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正确使用成语 高三总复习之五.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正确使用成语 高三总复习之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正确使用成语 高三总复习之五

2 成语的来源 历史故事:望梅止渴 洛阳纸贵 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与虎谋皮 神话或传说: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历史故事:望梅止渴 洛阳纸贵 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与虎谋皮 神话或传说: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古代文学作品:游目骋怀 醉翁之意不在酒

3 成语的感情色彩 褒义:披坚执锐 富丽堂皇 完美无暇惨淡经营、重整旗鼓、殚精竭虑、东山再起、凤毛麟角、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苦心孤诣、破釜沉舟、死得其所、危言危行、有口皆碑、雨后春笋等等。 . 贬义:画蛇添足 衣冠禽兽 始作俑者 听风就是雨 趋之若鹜、半斤八两、长篇大论、彻头彻尾、处心积虑、道貌岸然、翻云覆雨、飞黄腾达、附庸风雅、改头换面、过江之鲫、虎视眈眈、卷土重来、连篇累牍、满城风雨、面目全非、评头论足、巧舌如簧、倾巢而出、罄竹难书、人满为患、始作俑者、拾人牙慧、死灰复燃、推波助澜、无独有偶、无所不为、舞文弄墨、一团和气、衣冠楚楚等 中性:扶摇直上 今非昔比 粉墨登场

4 成语的语法结构 并列关系: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承接关系: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目的关系:削足适履 守株待兔 因果关系: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并列关系: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承接关系: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目的关系:削足适履 守株待兔 因果关系: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主谓关系:毛遂自荐 叶公好龙

5 动宾关系:不见经传 顿开茅塞 动补关系: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动宾补关系:问道于盲 拒人千里 连动关系: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兼语关系:请君入瓮 引狼入室 偏正关系: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6 成语考查重点 成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是没有什么区别。通常要注意这些方面

7 1、色彩不明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它生物缓缓移动,后用于比喻坏人准备进攻或行动,多含贬义。用在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8 但有两种情况也应注意:一是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的认识也就不同,所以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褒义词转为贬义词,原来的贬义词转为褒义词。如”一团和气”本指人的态度和蔼可亲,现在却是无原则的团结;又如”标新立异”原带有贬义色彩,而现在又有了敢于创新之意。二是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表意效果,有时可褒义贬用或贬义词褒用。

9 2、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 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意义。
“文不加点”如果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就错了,它的意思是文章写成不用涂改,形容写文章写得很快;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万人空巷”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还比如”屡试不爽、七月流火、明日黄花、三人成虎 ”等。高考中很多误用成语的句子就属此类。

10 例如: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 “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11 安土重迁(不愿迁移,形容留恋故土)、安步当车(从容步行当作坐车,形容很悠闲)、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文章悲惨动人)、惨淡经营(尽心竭力地从事某项事业)、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曾几何时(才过了多少时候,指没过多长时间)、从长计议(对事情慎重地考虑,不急于作决定)、大方之家(有专门学问的人)、地老天荒(经历的时间久远) 耳提面命(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地殷切教导)、风雨飘摇(比喻动荡不安或摇摇欲坠的局势)、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

12 目无全牛(技艺高超)、山高水长(喻恩德情义深厚)、特立独行(人的志行高洁)、下车伊始(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罪不容诛(指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差强人意”、“不刊之论” (删改、修改,不是刊登)、“首当其冲”、“望其项背”、“不足为训”、“文不加点”等 不易之论(改变,不是容易)、不赞一词(添加,不是赞扬)、灯火阑珊(衰减、将尽,不是兴盛)、久假不归(借用,不是请假)、师出无名(理由,不是名声)、叹为观止(赞叹,不是叹息)、危言危行(正直的,不是危险的)、细大不捐(抛弃,不是捐资)等。

13 3、弄错对象 成语词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有的指个性,有的指人群,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女性,有的指男性等等。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的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14 例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是”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 出自唐代柳宗元 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汗牛”是指牛拉装书的车累得出汗,”充栋”是指书堆满了屋子。”汗牛充栋”专门用来形容书籍很多,指能指物不能指人。句中用来形容古代刻苦学习的楷模使用不当。

