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莊子哲學 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李開濟撰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莊子哲學 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李開濟撰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莊子哲學 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李開濟撰 1

2 目錄 第一章 .人生的侷限與解脫 第二章.生命哲學與生死觀 第三章.修養功夫論與精神境界 第四章.莊子「神」的定義 2

3 第五章.寓言中的哲理與處世智慧 第六章.評論儒家思想 第七章.莊子留給後代的成語 第八章.人生哲學 3

4 《莊子》的特點 《莊子》一書共33篇︰ 內7篇,外15篇,雜11篇。 特質: 1.充滿智慧的反思。 2.對於儒家提出評論。
3.形塑一套完整的修養功夫論。 4

5 莊子其人 與楚威王、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大約西元前 之間。 楚威王曾派遣使者以厚幣禮請他, 但不就。 5

6 莊子的個性 莊子熱愛生命,可以從觀察虫魚鳥獸的態度中得知。
空中的浮雲、大鵬鳥、小鳩雀、蝴蝶,地上爬的蛇、虫、獸類、殘廢的醜八怪,水裡游的白魚兒、大鯤、..。 在莊子的眼中,世界是多采多姿的, 生命是豐富且多變的。 6

7 《莊子》內容結構 內容廣泛,包括︰ 宇宙論、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 探討大自然中的天人關係和各種動物的現象,堪稱為自然哲學。
內有養生修行之道,故成為道家基本經典。 7

8 第一章 人生的侷限與解脫 是否有自我主體性存在? 齊物論提出真宰與真君為真實的自我主體, 但由於無形無相,心中感到懷疑,
第一章 人生的侷限與解脫 是否有自我主體性存在? 齊物論提出真宰與真君為真實的自我主體, 但由於無形無相,心中感到懷疑, 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這是一個困惑。 8

9 人生勞碌━自己做不了主 齊物論 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盡,與物相刀相糜,其行進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齊物論 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盡,與物相刀相糜,其行進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終身役役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9

10 人生有限而願無窮 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已有涯隨無涯, 殆已。 10

11 大宗師 志向 孰能相與於無相與, 相為於無相為, 孰能登天遊霧, 撓挑無極, 相忘以生, 無所終窮? 11

12 大宗師━ 心靈的嚮往 比方且與造物者為人, 而遊乎天地之一氣。 徬徨乎塵垢之外, 逍遙乎無為之業, 12

13 真我的呼喚 莊子先懷疑自我有無主體存在,即而肯定應該有的, 但既然有一真我,為何生活萬般不由己,終生勞碌,何時停歇?
做事未見成功,疲役勞苦又不知目的何在,人生究竟為何在? 他感到茫昧。 13

14 第二章 生命與生死 生命之中有生、老、病、死, 他們之間沒有固定的順序, 誰說墳場裡埋葬的是老人? 生物界多的是死而後生的例子,
第二章 生命與生死 生命之中有生、老、病、死, 他們之間沒有固定的順序, 誰說墳場裡埋葬的是老人? 生物界多的是死而後生的例子, 如種子落地而生根, 人類難道不是嗎? 14

15 生死有先後秩序乎? 生命是一條直線? 還是圓圈? 〈知北游〉: 「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熟知其紀?」 15

16 三種觀念 莊子對於生命現象有三種意見: 1. 循環論: 黑白、晝夜、四季、生死亦然 2. 氣化論: 從空無到存有,只是一氣變化 罷了。
2. 氣化論: 從空無到存有,只是一氣變化 罷了。 3. 解脫觀: 大地承載萬物、生之、養之、育之、辛苦勞之,老以休憇,死得休息。 16

17 氣化論 對於妻子的死,莊子以氣化論作思維。 〈至樂篇〉: 生命在出生之前無形體。 似有若無之間忽然形成一股氣,氣凝聚成形,構成胚胎,
胚胎逐漸發展成為生命。 17

18 氣化論 如今數十年的生命又死去, 這一股氣又回歸大自然, 安寢於大地,天為蓋,地為舖, 宇宙是房間,返回天鄉, 回歸原形。 18

19 萬物一氣 天地萬物都是相同的一種氣,氣變作神奇奧妙,也變作臭爛腐朽。萬物皆是氣的聚散。〈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萬物一也。」生之後必有死,死之後又生, 一氣萬化,宇宙是為一個大整體。 19

