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CNA 1 第6章 乙太網路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CNA 1 第6章 乙太網路原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CNA 1 第6章 乙太網路原理

2 6.1 乙太網路基礎 6.1.1 乙太網路介紹 6.1.2 IEEE乙太網路命名標準 6.1.3 乙太網路與開放系統互連架構
6.1.4 命名 6.1.5 第二層訊框程序 6.1.6 乙太網路訊框架構 6.1.7 乙太網路訊框欄位

3 乙太網路介紹 乙太網路的原始概念,來自於希望讓兩個以上的使用者,使用相同的媒體,而不會彼此干擾訊號。
至於多個使用者存取共享媒體的問題,是由夏威夷大學於1970年代開始研究。 根據研究的結果,開發出Alohanet的系統,讓夏威夷島上不同的電台,可共同建立共用的收音機頻率。 這項工程後來成為乙太網路媒體存取控制層(Media Access Control,MAC)的基礎,即一般熟知的具碰撞偵測的載波感應多重存取(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CSMA/CD)。

4 乙太網路介紹 (續) 乙太網路的原始版本,就是全世界第一個LAN。
此版本是由全錄(Xerox)的Robert Metcalfe與同事在30多年前所設計。 第一個乙太網路的標準,是由迪吉多(Digital Equipment Company)、英特爾(Intel)與全錄(Xerox)在1980年聯合發表。 Metcalfe希望乙太網路成為每個人都可受惠的分享標準。因此DIX將此新標準變為開放的標準,亦即任何公司皆可使用。

5 乙太網路介紹 (續) 電子電機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IEEE)在1985年分別針對區域與都會網路公佈了有關LAN之標準。 這些標準的編號以802開頭。 以乙太網路為基礎的標準為802.3。 IEEE將OSI的資料連結層(data link layer)劃分成兩層: 媒體存取控制層(Media Access Control,MAC) 邏輯連結控制層(Logical Link Control,LLC )

6 乙太網路介紹 (續) IEEE在1995年發表了100Mbps乙太網路之標準。
在1998年與1999年的Gigabit(每秒傳輸10億位元)乙太網路發展的標準。 IEEE在2002年通過了10Gb乙太網路之標準。 這些標準中存有差異性,但相同的部分遠大於相異處。 也就是說,在每一個新標準中都保留了原始的特質,所以802.3系列乙太網路是完全相容的。

7 IEEE乙太網路命名標準 乙太網路(Ethernet)這個名詞包括: 當乙太網路需要擴增新媒體或功能時,通常以一個或兩個字母命名:
高速乙太網路(Fast Ethernet) 超高速乙太網路(Gigabit Ethernet,Gig-E) 10Gb的乙太網路(10-Gb Ethernet,或10-G) 當乙太網路需要擴增新媒體或功能時,通常以一個或兩個字母命名: 10BASE2 (IEEE 802.3a) 10BASE5 (IEEE 802.3) 100BASE-T (IEEE 802.3i) 1000BASE-TX (IEEE 802.3X)

8 IEEE乙太網路命名標準 (續) 以下為縮寫內容的說明: 數字代表每秒傳輸的百萬位元(megabit)的數量
BASE代表的是所使用的基頻傳輸訊號方式(baseband signaling) 數字( 2 與 5)指的是同軸纜線的區段長度(185公尺則以 2代表 200公尺) 以一個或多個英文字母代表所使用的媒體型態(F = 光纖纜線、T = 銅製無遮蔽式雙絞線)

9 乙太網路與開放系統互連架構 IEEE乙太網路的資料連結層(data link layer)包含兩個子層:
媒體存取控制層(Media Access Control,MAC)(802.3):定義了如何在實際的纜線上傳送訊框。 邏輯連結控制層(Logical Link Control,LLC)(802.2):負責以邏輯性來辨認不同通訊協定型態,並封裝(encapsulate)這些通訊協定。

