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起源 三、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起源 三、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起源 三、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2 观 点 主要代表 提出时间 主要内容 主要论据 埃及说 (德)基尔什尔 (波)波因谟 (法)胡爱 (法)得基涅 《埃及谜解》(1654) 《古代商业航海史》(1716) 古代中国人是埃及人的后裔,中国文字从埃及传入而后发生变异 中、埃文字皆为象形文字 巴比伦说 (英)且尔曼 (英)拉古柏利 (法)皮奥 (日)白河次郎 《中国民族由来论》(1866) 《古代中国文化西源考》(1894)等 中国文字来源 于巴比伦的巴 克族,宗教、习 俗、传说等相似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与中国文字相似 印度说 (法)哥比诺 《人类种族不平等论》(1853)等 中国文化由印度首陀罗人传入,盘古即印度民族迁入河南时的酋长 《摩奴法典》的记载(白种人造文明) 中亚说 (法)巴伊 (法)布芳 (德)李希霍芬 《古代天文学史》(1775)等 包括中国在内 的各文明出于 同一皇古民族,位于中亚 中亚自然条件优越

3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信古到疑古 孔子 “信而好古” 尊经而法古 “三皇五帝”为核心的古史体系

4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5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信古到疑古 顾颉刚先生(1893-1980)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①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人心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②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就成了孝子的模范。 ③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件事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其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 ①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②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③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④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顾颉刚先生( ) 从信古到疑古

6 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信古到疑古 后来秦始皇又成了统一的事业。但各民族间的种族观念是向来极深的,只有黄河下流的民族唤做华夏,其余的都唤做蛮夷。疆域的统一虽可使用武力,而消弭民族间的恶感,使其能安居于一国之中,则武力便无所施其技。于是有几个聪明人起来,把祖先和神灵“横的系统”改成了“纵的系统”,把甲国的祖算做了乙国的祖的父亲,又把丙国的神算做了甲国的祖的父亲。他们起来喊道,“咱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分散得远了,所以情谊疏了,风俗也不同了。如今又合为一国,咱们应当化除畛域的成见!” 这是谎话,却很可以匡济时艰,使各民族间发生了同气连枝的信仰。 ……借了这种帝王系统的谎话来收拾人心,号召统一,确是一种极有力的政治作用。但这种说法传到了后世,便成了历史上不易消释的“三皇五帝” 的症瘕,永远做真史实的障碍。 ——顾颉刚

7 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疑古到释古 疑古派:“东周以上无信史”
王国维利用甲骨文材料,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证明《史记 · 殷本纪》记载的确切,向“东周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 郭沫若:真实地阐明中国古代社会还需要大规模地做地下的发掘,就是仰仗“锄头考古学”的力量。 随着一些被疑古派判为伪书的《尉缭子》、《六韬》在西汉墓出土,对疑古派产生致命打击。

8 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疑古到释古 李学勤 著

9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1、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谱系 2、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3、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10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11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东海大贤庄 岩灰洞 丁村 许家窑 中期 5 元谋 西侯度 小长梁 旧石器 早期 200 100 富林、穿洞 下川
峙峪、虎头梁 1.5 晚期 匼河 10 和县龙潭洞 观音洞 蓝田 50 周口店 东南 西南 匼河系统 周口店系统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文化分期 距今年代 万年

12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元谋人上、中门齿 北京人头盖骨

13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周口店文化石锤 旧石器时代 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是我们的祖先吗? 丁村三棱尖状器

14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新石器时代的石磨与石耜

15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苏秉琦 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 区:块。系:条。类型:分支。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苏秉琦 著

16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17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北方文化区 广义的北方三大块:西北、北方、东北。狭义的北方则东以辽河为界,辽东、辽西各成区系,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和河曲地区也各为区系,西部以陇山为界,陇西属北方区系,陇东属中原区系。又以辽西和内蒙古中南部为中心区系。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宜农宜牧地区,既是农牧分界区,又是农牧交错地带。这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突出表现在:同一时代有不同文化群体在这里交错。如两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两种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曾交错存在。这一地区是中原与北方草原地区的中间环节,在中国古文明缔造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连串问题,似乎最集中地反映在这里,不仅秦以前如此,就是以后,从五胡乱华到辽、金、元、明、清,许多重头戏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

