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翻译理论概述 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二、中国翻译简史 三、中国翻译理论 四、 翻译的基本原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翻译理论概述 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二、中国翻译简史 三、中国翻译理论 四、 翻译的基本原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翻译理论概述 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二、中国翻译简史 三、中国翻译理论 四、 翻译的基本原则
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2 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 ●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 ●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蔡毅,1995)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 1997)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沈苏儒,1998) ●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

3 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 ●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1790)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

4 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1969年所下的定义:
Nida in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5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2) a translation: the product of translating (i.e. the translated text); (3) translation: the abstract concept which encompasses both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and the product of that process.

6 二、中国翻译简史 自汉末以来迄宋初并在隋唐达到鼎盛时期的佛经翻译(公元5-10世纪)。 明末清初(17世纪末18世纪初)对西学的译界。
自清末民初而至本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的对西学的大规模译介。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及今后一段时间,对外国文化的又一轮大规模译介活动。

7 德国传教士: 汤若望 德国传教士。数学家、天文学家。字道末。生于德国科隆,卒于中国北京。
1616年申请到中国传教,1618年成行,次年7月抵达澳门。1623年1月到北京,因成功地预测三次月食而名声大振。1630年供事历局。1644年清朝后仍留钦天监工作,奉摄政王命修正历法,成《时宪历》。1651年顺治亲政后更受重视,官至一品,被授光禄大夫封号。1664年受杨光先诬陷被罢黝,后幽居而逝。1669年冤案平反。 汤若望对中国科学有很大贡献。他制造了浑仪、天球仪、日暑、罗盘、望远镜等许多天文观测仪器,译述撰订了大量天算历法方面的著作。他还在《崇祯历书》的编纂工作中做出很大贡献,他的一些著述被收入该书中,例如“法算”专论天文计算中必需的数学知识,“会通”是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等。书中采用第谷体系和几何计算方法,亦有伽利略的新发现,使欧洲天文知识得以在中国传播。他将137卷的《崇祯历书》改编为103卷《西洋新法历书》,并据此制定了《时宪历》,行用20余年。他以学识、勤勉和无私受到人们的钦佩与尊敬,为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汤若望

8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 南怀仁(1623~1688)耶稣会传教士。比利时人。1641年入耶稣会。中国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抵澳门。次年,被派往陕西传教。十七年,奉诏进京协助汤若望纂修历法。康熙八年(1669),为钦天监监副,主持编制《时宪书》。奏请制造六件大型观象台天文仪器,即第谷式古典仪器——黄道经纬仪、天体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地平纬仪)、纪限仪(距度仪),至十三年完成(现存观象台)。十五年,任耶稣会中国省区会长。十七年撰《康熙永年历法》32卷,可预推数千年后年历,奉旨加通政使司通政使衔。十九年,奉旨铸造火炮320门,次年完成。康熙帝临卢沟桥观看试放。又作《神威图说》70卷,于二十一年进呈。是年,以制炮成功,特旨加工部右侍郎衔。二十二年,从康熙帝往盛京。二十六年坠马受伤,次年卒于北京,赐谥勤敏。 南怀仁 南怀仁为清朝廷制造的6件天文仪器,至今还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在南怀仁逝世300周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向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基金会赠送了“天球仪”(即南怀仁设计制造的大型天文仪器之一)的模型,至今保存在南怀仁厅前。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的怀仁厅

9 中国近代翻译家之一:严复 严复天津故居 严复天津铜雕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干,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他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 、斯宾塞的《群学肄言》 、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严复天津故居 严复天津铜雕

10 五四以来的著名翻译家 著名的文学翻译家: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沈雁冰、郑振铎、郁达夫、叶圣陶、巴金、林语堂,朱光潜、朱生毫、傅雷。
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如陈独秀、李大钊、张闻天、成仿吾等。 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是“五四” 后我国翻译事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主要有李大钊、李汉俊、李达、李立三、王一飞、艾思奇等,其中最有影响的译作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它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就是郭大力译介的《资本论》。

11 著名文学翻译家鲁迅 著名翻译家,共翻译介绍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200多种作品,印成33个单行本,总字数超过250万) 鲁迅翻译贡献:
主张直译,三美观点 用“信顺”二字修正了过时的“雅”字,主张宁信而不顺,保存原作的风姿, 提出了中国文字“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12 著名莎剧翻译家朱生豪 朱生豪( —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此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进行校、研究。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徒,贫病交加,但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沙剧31种,部分散失,后终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 主要翻译书目: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共3辑)1947,世界 莎士比亚戏剧集(1—12卷)1954,作家; 1958,人文奥瑟罗1959,人文 威尼斯商人1977,人文 哈姆莱特1977,人文 雅典的泰门1977,人文 莎士比亚全集(1—11卷)1978,人文 亨利四世1978,人文 温沙的风流娘儿们1978,人文 李尔王1978,人文 朱生豪与妻子宋清如

