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核心團隊代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林國楨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佩英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鍾蔚起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核心團隊代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林國楨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佩英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鍾蔚起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核心團隊代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林國楨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佩英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鍾蔚起教授
10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 第二期程新辦學校經營計畫書 撰寫與審查說明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核心團隊代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林國楨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佩英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鍾蔚起教授 主持人:國立溪湖高中林賜郎校長 2013年03月18日于亞洲大學 PPT協助製作:葉麗君校長

2 目 錄 前 言 計畫擬訂原則 計畫書架構 計畫書內涵與審查重點 計畫書統整 結 語 學校願景與優質化發展目標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目 錄 前 言 計畫擬訂原則 計畫書架構 計畫書內涵與審查重點 學校願景與優質化發展目標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第二期程計畫形成過程 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 經費補助與資源配置 學校自主管理與績效檢核 校際經驗交流 (結語) 經營計畫書附件(基本資料與經費概算表) 計畫書統整 結 語 1 2 3 4 5 6

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十三項子計畫 落實漸進 高中職優質化 高中職社區化 財務規劃 建立高中職評鑑輔導機制 精進高中職師資人力發展
學生生涯規劃與輔導 鼓勵家長參與教育 修訂相關教育法規 補助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 結合技職教育與產業發展 推動大學支持高中職社區化 強化中小學課程連貫與統整 高中職優質化 高中職社區化 調整高中職入學方式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十三項子計畫 落實漸進 (資料來源:高中優質化後設評鑑(I)結案報告)

4 SAP核心理念 均質化:高中優質化&社區化、平衡城鄉差距(正義) (促發學校團隊進步能量:校長領導、行政團隊組織學習、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
提升教育品質:核心技術焦點突破、自主管理與績效責任 (品質) 學校特色創新:學生學習&社區認同(選擇) 『SAP終極目標就是讓每個地區 都有好的(高中)學校可以選擇』 優質化航道 金融海嘯代表外在環境劇變,各行各業都有風險,唯獨公部門和學校受到保護 遲早變成被攻擊的焦點,馬總統勿墨守成規抱殘手缺,積極為民興利 劉院長提上位計畫包含能源國土和人才 在面對鉅變時反而需要扎根內部建設 優質化航道 敏於外界變化,找到方向船上的水手才知道如何一起划槳 學生也知道現在的努力與未來 高中階段:學生長翅膀準備飛翔的重要階段(人才)

5 ─ 申辦學校通過率 高中優質化第一期程 基礎發展 學年度 申請 通過 比例 96學年度 95 66 69% 97學年度 137 41 30% 98學年度 94 40 43% 99學年度 96 43 45% 100學年度 51 24 47% 101學年度 65 98% 高中優質化第二期程(100學年度) 焦點創新 ___校未能通過成果考核審查 ___校通過成果考核提出經營計畫書 初審通過___校;複審通過___校 合計通過___校(比例為 ____ %)

6 第二期程 37所學校 好漢坡

7 優質化(SAP):school actualization
學校啟動: 1)組織承諾&改造 2)SAP領頭羊引領 動能支持系統: 1)內部:計畫撰寫+自主管理 2)外部:諮詢輔導(追訪)+夥伴學校 3)引進:校本+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LC) 找到績效&成就感: 1)組織改變(校長領導、行政效能、教師社群) 2)利害關係人實質受惠(教師、學生) 3)家長與社區有感&認同學校努力 積累恆久能量: 1)組織學習 2)組織記憶 3)組織資本

8 學校優質化發展策略示意圖 計畫書:貫徹策略的藍圖 優質高中 優質化 維持 現況 校長領導 行政團隊 (學習社群) 專業發展 (核心技術)
自主管理 (e化、系統思考、績效評核表) 資源連結 (專家諮詢) 社區、夥伴學校 學校優質化發展策略示意圖 特色創新和全面優質 學生多元能力 績效責任 社區認同(就近入學) 發展面 創新(永續) 條件面 轉型 維持 現況 基本面 設備 高分群學生(獎學金) 固本