18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北方文化区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19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北方文化区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 红山文化陶裸体女像

20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北方文化区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 红山文化玉发箍

21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红山文化玉龙 北方文化区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

22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东方文化区 山东地区是古文化的渊源,鲁西南临沂地区沂源县发现一处属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化石地点,临沂县和郯县等地发现几处属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的细石器地点,济宁地区兖州西桑园和滕县北辛等地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初期的农业村落遗址等。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渊源关系,而其文化特征同其他相邻省、区所发现的相应阶段遗存有着明显差异。 围绕泰山的鲁西南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分布密集,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古文化区。这里的北辛-大汶口-龙山文化是自成系统的。 昌潍地区,即以山东胶州湾附近地区为中心,包括了除胶东半岛以外的鲁东北大部分地区,或者说以现在的潍坊地区东半部近海条形地带为中心,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临沂大范庄、日照两城镇、东海峪、诸城呈子、前寨,潍坊姚官庄、胶县三里河等典型遗址为代表,同鲁西南相比,从大汶口-龙山文化两者间前后连贯,一脉相承的传统格外清楚,两者间各自的文化特征以及演变过程的阶段性同样清楚。这说明,以古青州为中心的考古文化自成一系,应作为青州考古专题来对待。 以莱州湾沿海地区为中心的胶东地区,起步虽较晚,但典型遗址已可按年代大致排出顺序:烟台白石村遗址下层(六七千年)、福山丘家庄、长岛北庄(新石器中期)、栖霞杨家圈、照格庄(新石器晚期)。从整体上看,前后相承,比较连贯,文化传统的自身特征鲜明。山东发现的商周青铜器地点,以胶东一带最多,就很说明对这一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低估。所以,胶东考古也应作为一个专门课题来研究。

23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东方文化区 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玉铲 大汶口文化彩陶壶

24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东方文化区 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黑陶盒、双耳单耳杯

25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

26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原文化区 陕西、甘肃两省间隔着六盘山和陇山这样一条模糊的文化界限。仰韶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陇东是以客省庄二期为代表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陇西则是马家窑文化和有关诸类型以及齐家文化。这里是周秦的老家。 豫东(郑州以东)和鲁西(大运河以西)间也存在一条模糊的文化界限。中原区系和东方区系的界限要在这里寻找。 宝鸡-郑州间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地带,连成一片,并保持同步发展。这也包括隔黄河对应的晋西南、晋中和晋东南地区。在上述范围内又可划分出两个区系:其一是西支,约在宝鸡-陕县间;其二是东支,约在洛阳-郑州间。西支包括仰韶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可分为半坡和庙底沟两个仰韶文化代表性类型。位于东西两支之间的洛阳-陕县一段,也就是以仰韶村遗址为代表的文化类型,如果同隔黄河对应的山西垣曲一带连成一气,很可能自成一系。 以上跨越的空间,大致西起甘肃东部,东至河南中部的郑州,中间穿过陕西关中(渭河盆地)。跨越的时间大致上起距今七千年前后,下至距今五千年前后,中心内容是仰韶文化。 青铜时代,河南成了当时政治活动的中心。夏、商两族曾在那里交错存在。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夏商周都是“外来户”。大约先周与西部有关,夏则有源于东南方的线索,商人则认东北为老家。所以,把黄河中游以汾、渭、伊、洛流域为中心的地域,称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并不确切,如果把它称作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个熔炉,可能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27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区 磁山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陶瓶