15 很多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比如: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好好学习才是。”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在句中显然超范围了。

16 如“炙手可热”只能用于权势,“美仑美奂”只形容建筑,“罄竹难书”只形容罪恶,“不瘟不火”只形容戏剧表演,“匪夷所思”只形容言谈举止。
运用时要十分注意,否则就会出错,如“这副画炙手可热。”又如“他把这理论批驳得遍体鳞伤。”“遍体鳞伤”只能用于人,这里应用“体无完肤”。这一类的成语还有“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巧夺天工”、“青梅竹马”等。

17 老师的点滴积累: (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也可表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誓山盟、结为连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多指夫妻人或情侣离别)、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好、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等。

18 (二)用于文艺作品的:别具匠心(文艺方面构思独特)、出神入化(技艺达到绝妙境界)、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浩如烟海(文献资料等丰富)、绘声绘色(文艺作品描述生动)、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石破天惊(比喻文章或议论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天马行空(诗文、书法豪放无拘)、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逼真)、下里巴人(通俗音乐)、栩栩如生(只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逼真)、阳春白雪(高雅音乐)等等。

19 (三)用于其他特定对象的:楚楚动人(青年妇女美丽可爱)、大快人心(坏人受到应有惩罚而高兴)、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美轮美奂(多用于建筑物高大华美)、拍手称快(多指仇恨消除后的痛快)、萍水相逢(只用于陌生人)、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情同手足(非兄弟间)、十室九空(天灾人祸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惨象)、舐犊情深(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天伦之乐(家人之间)、信手拈来(写文章时能熟练运用)、秀外慧中(外貌秀美,多指女性)、鳞次栉比(形容房屋、船只等密集排列)等等。

20 4、轻重失当 有些成语的词义虽然有共同之义,但有轻重之分,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含义自然不同。运用成语不分语义轻重,必然出现使用错误。

21 例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句中明明说有些缺点,则能用”无可非议”呢?显然用轻了,应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22 5、功能混乱 (用法不当) 每个词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论的错误。

23 例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

24 例如:前不久,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了西装,打起了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此事虽然可笑,但也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传统文化的悲哀。
用法不当。”漠不关心”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只能说”对…….漠不关心” 同类型的还有(如“司空见惯”“耳濡目染”埃落定、出奇制胜、极其罕见、津津乐道、求全责备、视而不见、坐井观天等),不能带宾语

25 一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如“不容置疑”只用于肯定句,例“这个观点不容置疑。”“望其项背”只用于否定句,例“他的雄厚实力令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同日而语”也只用于否定句,例:“你和他不可同日而语。” 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的成语有:等量齐观、善罢甘休、无时无刻、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等

26 6、重复赘余 有些成语运用造成的语句错误,并不是成语本身运用不当,而是由于成语与句中其他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造成语义重复,画蛇添足形成语病。

27 例如: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是指某种专长的人。成语的意思就是让内行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 如”忍俊不禁”已包含”笑”的意思,就不能说”笑得忍俊不禁”;”生灵涂炭”已有”人民”的含义,不可以说成”使人民生灵涂炭”。

28 如“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如“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如“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子“各种”重复;如“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

29 7、称谓误用 某些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经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

30 例如: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 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第一句误用为敬辞。”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第二句误用为谦辞。

31 谦词: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32 千虑一得: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作宾语;含褒义)
绵薄之力:微薄的力量,多用于谦辞。 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掉) 蓬荜生辉: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作谦词)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问道于盲……

33 敬词: 汗马功劳: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偏正式,作分句、宾语;形容不合情理的要求,客套语)

34 8、特定用法 有些成语随着语言的演变,形成了固定的常用义,但本义也没有完全废除,只是使用很少,使用时就不能只从常用义入手,以免误用。
如秀色可餐(形容女子或风景非常美)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着某件事的实现)惨淡经营(苦费心力地谋划并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短小精悍(形容身躯短小而精明强干或形容文章言语等简短有力)