20 〈至樂篇〉:生命 「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 也。」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生物哀之,人類悲之。」 20

21 「知北遊」:生命短暫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 而已。」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 而已。」 戰國時期民不聊生,莊子看見道路上有曝屍、枯骨、髑髏頭,死亡是人類必然的宿命,無法逃避。驚覺生命之短暫,莊子用心於超脫塵世與超越軀體, 這當中的轉折點就是靈性智慧。 21

22 至樂—二.生死 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 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 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
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22

23 善生善死 〈大宗師〉: 大自然賦予人類形軀, 生而勞作, 長而養家活口, 年老時稍事休閒, 最終而死亡休息。 23

24 生為累贅,死為決癰 〈大宗師〉: 人身只是五行物質的聚合,生命暫時寄託在肉身裡。 死亡是回歸大自然, 猶如剔除潰爛的膿瘡,
死後才能返回天真之鄉。 24

25 大宗師 ━大化 不知所以生, 不知所以死, 不知孰先, 不知孰後。 若化為物, 以待其所不知之化。 25

26 養生主━ 懸解 適來,夫子時也, 適去,夫子順也。 安時而處順, 哀樂不能入也。 古者謂是帝之懸解 。 26

27 生命自然觀 生老病死是完整一體的, 既愛戀生命,也珍視死亡。 死生是註定的命運, 自然界有日夜四時之循環, 這是天意的安排。 27

28 4.髑髏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問之曰︰ 「夫子貧生失理而為此乎? 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 乎? 將子有不善之行,
愧遺父母妻子之醜而為此乎?」 28

29 髑髏 「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 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語卒,援髑髏,枕而臥, 夜半,髑髏見夢曰︰
「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 子欲聞死之說乎?」 29

30 死後的享受 「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 亦無四時之事。 縱然以天地為春秋, 雖南面王樂, 不能過也。」 30

31 莊子的三段式生命觀 提升心境有三層次︰ 善生善死—處理物質色身 樂生樂死—心境調整 外生死——生命的超越 31

32 第三章 修養功夫與精神境界 莊子的功夫論是完整有系統的, 所以對於道家修行有開創之功,
第三章 修養功夫與精神境界 莊子的功夫論是完整有系統的, 所以對於道家修行有開創之功, 他的修養功夫論通常以內七篇為主要研究對象,這是符合於年代考證的。 32

33 超越塵世的完美人格 莊子提出完美人格典範,共分做九等:聖人、神人、至人、真人、 賢人、德人、全人、天人、大人, 九種楷模。
他們都是修養的超越典範。 從短暫的現世提升超越, 成為永恆的生命主體成就。 33

34 逍遙遊 ━ 精神境界 ━ 無極之外復無極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 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逍遙遊 ━ 精神境界 ━ 無極之外復無極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 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 34

35 逍遙遊 ━ 精神出路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 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徬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不夭斤斧,
逍遙遊 ━ 精神出路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 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徬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不夭斤斧, 物無害者,無所可用, 安所困苦哉? 35

36 齊物論 聖人 聖人不從事於務, 不就利,不違害。 不喜求,不緣道。 無謂有謂,有謂無謂, 遊乎塵垢之外。 36

37 繼承老子對於道的看法 齊物論━ 大道不稱,大辯不言, 大仁不仁,大廉不嗛, 大勇不忮… 五者無氣而幾向方矣。 37

38 齊物論━ 天府 、葆光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 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齊物論━ 天府 、葆光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 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38

39 人生智慧━善與惡兼具 養生主 ━ 為善無近名, 為惡無近刑。 緣督以為經,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39

40 人間世━ 1.至人 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 擾則憂,憂而不救。 古之至人, 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 所存於己者未定,
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40

41 人間世 ━ 2.養中 夫乘物以游心, 託不得已以養中, 至矣。 若為致命,此其難者。 41

42 人間世—1.心齋 顏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 「若一志,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耳止於聽,心止於符。」
42

43 人間世 ━ 齋心 氣也者, 虛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43

44 人間世 ━ 支離之德 夫支離其形者, 猶足以養其身, 終其天年。 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44

45 德充符—形骸 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 我拂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 則廢然而返。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 45

46 德充符━內與外 吾與夫子遊十九年矣, 而未嘗知吾兀者也。 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 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 不亦過乎? 46

