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泸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男 性 生 殖 系 统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主讲教师:余 鸿 思考题

2 组 成 内生殖器 外生殖器 睾丸(生殖腺) 生殖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 附属腺: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 阴茎 阴囊 精囊腺 射精管

3 功 能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生殖管道:运输精子; 促进精子成熟,营养和贮存精子(附睾)。 附属腺、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

4 一、睾丸 ( testis ) 生精小管 睾丸小隔 睾丸纵隔 白 膜 睾丸网 鞘膜脏层 睾丸小叶 直精小管

5 一般结构: 浆膜 —鞘膜脏层 被膜 白膜— 睾丸纵隔、睾丸小隔 实质 睾丸小叶 生精小管→直精小管→睾丸网 睾丸间质

6 白 膜 睾丸纵隔 睾丸小叶

7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

8 (一)生精小管 ( seminiferous tubule )
管壁:特殊的生精上皮 生精细胞 生精上皮 支持细胞

9 生精上皮 spermatogenic epithelium

10 1、生精细胞(spermatogenic cell):
(1)生精细胞的发育:依次经历了5个阶段: ①精原细胞 增殖、分化 ②初级精母细胞(46, XY 4nDNA ) 第一次减数分裂 ③次级精母细胞(23, X或23, Y 2nDNA) 第二次减数分裂 ④精子细胞(23, X或23, Y 1N DNA ) 变形 ⑤ 精 子 (23, X或23, Y 1N DNA) 精 子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发生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胞质桥 精子形成

11 精子发生: 精子发生的同源群现象; 精子发生过程易受多种物理化学因 素的影响。 从精原细胞发育为精子,在人类需要64±4.5天。胞质桥相连。
精子发生的适宜温度:阴囊内温度较体温低2-3℃.

12 (2)各级生精细胞的特点: 位 置 形 态 大 小 胞 核 核 型 精原 细胞 紧贴 基膜 圆 形 12μm 圆、深染 46,XY
位 置 形 态 大 小 胞 核 核 型 精原 细胞 紧贴 基膜 12μm 圆、深染 46,XY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C近腔侧 18μm 大而圆、分裂相多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C近腔侧 圆、染色较深 23,X或 23,Y 精 子 细 胞 靠近 腔面 8μm 小而圆、深染 精 子 管腔面 蝌蚪状 60μm长 梨形、深染

13

14

15 精子形成 核浓缩成精子头 高尔基体成顶体 中心粒形成鞭毛 线粒体盘绕成鞘 多余胞质丢弃(残余体)

16 精子(spermatozoon)的形态、结构:
位于腔面, 蝌蚪形 顶体酶 头部 尾部 细胞核,前⅔有顶体 中心体,发出轴丝 颈段 中段 主段 末段 轴丝,线粒体鞘 轴丝,纤维鞘 中轴为轴丝 9+2微管 轴丝

17 左图为老鼠精子的透射电镜照片;右图为啮齿动物子宫腔中的精子扫描电镜图。

18 精液涂片 玫瑰红染色

19 2、支持细胞:又称Sertoli细胞

20 L.M: 形态不规则,轮廓不清; 胞核: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浅染。

21 E.M: ①RER、Golgi.co发达。 ②溶酶体多。 ③微丝、微管丰富。 ④侧面基底部有紧密 连接。 近腔室 紧密连接 基底室

22 功 能: ②合成、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 和抑制素。 ③吞噬残余体。 ④控制生精细胞的移动和精子的释放。 ⑤参与组成血-睾屏障。
功 能: ①支持、营养生精细胞。 ②合成、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 和抑制素。 ③吞噬残余体。 ④控制生精细胞的移动和精子的释放。 ⑤参与组成血-睾屏障。

23 (二)睾丸间质: 1.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

24 睾丸间质细胞 L.M:单个或三五呈群; 圆形或多边形,体积大; 胞核:圆,居中; 胞质:嗜酸性。 E.M:具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特征
功能:分泌雄激素(androgen)

25 2.血-睾屏障 ( blood-testis barrier ) :
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生精上皮基膜 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

26 血-睾屏障 : 定义:从睾丸间质内 cap. 腔到 生精小管腔所经过的结构。 组成:①cap.内皮及基膜 ②C.T ③生精上皮基膜
④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 功能:①阻止抗原进入生精小管腔; ②防止小管内精子抗原物质外溢。

27 小鼠血-睾屏障电镜像(血管注入硝酸镧)

28 (三)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29 直精小管与睾丸网光镜图 (↑直精小管 ★睾丸网)
(↑直精小管 ★睾丸网)

30 睾丸功能的 内分泌调控: GnRH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FSH ICSH

31 二、生殖管道 附睾 (epididymis) 头、体、尾三部: 头部:输出小管 体尾:附睾管 1.输出小管: 高柱状、低柱状细胞
相间排列,故腔不规则。 2.附睾管: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管腔规则。

32 输出小管(↑)与附睾管光镜图

33

34 附睾的功能: 附睾上皮细胞分泌肉毒碱、甘油磷 酸胆碱、唾液酸等,促进精子成熟; 精子在附睾内停留8 ~ 17天,获得 运动能力,达到功能成熟。

35 输精管 上 皮:假复层柱状 粘膜 固有层:富含弹性纤维 内纵、中环、外纵平滑肌纤维 肌层: 纤维膜 外膜:

36 三、附属腺 前列腺 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织。 实质:30 ~ 50个复管泡腺,开口于尿道。 三个带: 尿道周带(粘膜腺)
内带(粘膜下腺) 外带(主腺)

37 前列腺凝固体

38 本章重点 睾丸的一般结构 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态与核型演变,精子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睾屏障
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9 男性生殖系统思考题: 1.名词解释:血-睾屏障 2.简述生精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形态变化。 3.简述支持细胞、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下次课内容:女性生殖系统

40 精原细胞 精子细胞 残余胞质 精子 ——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发生与胞质桥示意图


Download ppt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