9 原則引導.尾端考核 學校優質化期程路徑簡圖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共同背景 校內經費重新分配 課程教學研發創新 形式檢核→實質自主管理
第二期程 1.升學壓力 2.眾多方案 3. 學力落差 4. 教政分立 5. 時間壓力 6. 學費政策 7. 免試入學 計畫撰寫:獨力→討論→協作 執行:單一處室→多單位合作 校內經費重新分配 課程教學研發創新 形式檢核→實質自主管理 擴大參與.教師專業社群 凝聚學校發展主軸 原則引導.尾端考核

10 前 言 省思:申請第二期程優質化輔助的動力 經費運用的慣性依賴,最好能續杯? 品牌定位,品質認證,提升社會聲望?
前言 前 言 省思:申請第二期程優質化輔助的動力 經費運用的慣性依賴,最好能續杯? (釐清優質化的目標) 品牌定位,品質認證,提升社會聲望? (從「二軍」到「準一軍」的最佳時機) 接受挑戰,激勵師生成長?SAP(自我實踐) (展現團隊與社群能量及執行力,促進學校積極成長) 面對學校發展關鍵時刻,願意肩負使命? (學校發展已具小成,再接再厲,邁向大成)

11 計畫擬訂原則 應說明焦點具體作為的形成過程與對學校的意義。 應確實把握創新原則。
應兼顧「聚焦發展合理性」、    「策略作為可行性」、    「績效管理明確性」。

12 計畫擬訂原則 建議一 確實填報基本資料 網址: 內涵 (符應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政策目標) 全面優質: 「師生本位」思考+創新作為全面提升。
多元發展:開發學生各種潛能,利基於傳統的創新特色。 績效責任:學會使用自主管理評核表,注重執行效能與效 率,務求財務核實,適時依計畫訂定之指標檢 討策進。

13 計畫擬訂原則 建議二 呈現 (由計畫審查者與執行者的角度思考) 扼要敘述:計畫形成過程與對學校的意義。
清楚條列:促使學校優質化之主要具體作為。 簡略說明:相關配套措施。 省略不提:例行性、不具特色之一般校務運作。

14 依據管理檢核系統回饋的資料檢討執行情形,適時調整 檢視各子計畫之訂定及執行是否符合學校優質化發展目標
架構 計畫書架構 學校願景與優質化發展目標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第二期程計畫形成過程 子計畫內涵 1.計畫目標 2.社群建構與運作 3.具體作為 子計 畫B 畫C 畫E 畫A 畫D 各子計畫相互間應具關聯性 依據管理檢核系統回饋的資料檢討執行情形,適時調整 檢視各子計畫之訂定及執行是否符合學校優質化發展目標 經費補助與資源配置 回饋連結 檢視連結 學校自主管理 校際經驗交流(夥伴學校)

15 計畫書內涵 (30頁為原則) 一、學校願景與優質化發展目標 二、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三、第二期程計畫形成過程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
五、經費補助與資源配置 六、學校自主管理與績效檢核 七、校際經驗交流(夥伴學校學習社群) 八、經營計畫書附件(不計算頁數)

16 一、學校願景與第二期程優質化發展目標 計畫書內涵: 簡述學校願景 學校應針對第一期程之後續發展,擬定第二期程優質化發展目標。
審查指標&配分:20% 1.第一期程與第二期程之優質化發展目標具連貫性 2.優質化發展目標符合焦點創新原則

17 二、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計畫書內涵: 學校應就第一期程實施成效,精簡說明自我檢討與分析,並提出後續發展策略。分析與檢討層面如下:
1.依部訂優質化重點發展項目為主,精簡呈現整體檢討 和學校進步情形。 2.簡述經費使用配置與執行效益(含執行率)。 審查指標&配分:10% 1.部訂優質化重點發展項目有明顯的發展與進步 2.經費使用恰當且有效益,符合方案目標