47 德充符━ 該忘的事 故德有所長, 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 此謂誠忘。 47

48 德充符 ━ 做人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有人之形故群於人。 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渺乎小哉,所以屬於人。 謷乎大哉,獨成其天。 48

49 德充符━ 聖人 聖人不謀、不斲、無喪、不貨、天鬻也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友人之形,故群於人, 吾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渺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 謷乎大哉,獨成其天。 49

50 德充符 ━ 內傷其身 道與之貌,天與之形, 無以好惡內傷其身。 所謂無情者,不以好惡內傷其身,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50

51 大宗師 ━ 真人 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
大宗師 ━ 真人 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不以心損道,不以仁助天,是之謂真人。 51

52 大宗師: 真人的處世之道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其一與天為徒, 其不一與人為徒, 天與人不相勝也, 是之謂真人。 52

53 大宗師 聖人修道的方法 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告而守之,三日而後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
大宗師 聖人修道的方法 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告而守之,三日而後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後能外生 , 已外生矣,而後能朝撤, 53

54 大宗師 朝徹 朝徹,而後能見獨。 見獨,而後能無古今。 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54

55 大宗師: 修行的九段功夫 求道 守道 外天下 外物 外生 朝徹 見獨 無古今 不死不生 55

56 大宗師: 生命的歷練 以天地為大爐, 以造化為大冶, 惡乎往而不可哉! 56

57 大宗師━ 相忘塵俗 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給養, 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 故曰: 魚相忘乎江湖 ,人相忘乎道術。
大宗師━ 相忘塵俗 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給養, 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 故曰: 魚相忘乎江湖 ,人相忘乎道術。 57

58 大宗師 ━ 坐忘 忘禮樂→忘仁義→坐忘。 何謂坐忘?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 同於大通, 此為坐忘。 58

59 應帝王 ━ 修心之道 汝遊心於淡, 合氣於漠, 順物自然 而無容私焉。 59

60 應帝王 ━ 至人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體盡無窮,而遊無朕,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應帝王 ━ 至人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體盡無窮,而遊無朕,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 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60

61 天地—忘己 忘乎物, 忘乎天, 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 是之謂入於天。

62 刻意— 養神 純粹而不雜, 靜一而不變, 淡而無為, 動而天行, 此養神之道也。

63 刻意— 聖人貴精 純素之道, 唯神是守。 守而勿失, 與神為一。 一之精通, 合於天倫。

64 達生 忘足,履之適也。 忘腰,帶之適也。 忘是非,心之適也。 不內變,不外從, 是會之適也。 始忽適而未嘗不適, 忘適之適也。

65 田子芳—榮華富貴有定時 吾以其來不可卻也, 其去不可止也。 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 無憂色而已矣。 其在彼耶,亡乎我。 其在我耶亡乎彼。

66 庚桑楚—平心靜氣 欲靜則平氣, 欲神則順心, 有為也欲當, 則緣於不得已。 不得已之類, 聖人之道。

67 外物—養生 靜然可以補病, 眥搣可以休老, 寧可以止遽。

68 外物—得意忘言 荃者所已在魚, 得魚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兒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69 讓王—忘心 故養志者忘形, 養形者忘利, 致道者忘心矣。

70 讓王—知足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自得者失之而不懼, 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71 讓王—窮通皆樂 古之得道者, 窮亦樂, 通亦樂。 所樂非窮通也。 道德於此, 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

72 漁父—1.八疵 非其事而事之謂之傯。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希意道言謂之諂。 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
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匿。 不擇善否,兩容頰適, 偷拔其所欲,謂之險。 72

73 漁父━2.慎守其真 真悲,無聲而哀。 真怒,未發而威。 真親,未笑而和。 真在內者,神動於外, 是所以貴真也。 73

74 第四章莊子對於「神」的定義 《莊子》一書中出現甚多次與「神」有關的文句, 「神」乃一字多義詞,意思分為三類: 有時稱外在之神明,或造物主,
有時稱自體精神, 有時做形容詞用。 74

75 神與精神 對於生命的主體,除了有魂魄之外,莊子也同意有精神、心神。 〈知北游〉說 : 「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
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 「昔之昭然者,神者先受之。 今之昧然者,且又為不神者求耶?」 75

