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语文课件 设计制作:张国生 《孟子》两章 大语文课件 导入 孟子 第一章 第二章 归纳 扩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语文课件 设计制作:张国生 《孟子》两章 大语文课件 导入 孟子 第一章 第二章 归纳 扩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语文课件 设计制作:张国生 《孟子》两章 大语文课件 导入 孟子 第一章 第二章 归纳 扩展

2 先考一道时事政治题: 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 ”的执政观念。
  先考一道时事政治题:   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 ”的执政观念。      以人为本 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你知道吗,这并不是胡总书记的“原创”——他是化用了中国古代一个思想家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创立“以民为本”思想的是谁呢? 是孟子 大语文课件

3 孟子: 中国仅次于孔子的 ——亚圣。 历史上往往“孔孟”并称。 儒家思想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大语文课件

4 孟子  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画像 大语文课件

5 至今山东邹城还完好地保存着孟庙和孟府,他们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庙大门   至今山东邹城还完好地保存着孟庙和孟府,他们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语文课件

6 孟庙“亚圣殿”和 其中供奉的孟子塑像 大语文课件

7 在邹城,人们以孟子为家乡的自豪 (孟府前面的“亚圣”牌坊)
大语文课件

8 孟府大门和内景 大语文课件

9 2005年10月13日,张老师来孟庙拜谒孟子 孟庙、孟府的照片也都是张老师亲自拍摄
大语文课件

10 孟子墓(亚圣林) 碑文:亚圣孟子墓 大语文课件

11 孟母教子   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受到严格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布般半途而废。“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大语文课件

12 孟子周游列国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却“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还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 大语文课件

13 孟子晚年 著书立说   孟子周游列国,但诸侯各国忙于战争,没有几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政策。晚年的孟子带领他的亲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整理阐发儒家典籍,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 大语文课件

14 关于《孟子》   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大语文课件

15 易错问题 《孟子》的作者是谁? 是孟子及其门人。 大语文课件

16 当代各种版本的《孟子》 大语文课件

17 小知识:四书   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总称。《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时朱熹将这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四书成了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 大语文课件

18 阅读第一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大语文课件

19 朗读 正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大语文课件

20 朗读 正音: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大语文课件

21 划分句子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划分句子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大语文课件

22 注释 加下划线者课本已注,红色的为重点词语,下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及政治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内部团结 齐心协力 注释 加下划线者课本已注,红色的为重点词语,下同 外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 放弃 逃跑 武器装备 护城河 大语文课件

23 说文解字 兵 会意字,上面的“斤”是战斧,下面是两只手。 原意是武器,兵器。 “兵革”就是其本意。 “士兵”是后起意。 大语文课件

24 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威慑威服 注释 边疆 巩固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到极点 通“叛” 到极点 大语文课件

25 至 说文解字 甲骨文、金文都是一支箭加一横,表示射到某点,也表示“到达”之意。 也表示“到极点”。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即是这样。
大语文课件

26 难句翻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性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固, 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 大语文课件

27 难句翻译: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大语文课件

28 译 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内部团结、齐心协力。
译 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内部团结、齐心协力。   (例如一座只有)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大语文课件

29   所以说,使百性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父母兄弟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大语文课件

30 答 问 大语文课件

31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个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个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当然是“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大语文课件

32 什么是“人和” ? 人和,是内部团结,齐心协力。 是下文说的“得道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老师提示: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大语文课件

33 第1自然段有四个短句代表了“地利”,并与“天时”与“人和”相比,它们是:
  第1自然段有四个短句代表了“地利”,并与“天时”与“人和”相比,它们是: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与“天时” 比 与 “人和”比 大语文课件

34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 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大语文课件

3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应靠施仁政 大语文课件

3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么? 仁政 大语文课件

37   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为什么? 看下页“本文论证结构” 大语文课件

38 本文论证结构 1.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1句) 2. 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3.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 大语文课件

39 这一章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设例(“举例论证”之一种) 对比论证(属于“道理论证”)。 拿天时和地利对比,拿地利与人和对比;
拿得道者与失道者对比。 大语文课件

40 阅读第二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大语文课件

41 gé áo quǎn yuè xī zēng fú 朗读 正音:
朗读 正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zēng 大语文课件

42 划分句子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划分句子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有争议,亦可: 行拂/乱其/所为 大语文课件

43 朗读 正音: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大语文课件

44 划分句子节奏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有的版本标点如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大语文课件

45 注释 起用举用 起用 田地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市场 大语文课件

46 知识补充: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上古帝王。姓姚,名重华。曾在历山(今济南历山县)耕田,以孝著名。三十岁时,被尧看中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尧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黄和女英嫁给他。舜在位48年,南巡时崩于苍梧,传位于禹。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右下方的木雕为舜耕历山图。 大语文课件