28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仰韶文化红陶釜、灶

29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东南文化区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包括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是东南沿海地区与山东并列的另一重心。这一地区是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说提出前后,学术讨论最活跃也是争论最多的一个区系。目前,以太湖流域和宁镇地区这两个区系比较明显。围绕洪泽湖、淮河下游包括苏鲁豫皖临境地区以及浙南地区考古文化区系的建立,也已提到日程。 太湖地区的文化发展序列是:马家浜(距今七千年)-良渚文化(距今四五千年)-青铜文化(古吴越,西周以前)。 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地区是南北通道,较早地与中原地区古文化有了更密切的联系,是西北与东南古文化的交叉地带,对于中国西北和东南两大地区文化的交流,曾起过独特作用,所以它有别于太湖流域的古文化。

30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东南文化区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骨耜

31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河姆渡文化陶猪

32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河姆渡文化猪纹钵

33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东南文化区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 菘泽文化的陶壶和玉琀

34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琮圆方相套的形状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观念的体现,因此琮是天地贯通的象征,也是贯通天地的一项手段或法器。 东南文化区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 琮圆方相套的形状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观念的体现,因此琮是天地贯通的象征,也是贯通天地的一项手段或法器。 良渚文化玉兽面纹琮

35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良渚文化玉兽面纹琮

36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西南文化区 这一区系以环洞庭湖的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为中心。
江汉平原的古文化主要以楚文化为主体。楚文化在秦统一之前和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影响着整个南中国。探索楚文化的特征与渊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从上(早)而下(晚),一是从下(晚)而上(早)。从下而上,就是从流溯源。这可以从江汉平原发掘的东周-商周遗址中的代表性器物陶鬲(楚式鬲)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找到线索,也说明楚文化自有其一脉相承的发展序列。由楚式鬲的发生,再上溯到江汉地区的原始文化,可以分为三片:以淅川下王岗、郧县青龙泉下层为代表的,以仰韶文化为基础的原始文化区;以巫山大溪、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为代表的,以大溪文化为基础的原始文化区;以黄冈螺蛳山、武昌放鹰台、京山屈家岭为代表的,以屈家岭文化为基础的原始文化区。这三个原始文化区的社会发展进程是大致平衡的。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几乎统一了半个中国,楚文化与其他区系的文化交融进一步增强了,突出表现在楚文化中出现了更多的其他文化的因素。

37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西南文化区 关于四川盆地考古,苏秉琦认为,成都及其附近几个县存在着从距今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距今三千年前的古蜀文化区系。三星堆出土的尖底器是巴蜀文化的根。1986年,成都市区十二桥发现距今三千年前的大面积建筑遗址群,其中有四根跨度12米的地梁和夯土“城址”。差不多同时,在广汉三星堆又有惊人发现——埋有大量极具特点的珍贵文物的埋藏坑,其中包括一件两米多高的铜立人像,一米多宽的突目人面铜器。近年开展三峡考古大会战,北大在四川忠县发掘的一个大遗址,几万平方米,面临嘉陵江,前面有开阔地,很不一般,性质属巴文化。这些发现各有特点又有相互联系,说明四川不只一巴一蜀,可能还有更多小的文化区系。 四川是西南地区的重点,曾是周、秦、楚的同盟者活动的地区,四川的古文化与汉中、关中、江汉以至南亚次大陆都有关系,就中国与南亚的关系而言,四川可以说是“龙头”。

38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西南文化区 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大溪文化彩陶碗

39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西南文化区 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屈家岭文化彩陶蛋壳杯

40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南方文化区 过去有种观点,习惯于将江南以及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笼统称为“印纹陶文化”,认为华南地区没有自己的青铜文化,没有奴隶社会,只是在楚和吴越文化的影响下,才出现仅有二千年的文明史。事实是:印纹陶作为一种考古文化不妥,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因素,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秦汉时期存在于中国东南几省却是事实。 所谓印纹陶文化,包括了不同的考古文化区系。以鄱阳湖-赣江-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一线,是几何形印纹陶分布的核心区,共存的重要因素还包括有肩石器及平底鼎、豆、盘。这一地带的四周都是中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太湖流域经闽台到粤东潮汕地区是它的东南翼,从洞庭湖、湘江到西江流域(主要是湖南西半部和广西东半部)一带是它的西翼,江淮间一带(大致包括苏北、皖北、鲁西、河南中南部、鄂东)是它的北邻。作为核心区的南北轴线正是一条自古以来形成的南北通道,华南与中原的关系,与南海诸岛以及东南亚广大地域的关系,都可以在这条南北通道上寻找答案。 。

