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叶性肺炎的护理 含山县人民医院儿科 陈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叶性肺炎的护理 含山县人民医院儿科 陈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叶性肺炎的护理 含山县人民医院儿科 陈梅

2 定义 大叶性肺炎是一类病原体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

3 临床特点 临床上起病急骤,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严重者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病程大约一周,体温骤降,症状消失。该病多发生于大龄儿童。 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

4 病理特点 儿童期病理分型常以支气管肺炎为主,但近几年大叶性肺炎呈上升趋势, 其治疗周期较长。
以往认为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上的年长儿,偶见于婴幼儿。 但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尤其是MP性大叶性肺炎。

5 病原学分析(一) 发病年龄以1~7岁为主, 细菌感染多发生于3岁以内,支原体感染多发生3岁以上,而病毒感染在所有年龄组都 有较高的发生率。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谱因其特殊的生理状态及生活方式而不同。 发病年龄以1~7岁为主, 细菌感染多发生于3岁以内,支原体感染多发生3岁以上,而病毒感染在所有年龄组都 有较高的发生率。

6 病原学分析(二)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大叶性肺炎的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发生了改变。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渐增多。

7 病原学分析(三) 病毒病原在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婴幼儿。这与婴幼儿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缺少SIgA有关;而学龄前期、学龄期的儿童随着机体免疫功能不断增强,病毒感染率降,表明病毒感染在婴幼儿期的大叶性肺炎中是防治的重点。

8 流行特点 肺炎流行季节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6~8月为另一高峰期, 病毒和支原体主要在寒冷季节流行,病毒和细菌感染以5~8月为最高。

9 护理措施 (一)改善呼吸功能 1、环境与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使患儿安静,可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1、环境与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使患儿安静,可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2、按医嘱给氧 一般采用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L—1L/min;缺氧明显者用面罩给氧。 3、按医嘱给药

10 护理措施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嘱患儿多饮水 2、协助患儿更换体位并拍背,知道有效咳嗽 3、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
4、必要时给予吸痰,但不能过频 5、按医嘱给解痉、祛痰等药

11 护理措施 (三)维持体温正常 1、每四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超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者须1—2小时测量一次。
2、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药物降温。 3、加强口腔护理。 4、皮肤护理。

12 护理措施 (四)营养及水分的补充 1、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2、鼓励患儿多饮水 3、重症患儿不能进食时,采取静脉营养

13 护理措施 (五)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 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如患儿出现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
2、密切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消失以及呕吐的性质、有无便血等。 3、若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烦躁不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患侧呼吸运动受限,提示并发了脓胸或脓气胸。

14 护理措施 (六)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加强患儿的营养,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活动。 2、及时接种各种疫苗。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积极治疗。 5、教会家长处理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使患儿在疾病早期能得到及时控制。

15 Thank You!


Download ppt "大叶性肺炎的护理 含山县人民医院儿科 陈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