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七年级教材培训(戏曲)
2
昆曲 关键词:百戏之祖、元末昆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抒情细腻、 奥运开幕式
3
昆曲发展简史: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尤以歌妓为主。历史上有名的陈圆圆就会唱昆曲。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4
唱腔特点: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乐器配置: 昆剧的乐器配置较为齐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主乐器是笛,还有笙、箫、三弦、琵琶等。 表演特点: 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
5
让学生知道: 1:昆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还被称为“百戏之祖” 、“百戏之师”、“中国戏曲之母”、“戏曲活化石”。 2:公元2001年5月18日,我国的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授予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这株艺苑中的幽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和迷人的风采,向全世界展示出东方戏剧之美,被公认为中国古典戏曲的最高典范。 3: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员吟唱昆曲。唐代诗人 张若虚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被演绎。通过人文奥运这个大舞台,将中华文明的精髓将呈现给世界。
6
昆曲《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摧残,嘲讽私塾先生的迂腐,歌颂了杜丽娘、春香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选自“游园”一折。这段唱腔十分细腻婉转,是剧中人物杜丽娘与丫鬟春香同唱的一首富有浪漫色彩的戏曲片断。 视频1: 视频2: 梅兰芳
8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昆曲是"百戏之祖"? 解1. 昆曲是百戏之祖,源于元末江苏的昆山。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与历史上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希腊和印度的戏剧都早已绝迹,只有昆剧至今仍活跃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昆曲的唱腔清柔婉转,优美动听,表演载歌载舞,高雅精湛,剧本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我国几乎所有剧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昆剧的滋养,所以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宣布中国昆曲艺术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解2. 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昆曲的成长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成长,它对京剧和川剧、湘剧、越剧、黄梅戏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这也就是人们常常把昆剧称为"百戏之祖"的原因。 解3. 之所以说昆曲是“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因为它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众多戏曲品种都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京剧便是从昆曲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很多京剧艺术家如梅兰芳等也都参加过昆曲表演,甚者是昆剧表演的行家。就连佛教的梵唱也完全是从昆曲演变而来的。可见一斑。
9
相关网站:
10
京剧 关键词:国粹 、西皮二簧、四大行当 、脸谱、现代京剧、
11
京剧发展简史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四大徽班”,落户京城,他们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 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 三、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众多京剧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四、鼎盛期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至此京剧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
12
唱腔特点: 唱腔组成: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西皮” “二簧”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还 吸收了一些其他地方剧种腔调,如[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娃娃调]、[汉调]等。由于这些外来腔调在保持其原有结构和调性特点外,其旋律风格都不同程度地与“西皮”、“二黄”相近或相融,故习惯地把这些强调分别归入“皮黄”列之中。 节奏特点: 京剧唱腔的节奏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即由“板式”来确定。其典型板式有:[原板](2/4节拍)、[慢板]、[三眼](4/4节拍)、[流水]、[快板](1/4节拍)、[散板]、[摇板](自由节拍)等。象其它类型的音乐一样,节奏越是缓慢,情绪越是趋于平稳、优雅,反之则越是活泼、激动。不同的板式与不同的声腔有机搭配,则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 唱腔的表现功能:京剧唱腔的表现功能,大致归类为三种,一是抒情性,二是叙事性,三是冲突性。腔多字少的多用于抒情性唱段,如《文昭关》中伍员唱段 [二黄慢板]“一轮明月照窗前”和《贵妃醉酒》中杨贵妃唱段[二黄四平调慢板]“海岛冰轮初转腾”。而腔少字多则用于叙事性唱段,如《凤还巢》中程雪娥唱段[西皮原板]“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而第三种“冲突性”唱腔之所以单独归为一类,是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京剧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即人物之间产生戏剧冲突时进行激烈的对唱或联唱唱段。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与铁镜公主的对唱[西皮快板]“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
