术 洗胃术 鼻饲法

16 1、灌肠术:灌肠术是将一定容量的液体经肛门逆行 2、直肠镜检查:直肠镜检查是观察直肠内有无病变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第二部分: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1、灌肠术:灌肠术是将一定容量的液体经肛门逆行 灌入大肠,促使排便,解除便秘,减轻腹胀,清洁肠道。 2、直肠镜检查:直肠镜检查是观察直肠内有无病变 的有效检查方法,一般插至直肠,也可插入乙状结肠。

17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一、适应症 灌肠术 1)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分娩前准备。 3)释稀和清洁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18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直肠镜检查术 1)用于对大肠病的诊断。 2)为早期诊断直肠癌。 直肠镜检查

19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二、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解剖学基础
2、结肠 由升结肠、横结肠、 降结肠、乙状结肠组成 1、盲肠 内侧接回肠, 向上续于升结肠 3、直肠 两个弯曲 上部凸向后,称直肠骶曲。 下部凸向前,称会阴曲。 肛管内面有6~10条纵向的皱襞, 称肛柱。肛柱基部和肛瓣的边缘 连线称齿状线 。 4、肛管

20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降结肠 横结肠 盲肠 乙状结肠 直肠 灌肠术 直肠镜检查

21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三、临床应用解剖要点 直肠镜检查 灌肠术
病人体位 : 1、清洁灌肠的目的应采取左侧卧位。 结肠灌洗应取右侧卧位。 2、直肠镜检查一般取左侧卧位。 灌肠术

22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插管深度 : 一般清洁灌肠插入肛门10~12cm, 保留 灌肠是应插入15~20cm,至直肠以上部位。 治疗灌肠时,根据病变部位不同,深度 可达30cm以上。 直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目的可插入3~20cm。

23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操作解剖学要点 : 灌肠术 直肠 肛管 结肠 经过

24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直肠镜检查术 肛管 直肠 经过 直肠镜检查

25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注意要点 : 1、术前应让病人排尿,插管应沿直肠弯缓慢 插入直肠。 2、插管时勿用强力,以免损伤直肠黏膜, 特别是直肠横襞。 3、如遇阻力可稍停片刻,待肛门括约肌松弛 或将插管稍后退改变方向再继续插入。 4、直肠镜的插入方法及注意事项同灌肠插管。

26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27 第三部分:导尿术 定义:导尿术是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将导 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出尿液进行的辅助诊断 或治疗,也可用于排尿困难者。

28 导尿术 一、适应症 适应症: 1、常用于尿潴留。 2、留尿作细菌培养 。 3、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手术效果方法 。

29 导尿术 二、导尿术解剖学基础 男性尿道的解剖学特点: 膀胱 耻骨下弯 耻骨前弯 尿道前列腺部 男性尿道长17~20cm

30 导尿术 女性尿道的解剖学特点: 女性尿道 女性尿道长2.5~4.0cm, 直径约6~8mm 膀胱 尿道

31 导尿术 三、临床应用解剖要点 体位选择 : 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分开

32 导尿术 操作解剖学要点 : 男性导尿解剖特点: 男性导尿 解剖结构。 两个弯曲 耻骨 下弯 前弯 三个狭窄 尿道 外口 内口 膜部

33 操作解剖学要点 : 女性尿道宽、短、直 全长6~8cm。 女性导尿解剖特点: 女性尿道长2.5~4.0cm, 直径约6~8mm

34 导尿术 四、操作技术: 1、男性患者导尿:将阴茎向上提起,使其与腹壁 间成 角60度,尿道耻骨前弯消失变直,将导尿管自尿道外口插入 约20cm,见有尿液流出,再继续插入2cm ,切勿插入过深, 以免尿管盘曲。

35 导尿术 2、女性患者导尿:分开大、小阴唇,仔细观察尿道外口,将 导尿管自尿道口插入尿道4cm,见有尿液流出,再插入少许。

36 1、插入尿道时手法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尤其对男
导尿术 五、注意要点 : 1、插入尿道时手法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尤其对男 性患者导尿,需轻柔缓慢插管,使导尿管顺尿道的耻骨下弯 方向滑行。 2、当导尿管进入到尿道膜部或内口狭窄处,因刺激而使括 约肌痉挛导致进管困难,此时切勿强行插入,可稍带片刻, 让患者作深呼吸,使会阴部放松,再缓缓插入。 3、女性尿道较短,导尿管容易脱出,应妥为固定。有些患者 需将导尿管较长时间保留在膀胱内不拔出,也应妥为固定。

37 作 业 1、如何鉴别导管是否在胃内? 2、请你描述一下直肠的形态特征? 3、你能描述一下男性尿道的解剖特点吗?


Download ppt "插管技术的应用解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