76 世間萬化不需執意,從短暫的憂慮中解脫。除了有人、有鬼、還有神外,還有數不清的精靈。
從平庸化為不朽,它可能是神話, 也可能是價值的追求建立。 莊子的文章,既是文學,也是哲學,更是藝術。 76

77 一、 外在神明 大宗師: 神鬼神帝 刻意: 與神為一 天下: 神人 配神明, 神由何降 淡然獨與神明居 ,神明往矣 天地: 無心而得鬼神服
知通於神 77

78 外在 達生: 見者驚猶鬼神, 器之所以疑鬼神 知北遊: 神將來舍 徐無鬼 :神者不自許也, 神者好和而惡姦。 78

79 外在 外物: 神者不勝 列御寇 :神者弗齒, 神者徵之, 明之不勝神也久矣 79

80 造化者 冥冥之中有造物主, 猶如鋾鑄鋼鐵的鑄劍師。 莊子的造化觀念隱藏在大自然宇宙中,生命的變化只要順從祂即可。 80

81 二、主體精神 逍遙遊:神人,神凝 德充符: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 大宗師: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 在宥:抱神以靜 天地:神生不定
天道:形德仁義,神之末也。 81

82 主體心神 天道: 外天地,遺萬物,神未嘗有所困 也。 刻意:德全而神不虧,其神純粹,養神之道,精神四達並流,唯神是守,
田子方:古之真人,其神經乎大山而無 介。 82

83 主體精神 知北遊:合彼神明至精,油然不形而神 精神生於道,澡雪而精神 徐無鬼:勞君之神與形 養吾思與吾神 則陽:滅其情,亡其神。 83

84 主體精神 外物: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讓王:不能自勝則從之,神無惡乎? 列御寇:歸精神乎無始, 敝精神乎蹇淺, 受乎心,宰乎神。 84

85 三、形容詞 齊物論: 至人神矣 天地: 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知北遊: 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 今之昧然也,且又為不神者 求邪? 85

86 魂魄 莊子對於中國道家思想立於開山祖師的地位。 魂魄之說出於〈知北游〉 : 「解其天弢,墮其天袠,紛乎宛乎。 魂魄將往,乃身從之。
乃大歸乎!」 86

87 魂與魄 莊子用類比的方式說明身體與魂魄的關係: 弓袋中裝有弓,劍囊裡包裹著劍,一旦抽出了劍,拔出了弓,空空的布囊萎頓在地,不再重要。
魂魄先離去,身體無用被捨棄, 此乃大歸乎! 87

88 有鬼乎? 莊子有神秘思想,但經常以疑問句提問題,不作進一步的剖析。 〈寓言篇〉中他又如此戲論 : 莫知其所終,若之何其無命也 ?
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 ? 有以相應也,若之何其無鬼耶 ? 無以相應也,若之何其有鬼耶? 88

89 第五章 寓言中的哲理 外篇與雜篇中寓言甚多, 從發生的時間看, 有些是漢朝以後的事, 所以學術界認為莊子的原著以內七篇位主,其他非莊子所做,
第五章 寓言中的哲理 外篇與雜篇中寓言甚多, 從發生的時間看, 有些是漢朝以後的事, 所以學術界認為莊子的原著以內七篇位主,其他非莊子所做, 但亦含有相當大的哲學趣味。 89

90 人間世 ━ 櫟樹 匠石至齊---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弟子曰︰「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 何邪?」曰︰「已矣,
人間世 ━ 櫟樹 匠石至齊---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弟子曰︰「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 何邪?」曰︰「已矣, 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滿,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90

91 人間世 櫟樹神 匠石歸,櫟社見夢曰︰ 「---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苴梨橘柚, 果瓜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 折,小枝泄。
人間世 櫟樹神 匠石歸,櫟社見夢曰︰ 「---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苴梨橘柚, 果瓜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 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則也。故不終期天年 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 91

92 櫟樹神的心聲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 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 有此大也邪?
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92

93 人間世 ━ 神人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 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
人間世 ━ 神人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 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 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僤傍者斬之。 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於斧斤, 此材之患也。 93

94 人間世 神人不祥 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 與豚之亢鼻者, 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 此皆巫祝已知之矣, 所以為不祥者。 此乃神人為大祥也。
人間世 神人不祥 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 與豚之亢鼻者, 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 此皆巫祝已知之矣, 所以為不祥者。 此乃神人為大祥也。 94