10 LAN 規範與OSI參考模型

11 第一層之限制 v.s. 第二層之解決方法

12 乙太網路技術與OSI參考模型

13 命名 為了在乙太網路上進行區域的訊框傳遞,必須有所謂的定址系統,也就是電腦與介面的命名(Naming)方式。
網路上的每台電腦都有一實際的位址(physical address)。 所謂的媒體存取控制層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address)就是在網路介面卡上的實際位址。 MAC位址這個名詞,也稱為硬體位址、網路卡位址、第二層(Layer 2)位址及乙太網路位址。

14 命名 (續) MAC位址的長度為48位元,通常以12個十六進位位數表示。
前6個十六進位數字由IEEE所管理,用來辨別製造商或廠商,因而形成了機構單一識別子(OUI)。 剩下的另外6個十六進位數字則代表介面的序號,或由特定的廠商所指定之數值。

15 第二層訊框程序 訊框程序(framing)包括: 有哪些電腦彼此在進行溝通 個別電腦間開始與結束通訊的時間 辨別於通訊時所發生的錯誤
該輪到哪一台電腦進行溝通 資料存放在訊框中的何處

16 從位元到訊框

17 一般訊框格式 一般訊框分成幾個區塊稱為欄位(field) 訊框起始欄位(Frame Start field)
位址欄位(Address field) 長度/型態/控制欄位(Length/Type/Control field) 資料欄位(Data field) 訊框檢查值欄位(Frame Check Sequence field,FCS)

18 乙太網路訊框架構 IEEE 乙太網路訊框

19 IEEE 乙太網路訊框欄位

20 乙太網路訊框欄位 前置訊號(Preamble):長度為7個位元組
訊框起始符號(Start Frame Delimiter,SFD):以二進位表示為 。 目的地位址:6個位元組的MAC 目的地位址。 來源位址:6個位組元的MAC 來源位址。 長度/型態:若小於1536,則此數值代表的是長度。 型態:詳細說明了上層接收資料的通訊協定。 長度:詳細說明了資料的位元組數量。

21 乙太網路訊框欄位 (續) 資料與補位:此欄位長度不限。
長度為46到1500個位元組 。 訊框檢查值欄位(Frame Check Sequence field,FCS):此序號包含了4個位元組的循環冗餘查核(CRC)數值。

22 6.2 乙太網路的操作 6.2.1 媒體存取控制 6.2.2 MAC規則與碰撞偵測/撤回重傳
6.2 乙太網路的操作 6.2.1 媒體存取控制 6.2.2 MAC規則與碰撞偵測/撤回重傳 6.2.3 乙太網路時序(Ethernet Timing 6.2.4 訊框間距與撤回重傳 6.2.5 錯誤處理 6.2.6 碰撞之型態 6.2.7 乙太網路的錯誤情況 6.2.8 FCS與其它情況 6.2.9 乙太網路自動協調 連線建立及全雙工、半雙工傳輸

23 媒體存取控制 MAC具有兩種廣泛的類別: 明確性的(輪流)(deterministic)
記號環 光纖分散式數據介面 非名確性的(先到先服務) (nondeterministic) Ethernet/802.3

24 MAC規則與碰撞偵測/撤回重傳 執行下列三項功能: 傳送與接收資料封包 將資料封包向上傳送到OSI上層前,進行解碼並檢查傳送位址是否合法。
在資料封包或網路上偵測錯誤。

25 CSMA/CD 過程

26 乙太網路時序 在乙太網路上,若任何的工作站希望傳送訊息,必須先聆聽以確保目前並沒有其它工作站正在傳輸。
若網路纜線呈靜止狀態,則該工作站立即開始傳送資料。 但是由於電子訊號傳送到纜線時仍需一小段時間(稱為傳遞延遲,propagation delay),且接下來,訊框所遇到的每一個中繼器,從連接埠傳遞到下一的中繼器時也會產生潛在的一些時間。 因此,很可能在一工作站開始傳遞或甚至同時間,也有另一台工作站開始傳遞。在這樣的狀況下,便產生了碰撞。

