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校園心理健康守門人訓練(二) 生命危機的風險評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校園心理健康守門人訓練(二) 生命危機的風險評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園心理健康守門人訓練(二) 生命危機的風險評估

2 回 答 完全沒有 = 0 輕微   = 1 中等程度 = 2 厲害   = 3 非常厲害 = 4 1~5題得分加總 「自殺意念」題獨立計分

3 運用簡式健康量表(BSRS-5) :心情溫度計
請您仔細回想一下,在最近這一星期中(包括 今天),下列敘述讓您感到困擾或苦惱的程度? 感覺緊張不安 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 感覺憂鬱、心情低落 覺得比不上別人 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醒或早 有自殺的想法

4 分 數 說 明 1至5題之總分: 0-5分: 身心適應狀況良好 6-9分: 輕度情緒困擾,建議找家人或朋友談 談,抒發情緒
10-14分:中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心理諮商或 接受專業諮詢 15分以上:重度情緒困擾,需高關懷,建議尋求 專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

5 分 數 說 明 第六題(有無自殺意念)單項評分 本題為附加題,本題評分為2分以上(中等程度)時,即建議尋求專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

6 國人男女別十大死因(95年) 自殺 自殺 *每十萬人死亡率: 自殺--男26.7, 女11.7, 全19.3

7 自殺者的特徵 Shneidman將10項共同特徵概括為自殺的六個向度:處境、動機、情感、認知、人際關係以及連續性特徵 處境:
(1)不能忍受的心理痛苦 (2)心理需求遇到挫折

8 自殺者的特徵 動機: (1)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2)為了中斷意識 情感: (1)絕望無助 (2)對自殺的內在態度通常是矛盾的

9 自殺者的特徵 認知: 通常對自殺的認知態度是壓縮的 人際關係: (1)想要與別人交流 (2)自殺的行動是尋找出路 連續性:
通常自殺是終生的應付方式

10 有關自殺的謬誤 與想自殺的人討論自殺將誘導其自殺 威脅別人說要自殺的人不會自殺 自殺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 自殺者有精神疾病
自殺傾向的遺傳性,它是習得的或是情境性的

11 有關自殺的謬誤 想過一次自殺,就會總是想自殺 一個人自殺未遂後,自殺危險可能結束
一個想自殺的人開始表現慷慨和分享個人財產,表明有好轉和恢復的蹟象 自殺總是一種衝動性的行為

12 自殺危險因素 有自殺家族史 曾有自殺未遂史 已經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自殺計劃 最近經歷了心愛的人去世
家庭因損失,個人虐待,暴力或求助者遭受性虐待失去穩定

13 自殺危險因素 陷入特別的創傷損失 精神病患者 ? 有藥物和酒精濫用史 最近有軀體和心理創傷 有失敗的醫療史 獨居並與他人失去聯系
憂鬱症,或處於憂鬱症的恢復期

14 自殺危險因素 分配個人財產或安排後事 特別的行為或情緒特徵改變,如冷漠、退縮、隔離、易怒、恐慌、焦慮或社交、睡眠、飲食、學習、工作習慣的改變等 嚴重的絕望或無助感 以前經歷過的軀體、心理或性虐待的情節中不能自拔

15 自殺預防策略- 14“不要” 不要責備或說教 不要批評他的選擇、行為 提出批評 不要與其討論自殺的是非對錯
不要被他告訴你危機已過去的話所誤導 不要否定他的自殺意念 不要試圖向另人震驚的結果挑戰

16 自殺預防策略- 14“不要” 不要讓求助者一個人留下,不去觀察他,不與其取得聯係 在急性危機階段,不要診斷、分析求助者的行為或對其進行解釋
不要陷入被動 不要過急,要保持冷靜 不要讓求助者保持自殺危機的秘密,而不把自殺的想法說出來

17 自殺預防策略- 14“不要” 不要因週圍的人或事而轉移目標 不要在其他人中,把過去或現在的自殺行為說成是光榮的、殉情的、榮譽的或將其神化
不要忘記追蹤觀察

18 預防方法:要做什麼 相信他:並試著把焦點放在問題本身 聆聽:表現出你的關懷,就是一種支持力量 求援:可得到便多的幫忙
避險:移開可能致命的武器

19 預防方法:不要做什麼 不要提供意見,如「 一切都會轉好的. 」「 不要胡思亂想.」 不要發誓保守秘密 不要爭辯自殺是對是錯 不要增加罪惡感
不要告訴當事人,他(她)只是開玩笑

20 行為預防 維護環境的安全. 連繫家屬或摯友以提供必要之心理支持. 鼓勵與協助以言語表達內心中的仇視與憤恨,以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式發洩出來
剖析其的思考模式:是否合理,是否偏激. 協助接受治療:治療前、中、後應提供適當的解釋與支持. 協助重建與學習處理危機的能力. 建立人際關係及發展支持系統與善用社會支持. 增強對自我的了解,讓他發現自己有價值的一面 協助迎接新的開始