95 人間世━無用之用的智慧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 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可用之用, 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95

96 材與不材 「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 故未免乎累。 若夫乘道德而浮遊則不然,無譽無 毀、一龍一蛇,與時俱化------ 物物而不物於物,
則胡可得而累邪?」 96

97 山木—1.材與不材之間 弟子問︰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
「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97

98 第六章 對儒家的諷刺 齊物論━ 道惡乎隱而有真偽 ? 言惡乎 隱而有是非?
第六章 對儒家的諷刺 齊物論━ 道惡乎隱而有真偽 ? 言惡乎 隱而有是非? 道惡乎往而不存? 言惡乎存而不可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 98

99 田子方—5.論儒士: 儒者冠圓冠者知天時, 履方履者知地形。 綬珮玦者事至而斷, 99

100 虛有其表 君子有其道者 未必為其服也, 為其服者 未必知其道也。 100

101 外物—4.發冢 儒以詩禮發冢。 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若何?」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佈施,死何含 珠為?』 接其鬢,壓其鐬,而以今錐控其頤, 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 101

102 讓王—原獻與子貢對話 憲聞之, 無財謂之貧, 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 今憲,貧也, 非病也。

103 讓王 夫希世而行, 比周而友, 學以為人, 教以為己, 仁義之匿,輿馬之飾, 憲不忍為也。

104 讓王 子曰︰ 君子通於道之謂通。 窮於道之謂窮。 今丘抱仁義之道 以遭亂世之患, 其何窮之為?

105 讓王 內省不咎於道, 臨難不失其德, 大寒既至, 霜雪既降, 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06 盜拓 人上壽百歲, 除病瘦死喪憂患, 其中開口而笑者, 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 天與地無窮, 人死者有時,

107 盜拓 操有時之具, 而託於無窮之間, 忽然無異騏驥之馳過隙也, 不能說其志意,養其壽命者, 皆非通道者也。

108 漁父 子貢對漁父介紹孔子: 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 飾禮樂,選人淪, 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 將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

109 漁父 客乃笑而還,行言曰: 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 苦心勞形 以危其真, 嗚呼, 遠哉,其分於道也。

110 漁父—守真 謹修其身, 慎守其真, 還以物與人, 則無所累以。

111 漁父—順道者生 道者,萬物之所由也, 庶物失之者死, 得之者生, 為事逆之則敗, 順之則成, 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

112 第七章 《 莊子》一書中的成語 逍遙遊: 大而無當,大相逕庭,尸祝代庖, 中規中矩,吸風飲露,才大難用, 流金焦土,綽約處子,御風而行,
第七章 《 莊子》一書中的成語 逍遙遊: 大而無當,大相逕庭,尸祝代庖, 中規中矩,吸風飲露,才大難用, 流金焦土,綽約處子,御風而行, 朝生暮死,椿萱並茂,鵬程萬里, 腹牢騷,扶搖直上,無何有之鄉, 跳樑小丑。 112

113 齊物論━成語 存而不論,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栩栩如生, 莊周夢蝶,朝三暮四,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113

114 養生主━ 成語 目無全牛,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游刃有餘,薪火相傳,迎刃而解, 恢恢有餘,安時處順,躊躇滿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養生主━ 成語 目無全牛,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游刃有餘,薪火相傳,迎刃而解, 恢恢有餘,安時處順,躊躇滿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14

115 人間世━ 成語 山木自寇,不翼而飛,心如膏火, 支離破碎,師心自用,無用之用, 虛室生白,與古為徒,螳臂擋車, 溢美之言,無所逃天地間。
115

116 成語 德充符:入吾彀中,鑑止於水, 肝膽楚越。 大宗師:相視莫逆,至人無夢, 真知灼,相濡以沫,相忘江湖 應帝王:功蓋天下 ,虛與委蛇 。
116

117 成語 馬蹄 :白玉微瑕 胠篋 :探囊取物,盜亦有道,竊鈎竊國 在宥 :掉頭不顧,混混沌沌,獨往獨來 ,雀躍三百。
天地 :大惑不解,洋洋大觀,目迷五色 ,止知其一 不知其二。 117