27 乙太網路時序 (續) 在半雙工傳輸技術中,假設在不發生碰撞的情況下,傳送端的工作站會先傳輸一個64位元的時序同步化資訊,也就是所謂的前置訊號(preamble)。然後傳遞下列的內容: 目的地與來源的MAC位址資訊 其它表頭資訊 實際的資料量 訊框檢查字元欄位,用於確保訊息在傳輸中不受到破壞 接收端的工作站在收到訊框時,重新計算訊框檢查值(FCS)來判斷所收到的訊息是否正確,並將完整的訊息向上傳遞給高層的通訊協定。

28 乙太網路時序 (續)

29 訊框間距與撤回重傳 在兩個未碰撞的封包間最小的距離,又稱為訊框間距(interframe spacing) 。

30 訊框時間特徵

31 錯誤處理 乙太網路中最常見的錯誤(但無害)情況為碰撞。 碰撞是網路存取競爭之解決機制。 因碰撞而浪費時間的方式:
網路頻寬的損失與最初傳輸與碰撞壅塞的訊號相同。這便稱為耗費延遲(consumption delay),且影響所有的網路節點。 由碰撞撤回重傳演算法所造成的延遲。撤回重傳的延遲,通常影響不大。

32 錯誤處理 (續)

33 碰撞之型態 單一碰撞(single collision)所指的是,當試圖傳送訊框時,所偵測到的碰撞事件,但是,在下一回試圖傳送時,此訊框成功的完成傳輸。 多重碰撞(Multiple collision)則代表相同的訊框,在成功傳輸前重複出現碰撞次數。 碰撞的結果 — 部分與損壞訊框之長度小於64個位元組,且FCS部分不合法 — 通常稱為碰撞片段(collision fragment)。 某些通訊協定分析工具與網路監控稱這些為片段(fragments runt) 。

34 碰撞之型態 (續) 主要錯誤型態包括 區域碰撞(local collision) 遠端碰撞(remote collision)
晚碰撞(late collision)

35 乙太網路的錯誤情況 乙太網路中所認定的錯誤情況包括: 在訊框時間結束前所發生的同時傳輸。 在訊框時間結束後所發生的同時傳輸。
超過或不合法訊框長度之傳輸(無意義訊框Jabber、長訊框及範圍錯誤(range error) 。 不合法的短傳輸(短訊框、碰撞片段或 runt) 。 毀損之傳輸(FCS 錯誤) 。 所傳輸的位元數不足或太多(校準錯誤,alignment error) 。 訊框中實際的位元組資料與通報的位元組資料數不相符(範圍錯誤,range error) 。 不尋常長度之前置訊號或無意義訊框情況(ghost或jabber) 。

36 FCS與其它情況 收到的具損壞訊框檢查序號的訊框,會與實際傳輸的訊框有1個以上位元之差異。

37 乙太網路自動協調 目前已有一種稱為自動協調(autonegotiation)的程序(即協調半雙工或全雙工及速度)。
亦即在高速乙太網路(Fast Ethernet)問世時,其標準即包括了自動設定某一特定介面,以符合連線者的速度與功能的方法。 這項程序定義了如何將兩個連線者自動協調出一個最佳效能之設定。

38 連線建立及全雙工、半雙工傳輸 以下為完成半雙工連線的方法: 在低於10Gigabit乙太網路速度中,有兩種完成全雙工連線的方式:
透過自動協調的完整程序。 藉由管理者設定雙方連線夥伴使用全雙工。 在低於10Gigabit乙太網路速度中,有兩種完成全雙工連線的方式: 使用自動協調。 由管理者設定介面模式。

39 連線建立及全雙工、半雙工傳輸 (續) 優先權解決方式 100BASE-T 全雙工 100BASE-T半雙工 100BASE-TX全雙工


Download ppt "CCNA 1 第6章 乙太網路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