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博学笃志 树德育人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
博学笃志 树德育人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 德宏师专社科系 张海清 副教授
2
爱因斯坦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任务是为人师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
教师的道德并不是什么圣人般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体现并形成于平平实实,日积月累的职业生活过程。
——朱小曼
4
一、教师职业道德涵义简析 (一)对道德含义的简单诠释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
5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6
(二)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 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含义: 1、职业道德的内容反映了鲜明的职业要求。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2、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它总是从本职业的交流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这些灵活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实行,而且易于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3、职业道德既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又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4、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7
(三)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8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典范性的特征
先进性。社会把自身文化延续的重任交给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规定了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总是处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上;社会给予教师道德修养较高的期望,规定了高水准的师道内容。 典范性。为人师表与师德的教育价值在于教师行为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具有典范性,它是影响学生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构成有: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9
2、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结构 师德规范基本结构应围绕如何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进行阐述:
师德规范基本结构应围绕如何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进行阐述: (1)关于教师与国家、民族的关系的道德要求,即对待教育事业的伦理职责; (2)关于教师与同事关系的道德要求,即对待从事教育工作的群体的伦理职责; (3)关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道德要求,即对待教育对象的伦理职责; (4)关于教师与家长和其他社会教育工作者关系的道德要求,即对待影响教育对象的社会群体的伦理职责。
10
师德规范还有其层次结构,不同层次的师德规范对从教人员的专业行为,具有不同的规范功能。师德理想体现着教育专业至善至极的道德境界,给教师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激励着教师形成高尚的专业追求。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专业行为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师德原则所表明的是教育界认同的应当而且能够达到的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师德规则是对教师专业行为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无论肯定性规则还是否定性规则,在执行当中都不可违反,因而也最具有约束力。 师德理想主要具有激励功能,师德原则主要具有指导功能,师德规则主要具有约束功能。
11
3、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我们按照四种基本关系范畴和三个基本层次,构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这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集体及其他工作者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12
例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实质上反应了教师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在这一关系方面,教师应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 1.理想层面 ——忠诚并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原则层面 ——忠于职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13
3.规则层面 ——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准参与和支持有损于国家利益的活动。 ——不得在申请或晋升某一专业职务或职位时出示虚假的专业资格证明或做虚假的陈述。 ——不准利用专业职务或专业工作(如招生、考试等)便利收受他人的财物。 ——不准做污染或破坏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事,如故意损坏教学仪器设施、说脏话等。 ——不准在工作时间内做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事(如炒股等)。 ——不准旷课、随意调课和对工作敷衍塞责。 ——不准在课堂上抽烟和使用移动电话、寻呼机。 ——不准弄虚作假,虚报、篡改个人工作效绩。 ——不准掩盖、篡改出现的重大教育事故。 ——不准衣冠不整。