41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南方文化区 闽北、闽南、台湾是各有特征又密切相关的三个文化小区,是中国古文化与海洋文化接触的前沿中心,又是环太平洋文化圈的重要一环。赣北和粤北渊源发展道路各异,应视为不同区系。 岭南地区有与赣北相应的发展序列。汕头地区则有比较集中、比较发达的相当于商周的古文化遗存。值得注意的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迄今还未发现早到战国之前的青铜器。这说明岭南的各个地区与中原地区在差不多时期内,曾经历过相似的青铜时代的早晚几个阶段,同时在几个大的地区之间,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又是相当复杂的,它和中国其他古文化发达地区之间是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的。岭南有自己的青铜文化,有自己的“夏商周”。所以,应当关注岭南考古。

42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文明起源应从社会分工说起。一时间,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尤其是,已可从几处典型地点归纳出文明起源的三种形式: 第一种文明起源的形式是裂变。以中原古文化为例,仰韶文化的前期阶段,在大约距今六千年前后,统一的仰韶文化裂变为半坡、庙底沟两种类型。在此以前的六七千年间,以姜寨遗址前期为代表,两种小口尖底瓶由发展到成熟,共生同步发展,村落布局完整,三块墓地都在村外,男女有别、长幼有别,不到成年不能成为社会成员,只有成年男女才能埋在氏族墓地,这是母系氏族结构的典型标本。到了距今六千年左右有突变,典型遗址是元君庙,小口尖底瓶相当于姜寨结尾阶段,即由成熟的瓶口退化到浅盘口沿,这一阶段姜寨遗址的墓地也由村外转移到中心广场,墓地下层尚保持单人葬的传统,但已不如村外墓地整齐,上层压有男女老幼合葬墓,

43 这就突破了原来氏族制男女有别、长幼有别的界限,小孩与成年人埋在一起,没有了辈分的差别,甚至没有了氏族成员与非成员的界限,这就违背了氏族公社的基本原理,已是突破血缘关系的氏族分裂。原始公社制的破坏就已意味着文明因素的产生。统一的仰韶文化分为两种类型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这个一分为二,就是出现了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的新生事物,标志是出现玫瑰花图案的彩陶和双唇小口尖底瓶。这种瓶就是甲骨文中“酉”字下加一横,也就是“奠”字,表示一种祭奠仪式,所以它不是一般生活用具,而具有礼器性质。彩陶也一样,庙底沟类型的分布中心在关中,其典型材料在华县,即玫瑰花图案由完整到松散,瓶由成熟到双唇不起双唇作用,这一演变序列代表了仰韶文化后期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同样,半坡遗址墓地的尾,有一座小孩墓,埋葬有特殊待遇,小孩本无氏族成员地位,所以这不是他自己地位特殊,而是他目前的社会地位特殊,这是对氏族社会的进一步冲击。这些现象发生的背景,就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44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第二种文明起源的形式是撞击。以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关系最具典型性。在距今五六千年间,源于关中盆地的仰韶文化的一个支系,即以成熟型玫瑰花图案彩陶盆为主要特征的庙底沟类型,与源于辽西走廊遍及燕山以北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一个支系,即以龙形(包括鳞纹)图案彩陶和压印纹陶的瓮罐为主要特征的红山后类型,这两个出自母体文化,而比其他支系有更强生命力的优生支系,一南一北各自向外延伸到更广、更远的扩散面。它们终于在河北省的西北部相遇,然后在辽西大凌河上游重合,产生了以龙纹与花结合的图案彩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文化群体,红山文化的坛、庙、冢就是它们相遇后迸发出的“火花”所导致的社会文化飞跃发展的迹象。这是两种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组合而成的文化群体。