13
如何简单区分西皮二簧腔 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西皮的曲调活泼、欢快,唱腔刚劲有力、节奏紧凑,非常适合表现欢乐跳跃、坚定、愤懑的情绪。
西皮的板式有:原版、快板、慢板、流水、导板、散板、滚板、摇板、二六、回龙、快三眼、娃娃调、反西皮等等。 二簧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是一种抒情的腔调,比较稳重、平和、深沉。在节奏上比较平稳,唱腔舒缓流畅。适合于表现忧伤的、悲愤的和正在沉思的情绪,具有悲剧的情调,所以,悲剧题材采用二簧腔的比较多。 二簧的板式有原版、慢板、散板、摇板、滚板、碰板、顶板、快三眼、反二簧等等,另外,还有唢呐二簧。 当然,这是就一般而言的,也有些戏是用西皮表现忧郁悲伤或用二黄表现激昂奔放感情的。
14
【二黄导板】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回龙】 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原板】 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 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 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 【散板】 迎来春色换人间! 【西皮快板】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 千难万险只等闲。 为剿匪先把土匪扮, 似尖刀插进威虎山。 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 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 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 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 【西皮快二六】 今日痛饮庆功酒, 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 甘洒热血写春秋。 举例
15
主要伴奏乐器 京剧的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管弦乐有胡琴、弦子、月琴、(文三场)二胡、笛子、笙、唢呐、海笛,以伴奏歌唱为主,但也有时用来衬托表演动作。管弦乐以胡琴、笛子为主要乐器。打击乐有板、单皮鼓、大锣、小锣(五三场)、堂鼓、铙钹、齐钹、撞钟、云锣、镲锅、梆子等。它们主要用来衬托演员的舞蹈动作,特别是能烘托、渲染武打时的气氛。其中以板和单皮鼓、大锣、小锣为主要乐器。
16
京剧脸谱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17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如关羽。
黑色 :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 紫色:介于黑红两色之间,刚正威武,不媚权贵。《武科场》中的常遇春 黄色 :骁勇剽悍,凶暴残忍。《鱼肠剑》姬僚,《战宛城》典韦 金银色:神仙高人的金光与庄严。二郎神,《红梅山》金钱豹,《攻潼关》金咤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勇猛,莽撞,暴躁。与黑色脸有相近之用意。 蓝色: 刚强、阴险。在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寓意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连环套》窦尔敦等。 白色: 一般:阴险、狡猾、居心叵测。如曹操。 参考资料:
18
几个京剧人物脸谱
19
京剧四大行当 京剧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划分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20
生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 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 小生:主要扮演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
武生:主要扮演的勇猛战将或是绿林英雄。 红生:专指勾红色脸谱的老生。 娃娃生:剧中的儿童的角色等几大类。除去红生和勾脸(即在脸上画有脸谱)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生
21
旦 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角色。旦行分为: 青衣:端庄娴雅的女子。 花旦: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
武旦:扮演精通武艺的角色。 老旦:老年妇女。 刀马旦:能唱、能念、能做、能打的,多是扮演穿蟒扎靠,戴翎子的女将 旦
22
净 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净行可分为: 铜锤花脸(正净):庄严凝重的忠臣良将。
架子花脸(副净):绿林草莽英雄或权臣奸相等。 武净:悍战将或神话中的灵仙妖怪等。 二花脸:扮演一些穷凶极恶之徒。 净
23
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包括: 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色。 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杰义士。 丑
24
现代京剧定义: 是在京剧的基础上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了宣传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所特地编排的宣传先进文化的精神武器.在当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宣传作用. 现代京剧 - 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当时为了宣传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所以采取了这种人民大众在当时都比较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到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排演了一大批到现在都有深刻影响的剧目.例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一直发展到今天以表现新生事物和宣传国家政策为主要内容.