14
例2:对待学生的道德 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面临的最重要的关系。在这一基本关系方面,教师应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 1.理想层面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2.原则层面 ——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
15
3.规则层面 ——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准以民族、性别、地域、家庭背景、是否有残疾、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发展水平为由偏袒或歧视学生。 ——不准以奖惩学生等由教师专业职务所给予权力或其他由师生关系带来的便利,谋求诸如推销商品特别是书籍、参考资料等私利。 ——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学生索要财物或接受学生的馈赠。 ——不准超范围、超程度、超时间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不准以个人的好恶,取消、取代或操纵学生正常的自治团体的活动。 ——未经学生本人的允许,不准以任何借口查阅学生的日记和私人信件。 ——如果不是出于令人信服的教育目的或法律的要求,不得泄露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及其家庭的信息,特别是隐私方面的资料。 ——不准因个别或少数学生不轨而责备或处罚全班学生。 ——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如因违反课堂纪律而加罚作业等)。 ——不准利用教师的优势地位和便利条件与学生谈恋爱。
16
例3:对待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的道德 1.理想层面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2.原则层面
在现代社会中,单个的教师已经很难完成对学生全面教育的任务。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处理好与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的关系。在这一基本关系方面,教师应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 1.理想层面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2.原则层面 ——相互信任和尊重,协同工作,共同发展。
17
3.规则层面 ——不得以任何借口在公开场合或学生面前采取造谣中伤或诽谤等方式诋毁其他教师或教师集体的人格、声誉、威信和工作效绩。 因为一个教师的声誉直接影响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工作效绩。在一定意义上,损坏了一个教师的声誉,就等于损伤了他的教育生命。 ——不得抄袭、剽窃、贬低他人的学术、科研和教育成果。 ——不得利用职务的便利和影响,妨碍其他教师的正常工作。 ——无正当理由,不得违反教育集体共同做出的决定或制定的规则,擅自行动。特别是在个人意见与教师集体的意见发生冲突时,虽然个人享有保留意见和向上一级教育机构反映的权力,但在行动上要服从教师集体所做出的决定,以免造成学校教育工作的混乱。 ——不得帮助明知在品格、教育或其它有关品质上不合格者混入教师队伍或晋升高一级专业职务或职位。
18
例4: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社会教育者的道德 影响学生发展的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因素。要把这三方面合成一股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力量,真正做到三位一体,教师就必须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及其它与学生有关的社会人员的关系。在这一关系方面,教师应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 1.理想层面 ——真诚相待、主动参与。 2.原则层面 ——主动沟通,平等相待。 3.规则层次 ——不准向学生家长或有关人员提出非教育问题的批评,也不准因学生的原因,训斥、侮辱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 ——不准暗示家长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准向学生家长或相关人员索要钱物或谋求其他方面的方便和好处。 ——不准以民族、性别、地域、经济状况、职务、职业、是否残疾及相貌等原因偏袒或歧视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
19
案例:师生关系也是“教学”成果 有这样两个平行班,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很好,但师生关系很紧张,在学生评教的时候反映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武断,学生负荷很重;而另一个班级虽说学习成绩次了一点,学生热情高涨,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做人的幸福。 张老师自从她接手班主任工作后,管理非常严格,班上的各项工作和学生的成绩在年级的排名也从较后的名次,上升到了年级的前列,可张老师想不到的是,学生竟仿历史人物张三丰的名字,给她起了个“张三疯”的外号,因为张老师早中晚三次都要找学生谈一次心…… 武汉市在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中,在被调查的597名教师中,40%的教师认为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但被调查的2523名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是可以信任的,大多数学生表明“老师不好相处”。
20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敬业精神下降。敬业精神下降表现在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对工作敷衍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不注重自身的知识更新,不注重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据《中国教育报》对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所得到的统计信息:在教师问卷中,针对“你认为在中小学做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事业”的问题,回答表示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职业来干的占50.2%,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干的占46.8%,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专业来干的占3.1。调查结果还显示,越是发达地区的教师的事业感越强,越是贫困地区的教师的职业感越强。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不少的教师均缺少专业感,缺乏专业意识。