18 三、第二期程計畫形成過程 計畫書內涵: 學校依據優質化整體發展目標,敘明第二期程計畫與各子計畫的形成緣由及過程。形成基礎點可如:
1)宜以成果考核報告為脈絡 2)第一期程聚焦第二期程的軌跡 3)系統問卷調查結果(1st & 3rd 年間的比較) 4)第一期程諮詢輔導(追蹤訪視)委員的具體可行建議 5)配合12年國教相關政策 (改善英文聽力設備、藝術人文、多元 文化教育、 差異化教學策略、學科有效教學策略、學科多元評量理念與應用、適性輔導作法、補救教學、學校評鑑待改善項目、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等) 6)因應學校內部(教師社群、學生)的新需要(應予學校願景、長期發展目標及優質化發展目標有一致性) 審查指標&配分:看不出來但很重要的% %

19 三、第二期程計畫形成過程 (例) ○○高中「樂活學習」計畫 計畫緣起
校長倡導「多元智慧」的理念,營造「適性學習」環境,帶動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改進的風潮。 觀光專業科目教師藉由對話與腦力激盪,凝聚共識形成團隊,設計動態課程。 隨著生態導覽、數位學習等主題教學活動的增加及教學策略的發展,陸續加入自然及資訊領域教師。 依據高中優質化方案的精神,配合學校願景與優質化總目標,調整並充實具體課程與活動內容,輔以教師專業成長之搭配,整個計畫架構也趨於成熟。

20 三、第二期程計畫形成過程 (例) ○○高中「樂活學習」計畫 發展軌跡 計畫社群(教師+行政人員)初步形成 研擬主題課程與教學活動設計
協調協同教學時間和研發教材 開發「數位教與學」系統與學習活動 擴大實施策略及計畫社群(跨學科、處室) 依據自主管理評核表掌握執行情形和檢核執行效果

21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之1) 計畫書內涵:
(一)各子計畫能聚焦並發展學校特色,就課程與教學、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學習(含學習弱勢學生扶助)、學校創新特色等署定優質化重點發展項目,或配合12年國教相關政策,視學校需求將相關政策列入子計畫內容,以三年為期撰寫子計畫內容,且子計畫總數以三項為原則(至多五項) (二)各子計畫若有分支計畫,以三項為原則,且分支計畫與子計畫間應密切相關。 (三)各子計畫均應敘明計畫目標、社群建構與運作、實施方式、受益對象、預期效益及資源運用之規劃。 (四)各子計畫的社群成員應由教師與行政人員共同組成,並附上參與成員名單。

22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之2) 審查指標&配分:40% 1.子計畫能聚焦並形成學校特色發展,且涵蓋部訂重點發展項目內容
2.子計畫的主題、目標和具體實施內容密切相關 3.子計畫的主題、目標或實施內容能扣合學校優質化總目標 4.各子計畫均敘明計畫目標、社群建構與運作、實施方式、受益對象、預期效益及資源運用之規劃 5.子計畫社群小組建構與運作具體可行,並提供社群名單 6.子計畫具體作為與評估機制具體可行

23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之3) 子計畫A 子計畫B 願景目標 特色發展 子計畫D 子計畫C (一)計畫目標
各子計畫須能聚焦發展學校特色及持續邁向優質。 各子計畫之目標須扣合學校優質化發展總目標。 各子計畫相互間應具關聯性。 子計畫A 子計畫B 願景目標 特色發展 子計畫C 子計畫D

24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之4) (二)計畫項目 可就教育部優質化重點發展項目,以三年為期撰寫三至五項計畫。(3項為原則,至多5項)
教育部重點發展項目 課程與教學 含學生生涯輔導 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學生學習 含學習弱勢學生扶助 學校創新 特色發展 子計畫A 子計畫B 子計畫C 子計畫D 子計畫E