35 例如: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不三不四”本义是不像样子,后来多比喻行为不正派。在该句中用的是本义,是正确的。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灯红酒绿”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但该句描写酒店夜晚的环境,用其具体义,形容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也是恰当的。

36 9、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
例如: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负众望”的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而句中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孚众望”混淆了。”不孚众望”的”孚”指的是使众人信服。

37 有些成语意思大致相同,但在程度轻重,意义侧重方面有所不同。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极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没有过的惨事,手段之残酷,情形之凄惨到了极点,程度比前者重;如“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随意掩盖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义比前者重;

38 再如“朝三暮四”与“朝秦暮楚”都有反复无常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朝秦暮楚”多指大的原则方面的反复,比喻不讲原则,反复无常。例“中国现代史上的军阀都要依靠一个外国势力,但他们朝秦暮楚,没有一个准后台。”“朝三暮四”比喻经常改变主意,例“他研究学问朝三暮四。”

39 再如“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前者侧重徒有虚名而毫无实际,犹如镜花水月一般,虚幻而不能捉摸,后者指以物示人而不落实,望梅虽不真正解渴,但有梅可望总比虚幻不可捉摸实在一些。所以“画饼充饥”比喻用根本不能兑现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望梅止渴”则比喻用对前途的预想来慰藉人们。例“在今天的时局下,空言民主因属画饼充饥,预约民主亦仅望梅止渴。

40 (1)形相近而义不同。成语外形非常相似,有的甚至只有一字之差,意义相差也很大,所以要注意不同语素之间的差别。这类成语迷惑性很大,最容易造成混淆。
一蹴而就、一挥而就;不容置疑、不容置喙;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不胜其烦、不厌其烦、不厌其详;不以为然、不以为意;海底捞月、海底捞针;目不交睫、目不见睫;事倍功半、事半功倍;无所不至、无微不至;一发而不可收、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诺千金、一掷千金;一文不名、一文不值;自食其力、自食其果、前仆后继、前赴后继等等。

41 如“良莠不齐”与“差参不齐”使用对象不同,“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褒贬色彩不同,“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语意侧重点不同等等。
(2)形相近而义相似。辨析它们时,应分析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从使用范围、使用对象、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意侧重点等方面去辨析。 如“良莠不齐”与“差参不齐”使用对象不同,“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褒贬色彩不同,“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语意侧重点不同等等。

42 10、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
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经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的意思是慢慢的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的步行,表现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

43 成语误用类型小结 色彩不明 望文生义 弄错对象 轻重失当 功能混用 画蛇添足(重复赘余) 称谓误用 特定用法(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形近混淆 不合语境

44 “五看”迅速破解成语题 一看色彩(褒贬) 二看范围(大小、轻重、上下等) 三看对象(人、物、景\谦敬) 四看语境(语法\语义)
五看修饰语(成语做修饰语,成语前面有修饰语)

45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0年全国卷Ⅰ)(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46 【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答案】B

47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0年全国卷Ⅱ)( )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48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是用正确。 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故选B。

49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0年北京卷)( )
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50 【解析】 A.防患于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B.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C.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D.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答案:B

51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10年江苏卷)(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52 【解析】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英雄事迹。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答案:D

53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10年陕西卷)( )
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解析】汗牛充栋:牛运输书时累得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用于形容橙子的多。答案:A

54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10年安徽卷)(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人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55 【解析】A“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一致?
B“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 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D“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答案:C

56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是(10年江西卷)( )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57 答案:【解析】A、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B、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C、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D、拾人牙慧——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

58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10年辽宁卷)( )
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度过难关。

59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符合句意。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指儿子。耿耿于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多用作贬义。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与句意不符。答案:A

60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10年湖南卷)( )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解析】:选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答案:C

61 10、(2010年广东).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

62 【解析】A.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用于此处符合语境。
B.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用于此处符合语境。C.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层出不穷”。 D.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用于此处符合语境。 答案:C


Download ppt "正确使用成语 高三总复习之五."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