21
材料:教师敬业精神下降、职业倦怠原因浅探
1.情绪衰竭引发信念危机 就如吃饭,任何事情经历多了,总觉得有点令人生怨。教书时间长了,好像老是嚼这几本教材,也确实没有很多的味道,加上各种压力、重复劳动等影响,“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顺心,对什么也没兴趣”,对什么总觉得“不过就那么回事”,工作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性,更不要去追求什么艺术性了。这些都是典型的情绪衰竭状态。 情绪衰竭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由于情绪是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体验,是个体认知的基础,因此,当出现情绪衰竭时,个体首先是对工作失去兴趣,进而出现工作不努力、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导致对工作没有信心。出现情绪衰竭的教师,他们自身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不钻研教材,根据老经验,得过且过;其次是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第三是思维僵化,对问题缺乏挑战意识。研究也发现,往往工作了几年的教师,特别是工作6~10年的教师,最容易发生职业倦怠。从开始工作到工作6~10年,成就感一直呈下降趋势,而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却呈上升趋势,工作6~10年是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学校一般对这样的教师也没什么办法。因为这个时期的教师往往对未来预期最低,而目前又极易滋生自我满足情绪。
22
2.非人性化导致目中无人 由于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仅依靠过去的定势来认识学生,目中无人,一切均在惯性的轨道上滑行,只看到“年年岁岁花相似”,看不到“岁岁年年人不同”。 非人性化特征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主体的漠视或不认同,学生在教师眼中也不过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已。对学生更多的是指责与批评,各种体罚和变相体罚也是家常便饭。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往往看不到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更多的是抓住问题不放,特别是在应试压力比较大的今天,很多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比较高,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也多不合理。当学生没有取得教师认可的成绩时,特别是教师认为自己已经为了学生的学习呕心沥血了,但学生还是不“领情”,于是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更是恶语相加。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教师对学生谩骂的情形,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都有教师主体精神失落的一面,当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存在时,自己的主体也被自己玷污了。
23
3.低个人成就感导致责任缺位 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不仅不能公允地评价学生,无视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理想,对自己也同样不能公正评价,而其根源则与自我认同偏差有关。特别是面对社会对教师的过高要求与对自我职业定位出现冲突时,在社会变革和个体职业发展的不断冲撞、分离与对峙时,维系自我连续的本体安全受威胁、自我内在统一性遭破坏时,自我身份的建构便会出现认同危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觉,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4]而当这些心理问题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和师生关系的因素时,教师对教学的责任和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就面临挑战。出现低成就感的教师,无法产生教学激情,也无法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也是流于形式和外在需要。处于低成就感的教师,一方面,由于对自己评价降低,对自己缺乏认同的同时,也无法认同自己所承担的角色责任,导致无法承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另一方面,施行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却无法承担相应后果,逃避责任。这些都是责任缺位的表现,而这才是教师失责的根本。
24
(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指对学生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伤害的“教育管理行为”。它可以是身体的伤害,也可能是心理、心灵的伤害。而且对学生所造成的心理、心灵的伤害往往更隐蔽、更普遍、更广泛,其危害也更大,且常常不被师生注意和重视,但均不利于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体罚和相体罚学生的表现:一类为直接方式,即教师对学生接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如近期发生在四川成都某初班的事:15岁的学生小强(化名)课堂上忽然尿急,就把尿撒在了饮料瓶里,他的班主任梁教师竟然逼他喝尿。小强不喝,梁老师便把一瓶尿向小强兜头淋了下去。
25
另一类为间接方式,即教师借助他人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如云南玉溪市北城镇夏井小学发生的老潘光礼因听学生说班上学生何卫经常在上学途中逗留玩耍,便在上课时间用教棍殴打何。何被打后骂老师是“潘狗”。潘当即大怒,马上质问何。已吃过苦头的何否认骂过老师的同时吓得跪在潘的面前不停地求饶,潘仍不罢休。潘当时,对何提出了四个选择条件:第一是让学生依次打1000棍子;第二是老师亲自动手打100棍;第三是吃下1000只活苍蝇;第四是吃树上的绿虫。何怕老师又下重手,表示愿意让同学打,潘便令一名女生先动手“施刑”,另叫几名男生按住何的四肢自己在旁边监督。该女生迫于无奈,过打边哭,一共打何余棍。