25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之5) (三)社群建構(敘明名單) 各子計畫社群應由教師與行政人員共同組成。 (例) ○○高中「樂活學習」計畫社群
召集人 張○○老師 資訊領域 何○○老師 吳○○老師 觀光領域 范○○老師 施○○老師 周○○老師 莊○○老師 自然領域 徐○○老師 郭○○老師 廖○○老師 行政人員 陳○○主任 林○○組長 賴○○技士

26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之6) (四)社群運作模式 社群應掌握主題、分享資源、共同規劃、相互支援。 專業領域研討 工作坊 主題課程與活動
觀光領域 自然領域 工作坊 主題課程與活動 跨領域交流 資訊領域 行政人員

27 四、各子計畫主要具體作為(之7) (五)具體作為 (例)發展主題教學子計畫之具體作為包括: 校園生態導覽課程與解說活動(列述實施方式)
社區文化導覽課程與活動(列述實施方式) 學生遊程設計競賽課程與實作(列述實施方式) 數位教材研發和教學(列述實施方式) (六)資源運用 參考計畫書內涵之「五、經費補助與資源配置」

28 五、經費補助與資源配置(之1) 計畫書內涵:
(一)學校應以三年為期,整合各子計畫,明列學校整體資源規劃與經費需求之關聯,並提供三年經費需求分析總表,上下學期經費編列檢核表。 (二)資本門以不超過補助總經費之1/3為原則。 (三)「入學獎學金」及「優秀學生獎學(勵)金」合計之額度不得超過經常門經費的20%,並追蹤獲獎學生的後續表現。 審查指標&配分:10% (原40%錯誤,請學校自行勘誤) 1.資源運用之規劃符合方案目標且具體可行 2.子計畫經費需求呼應優質化方案目標和策略

29 五、經費補助與資源配置(之2) 經費規劃建議: 軟硬兼顧:設備與知能、資訊與應用、圖書與閱讀
配套措施:教學軟體、專業成長、教材研發、共識承諾 善用獎勵:必要性、數額時段、對象、輔導、教學策略 小錢大用:教學檔案、教學研究、讀書會、自主學習 合理分配:全面優質、彰顯特色、固底拔尖扶弱、公平正義 PS.資本門:品名、功能用途、教育訓練、使用效率(頻率)、教學與學習效益預期評估(教學與學習的實質效益) PS.經常門:規劃「參與互動、實質操作」的「系列性、系統性、主題性」的工作坊為上上之策

30 五、經費補助與資源配置(之3) 經費需求分析總表 單位:千元
經費需求分析總表 單位:千元 優質專案=優質化分年經費需求(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優質化三年經、資門分配(經常門+資本門) 三年整體經費配置小計總數=本預算+自籌款+其他補助+優質化專案= 經常門+資本門

31 學校應依本位管理精神,訂定整體自主管理與回饋機制,有效提升整體經營成效。
外部輔導 與檢核 學校應依本位管理精神,訂定整體自主管理與回饋機制,有效提升整體經營成效。 目標 具體作為 計畫執行 經費 資料回饋 計畫 自主管理與檢核

32 計畫書內涵: 學校可參考「第二期程成果評核指標」,就本期程三年計畫各年度預期達成之項目,訂定學校子計畫與分支計畫之「自主管理評核表」的質化與量化績效指標,定期進行自我檢核,做為自主管理和成果檢核之重要依據。 審查指標&配分:10% 1.參考部訂「第二期程成果評核指標」,訂定學校子計畫與分支計畫之「自主管理評核表」 2.依據「自主管理評核表」,提出可執行的量化與質化績效檢核指標

33 自主管理的三個層次 活動評估表(平時) 評核表(期中期末) 新學年度計畫差異表 Check list (做了沒) 執行率和找出問題
Check list (做了沒) 執行率和找出問題 系統化資訊回饋與修正 組織資本:代表變革和成長能力所需的無形資產,包括文化(我們做事的一種模式)、領導、和整合聚焦

