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 教学 目的 1、在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情况下,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说明学生运动只有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才是发展方向。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路线,促使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     3、抗战的胜利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具有重大意义。

3 重点与难点 1、比较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异同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及其意义 3、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4、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4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5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6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确立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逐步形成“北进”的大陆政策和“南进”的海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国策。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确立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逐步形成“北进”的大陆政策和“南进”的海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国策。

7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年的甲午战争签订了割地赔款的《中日马关条约》,使日本成了“暴发户”。

8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01年《辛丑条约》日本从中分得3479.31万两
年日俄战争后,日根据《朴茨茅斯和约》占领了辽东半岛,建立一整套殖民机构。

9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27年《对华政策纲领》,决定武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并确立了把“满蒙”与“中国本土分离开来”的方针。

10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田中奏折》提出实现日本大陆政策的战略方针:“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于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11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12 1932年3月,宣布成立伪“满洲国”,溥仪在长春出任执政。对我国东北实行殖民地统治,揭开了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2年3月,宣布成立伪“满洲国”,溥仪在长春出任执政。对我国东北实行殖民地统治,揭开了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13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进攻中国。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进攻中国。

14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1月占领上海,12月占领南京。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大部分国土沦陷。   

15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建立各种殖民机构 1931伪满州国 1940伪国民政府 组织收编伪军 建立汉奸奴化团体

16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2、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 土地资源 农副产品 设立银行 垄断铁路、厂矿 从中国攫取的物资

17 3、实施“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八年期间,318万被杀害,276万人被抓走,1952年房屋被毁,损失粮食1149亿等 日军烧成一片焦土的河北省阜平县羊和门村

18 强制推行殖民思想文化,重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统治中国人。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4、进行奴化教育 强制推行殖民思想文化,重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统治中国人。

19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20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21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2、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22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1、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
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前是中国局部抗战阶段,主要包括东北军民的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 1、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1年11月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 揭开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序幕 1932年义勇军发展到40多万,活 动范围达到102县

23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令。 杨靖宇 赵尚志

24 1932年1月28日军突然发动了对上海闸北的进攻,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开始。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2、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军突然发动了对上海闸北的进攻,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开始。

25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3、长城抗战 1933年元旦,日军进犯山海关,山海关驻军东北军第九旅何柱国部奋起抵抗,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

26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5、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 第一次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同胞起来抵抗日本侵略。 第二次
一二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抗日救亡活动。 第三次 “一二九运动”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

27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 1933年三条件下与任何 武装部队订立抗日协定 1935年“八一宣言”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 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策略

28 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表示要“抛弃前嫌,团结救国”。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2、国民党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调整 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表示要“抛弃前嫌,团结救国”。

29 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压了蒋介石,提出了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提供了条件。

30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七七事变后,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主动派出周恩来等人多次与国民党代表谈判。 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1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战,标志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32 7月17日蒋介石表示,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公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7月17日蒋介石表示,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公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33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34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

35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1、凇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 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的战幕由此拉开。

36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2、忻口会战 1937年10月,忻口会战是华北战场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历时23天,大小战斗40余次,日军伤亡2万人,牵制了日军沿平汉路南下的作战行动。

37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3、徐州会战 日军占领南京、济南等地后,先后集中24万人的精锐部队,于1938年1月下旬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徐州会战中台儿庄大捷,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38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4、武汉会战 1938年6月,40万日军、120艘舰艇,300架飞机进攻武汉,中国参战部队达130个师,约100万人,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会战,日军死伤20万,中国军队死伤40万。

39 5、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担任正面作战,以正规战为主,是抗战的主战场,是抗日的主要力量。 (1)、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到来。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3)、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0 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 1、1938年3月底至4月初,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抗战建国并行的方针。 2、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重申“抗战到底”,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并设立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41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42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43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会议。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主张,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

44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2、持久战方针的提出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提出了持久战方针。

45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游击战的作战方针 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作战,外线单独作战; 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需要有它自己一整套的关于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原则; 由于战争的残酷性,游击战要建立根据地,向运动战发展 朱德和彭德怀

46 2、敌后游击战战场的开辟及游击战的发展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47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晋察冀根据地 晋西北根据地 晋冀豫根据地 晋西南根据地 山东根据地 华中根据地 陕甘宁根据地

48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940年2月至8月
百团大战,参加人数约20万,合105个团,经历108天,大小战斗1800多次,歼敌约3万人。

49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中共中央于1939年1月发表《关于汪精卫出走后时局的指示》,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到汪精卫,反对投降,抗战到底。

50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明确提出了反对投降,坚持抗战的三大政治口号: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明确提出了反对投降,坚持抗战的三大政治口号: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51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为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敌斗争原则。

52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1、政权建设 建立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充分民主的选举制度。

53 经济建设:各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主要发展农业、商业。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经济建设:各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主要发展农业、商业。

54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了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延安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实现理想的热土。 发展国民教育。 创办学校和短期培训班

55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主要内容推动国民党坚决抗战进行民主改革 争取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和活动自由 1939年国民参政员梁漱溟等人发起组织了“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在这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发表了宣言和纲领。

56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要求国民党定期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掀起了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第一次民主宪政活动。

57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李济深 柳亚子 李济深、柳亚子在广西成立“抗战动员宣传委员会”和“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呼吁清除失败主义,要求动员民众,坚决抗战,沈钧儒、郭沫若等各地民主人士等通电支持。

58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文化界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的法西斯专政,争取人民自由,主张实施宪政。

59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60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61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国战区局部反攻 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打通贯通中国大陆的交通线,摧毁中国西南的中美空军基地。中国军民开始开始局部反攻。 1945年春,八路军、新四军 建立18个解放区,总面积95万 平方公里,人口9550万。 1945年春,国民党也收复 了南宁、桂林、福州等地。

62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2、中国共产党七大(1945、4)
制订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 通过了新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63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3、国民党六大(1945、5) 中心议题讨论中共问题,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抵制 联合政府,准备内战。
大会提出“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 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 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64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4、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及外长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签订了《雅尔塔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

65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停战诏书》,向全世界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66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人民的对日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 2、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决定性力量。

67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3、中国人民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 4、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抗战打乱了日本“南进”、“北进”计划,使日、德、意在东西方配合作战,共同瓜分世界的战略图谋破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68 1、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2)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2)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69 1、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 (4)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70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协同奋斗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外部条件。

71 思 考 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及其重大意义是什么?
2、怎么样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72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2-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泽东文集》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5 、鼓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5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Download ppt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