26
班主任掐裂女学生耳朵 ;广东幼儿给老师下跪“感恩”
27
(三)校园性侵害案频发,影响恶劣,危害极大。
少数中、小学教师素质极低、道德败坏,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和工作之便,奸淫、猥亵未成年学生的事多有发生。全国妇联权益部曾专门出了一期题为《教师对学生的侵害不容忽视》的简报,其中反映,近几年妇联系统接到的有关侵害幼女的来信来访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反映教师奸淫、猥亵学生的案件占很大的比例。如:山东青岛某一小学教师,在任教期间,共计奸淫女学生8名,猥亵幼女13名,对女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8
补充材料: 云南省姚安县某小学有13名学生,仅有一名教师。2002年9月至2003年11月,教师李枝红先后以安排学生烧开水、做饭、辅导作业、帮助认字等借口,将6名7岁~9岁的女学生单独骗至宿舍进行多次奸淫,然后给孩子们几毛钱或几颗水果糖,威胁他们不准告诉外人。后来又给每个受害学生家长200元,让他们带孩子去看病,以此来阻止他们向警方报案。最后终于有一名家长带女儿走进了派出所,李枝红很快被警方拘留。北京武山县一中47岁的教师张某将该校初一女生小云(化名)猥亵、强奸达8次之多;静宁县初二女生小敏(化名)被班主任刘某奸污;临夏县小学教师赵会生,先后猥亵21名小学女生,并对其中4人多次强奸;陇西县某镇一所初中的体育老师杨某,对该校6名初三女生实施强奸。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初,北京市通州区永顺小学教师陈友海猥亵女生14名,另有两名女生被其多次奸淫。
29
(四)不尊重学生 师生之间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差距,但其人格是平等的,学生也有被尊重的需要。一些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认为学生就是小孩,在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在学生面前总是居高临下,对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满不在乎,独断专行。 现实中表现有老师对学生的合法权益缺乏应有的认识重视,侮辱、讽刺、挖苦学生,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等。如河南某城镇中学一教师泄露学生隐私造成学生自杀身亡;山东济南一班主任对不专心听课的学生批评说:“你的笑容就像三陪小姐,你近视戴眼镜,就是嫁到农村去也没人要”,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在调查中发现,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较少。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认为讽刺、挖苦学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育手段”的占1%;认为“生气时难免出现可能原谅”的占19.3%;“认为这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应坚决避免”的占72.7%;其中经常讽刺、挖苦、歧视学生的不存在,偶尔出现的占19.3%。
30
(五)压抑学生的个性,歧视学习有困难或平时不太 遵守纪律的学生。
一些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过于陈旧,方式方法千篇一律,不注意因材施教,不注意发现、引导、挖掘和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而是打击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等;一些教师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给学生排名次、排队,在座位上、课堂提问上以及参加各种活动上都把他们另眼相看;对教师自认为是学习上有困难或纪律上表现不佳的“后进生”,采取歧视的态度,语言上极不耐烦。
31
例:课堂上老师变向歧视学生 就在20分钟前的英语课上,老师叫大家做卷子,突然前边的一个好学生说自己没有卷子,老师走到后面,一种命令的口气对差生说:“反正你们不会做,把卷子给XX吧!”见没人回应她,她就点名了“XXX把卷子给XX。” XXX生气,把卷子撕了,嘴里嚷道“我还挺倒霉的,自己花钱买卷子,还得送给别人!!!” 老师也生气了“真自私,自己不做,还不给别人……” 老师说的也不是不对,但这也是对XXX的伤害,但她却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差生的心。(这种事不止一次发生) 自本学期开始,老师就露出了真实的丑漏的一面,对好生差生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什么义务教育,什么人人平等,都是屁话! 不知不觉间,发现好生都被调到班级前部,差生都被甩到后面了……
32
(六)教师的言传身教失范 “身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一些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注意仪表、言行;一些教师将商业行为带入到师生关系中来,利用手中的权力,索取学生和家长的钱物等。教师教书育人靠的是“言传身教”,其中“言传”是最常见,最普通,最主要的手段,是教师联系社会,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最重要的工具;“身教“重要在教师的行为方面,指教师应依靠自己规范化,个性化的行为去指导学生,感染学生。 然而,许多教师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不时冒出脏话,粗话;课堂上不时出现一些挫伤学生自尊心的非规范性话语,如“木头脑瓜”,“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在人际交往中,过激的或过于世俗,势利的语言。
33
材料: 据调查统计:口头语言不干净的,青年教师居多;出言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中年教师为多。在行为方面,教师的失范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上。体罚是教师用不正确的手段有意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据杭州大学199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初中出现的体罚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受罚面广,调查中得出受罚学生的比例分别为:初一43.7%,初二50.7%,初三35.9%;二是体罚形式多,粗略统计,初中教师体罚学生的形式有近20种。三是随意性大,性质恶劣,对有过错的学生教师或动手,或罚作业,罚劳动,完全凭教师当时的心情行事。体罚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镇住了学生,维护了自己的威严。实际上,教师却把自己推到了学生的对立面,把自己从一个正面的教育者角色转化为学生敌视的对象。
34