47 知识补充: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商代奴隶出身的宰相。是傅岩人,故以傅为姓。他虽出身卑微,但自幼聪慧,勤学好问,对国家大事颇有见解。傅岩取水的水道坏了,他当泥水匠修水道时,遇到了以布衣身份游历的武丁。武丁非常欣赏他,与之结为好友。后武丁即商王位,就拜傅说为相。武丁在傅说辅佐下从王室开刀,大力整治腐败,并与周边国家修好,使商朝国势复兴,成为东方第一强国。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泥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傅说 大语文课件

48 知识补充: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胶鬲,周代良臣。为避纣王暴虐,曾做贩卖鱼盐的商人。被周文王起用,后来又辅佐周武王成就大业 。 大语文课件

49 知识补充: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字夷吾,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管仲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他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成就丰功伟业。 士,狱官。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 山东临淄 大语文课件

50 知识补充:孙叔敖举于海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
曾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宰相)。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 今湖北荆州有孙叔敖墓,安徽霍邱县有孙叔敖塑像。 大语文课件

51 知识补充: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晋灭虞,俘虏了虞公及百里奚,就将他作为穆姬的媵人(随嫁的人)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到宛(今河南南阳),却又被楚国人捉去。 秦穆公胸怀大志,求贤若渴,有人告诉他,穆姬的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百里奚逃到楚国。秦穆公愿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于是派使者到楚,说:“我国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贵国,请允许我们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钱,就答应了。后来秦穆公用百里奚为相,在他的辅佐下,秦国开地千里,秦穆公也成五霸之一。 由于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赎回来的,所以说“举于市”(集市)。 大语文课件

52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买回登上了相位。 大语文课件

53 注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贫穷 使……受苦
使……劳累 这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惊动 使……坚韧 违背不顺 增加 通“增” 大语文课件

54 小知识: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一种“使动”用法: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译成现代汉语时往往需要加一个“使”字。
  小知识: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一种“使动”用法: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译成现代汉语时往往需要加一个“使”字。   这就如现代汉语的“繁荣经济”“巩固国防”,其意思是使经济繁荣,使国防巩固。   本文那些动词是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红色的是使动用法) 大语文课件

55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体肤饿瘦,使他遭受贫穷,行事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大语文课件

56 注释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犯错误 注释 同“横” 阻塞 奋起 表现 脸色 在国外 明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势力地位相当的 守法度的臣 辅佐君主的贤士 在国内 大语文课件

57 难句解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三个短句都有省略:
(憔悴枯槁)征于色 (吟咏叹息)发于声 而后(众人才能)喻(之) 大语文课件

58 译文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受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吟咏叹息之气)在声音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威胁,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这样才会明白,(人们会)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溺安乐而衰亡。 大语文课件

59 答 问 大语文课件

60 他们在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自然段列举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人都出身贫贱; 他们在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大语文课件

61 行拂乱其所为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其心志,动心忍性 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个句子中对“是人”进行的磨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请你将原文按此归类。   ①行为方面:   ②生活方面:   ③精神方面:   ④身体方面: 行拂乱其所为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其心志,动心忍性 劳其筋骨 大语文课件

62 这一章的主旨句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一章的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语文课件

63 难句阐释:为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呢?
  难句阐释:为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呢? 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语文课件

64 第一段中既有事实论证,也有道理论证,请分别指出。
  第一段中既有事实论证,也有道理论证,请分别指出。 事实论证: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道理论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语文课件

65 思维求真: “人恒过,然后能改”,是这样吗?
有的错误能改,有的错误不能改。 有的错误虽然能改,但已给国家、个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文化大革命) 。 有的错误一犯,就不再有改正的机会。 例如……(请你补充例子) 所以…… (请你补充结论) 大语文课件

66 归纳 复习 大语文课件

67 语文常识:孟子名什么?字什么? 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人? 是什么人物? 属于什么学派?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代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思想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 大语文课件

68 孟子和孔子有什么传承关系?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再传弟子。 大语文课件

69 给加红色的字注音 畎亩 傅说 胶鬲 百里奚 曾益 法家拂士
给加红色的字注音 畎亩 傅说 胶鬲 百里奚 曾益 法家拂士 quǎn yuè zēng 大语文课件

70 解释词语 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及政治形势。 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郭: 外城。 城:
兵革: 米粟: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及政治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外城。 城墙。 武器装备。 粮食。 大语文课件

71 是人 域民 封疆 固国 威天下 得道 寡助之至 这。 界限,用作动词,译为“限制”。 疆,边疆。 巩固。 威慑,威服。
孟子主张的“道”为施仁政。 到极点。 大语文课件

72 举于市 是人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 行拂 动心 忍性
举于市 是人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 行拂 动心 忍性 市场 使……受苦 使……劳累 使……受贫穷 违背,不顺 使……惊动 使……坚韧 大语文课件

73 人恒过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而后喻 法家 拂士 敌国外患 生于忧患
常 犯错误 同“横”,阻塞 奋起 表现 了解,明白 守法度的大臣 辅佐君主的贤士 势力地位相当的 大语文课件

