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与药物 不良反应(ADR)的护理防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与药物 不良反应(ADR)的护理防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与药物 不良反应(ADR)的护理防范
监利县第二人民医院 药 剂 科

2 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1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 针对不同微生物感染选用相应的抗菌药物;
1.1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 针对不同微生物感染选用相应的抗菌药物; (2)所选取的抗菌药物应符合其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征; (3)避免不合理的给药方法; (4)避免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5)避免引起病源菌的耐药性; (6)联合用药时避免用药顺序不当。

3 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2 抗菌药物的选择 (1)明确诊断(循证医学); (2) 明确致病菌;
1.2 抗菌药物的选择 (1)明确诊断(循证医学); (2) 明确致病菌; (3) 了解所要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4)严格用药疗程(足量短疗程); (5)预防二重感染; (6)预防细菌耐药性快速产生; (7)根据PAE(抗生素的后效应)制定联合用药方 案; (8)特殊人群用药方法; (9)预防性用药; (10 治疗后评价。

4 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48-72h仍不显效时应考虑: (1) 诊断错误:如非细菌性感染或非感染性发热(如药物热);
(2) 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如抗菌谱不符; (3) 用药方法不当:如剂量不足,给药途径不当,到达病灶的药物浓度过低; (4) 耐药菌感染:如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感染用青霉素无效; (5) 患者体质欠佳,免疫功能低下,机体防御功能减退,从而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 (6) 可能为混合感染,需联合用药。

5 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3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1) 防止滥用、有的放矢; (2) 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要正确界定;
1.3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1) 防止滥用、有的放矢; (2) 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要正确界定; (3)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 (4) 二重感染的预防 ; (5) 孕、产妇抗菌药物选择; (6) 预防性用药; (7) 联合用药; (8) 实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6 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4 我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几种表现 (1)选择抗菌药物的目标不明确; (2)给药途径不合理;
1.4 我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几种表现 (1)选择抗菌药物的目标不明确; (2)给药途径不合理; (3)给药方法不正确; (4)重复使用同一类抗菌药物; (5)溶媒选择不当; (6)抗菌药+酶抑制剂大量使用; (7)小儿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8)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

7 2. 开展临床药学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应达到以下七条标准: (1)药物正确无误; (2)用药指征适宜;
2. 开展临床药学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应达到以下七条标准: (1)药物正确无误; (2)用药指征适宜; (3)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使用及价格对病人适宜; (4)剂量、用法、疗程妥当; (5)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不良反应小; (6)药品调配及提供给病人的药品信息无误; (7)患者遵嘱情况良好。

8 2. 开展临床药学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的先决条件 (1) 合格的药品; (2) 正确的药物; (3) 正确的贮存条件等;
2. 开展临床药学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的先决条件 (1) 合格的药品; (2) 正确的药物; (3) 正确的贮存条件等; (4) 正确的使用方法。

9 2. 开展临床药学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药学部门协助临床做好合理用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治疗药物监测; (2)新药的临床试验;
2. 开展临床药学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药学部门协助临床做好合理用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治疗药物监测; (2)新药的临床试验; (3)合理用药咨询; (4)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10 3. ADR的护理防范 药品不良反应(ADR): 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作用无关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有害的怀疑与药品有关的医学事件。

11 3. ADR的护理防范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1)用药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 (2)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3)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 (4)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  (5)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

12 3. ADR的护理防范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 (1)引起死亡 (2)致畸、致癌或出生缺陷
(1)引起死亡                              (2)致畸、致癌或出生缺陷                        (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6)其他有意义的重要医学事件。如,尽管事件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和/或需住院,但为了预防出现任一上述所列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治疗,通常也被认为是严重的。

13 3. ADR的护理防范 (1)首先护理人员应对我院常用药物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熟悉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了解药物制剂、药品管理、药物评价、新型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初次接触的新药,要认真仔细的阅读说明书,充分了解药物的归类、特点和注意事项,使自己在实施药疗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14 3. ADR的护理防范 (2)观察患者用药后对药物的反应,及时向医生提供ADR的诊断和治疗症状 ADR有几种表现: (a) 过敏反应;
(b) 胃肠反应; (c) 神经系统反应; (d) 中毒症状; (e) 药物引起的肝肾病变等。

15 3. ADR的护理防范 (3) 熟悉ADR发生的促发因素
一般而言,年老体弱,心、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是多数ADR发生的促发因素。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用药不慎则易产生严重ADR或中毒。既往病史也是某些ADR发生的重要因素。

16 3. ADR的护理防范 (4) 注意ADR发生的规律性 ADR一般分为A、B型。

17 3. ADR的护理防范 (5) 注意ADR的先兆症状

18 3. ADR的护理防范 (6)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避免非医嘱性自我给药
(6)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避免非医嘱性自我给药 应向患者交代清楚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时间安排等,让患者了解有关的药物知识,可能发生的ADR的常见表现和基本处理方法,以及饮食、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及早辨识和处理ADR,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19 3. ADR的护理防范 (7) 熟悉ADR处理原则
ADR处理的总原则是:减量停药,去除病因;延缓吸收,加强排泄;支持治疗,对症处理。发现严重的ADR应及时通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ADR监测小组,在积极实施抢救的同时,医、护、药三方人员要对相关用药进行因果分析,最后确定是否属于ADR,由何药引起,再填写规范化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并向上一级ADR监测中心报告,原始资料注意保存。

20 3. ADR的护理防范 (8) 严格三查七对制度 严格执行“三查” “七对”,对有疑问的药物问清楚再用,不熟悉的药物问清楚再用,新特药物查清楚再用,换包装药物核对清楚再用,药名不符核对清楚再用,医嘱核查清楚再用。总之必须有确切把握再实施药物治疗。

21 3. ADR的护理防范 (9) 掌握配伍禁忌 观察药疗全程
(9) 掌握配伍禁忌 观察药疗全程 严格掌握配伍禁忌,特别在执行输液医嘱时,必须根据药物性质安排用药顺序,每组液体交换时要冲管。应该切记应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实施治疗。

22 3. ADR的护理防范 (10)积极配合救护 保障治疗安全 (a) 及时报告、积极协助医生处理ADR (b) 对症护理

23 3. ADR的护理防范 (11) 向患者合理解释出现的ADR
一旦发现ADR时,首先要采访对患者进行安慰,告知任何合格的药物均有治疗作用和ADR,ADR的出现只是暂时的,正常的ADR是可对症处理的,不必过分紧张。对有恐惧表现的患者给予安慰,耐心解释药物的性能、作用、用药目的及ADR表现,使其正确对待自身的症状,消除惊慌和对治疗的不信任感。

24 谢谢!欢迎交流。


Download ppt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与药物 不良反应(ADR)的护理防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