其次,教师的失范行为表现在某些教师的谋私行为上,即采用各种方式向学生套取礼品,利用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谋私利,不送礼的学生偶有遭到批评,奚落和歧视的,家长偶有不给教师帮私忙的也偶有影响及学生的,有的教师为了“挣外快”,规定学生帮忙促销或推销。第三,教师失范行为表现在日常行为上,诸如随地吐痰,衣着不整,在禁烟场所抽烟,办公室凌乱不堪,对校园环境问题熟视无睹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师自身形象。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中学生的身体处于发育的最高峰,生理和心理极不成熟,容易对异性教师产生盲目崇拜,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摆脱迷津,任其自由发展下去,从而贻误学生,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心术不正,不顾国家三令五申的规定,有意挑逗异性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从而误人误己。 综上所述,当前教师的失范言行以成为影响教师职业形象的根本所在,只有以此为鉴,才能再塑教师形象
35
三、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并不看好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尽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在我国,教师职业吸引力却很低。2006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统计表明:“初中专任教师347.5万人,比上年减少1.71万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随着人才市场发育的成熟,教师流动已属正常现象。但是骨干教师、学历层次高、短缺专业的教师的大量流失却不能不令人担忧。如果我国各行各业之间允许敞开流动的话,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将会更加明显。许多在职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华东师范大学师范所对上海教师职业调查表明:“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上,只求过得去的人大约是35.77%;懒散马虎、敷衍塞责的人约占10.34%;在对待学生上,冷落歧视差生者占10.25%,虽然不冷落歧视差生却也不给予特别帮助的教师则高达49.81%;2426%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约有21.83%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
36
(二)不良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由于价值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教师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大大降低,对教师的敬业意识和敬业精神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些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不仅降低了学校的教育效果,而且使一些教师的人格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教师的“言与行”“身与教”已失去了教育意义。
37
(三)教师的待遇低,幸福生活没有保障。 主要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低,发展空间小部分地区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给教师的生活造成极度的困难,更给教师的感情带来伤害,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情绪。
38
中国教师的真实生活 鸡鸣即起,一日开始。检查卫生,辅导自习;
哪个缺课,谁又晚起?何人生病,身体不适? 仔细询问,调查清楚。三十分钟,早餐即毕。 锅先不刷,碗亦不洗。急急忙忙,就上班去。 先去打水,再来扫地。N摞作业, 等你去批。 对的打√,写上评语。还得表扬,以资鼓励。 错的打×,误在哪里?来龙去脉,一一指出。 分析到位,讲清道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39
阅完作业,再出试题。单元过关,章节测试。 昨天月考,今日摸底。期末期中,不计其数。 题量适中,难易有度。查查网页,翻翻题库。 今天出完,明日印出。抓紧考完,加班阅毕。 统计成绩,写出分析。谁的第二,哪个第一? 张三李四,王五赵七。两次比较,名次何异? 课上讲评,面向全体。下课以后,单独找你。 排名后退,是何道理?知识水平,心理因素?
40
思想根源,刻苦程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老师期盼,父母嘱咐!展望未来,充满荆棘。 事关前程,怎能儿戏?张三痛哭,李四流涕。 痛改前非,看我下次。不听音乐,不看电视。 刮风不管,下雨不顾。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多背单词,多做习题。下次月考,找回位置。 老师听罢,始露笑意。期中考试,就看你的! 谈话已毕,铃声将起。拿起教案,奔向教室。 师生礼毕,一课即始。先评作业,昨天做的。 普遍问题,大家注意。个别错误,单独处理。
41
今天学习,中国历史。文革部分,不出考题。 这块内容,我们删去。半个课时,很快过去。 现在来做,巩固练习。选择答案,ABCD。 回答不错,学的可以。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复习巩固,课前预习。再找时间,做张卷子。 两节课下,已近中午。口干舌燥,四肢乏力。 热点剩饭,了以充饥。床头一歪,权作休息。 刚入梦乡,铃声又起,抖起精神,再上班去! 昨日开会,头发脾气。要当教师,先做傻子。 拼命干活,莫要索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撑不着你,饿不死你。若不想干,可以退出。 若干不好,我不聘你。博士难找,学士遍地! 明天上课,观摩学习。校长也听,教师都去。 精心准备,小心应付。制作课件,打印练习。
42
幻灯电脑,现代工具。全体观摩,怎能缺一。 上述各项,准备完毕。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政教主任,叫你快去。有位同学,是你班的。 一夜未归,在网吧里。找其谈话,通知父母。 写出检查,等候处理。不知不觉,西山日暮。 吃罢晚饭,辅导自习。学法指导,疑难解释。 有何疑问,尽管提出。但对高考,必须有益。
43
辅导完毕,正要离去。突然想起,还有一事。 有人反映,学生小纪。最近时间,不思学习。 跟女同学,眉来眼去。关键时期,这还了得? 叫上小纪,到没人处。把你找来,可知何事? 从实招来,不得回避。学生小纪,支支吾吾: 我殊不知,老师明示。青春少年,阳光沐浴。 情窦初开,本不为奇。但要清楚,学习目的。 一切围绕,学习成绩。有碍升学,必须放弃。 他日登榜,出人头地。男子丈夫,何患无妻?