13 著名翻译家傅雷 傅雷(1908-1966),一代法语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主要译作: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 、传记《贝多芬传》 、 《托尔斯泰传》 、 《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 、 《欧也妮·葛朗台》 、 《贝姨》 、 《邦斯舅舅》 、 《夏倍上校》 、 《幻灭》 ;伏尔泰的《老实人》 、 《天真汉》 ;梅里美的《嘉尔曼》 、 《高龙巴》等等共三十余部作品。

14 三、中国的翻译理论简介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所必须遵循的准绳,是衡量译文的尺度,是翻译工作者不断努力以求达到的目标。翻译的标准是翻译理论研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 它关系到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实践和翻译事业的进步发展和兴旺繁荣。 中国传统译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一翻译标准体系。(罗新璋,1984)和各类翻译技巧。

15 二十世纪中国学派的六大翻译理论 第一个翻译理论家是严复,他在《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中提出了“译事有三难: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即“信、达、雅”三原则。这三个字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罪”。因为二十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已衍生出“信达切”(刘重德)、“信达贴”(蔡思果)、“信达优”(许渊冲)、“信达似”(裘克安)、信达+X等) 。“信”是强调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达”是强调译文应该通顺易懂,“雅”在严复时代指的是桐城派风格,现在一般赋予“雅”新的涵义,即要求译文有文才。 第二个是鲁迅,他用“信顺”二字修正了过时的“雅”字,并且提出了中国文字“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主张“一当然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 第三个是郭沫若,他提出了“创作论”观点,他认为文学翻译等于创作, “好的翻译等于创作”,并且说文学翻译“越雅越好”。 第四个是朱光潜,他用孔子的话“从心所欲,不逾矩”作为艺术成熟的标志。 第五个是傅雷,他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理论,即 “神似”说 (spiritual conformity, focusing on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r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他认为翻译“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望其外”)) 第六个似钱钟书,他认为“化境”似翻译的理想,即“化境”说 (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ing on the translator’s smooth and idiomatic Chinese version for the sake of the Chinese reader)。他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16 四、国外主要翻译理论 英国著名学者亚力山大•弗雷赛•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的翻译三原则,即:“⑴ 译事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相当于“信”);⑵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的性质相同(相当于“雅”);⑶ 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自然(相当于“达”)”。他认为好的翻译应该“能够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使译入语国家的人能够清楚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

17 前苏联的费道罗夫的“等值论” 费道罗夫认为有两项原则,对于一切翻译工作者来说都是共同的:
⑴ 翻译的目的是尽量确切地使不懂原文的读者(或听者)了解原作或讲话的内容; ⑵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18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Nida
六七十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和形式上的一致必须同时兼顾。后来修正后提出了“最自然的对应”(A translator must also negotiate with the language of the target audience in order to arrive at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Nida,1997:166) 奈达对翻译理论的三大贡献是: 首先,他把信息论引进了翻译理论,认为“信息”概念的外延远远大于“语义”概念的外延; 其次,他把乔姆斯基的第一期转换语法和现代语义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翻译理论中来; 第三,他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在翻译思想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原则纳入到翻译标准中来。

19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皮特•纽马克(Peter Newmark)
1.表达型。表达型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声明和信件等; 2.信息型。信息型包括各种书籍、报告、论文、备忘录等; 3.召唤型。召唤型包括各种宣传品、说明书和通俗小说等。 ★ Newmark认为不同的文本应该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纽马克把交际翻译和语义当成翻译理论的核心,指出语义翻译重在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交际翻译则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

20 四、 翻译的基本原则 忠实 通顺

21 翻译原则之一:忠实 ★忠实就是指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意义和文体风格,对原文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
★忠实还指保持原作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的个人风格等。 例1. Dr. Mike Quinn has a research paper in hand. 原译:麦克• 奎恩博士 有一篇研究论文在手里。 改译:麦克• 奎恩博士正在写一篇研究论文。 例2. Jane does not work hard because she wants to earn money. 误译:因为简想赚钱,所以才不下力。 改译: 简并不是因为想赚钱才下力干的。

22 翻译原则之二:通顺 ★ 通顺指译文语言要通顺易懂,符合规范。在忠实的基础上,保证译文通顺流畅,读起来像母语作者写出来的东西一样容易让读者接受,没有文理不通、晦涩难懂等现象。 例1.The Great Wall is a must for most foreign visitors to Peking. 原译:对于绝大多数去北京访问的外国人,万里长城必不可少的参观游览项目。 改译:对于绝大多数去北京访问的外国人,万里长城是必游之地。 例2.The study site, a 7-ha field located in Franklin County. Idaho, has been cultivated for many years. 原译: 实验地设在爱达荷州富兰克林县一块7公顷的种植多年植物的地里。 改译: 实验地点在爱达荷州富兰克林县,面积为7公顷,已耕种多年了。 例3. Pindus Road was a long, wide , straight street that ran parallel with Bread Road. 原译: 平得斯路是一条与布莱德路平行的、长长的 、宽宽的、笔直的大街。 改译: 平得斯路与布莱德路平行,是一条又长又直又宽的大街。

23 五 、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 良好的汉语功底。 宽广的知识面。 认真的工作态度。


Download ppt "第一章 翻译理论概述 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二、中国翻译简史 三、中国翻译理论 四、 翻译的基本原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