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書介紹:家庭是人生的冒險 一本全方位的靈性化家庭手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書介紹:家庭是人生的冒險 一本全方位的靈性化家庭手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書介紹:家庭是人生的冒險 一本全方位的靈性化家庭手冊

2 出版社背景介紹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成立 緣起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成立宗旨 1.「用基督教的生命價值觀幫助現 代人的心靈與生活」
2.翻譯歐洲的基督教出版品 3.企畫台灣作者的作品 ‧出版的「周邊副效應」動員式出版、活動導向、事工後盾、合一見證 我們的出版主軸定位在,「用基督教的生命價值觀幫助現代人的心靈與生活」,請注意,這裡講的是基督教的生命價值觀,而不是基督教這個宗教,希望藉此將基督信仰的精神延伸到社會中,這是長期的計畫方向。除了翻譯歐洲的基督教出版品之外,也包括企畫本土作者的作品等,其中包括一些基督教企業領導價值、基督教信仰看現代社會議題、基督教價值的生活藝術、心靈深處的力量等一般心靈成長的書。(我們會著重在歐陸,特別是德語系統的出版品,除了因為個人專長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在於,英語系的基督教出版品在國內比較多,而歐洲的觀點通常會因為他們比美國更深層的文化底醞,曾經面對更多的文化與民族衝突反省,加上左派思潮的批判風格,所以,更值得多元化台灣社會參考。)

3 「南與北」出版事工的特色 以創意為主軸的思考模式:出版可以做成無趣的生產線,也可以變成多采多姿的創意產業,出版可以是「文字事工」也可以是「商業行為」 以動員為導向的出版社:動員讀者群 以事工為導向的策略聯盟:與總會松年事工委員會、兒童教育事工、新使者等 以「閱讀運動」為目標的經營理念:成立讀書會、成人主日學、講座等等

4 作者簡介 瑪達蓮娜.伯格納(Magdalena Bogner)
生於1947年,分別於明斯特主修德國文學及在雷根斯堡主修神學。至1997年為止一直在中小學服務。已婚並育有四名子女。自1997年起擔任「德國天主教婦女協會」全國主席。這是德國境內最大的婦女團體。2005年至今亦為「德國天主教友協會中央委員會主席團」 的一員。

5 作者簡介 古倫神父(Anselm Grün)
1945年生於德國,自19歲起就是聖本篤修會位於烏茲堡的「Münsterschwarzach修道院」的教士,之後獲得神學博士、哲學與企管碩士。已在聖本篤修道院擔任經營主管30年之久。他並負責該修道院對外開設的性領導課程。舉辦的靈修生活與價值領導 課程,往往一年前就客滿,每年演講高達一百多場,場場人數超過千人,堪稱德國「聖本篤僕人管理學」與「心靈生活」的代表人物 他用聖本篤修會的信仰精神(祈禱與工作),結合現代心理學與企管學,幫助人們突破人生與職場的困境。頗受德國社會人士歡迎,著作超過300多種,許多都是德國亞瑪遜書店與宗教書籍的排行榜暢銷書。

6 Anselm Grün古倫神父簡介 古倫神父的神學十分開放自由,特別因為他具有企管與心理學的專業,因此,他的作品很深刻地將神學、靈修與現代人的生活經驗相連結,並且十分注重基督徒在生活、家庭與職場的信仰見證 他也非常強調各種不同宗教與文化之間的對話與尊重,在他的作品中常具體提出基督徒與其他宗教、文化對話時應有的謙卑心態與溝通方式 古倫神父的神學十分開放自由,特別因為他具有企管與心理學的專業,因此,他的作品很深刻地將神學、靈修與現代人的生活經驗相連結,並且十分注重基督徒在生活、家庭與職場的信仰見證,他認為,基督徒的信仰必須實行於生活之中,而不是關閉在教會或信仰團體裡,教會也不是「信仰機構」,而是基督信仰在世上的「行動者」,教會不應只關心自己的事,弭平自己的傷口,失去了該有的功能,而是應該有勇氣,走出自己,喚醒人類的熱情,讓失去勇氣的人重新站起來、有病痛的人得著醫治,為絕望的人帶來希望。他也非常強調各種不同宗教與文化之間的對話與尊重,在他的作品中常具體提出基督徒與其他宗教、文化對話時應有的謙卑心態與溝通方式,他認為透過這些對話讓我們更能深刻體驗到基督教信仰的本質。