44
学校规章,利害得失。一条一条,分析清楚。 小纪听罢,满面泪涕。痛改前非,回心转意。 从今以后,专心学习。若是再犯,我是
学校规章,利害得失。一条一条,分析清楚。 小纪听罢,满面泪涕。痛改前非,回心转意。 从今以后,专心学习。若是再犯,我是**! 转眼放学,学生离去。喝一口水,喘一口气。 十点过后,再查夜去。水管已关,廊灯已闭。 夜深人静,呼噜声起。一天工作,终告结束。 轻手轻脚,回到家里。两眼一合,已然梦里。 不是上课,就是考试。和在醒时,并无二致。 …
45
忽见眼前,众人攒聚。通知栏中,贴一告示: 教师老吕,四十有七。疾病突发,撒手西去! 明日医院,告别仪式。没有课者,务必前去。 看罢唏嘘,悲哉老吕!辛劳一生,英年早逝。 房小无车,更无积蓄。妻儿无靠,父母无依。 高风亮节,名扬千里。今日一别,后会何期?! 悲上心头,心痛如撕。蓦然惊醒,泪面如洗。 天已微明,铃声又起。新的的一天,又要开始
46
(三)教师负担太重。 主要仍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为了使学生能够上大学,学校、家长、社会都在施压学校抓升学率,家长望子成龙,社会大造舆论,严重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造成一些教师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培养的学生只会读书,不会做事。
47
2006年中国教师压力报告: 1、城市教师:担心下岗、忧心住房 ;
1、城市教师:担心下岗、忧心住房 ; 2、农村教师:渴望帮手、担心过不上日子, 农村的学校,一 般都是在缺编下运作的 ; 3、大学教师:为职位和地位抗争 4、中学教师:在升学率这大山压榨下干活 5、小学教师:干教师的活体会保姆的累
48
(四)教师自身修养欠缺。 教师自身的原因是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认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一种手段。二是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完善,缺少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淡薄,法制意识不强缺少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对暂时落后、学习有困难或情绪有问题的学生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手段,缺少因材施教的能力和方法。三是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善于调适自己的心境。有的教师性格暴躁,自身修养不够,拿学生出气或对学生进行报复。四是家庭不和,迁怒于学生。
49
教书育人原本是一个“春风化雨”过程,一些教师不能心平气和对学生施教,而是动辄大发雷霆,拿学生出气或对学生进行报复。 一些教师除了赌博无其他兴趣爱好,经常聚众赌博。甚至见缝插针,课间十分钟几个人也要玩上几把。在学校这个学习的文明场所显得很不协调。 一些中小学教师为了一点小利弄虚作假:豫南的一个农村地区,在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后,虽然小学没有了升学压力,但是为了促进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考核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多的成绩来评估老师的奖金。于是一些小学教师拼命地“教导”学生抄袭,让每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要“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帮同学”,鼓励每一个学习好的学生都要“承包”几个差生,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 如此弄虚作假既无良好的师德可言,有严重损害孩子们的个性健康的成长。
50
一些中小学教师利用手中“职权”,强行推销一些资料。说是以他卖的资料为主导进行复习,哪个学生敢不买?有的农村中小学老师还巧立名目,经常向学生收取补习费和其他费用,致使学生家长总是埋怨学校“整天在收钱”。 一些中小学教师,心胸狭隘,语言粗俗,有时为了一些小事而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让学生看了如何能够尊敬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言传身教才是教育的正道。
51
(五)制度建设不健全。 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有效的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和手段,以致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难于操作和落实。
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有效的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和手段,以致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难于操作和落实。 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建立师德评价体系,是将师德建设的目标具体化、规范化,通过量化的、可考核的指标评价和把握教师或某一教学部门的师德状况,并把这种价值判断反馈给行为者本人,促进全体教师师德的不断完善。师德评价体系要科学完整,应包涵思想情操、教学成果、为人师表等方面。评价过程要民主、公开,只有民主的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的公平和公正,从而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评价渠道要多样,有来自教师自身的,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社会的。尤其是学生参加师德的评价,有助于发挥教师与学生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互动和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的良好氛围。
52
四、中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应对策略 宏观职业道德解困策略包括: (一)、加强宣传,树立教师的先进典型,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方面要做做好宏观职业道德应对策略,另一方面要做好中小学教师自身微观的职业道德应对策略: 宏观职业道德解困策略包括: (一)、加强宣传,树立教师的先进典型,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宣传,树立学习榜样,唱响主旋律,弘扬正气,给教师以激励和启发。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改变传统观念和做法,拓宽内容和渠道,突出教师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作用。
53
从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出发,深入研究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抵制唯心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形式的伪科学的自觉性和能力;加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道德规范。同时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或文化建设,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也折射出学校师生员工的群体素养。唱校歌、出校刊,赏书画、评名著,挂名人像、建艺术廊等,这些作为校园文化活动或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它对人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的素质、修养的提升起到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能够感染人、激励人、凝聚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因此,要运用多种载体,大力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达到师德建设的最终目标。