21 憂鬱症 李克翰

22 憂鬱的概念 情緒的表現 悲傷 愁苦 煩悶 激躁

23 生理的反應 睡眠障礙 食慾差 動作慢 說話少 身體化症狀
憂鬱的概念 生理的反應 睡眠障礙 食慾差 動作慢 說話少 身體化症狀

24 認知的狀態 無能 無望 無助 自責 自殺意念 罪惡妄想 缺乏興趣 缺乏性趣
憂鬱的概念 認知的狀態 無能 無望 無助 自責 自殺意念 罪惡妄想 缺乏興趣 缺乏性趣

25 相同與相異點 憂鬱症患者會憂鬱,但憂鬱不等於憂鬱症。
憂鬱及憂鬱症 相同與相異點 憂鬱症患者會憂鬱,但憂鬱不等於憂鬱症。

26 憂鬱症的指標 情緒不好(2週以上) 生活乏味/無興趣 胃口突然變壞 睡眠障礙(嗜睡、失眠) 容易發脾氣 疲勞 有罪惡感 失去生活動力
有自殺念頭 (有5種以上即可能患了憂鬱症)

27 憂鬱症的成因-生理 生物因素: 腦功能- 賀爾蒙與內分泌系統- 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神經傳導介質(neurotransmitter): 血清素(serotonin) 正腎上腺皮質素(norepinephrin) 多巴胺(dopamine) 賀爾蒙與內分泌系統-

28 憂鬱症的成因-遺傳 基因: 雙親中有一位是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其子女得重鬱症的機率是25% 。
若兩個均是患者,子女得病的機率升至50-75%。 若雙親或手足有一位得重鬱症,則你有1.5-3倍得重鬱症的機會。

29 憂鬱症的成因-認知 非理性信念 一定、絕對、必需 自動化思考 憂鬱三角形(貝克) 負向自我歸因 負向對外連結 負向未來詮釋

30 憂鬱症的成因-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因素: 課業或工作壓力、親人失落、創傷事件等
kindling-sensitization hypothesis. –初次的憂鬱發作,改變邊緣系統與腦內生化,讓接續的憂鬱症更容易發生。 learned helplessness 學習無助 童年不愉快:性、身體虐待,跟父母分開、父母親生病等。11歲以前的分離或死別。

31 青少年為何較會罹患憂鬱症? 研究發現接近九成的青少年有時候會不喜歡自己,即使是適應良好的青少年,也常會在一日之間情緒起伏大且混亂,或有些青少年會有突然的憤怒現象,但不代表他們患有憂鬱症,因為青少年在宣洩情緒的方式上也常常超出成人的理解範圍與期待。 所以要判斷孩子是屬於正常的情緒變化,還是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尤其需要成人提高警覺。

32 青少年憂鬱症的危險因子? 醫學研究發現,引發青少年憂鬱症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體質遺傳因素、生活壓力事件與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因素。那些有較高自殺傾向的,通常也都剛好是那些有犯罪、藥物濫用、受虐待、被疏忽、家庭溝通不良或解組等問題的青少年;研究顯示,經常經驗到嚴重絕望感與疏離感的青少年,七成以上有憂鬱的現象。

33 社會文化的影響 環境壓力與疾病 文化對憂鬱症狀表現之影響 文化對憂鬱症治療之影響
憂鬱症的現況 社會文化的影響 環境壓力與疾病 文化對憂鬱症狀表現之影響 文化對憂鬱症治療之影響

34 憂鬱症在臺灣的治療狀況 就醫人口少 第一線醫師辨識能力不夠 治療藥物及劑量療程不足 病人及大眾對憂鬱症的過分關切或忽略
憂鬱症的現況 憂鬱症在臺灣的治療狀況 就醫人口少 第一線醫師辨識能力不夠 治療藥物及劑量療程不足 病人及大眾對憂鬱症的過分關切或忽略

35 治療憂鬱症的方法 藥物:抗憂鬱劑 選擇性血清素抑制回收劑(SSRI) MAOI 三環抗鬱劑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人際理論治療

36 運動是治療憂鬱的天然良藥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治療教授布朗博士 研究了一百零一位憂鬱的學生,將他們分爲運動組和不運動組。
布朗博士說:「二星期慢跑五天,十星期就能明顯地降低沮喪積分。而一星期跑三天的人,亦有同樣的成績,但在這期間不運動的人,卻沒有任何改變。」

37 激烈運動之後腦啡增加5倍 舒爽愉快!

38 一個可長可久的解決之道 有充足的睡眠 多運動 每天持之以恆


Download ppt "校園心理健康守門人訓練(二) 生命危機的風險評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