74 指出文中的通假字 “畔”通“叛” “说”通“悦” “曾”通“增” “衡”通“横” “拂”通“弼” 大语文课件

75 归纳“之”的不同用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助词,的 代词,它,指城 代词,它,指施仁政者
无实际意义  取消句子独立性 大语文课件

76 翻译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大语文课件

7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大语文课件

78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父母兄弟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大语文课件

79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大语文课件

8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体肤饿瘦,使他遭受贫穷,行事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大语文课件

81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受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憔悴枯槁)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吟咏叹息)在声音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大语文课件

82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威胁,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大语文课件

83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才会明白, (人们会)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大语文课件

84 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请你将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请你将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富有节奏和气势 大语文课件

85 此外本文还有一些骈句。骈句可使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本文的骈句有:
  此外本文还有一些骈句。骈句可使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本文的骈句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音韵和谐 节奏铿锵 大语文课件

86 最重要的作业 背诵与默写 背过了,才能化为身内之物 才能出口成章和下笔如有神 大语文课件

87 理解性背诵默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 的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大语文课件

8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的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的 主旨句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大语文课件

89 填空: 域民          , 固国          , 威天下         , 不以封疆之界 不以山溪之险 不以兵革之利 大语文课件

90   上天将要赋予某人重大使命,一定要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语文课件

91 成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孟子》中下面一句化用而来:
  成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孟子》中下面一句化用而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大语文课件

92 改错字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合也。
舜发于田亩之中,傳说举于板筑之间,胶鬲举于渔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士。 大语文课件

93 畎 粟 和 傅 版 改错字 鱼 市 士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合也。
舜发于田亩之中,傳说举于板筑之间,胶鬲举于渔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士。 大语文课件

94 扩展 迁移 大语文课件

95 能力迁移:找同类 下面加红色的字,在成语或古诗文名句中还有同意思的,请找几个。
  能力迁移:找同类   下面加红色的字,在成语或古诗文名句中还有同意思的,请找几个。 1.七里之郭 2.失道寡助 3.寡助之至 4. 百里奚举于市 大语文课件

96 参考答案: 1. 郭(外城):青山郭外斜,出郭相扶将…… 2. 寡(少):寡廉鲜耻,寡不敌众,少言寡语……
3.至(到极点):至理名言,可怜之至,辛苦之至…… 4. 市(集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门庭若市…… 大语文课件

97 孟府有一块匾是“七篇贻矩”, 你能解释是什么意思吗?
《孟子》一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 贻:留。矩:规矩——《孟子》为后世留下了治国和做人的准则。 三字经: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大语文课件

98 思维展翅:用其他例子说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老一代革命家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样的坚苦卓绝的考验。 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在美国留学时曾去餐馆送外卖,去高尔夫球场捡球以自己养活自己。 点击进入:李泽楷美国磨砺记 洪战辉,父亲发疯,母亲出走,还有一个捡来的妹妹。 12岁的他如何面对?点击进入: CCTV新闻频道:12岁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网易新闻中心:洪战辉7年做生意挣10万 河南报业网:洪战辉感动中国 参考阅读: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大语文课件

99 深度讨论:一个人只要经历艰苦环境,就一定能成就大业吗?
  深度讨论:一个人只要经历艰苦环境,就一定能成就大业吗? 一方面,孟子认为人才必须经历艰苦环境才能造就,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另一方面,孟子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说明,只有“而后作”,即发奋、奋起,才能成就大业;否则,不但不能成就大业,还会被逆境压垮。 成就人才,需要以上主、客观两方面条件。 大语文课件

100 深度讨论 现今的我国也面临“域民”问题! 你认为应当怎样“域民”?
  人民网新闻:不久前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78级学员回校聚会,全班88人分布于四大洲,至少有7种国籍,其中近六成留在北美!只有少数“海归”。   东方网新闻标题:优秀青年人才流失海外 我们已失掉几个硅谷——目前我国留学生回归率仅有33%。   资料表明:美国目前聚集了全世界1/2的研究生,1/3的本科生,1/4的科技人员。自 年底25年里,我国58万余人出国留学,截至目前,却只有15万人回国工作。 深度讨论 现今的我国也面临“域民”问题! 你认为应当怎样“域民”? 大语文课件

101 网络大课堂 请登录参加专题讨论 (点击进入)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学生论坛”/《〈孟子〉两章》讨论专题。网址: 大语文课件

102 网上阅读孟子 孟子(全文) 孟子生平 孟子学说 孟子名言 孟子专题研究 大语文课件

103 观看中央电视台 “千秋史话”节目 孟子 (点击进入)
课外活动 观看中央电视台 “千秋史话”节目 孟子 (点击进入) 大语文课件

104 再 见 张国生 2000年10月初稿于碧桂园 2007年4月最后修改 大语文课件


Download ppt "大语文课件 设计制作:张国生 《孟子》两章 大语文课件 导入 孟子 第一章 第二章 归纳 扩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