54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声望 教师劳动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教师既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和工具,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所独有的示范性、权威性的特点,客观上也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 第一,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待遇。在全社会范围内真正树立起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第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要求教师“安贫乐教”,不计物质利益,已经不现实。要想让中小学教师职业成为自己满意的职业和社会羡慕的职业,就要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 第三,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待遇。所谓职业待遇,是从事某一职业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为了鼓励中小学教师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政府应以法规的形式确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待遇。如中小学教师的社会福利优惠、生活服务的优先,以优惠的政策为中小学教师改善住房条件提供帮助等。
55
(三)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 奖惩和监督评估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 奖惩和监督评估制度。 根据中小学教师特点和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律,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等制度,将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定期表彰奖励制度,大力表彰宣传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和职业道德建设成绩卓著的单位;要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要依据有关法规给予严肃查处;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检查评估工作规范化、管理程序化、制度化。
56
(四)建立教师心理疏导机制。 心理健康问题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但心理健康问题会给教师职业道德带来严重影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一方面,各中小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校园小环境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给广大教师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团结、向上的氛围,使教师都能心情舒畅,愉快工作。同时,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侵蚀,保持校园环境的纯洁。另一方面,中小学应建立教师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各种事物与现象,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努力给教师创设各种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
57
(五)为中小学教师创设宽松的社会环境 中小学教师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要比从事其它行业工作的人承受更多的压力,有着更多的烦恼和困惑。如工资拖欠、学生难管、升学压力大等等。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变化、家长的期望时时环绕着中小学教师,使他们常常处在“两难”环境中。一是既要教学,又要“充电”,两者难以兼顾。二是独生子女多、个性强、家长庞,管严了,耽心学生会离家出走、自杀;管松了,学生成绩下降,家长不答应,学校也不允许。常常令中小学教师无所适从。三是新闻媒体不适当的舆论导向,让中小学教师不知所措,左右为难。因此,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非常必要。 第一,教育内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实现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为教师“减压”,创造一种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 第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对青少年教育人人有责,学校为主、社会支持、家长协助的齐抓共管机制。 第三,新闻媒体要坚持尊重事实、客观反映、以引导为主的正确导向,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教师热爱教育、社会关心教育、学生乐受教育的氛围。
58
中小学教师自身微观的职业道德问题应对策略
(一)立志修身,取法乎上 “志”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柱。道德修养中,立 志是修养主体预先设定所要实现的目标,按既定方 向去修养和锻炼。追求理想的道德人生是古代先哲的共同主张。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就是立志追求真理,把道德作为人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为后学志于道、志于学树立了典范。
59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高校教师作为社会信仰的保护者和养育者,应该立志高远,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精神层面上对生命、生活和生存方式的升华。高校教师担负着教人成人的责任,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好自身道德人格的榜样作用。教师道德人格是教育的手段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不仅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而且是教师岗位崇高和神圣特性的体现,更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条件。因此,师德修养须以“取法乎上”的策略[4],以价值和人格理想的确立为前提,着眼于人生的高目标和职业的高境界进行修养,追求应然性,超越实然状态。
60
在人生层面,努力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观念,确立自己的终极价值,即信仰体系和生活与人格的理想。只有真正形成人格理想,并时时与自己的现实人格相对照,找到差距、缩小差距,教师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成为现实。在职业层面,要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神圣价值,努力确立教育信仰和职业理想,而不是把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谋生的职业。只有真正确立了教育信仰和职业理想,才能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其生活方式,拒绝各种诱惑,把自己生命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处和深处。
61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学习是修身的基础,孔子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知识和道德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人要上进,必须博学多思,方能立身做人。从道德修养的过程来看,首先要解决道德认识问题,“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没有对仁的认识,不能利用仁、实行仁,怎么谈得上仁呢?提高道德认识,必须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深刻体会道德规范的实质内容和要求,了解确定这些内容的客观依据,真正弄清道德修养的目的和本质,为在生活中学会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的界限,培养道德评价判断能力,选择恰当的道德行为提供准备。道德知识不只来自于书本,还来自于古往今来道德典范和道德经验,同时要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理性思考,把握社会的道德必然。在道德修养中,学和思是不可或缺的2个环节,学和思的结果又要付诸行动,经过修养主体的道德实践体验而升华。因此,学、思、行是修养的必要过程,而行是修养的目的所在。正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只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62