45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第三种文明起源的形式是融合。晋南陶寺,时间在四五千年间,特点是大墓有成套陶礼器和成套乐器殉葬,其主要文化因素如彩绘龙纹、三袋足器与燕山以北和河曲地带有关,也有大汶口文化的背壶、良渚文化的俎刀,是多种文化融合产生的文明火花。 这三种文明起源形式的典型地点大都在中原和北方,大都与中原和北方古文化的结合有关。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由渭河入黄河,经汾水通过山西全境,在晋北向西与内蒙古河曲地区连接,向东北经桑干河与冀西北,再向东北与辽西老哈河、大凌河流域连接,形成“Y”字形文化带。这是中国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

46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中国国家起源的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
关于古国时代,要从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概念谈起。古文化指原始文化;古城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必专指特定含义的城市;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从古文化、古城到古国的发展阶段,在燕山南北的红山文化体现得最为明显。在距今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率先跨入了古国阶段。以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为标志,出现了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就全国六大区系而言,社会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有快有慢,但相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史前社会发展的步伐又是大体同步的。不迟于四五千年前,各大区系大体都进入了古国时代,即城邦、万国林立时代。所以,史载“夏有万邦”,“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是有据可依的,而周人分封,实际上就是采取了对既有古国都予以承认的态度和政策,这是周人建国的理论基础,也是周人的高明之处。秦汉设郡大致都是以现在地区一级范围的古文化古国为基础的。

47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中国国家起源的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
古国以后是方国时代。古代中国发展到方国阶段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比较典型的是江南的良渚文化和北方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古国是原始的国家相比,方国已是比较成熟、比较发达、高级的国家,夏商周都是方国之君。这一时期,一是群雄逐鹿,一是从洪水到治水。夏未亡而商已成大国,商未亡而周已成大国,是夏商周并立的局面,商汤伐桀,武王伐纣都用的是同盟军,是小国联合对付大国,是方国与方国之间的战争。治水更需要打破小国界限组织起来,夏商周祖先都有治水的记录。《史记五帝本纪》前半没有洪水一说,后半可一分为二,尧舜时代有洪水,有治水,没有治水成功的记载,只有不成功的记载。夏禹治水成功了,从有洪水、治水不成功,到治水成功是个大转折。所以,方国时代是产生大国的时代,也为统一大帝国的出现做了准备。 春秋战国是从方国向统一的大帝国过渡的阶段。秦并关东六国,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规模。从此中华文明走向了帝国阶段。

48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认识 中国国家起源的三模式:原生型、次生型、续生型。
1、原生型: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秦(六千年前、四千年前、两千年前)。阶级产生于分工,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分化,这是由氏族到国家产生的一般道路,燕山南北地区走的就是这条道路,所以它是原生型。 2、次生型:中原,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包括之前的尧舜,其后的秦,共五代,均以尧舜时代洪水为其祖先源头,从四千年前到两千年前,重叠、立体交叉为其特征。(在北方影响下产生第二次阶级分化,从洪水到治水的推动) 3、续生型:北方草原民族,于秦汉后入主中原的鲜卑、契丹、清朝三代为代表,同样在此两千年间,重复、立体交叉形式,各自经历过三阶段模式(古国-方国-帝国)的国家。

49 三、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关于夏代文化的文献和传说 南宋大禹像
东汉武梁祠画像石夏禹 关于夏代文化的文献和传说 南宋大禹像 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耒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庄子·天下》

50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关于夏代文化的文献和传说 徐旭生先生与二里头文化的发现 徐旭生 著 梁思永:安阳后岗三叠层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商文化

51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嵌绿松石饕餮纹牌饰

52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玉七孔刀 玉璋 鸭形陶器

53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头文化铜爵

54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头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

55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头宫殿基址复原图 一号宫殿基址,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巍峨壮观的宫殿建筑,可视为王权的一种象征。