34 自主管理評核表(總表、分支計畫績效表、社群)
自主管理機制和運作之設計 至少應包含 自主管理評核表(總表、分支計畫績效表、社群) 選擇對應的評核指標 擬訂目標值(量化、質化) 計畫社群名單與運作說明 開會記錄和經費使用之管控 活動評估表/子計畫自我檢核表(平時用) 自行設計自主管理評核之量化質化績效檢核指標

35 (例) ○○高級中學優質化計畫自主管理流程圖
(例) ○○高級中學優質化計畫自主管理流程圖 優質化推動委員會 教 學 研究會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優質化計畫執行小組 規劃、執行 修正、調整 各項子計畫社群 協同、支援 行政 處室 各相關 委員會 檢核、回饋

36

37

38

39 分支計畫自我檢核表/活動評估表 (上網下載,平時用)
計畫項次 執行情形 執行困難或缺點 (計畫)活動名稱 (計畫)活動目標 受益對象︵量化︶ 預期 因應或改善措施 執行 整體評估 (很好、好、普通、再努力)

40 (例) ○○高中優質化計畫月份執行進度報告與管制單(自行設計)
執行進度報告表 子計畫名稱 執行項目 2-3 ○○○○○○○○ 執行期程 ○○年○○月-○○年○○月 填表人 管考人 工作要項 執行摘要 工作進度(%) 差異說明與改善對策 預計 實際

41 計畫書內涵: 各校應就第二期程發展主軸及具體作為相近之主題,建立跨校之夥伴學習社群,並說明交流方式,訂定夥伴學校交流學習計畫並實施之。第二年起校際交流成效納入審查。 審查指標&配分:10% 進行夥伴學校交流或已建立跨校之夥伴學習社群

42 建立主題式跨校夥伴學習社群 本校 學習社群 主題B 主題A 夥伴學校B 學習社群 夥伴學校A 學習社群 夥伴學習社群 主題C

43 由教師自主規劃學習 關注學生學習成效提升 行政支持及資源整合協助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由志同道合,具共同願景教師自主規劃,以合作方式共同進行探究或問題解決之學習社群。   教師可募集校內同領域、跨領域教師或校外夥伴學校教師,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增進專業成長。 關注學生學習成效提升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必須關注於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不能僅止於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或個別興趣的追求,透過教師間的專業對話,討論學科專業、課程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學習與評量等議題,共同致力於促進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 行政支持及資源整合協助   學校應發覺並符應教師自主性專業成長之需求,鼓勵學年群、領域團隊提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申請,並於社群運作過程中主動提供對話平台及支援,如協助建置專業社群之分享網頁、專業學習社群成果發表會等,給予社群研究與發展上充足的資源協助。 資料來源:教育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44 教育部100年度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申請方式
縣(市)政府  訂定學校申請教師專業社群計畫審查作業規定,並受理申請、辦理審查及督導落實執行。 學校  提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施計畫」,並彙整「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申請書」後,送縣市政府初審。 個別專業學習社群  教師可自願組織專業學習社群,並推舉一位教師擔任召集人,向學校提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申請書」。

45 教育部100年度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申請方式
學校 學校可依學校發展或教師需求,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類型可包括: 「年級別」 「學科/領域/學群」 「學校任務」 「專業發展主題」等 學習社群進行方式可包括: 教學觀察與回饋 教學媒材研發 新課程發展 教學方法創新 協同備課教學 同儕省思對話 新進教師輔導 行動研究等

46 教育部100年度中小學教師辦理專業學習社群申請方式
個別專業學習社群 教師自組專業學習社群,24班以下學校每一社群以4人為原則,25班以上學校每一社群以6人為原則。 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每一社群需有一半的成員係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含召集人在內。 每年社群活動次數不得少於12次,於次年1月底前執行完畢。 成果報告包含 前言 量之分析(如社群參加人數) 質性資料與分析(如歷次活動或會議記錄、研發之課程或教材教法、教師專業成長提升與學生學習成效之客觀分析、學校組織文化之改變,或教師需求滿意度分析等) 活動書面資料與相關照片 一場專業學習社群活動影音檔。