7 我為何選擇出版這本書 自身的家庭經驗 反省:教會中以泛道德化角度來看家庭問題——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傷害
與天主教諮商修女的討論與分享:第一線社工諮商者所看見的真實面 人的問題之複雜性,是基督教倫理應重視的前提 全球化之後,家庭與婚姻問題幾乎沒有國情、文化之差異,這一點是「教會塔」中的傳道人常忽略的「事實」,所以造成認知差異 以個案實例為輔助,更易讓人連結自身經驗

8 家庭是人生的冒險 生命是一場上帝賜給我們的冒險之旅,而家庭就是精煉我們的場域。相識、相戀、結婚、懷孕、生產、養育、衝突、分居、離婚到空巢期,在上帝的陪伴下,我們可以共享其中的美好生活,也共渡當中的危難時刻。 所謂的「理想家庭」根本不存在。情況愈是艱困,家人就愈能在當中趨向成熟。若我們能在家庭中成功的接受這些挑戰,我們同時也就是在一條靈性的路上,淬煉出豐盛的生命。

9 以平常心面對最複雜的人生挑戰 古倫神父一個天主教神職人員,居然可以平鋪直敘地述說一些近年來台灣的婦女團體和宗教團體對立爭執的尖銳主題,例如:非計劃的懷孕、對墮胎兒的哀悼、同性戀子女,以及婚前準備中的夫妻選擇姓氏等創新主張;每個主題加上伯格納女士的經驗之談,娓娓道來、毫無驚人之言,讓人了然於心,感覺好像「本來就是這樣」。帶出人心深處原有的、和真理相應的觸動。

10 去除「標準化」的枷鎖 過去講到家庭時,教會似乎喜歡將愛情與婚姻理想化;個人或家庭若不符合「標準答案」,便感到羞愧、有罪惡感,覺得難被教會團體所接受。作者看待人生旅途上的挫折挑戰如此自然,對於「不可談」的家庭暴力、外遇、分居、離婚等,也毫不避諱。 以深入淺出的說明,具體可行的建議,細心體貼地提醒:認清自己的限度,發揮自己尚不知的潛力,於是給予讀者希望而重新再出發。

11 符合世界心理衛生趨勢 他們並不使用專業術語,卻又符合心理衛生界的趨勢:看到個人或家庭,如何以「韌力/復原力」度過生命週期中的壓力挑戰,而不再將其視為「問題個人」或「問題家庭」。且能兼顧個人獨特性與團體共通性,既接受現實又清楚掌握原則。

12 開放的心靈面對青少年的宗教與情感 青少年如何得到平衡,二位作者列出循序漸進、具引導啟發的問題,幫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答案,而不是給予教條式的命令。 另外一個難開口的是宗教信仰:背誦標準答案長大的父母,如何去答覆尖銳真實、挑戰信仰的疑問?

13 如何運用這本書 開放的心靈與態度 避免自己先入為主的狹隘道德判斷 不斷與自身、周遭人們的生命經驗連結 認真思考或實行每個單元的「繼續向前」
與子女和伴侶共讀,由書中個案當成橋樑,可以避免直接觸及個人問題的抗拒與尷尬

14 並肩同行——家庭生活的靈性基礎 家庭生活是一趟旅途──在這條路上有不同的組合:有年輕無子女的夫妻、有養兒育女的夫婦、有單親家庭、也有退休的老夫老妻、甚至還有鳏寡之身的組合。為了讓這趟攜手同行的旅程能夠成功,我們需要一些重複提醒且經常鍛鍊的基本態度。例如:如何在「互相支持」和「互相給予對方自由的空間」之間保持平衡,如何互相聆聽,以及彼此和好的藝術……等等。

15 並肩同行——家庭生活的靈性基礎 我從哪裡來?──尋找自己生命的根 健康的根:香味、療效與傳承 當孩子該自立時──呵護和放手
對孩子、父母、夫妻適時適度放手,學會交托 發自內心的真誠行為──家人相處的靈性基礎:認識自我、面對衝突是一種靈性的操練