25
智取威虎山(1970) - 故事梗概 1946年冬季,解放战争初期,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由某部团参谋长率领的一支追剿队,遵照毛主席《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进入深山老林,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巩固后方,配合解放军粉碎美蒋进攻。国民党收编的土匪武装首领座山雕,到处烧杀掳掠,扰乱后方,人民恨之入骨;在遭到我军的痛击后,逃回威虎山老窝,妄图依仗地势险要,负隅顽抗。威虎山工事复杂,不宜强攻,只能智取。侦察排长杨子荣沿途侦察,深山问苦,在常猎户父女的帮助下,找到土匪线索,并缴获了座山雕垂涎已久的“秘密联络图”。通过提审土匪栾平,又掌握了“百鸡宴”的情况。在杨子荣请求下,经过党支部委员会和战士民主会的讨论,参谋长派杨子荣改扮土匪,假借献图,打入威虎山。杨子荣牢记人民的重托,打进匪窟,以革命的大智大勇,战胜了座山雕的多次盘问和试探,取得了敌人的信任,并及时送出了情报。参谋长率领追剿队进驻夹皮沟,发动群众恢复生产,组织民兵。铁路工人李勇奇见到日夜盼望的人民军队来到面前,激情满怀,决心跟共产党消灭顽匪。追剿队和民兵一起滑雪、练兵,做好战斗准备。这时,申德华取回了杨子荣送出的情报。不料,情况突变,小火车被炸,土匪栾平在押送途中逃跑,参谋长立即决定,急速出兵。 追剿队和民兵由李勇奇带路,迎风滑雪.直捣威虎厅。栾平逃到威虎山,给杨子荣带来严重威胁。杨子荣临危不惧,机智沉着,抓住敌人虚弱的本质主动进攻,处死了栾平;又按计划布置好“百鸡宴”将匪徒全部集中在威虎厅用酒灌醉。这时,追剿队和民兵及时赶到,与杨子荣里应外合,全歼了顽匪 该片系现代京剧舞台艺术片,它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意在表现人民解放军在东北的剿匪斗争。该剧截取了小分队发动群众、团结战斗、不畏艰险、消灭顽匪座山雕这一段故事,着重塑造了侦察排长杨子荣深入虎穴、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参谋长及其他指战员和民兵的英雄群像。 该片剧情张弛得当,画面构图雄浑开阔,洋溢着一种威武豪壮的阳刚之气。作为京剧舞台艺术片,它在唱腔尝试,取得一定的成功。该片为被划入"洋板戏"影片的序列。
26
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
欣赏建议: 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 1:了解这部作品是用交响乐队与民族打击乐结合的现场伴奏。交响乐队的配置对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烘托作用,为京剧现代戏的创作与发展开创了一条新路。 2、启发学生发现戏曲艺术中有哪些精彩的虚拟性的表演动作。理解写意是京剧的特色。例如,骑马,就是拿着马鞭子,一蹁腿,就上马了。 3、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文场”、“武场”的常识,理解此唱段戏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绪表达。 视频:
27
让学生知道京剧为什么称作“国粹” 1、京剧有海纳百川般的胸怀。融合了多种中国传统戏剧,如昆曲,秦腔,汉剧等等,包括技法、剧目等方面,广泛吸收各地方剧种的精髓。也继成了曲艺,说唱,杂技等传统艺术。另外还融合了灯光、舞美、武术、服装等各行业的知识。 2、京剧有成熟稳定的门派系统。许多剧种在这方面比较混乱。 3、京剧的艺术理念,表演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如中正端方,典雅温和,善恶分明,空灵写意,婉转灵动。京剧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就全国范围而言京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相对于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剧种的优势。 4、它在清末,也就是二百多年前在北京形成,是给乾隆庆寿的契机促使了它的形成。此后以北京为主要基地。久居京城,地理位置的特点使它比别的剧中有更强的全国性的影响。另外京剧也是幸运的,从诞生起就受到当权者的关注。
28
相关网站 推荐给学生 http://www.hoodong.com/wiki/%E4%BA%AC%E5%89%A7#7
推荐给学生 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苏三起解 卖水
29
越剧
30
越剧的发源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原嵊县),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新中国成立以后,越剧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31
越剧发展阶段 一、落地唱书 二、小 歌 班 三、绍兴文戏 四、女子越剧 五、越剧改革
32
越剧流派简述 越剧在四十年代进入[尺调腔]时期后,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不断丰富越剧唱腔和表演程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种越剧流派。 其中,唱腔是各流派的核心因素,包括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 越剧流派包括剧目、唱、念、做等多种艺术因素。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