47 部訂政策: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有、無) 配合12年國教相關政策,應視學校需求將相關政策列入子計畫內容,例如:改善英文聽力設備、藝術人文、多元文化教育、差異化教學策略、學科有效教學策略、學科多元評量理念與應用、適性輔導作法、補救教學、學校評鑑待改善項目等(依需要積極與適度納入經營計畫書或校務發展計畫)

48 審查結果:(滿分100分) □優(85分以上) □良(75分-84分) □可(未達74分)(需接受本署安排委員到校輔導)

49 計畫書統整 送審資料 第二期程經營計畫書、第一期程實施成果報告、優質化實施成果考核結果與說明等。 檢視與修正
依據「經營計畫書撰寫說明」檢視修正。基本資料置於附件。 依據審查表所列審查項目及內涵,自行檢視切合度,並適度修正。 檢視各篇內容、格式、層次、體例、文字、圖表,力求完整明達。 檢視計畫書中與第一期程實施成果報告相關之內容,確定一致。 檢視計畫書對於優質化實施成果考核之審查意見是否有所回應。 各項統計數據做最後的更新、校正。 製作目錄,並確認標題、頁碼正確。 計畫書以30頁為原則(不含附件)。

50 「對話」審查(每校約1小時) 引導問題 1. 計畫的脈絡發展:學校實施第二期程計畫之際,是否能與第一期程計畫做整體概括性的比較分析,以鑑別其進步或改變軌跡?學校如何以第一期程與第二期程成效為基礎,逐步聚焦能量於學校特色之發展? 2. 計畫的系統思維:第二期程計畫和學校校務發展計畫及第一期程優質化計畫有何關連?第二期程各子計畫是否有助於學校特色之聚焦或發展?第二期程各子計畫之間連結是平行還是有階層性? 3. 計畫的社群動能:第二期程子計畫的形成過程中,學校如何在既有行政團隊動能基礎上,催化與激勵教師的積極參與度?又行政與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如何能夠成為第二期程子計畫執行的重要動能?

51 4. 子計畫的優先順位:第二期程各子計畫是否能權衡其優先重要順序或時間先後之不同?如在經費短缺之際,學校是否依然能按子計畫優先順序做有效地配置與運用經費?(經費配置)
5. 子計畫問題解決:學校是否能自我發現問題與困境(例如學區國中生人數比例下降、教師流動率過高等情形)並進行問題與困境導致的成因分析?學校是否能針對問題與困境尋求適當的支援及解決的途徑? 6. 子計畫自主管理:學校是否依據子計畫的具體作為而訂有預期達成目標?自我檢核表是否以上述之「預期達成目標」為發展基礎?是否有善用活動檢核表、自我檢核表或校訂檢核指標進行自主管理(有系統的的資訊回饋和改善執行方式)?例如:子計畫自我檢核表的績效指標是否由「實際執行情況」(宜設有參考點)與「執行滿意程度」兩層面分別做自我檢視,提出困難與改善之道?(自主管理)

52 7.資本門設備的效益:學校所購置的資本門設備,是否事先評估過使用該設備所能產生的預期效益?(物盡其用)
8. 教育議題的導入:如學校納入既有各項重要教育議題(例如生涯輔導、友善校園、品格教育與性平教育等)於子計畫中,是否將議題重要目標顯現於上述「績效檢核表」之中?(議題融合能力) 9.(學校自行填寫引導性問題)例如:夥伴學校社群、學校自主成長、新課綱因應、協同教學……。

53 結語 結 語 敬祝 申請順利


Download ppt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核心團隊代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林國楨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佩英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鍾蔚起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