16 相知相惜——尋找我的另一半 無數的詩歌都讚詠著戀人互相邂逅和相愛的過程。在這段充滿著甜蜜愛戀滋味的期間,兩個人愈來愈親近;同時,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愈來愈疏遠,以便學著如何自立,尤其是要學習如何自己做決定:這也包括決定自己的終身伴侶

17 相知相惜——尋找我的另一半 情竇初開──初嚐交友和戀愛的滋味 雖疏猶親──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學習過程 又期待又怕受傷害──深入交往並下決定
開放心胸接受更偉大的事物──你我的信仰 愛到最高點──我們要結婚囉! 愛必須努力經營──共同決定 性行為──在彼此的體內成為互信的伴侶

18 孕育生命—— 接納孩子並和他們一起生活 有孩子的生活不只充滿挑戰,而且緊張刺激。有些人等了很久才有孩子,有些人則一輩子都等不到,更有一些人(至少目前)不打算有孩子。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對孩子常常會對抱著很高的期望,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們身上。但到了青春期,孩子卻要走自己想走的路

19 孕育生命—— 接納孩子並和他們一起生活 我們要有孩子了!──懷孕時的喜與憂 「我有了!怎麼辦?」──非計劃中的懷孕
將墮胎兒整合入自己的生命中──談對墮胎兒的哀悼 「我又失敗了!」──哀悼流產兒 「人一生中最偉大的時刻」──孩子的出生 三個恰恰好?──幾個孩子才夠? 同樣是我的心肝寶貝──談收養孩子 書還沒唸完就要有小孩?──兼顧職業與孩子 「為什麼偏偏是你要走?」──喪兒之痛 只要給你能給的──教養的困境 即使沒有孩子,也可以結出豐盛的果實──談不孕夫妻的苦惱

20 信仰與家—— 在家庭中以言行表達信仰 家庭生活需要以具體的方式來表達用以維繫共同生活的事物。透過祈禱、儀式、或參與節慶,我們可以表達對上帝的信仰,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他掌管我們整個家,也掌管著全世界。而且我們也應該在行為中表達我們的信仰,以做為他人的榜樣

21 信仰與家—— 在家庭中以言行表達信仰 為奧秘開啟自己的心──與孩子一起追求信仰 進入內在的「外在形式」──家庭中的儀式
隨著時節體驗信仰──歡度四季及教會節慶 「為什麼你每個星期天要上教堂?」──當青少年不再相信的時候

22 愛裡藏刀—— 面對極限、衝突、離婚與分居 即使在家中也不是天天都有「風和日麗」的日子可以過。就因為家人的關係比較密切,所以往往衝突所造成的傷害力更大、更深。若我們不逐漸用建設性的方式處理這些創傷,就不可能和解──有家暴的家庭中更是如此,最後就只有分手一途。

23 愛裡藏刀—— 面對極限、衝突、離婚與分居 聖經上的典範──把裂痕當作考驗 認識孩子陌生的一面──親子之間的衝突
加強家庭內在治療功能──面對外來的衝突 「無法訴說的痛苦」──家庭中的暴力行為 分居及離婚之後──從失敗中記取教訓 離婚之後的家庭──認真面對孩子以及他們的需求 單親父母──接受自己的有限

24 百頭偕老?—— 晚年生活的種種挑戰 請繼續閱讀「擁抱老年心生活」!!! 當所有孩子都離家時,有些父母會覺得好像被遺棄了一樣。
孩子的離家挑戰父母要重新互相應適,重新規劃他們的共同生活,這可以讓父母重新互相認識,深耕他們的婚姻,互相發現對方的意義。 請繼續閱讀「擁抱老年心生活」!!!

25 百頭偕老?—— 晚年生活的種種挑戰 放手的痛苦、全新的定位──孩子要離家了 另一種品質的親密與愛──祖父母對孫子的角色
「結婚三十年!」──老夫老妻的生活 閒下來時怎麼辦?──退休後的挑戰 我們負擔得起什麼?──家有高齡雙親 突然孤伶伶一個人……──喪偶之痛 「我們又有用處了」──老少同堂之家


Download ppt "新書介紹:家庭是人生的冒險 一本全方位的靈性化家庭手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