56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冈早商文化 二里头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 1931年,梁思永:后岗三叠层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
郑光序: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河南二里冈商文化之间紧相衔接,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今后已不可能再发现一个新的考古文化穿插在三者之间。 1931年,梁思永:后岗三叠层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 1959年,邹衡:南王湾文化分期 仰韶期—龙山期—二里头期—早商期

57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对夏代文字的期待 二里头卜骨 二里头陶器刻划符号

58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头遗址考古的最新进展 夯土基址

59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车辙遗迹 绿松石废料坑

60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宫墙基址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道路网络系统的初步探明,具有中轴线规划的成组建筑基址的确认以及宫城城墙的发现,使我们对遗址总体结构与布局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深化。面积逾10万平方米、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的、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61 关于中国古代可靠历史的不同认识 中国古代的可靠历史应该从何时写起?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1999年美国出版由当代西方最主要汉学家联手完成的《剑桥中国上古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全书不设“夏朝”一章,表明该书整体对于中国早期可信历史确认的绝对年代较之中国学者所认同的要晚得多。这应该说是在对中国早期历史进程认识上的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分歧。对于商周历史的性质,学者中一些带根本性质的分歧也依然存在。仍以《剑桥中国上古史》为例,其对于“商朝”历史的理解即同国内学者的一般认识有很大差异,即它在很大程度上只承认“商朝”是同时代众多小地域政体中的一个(因而它时不时称“商朝”为“安阳王朝”,称商王为“安阳王”),也就是它并不把它看成是具有中央权力性质的政权,而周克商的历史也不是中央王朝的更迭,这就使它对商周历史进程总框架的处理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认识大异其趣。 —— 谢维扬《二十一世纪中国古史研究面对的主要问题》,《历史研究》2003年1期。

62 夏朝的建立 文献记载夏族为姒姓,是居住在黄河中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部落。传说尧、舜时期,九州发生重大水患,夏族的首领鲧和禹父子两代人治理洪水,后来由大禹治水成功,舜因此将帝位禅让给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在其末年,也是按照传统制度将东夷族的一个首领益立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当时的诸侯不去朝拜益而去朝拜禹的儿子启,启、益之间发生严重冲突,启将益杀死,取得了帝位,启即位之后便将禅让制废除,所谓“禹传子,家天下”,从此王位世袭制度代替了原始民主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它是家庭、私有制、阶级和阶级剥削已经存在的标志,所以《礼记·礼运》把夏禹作为“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的“大同之世”,所谓大同之世就是“天下为公”的史前社会,而所谓小康之世就是“天下为家”的阶级社会。

63 《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

64 启败有扈 启在即位之后,遭到了一些维护旧制度的诸侯的反对,其中以有扈氏的反对最强烈。启亲自率兵讨伐有扈,双方在甘地发生了大战,这就是有名的“甘之战”。《尚书·甘誓》就是启在战前所作的动员令。战争的结果是启灭掉了有扈氏,巩固了新生的夏王朝的统治。

65 太康失国 由启开始,夏朝国家建立起来,但夏的政权并不巩固,先秦典籍如《墨子·非乐上》、《楚辞·天问》和《山海经》等书都记载启贪酒好乐,好逸恶劳,其儿子太康更是荒淫无度。这时东夷族有穷氏开始向西发展他们的势力,有穷氏首领后羿获得了夏朝百姓的支持,“因夏民以代夏政”,夺取了夏王朝的统治权,太康被赶走,这就是夏王朝早期历史上的“太康失国”事件。