对于教师来说,道德修养中学、思、行的结合,首先,要学好理论,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及相应的行为方式,明确师德修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对自己行为的关联性,从根本上解决教书育人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原则。同时,要深入理解教育的意义和高校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与目标,以及教师与社会、与学生的关系;认真思考新时期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什么样的人生理念、人生境界和职业境界。通过学习思考,接受并认同教师职业道德价值原则,形成相应的道德修养目标。其次,道德学习区别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它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既有认知学习,也有行为学习,更有情感学习。
63
教师不仅需要提高道德认识,学会在各种复杂情况下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发展道德理性能力,而且需要在践行道德中学会体验职业道德生活,培养道德激情,锤炼道德意志。只有从内心体验教师职业的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真正的道德学习。所以知荣明耻,在师德修养中是很重要的。第三,教师道德水平无论是低还是高,都需要从榜样身上获得实际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无数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的教师仍在延续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师道精神,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无疑是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的具体化。高校教师应当以他们为榜样,激发对高尚师德的认同和遵从,从而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砥砺师志、恪尽师责、积聚师智、磨练师能、陶冶师情、笃行师表,不断追求 真、善、美的职业道德境界。
64
著名作家林青云曾经说过:“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广大,书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
65
(三)践履笃行,积善成德 道德修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言过其行,在君子看来是一种莫大的耻辱;而言行一致则是一种美德。宋代的朱熹说过:“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即亲历其域,则知益明。”就是说,没有切实的道德践履的检验,道德认识往往是肤浅的、脆弱的。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离娄上》),就是努力实践忠恕之道,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重要方法。古代儒家所谓的“行”就是一种道德践履活动。一方面,道德的践履,不仅要“躬行”,即亲自实行、亲自去做,而且要“笃行”,即一心一意、矢志不渝地去实践。这是因为道德践履是修养主体修养活动的现实展开,是思想斗争表现得最集中、最激烈的阶段,也是道德修养能否成功的决定性阶段,修养主体要战胜自我,克服身上的缺点、弱点、不良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毅力;
66
另一方面,一个修养过程的完成,并非修养活动的终结,修养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和逐渐提升的过程,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不是短时间养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过程。所以,传统道德中还有“积善成德”的修养方法。积善成德”,是质量互变规律在个体道德发展上的体现,要求修养主体精心培育善德的幼芽,通过积累,使之壮大和巩固,扩张升华,逐渐形成优良的品德。这种方法,既可以使那些有了相当程度道德自觉的人避免道德上的退化和停滞,而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也可以使一些人迷途知返,避免沉沦。 《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修养主体只有平时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高校教师要做到践履笃行、积善成德,首先,要明确践履道德,实现知行统一,真正提升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这是师德修养的根本要求和目的所在。教师的成长和师德修养都有个不断
67
发展的过程。从所谓“教书匠”到“灵魂工程师”从以教谋生、以教为业到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从听命服从到肯于奉献、乐于奉献、无私奉献,这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学无止境,道德修养也是无止境的。教师作为“灵魂工程师”,理所当然要不断地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只有使自身修养达到纯真境界,才能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以专心致志的态度,自觉地践履师德规范必然性的要求,从日常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地锻炼自己、磨炼自己。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有重点地加强师德修养锻炼。师德是由教师劳动特点决定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处理好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的关系等3种关系展开的。
68
处理好第一种关系,要明确教师劳动的目的和意义,所以要“敬业”,敬业就是把教育工作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成自己的天职,敬业精神是教师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素质;处理好第二种关系,要正确把握教师劳动的对象和劳动过程的特点,所以要“爱生”,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师心里只有充满对学生的爱,才能创造并享受教育爱;处理好第三种关系,要理解教师劳动手段和劳动成果的特殊性,所以要“以身作则”、“以德立教”,使自己的人格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环境,成为学生主体人格和创新精神生根、发芽和成长的土壤。这3种关系和3个要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高校教师应该在道德践履的过程中,以自强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实现三者的完美结合。
69
参考文献: 1.傅修楠.试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006.6 5.李乙平.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6.7 6.于永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教 育 科 学. (J)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