118 成語 天道 :得心應手,澤及萬世,不疾不徐,得心應手。 天運 :滿坑滿谷,一不可待,東施效顰 刻意: 吐故納新。
秋水 :一日千里,井底之蛙,弦歌不輟 曳尾途中,貽笑大方,邯鄲學步 以管窺天,望洋興嘆,夏蟲不可 語冰。 118

119 成語 至樂 :鼓盆而歌,呆若木雞。 達生 :昭然若揭,進退中繩。 山木: 似是而非,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田子方: 失之交臂,亦步亦趨,
瞠乎其 後,哀莫大於心死, 119

120 成語 知北遊: 白駒過隙,每下愈況, 道在屎溺,無始無邊。 庚桑楚 : 迫在眉睫 徐無鬼: 害群之馬 外物 :得魚忘筌,血化為碧。
讓王: 捉襟見肘,萬鍾之祿 120

121 成語 盜跖 :久病成醫,無病呻吟。 漁父 :分庭抗禮,息隱林泉。 列御寇 :探驪得珠,屠龍之技, 能者多勞。 天下 :學富五車,內聖外王,
櫛風沐雨,荒唐之言。 121

122 第八章 人生態度 〈養生主〉:秦失弔問老子。乾嚎三聲離去。 來,是應有的時機。 去,是順應天時。 承受天命的人,喜怒哀樂無動於衷。
第八章 人生態度 〈養生主〉:秦失弔問老子。乾嚎三聲離去。 來,是應有的時機。 去,是順應天時。 承受天命的人,喜怒哀樂無動於衷。 符應天意,一切自然。 哀傷痛哭,有違真性情,是為天刑。 122

123 順應萬化 人類何以有生?活的好好的為何會死? 活人不知死後事,死人不知活人事。 接受萬化,且順應萬化,隨時等待接受大自然高深莫測的突然變化。
順應大自然的一切變化,才能與天道合一。 123

124 隨順自然 方外之士忘記體內五臟肺腑, 不在意外表五官耳目, 隨順生命任運變化,不勞神始終端倪。 精神飄邈,心志消遙,飄搖出塵,
遨遊方外,無為無意, 世俗禮教只是兒戲。 124

125 人與上天的關係 宇宙天地是一只造化的大洪爐, 人只要順從大化流行,不必依己意與天抗爭。人何必與天對抗呢? 以父子關係類比天人關係─
不但順從且唯命是從。 125

126 人間世 事業 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 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 事若成,必有陰陽之患。 若成與不成而無後患者, 唯有德者能之。 126

127 人間世 禍福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 天下無道,勝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127

128 人間世 義與命 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 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無所逃於天地間。 128

129 人間世 安之若命 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
人間世 安之若命 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 知其不可若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129

130 大宗師 人有生死 夫大塊載我以形, 勞我以生, 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故善無生者, 乃所以善無死也。 130

131 大宗師: 人生有得有失 且夫得者,時也。 失者,順也, 安時而處順, 哀樂不能入也。 131

132 無知的恐懼 對於不懂的才會恐懼,應該說無知造成恐懼。 〈齊物論〉: 麗姬嫁夫,先泣後喜。
除了死亡。人類還有許多東西可怕,如蛇類、蟲子、狗吠、黑暗、失去、寂寞... 132

133 大宗師 命運 死生,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與, 皆物之情也。 133

134 大宗師 ━ 脫離困境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 相昫以濕,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 與其譽堯而非桀, 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134

135 大宗師 : 生命觀 故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 善夭,善老。 善始,善終。 人猶效之, 又況萬物之所係, 而一化之所待乎? 135

136 大宗師 安時處順 得者,時也。 失者,順也。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 136

137 庚桑楚— 容人的雅量 與物窮者,物入焉。 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 焉能容人。 不能容人者無親, 無親者盡人。

138 讓王— 節制 能尊生者, 雖富貴,不以養傷生。 雖貧賤,不以利累形。 今世人居高官尊爵者, 皆重失之, 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

139 說劍 ━ 志向 天子之劍匡諸侯,天下服。 諸侯之劍四封之內無不賓服。 庶人之劍無異於鬥雞,一但命絕矣,無用於國事。
說劍 ━ 志向 天子之劍匡諸侯,天下服。 諸侯之劍四封之內無不賓服。 庶人之劍無異於鬥雞,一但命絕矣,無用於國事。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 臣竊為大王薄之。 139


Download ppt "莊子哲學 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李開濟撰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