66 少康中兴 有穷后羿在夺取夏王室的统治权后也贪图享乐,终日以田猎为乐,政务全部交给了亲信寒浞。不久后羿为寒浞所杀,后羿的统治权也落在寒浞手中。太康在失国以后与其弟弟仲康一同逃到东方,太康不久死去,仲康亦无所作为。仲康的儿子相在帝丘依靠斟灌、斟鄩等东方诸侯的势力图谋东山再起,但不久即被寒浞所杀。当时相的妻子已经怀孕,她从墙洞中逃出回到娘家有仍氏,生下了相的儿子少康。少康后来成为有虞氏的庖正,虞君妻之以二女,并封之于纶。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又争取夏众和夏臣为复国作准备。夏的余臣靡也趁着寒浞父子不得人心的机会,纠集斟灌、斟鄩两族的余部拥立少康,少康最终杀了寒浞,重新掌握了夏的政权。少康吸取太康失国的教训,实行德政,国势逐渐强大,夏王朝的政权得以稳定,史称“少康中兴”。

67 夏桀灭国 少康死后,其儿子杼即位,从少康、帝杼到帝槐,是夏王朝的鼎盛时期,帝槐以后,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的统治基本上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局面。到帝孔甲时,夏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孔甲以后,夏王朝先后又历三王,最后一个就是著名的夏桀。夏桀自恃聪明勇武,不修德政,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而且穷兵黩武,征讨敢于反叛的诸侯,对百姓也无情镇压。当夏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东方的商国在成汤的领导下起兵发动了消灭夏王朝的战争,经数次大战,夏桀军队大败,夏桀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灭亡。需要指出的是,夏为商所灭并非指夏人全部被屠戮或者全体降为奴隶,所谓“灭”,只是指它不再有全国性的统治权,而是降为列国中的一个小诸侯。被灭掉的夏仍以一个小国家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杞国。同样,后来的商为周所灭也是这个含义。

68 夏的国家结构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尚书·禹贡》

69 夏代的氏族封建制 夏代存在着以夏王朝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这个联盟由夏实行封建而形成,以氏族方国为基础。受夏之封者,便与夏王朝保持着一定的关系,也受到夏王朝的保护。夏王朝与其所封建的诸侯国的关系并不太稳定。这种氏族封建制,是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对其后的商、周有着不小的影响。真正的封建是从夏代开始的,历经商代,到西周时期形成定制。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70 夏人的精神生活 夏代的文字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我国文字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而商代的甲骨文也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其产生肯定早于商代,因此夏代有文字完全可能。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很多刻划符号,其与早期的文字应当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不少用猪牛羊的肩胛骨制成的卜骨,骨上还保留着烧灼过的痕迹,说明夏代盛行占卜。但这些卜骨多数未经过钻凿修治,说明夏代的占卜还比较简单原始。夏人信奉上帝和其他鬼神,但在夏人的宗教观念中,人与神还不能严格区分,祖先神往往也就是天神,传说夏后启就曾三次上天与天神沟通。这种认为人和神可以直接沟通的信仰,是典型的巫教信仰。

71 夏人的物质文化 农业是夏代最重要的社会经济部门。农业中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由木、石、骨、蚌构成。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就发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镰、石刀、蚌镰、蚌铲以及骨铲等。 夏代的水力灌溉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相传与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发明了凿井,龙山文化晚期的井曾经在洛阳矬李被发现,深达六米之多。凿井技术的发明,为北方地区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井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人们可以到远离江河湖泊的平原及山区发展村落。

72 夏代手工业的主要部门是制陶业,陶器是夏人的主要生活用品。二里头文化中出土的器物以陶器数量最多,种类也相当复杂,有鼎、罐、鬹、皿、鬲、盘、壶、豆、爵等,用途也十分广泛,可以用于炊煮、饮食、盛装等。在青铜器制作业方面,已经可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 酿酒业在夏代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很多盛酒的器皿,有的还是觚(酒壶)、爵(酒杯)、盉(酒坛)等成组的出现,可见夏代的酿酒、饮酒之风十分盛行。 夏代的纺织业也有了较大进步,二里头遗址中一些铜器及玉器的表面上都可以看到有纺织品的痕迹,说明当时纺织品的使用十分普遍。此外,二里头遗址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的漆器,如漆盒、漆豆、漆钵、漆觚、漆鼓以及漆棺等,说明漆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


Download ppt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起源 三、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