33
各大流派简介 一、袁派:袁雪芬(影响最大) 二、尹派:尹桂芳 三、范派:范瑞娟 四、傅派:傅全香(越剧花旦) 五、徐派:徐玉兰
六、戚派:戚雅仙(源自袁派) 七、其他流派
34
越剧艺术特点: 越剧唱腔属于板腔变化体式,早期的主要唱腔是四工腔(la mi定弦),曲调朴素、明快;以后又出现了尺调腔(sol re定弦)曲调委婉深沉,表现力丰富;弦下腔(do sol定弦)擅长表现悲壮激越的情绪;各腔都有一套不同的节奏和板式。 越剧的唱腔音乐清新柔美,充满诗情画意,越剧采用本嗓才唱法,柔和自然,悦耳动听,唱腔吐字及舞台语言都用浙江嵊县方言,吴越地区人感到乡音的亲切,外乡人觉得别有韵味,独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江南风格。
35
关于越剧让学生知道: 1、越剧,中国戏曲改革的典范,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排列顺序: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1、越剧,中国戏曲改革的典范,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排列顺序: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越剧排名第二。 2、《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诞生后越剧走向全国的第一个剧目。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就采用了越剧的曲调。 3、越剧从1906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百年历史。 4、越剧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上海,主要优秀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追鱼》等。
36
欣赏建议: 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1、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用音乐的手法展现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贾宝玉的唱腔高亢、爽朗,林黛玉的唱腔轻柔、婉转。两种不同个性的旋律十分自然的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两人初次见面时那种似曾相识又互相倾慕的情绪。 2、感受曲调的婉转,语言的地方特色。
37
相关网站: http://china.zjol.com.cn/05culture/yueju/
38
沪剧
39
沪剧发展简史 起源于上海郊区流行的山歌、小调,以后加入了小锣、小鼓的伴奏。受到弹词等曲艺说唱影响,发展成对唱形式的“阳当”。有“阳当”进而发展成座唱形式的说唱,然后又演变成上手(男角)、下手(男扮女)操胡琴、击响板,自奏自唱的带有简单表演的“戏子戏”。再由“戏子戏”发展成由二个以上的角色同演的“同场戏”。光绪年间开始有女演员,实行同台演出,并有专门的伴奏人员。十九世纪末沪剧开始立足于上海,进入市区的茶馆演出,以后又进入了上海的游艺场。为了于“苏滩”、“甬滩”有别,改名为“本滩”(本地滩簧的简称),1930年改称“申曲”,1946年改为“沪剧”。发展到现在有很多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作品。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0
沪剧 - 艺术特点 沪剧的伴奏乐器 音乐清秀、抒情,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生活气息。
音乐质朴清丽,说唱性与歌唱性兼备,由“小山歌”发展起来的“长腔长板”是沪剧的主要唱腔,为“起——清——落”的形式,即起腔、平腔、落腔三部分,起腔与落腔有丝弦伴奏,平腔则是清唱,犹如吟咏性的数板。此外,沪剧还有一批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小曲《寄生草》、《夜夜游》、《四大景》、《紫竹调》等。 沪剧的伴奏乐器 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属于江南丝竹类型配备,也采用支声复调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使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中。
41
沪剧与越剧差别 1、沪剧是用地道上海方言演唱的,而越剧则是嵊州官话和普通话相结合的产物 。
2、在表演方面,越剧的戏曲程式动作更多一些,借鉴了很多昆曲的动作,所以越剧的程式动作比沪剧更为规范,而沪剧的动作就比较随意。 3、题材上,越剧擅长演绎才子佳人戏,而沪剧更适合现代戏。 4、越剧是流派纷呈的,每个流派的发声方法都不一样,唱腔和发声方法都相去甚远,而沪剧沪剧的唱腔比较接近,流派划分不明显。
42
欣赏建议: 沪剧《昨夜情》选段《为你打开一扇窗》 沪剧的曲调优美,富有江南特色和生活气息 。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语言的特点,即兴学唱一至两句。
43
相关网站: http://www.hoodong.com/wiki/%E6%B2%AA%E5%89%A7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