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项目一 会计信息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项目一 会计信息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项目一 会计信息化

2 1 工作任务一 会计信息化概述 2 工作任务二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施 3 工作任务三 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和审计

3 工作任务一 会计信息化概述 教学内容: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工作任务一 会计信息化概述 教学内容: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教学目标: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及关系;了解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区别。

4 项目活动2 项目活动1 项目活动3 项目活动4 化的区别(重点)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 目标与主要任务(了解) 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5 (一)会计信息系统 项目活动1: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也就被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三种。
会计信息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或需要进行加工、计算、分类、汇总而形成的有用的会计数据。会计可理解为一个信息系统,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递主体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会计的各项活动均体现了对信息的某种作用。填制凭证是收集信息,设置账户是为了取得某种信息,编制报表是汇总信息等。 会计信息系统也就被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三种。 1、手工会计信息系统 2、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其具有下述特点: (1)处理工具电算化 (2)“人机”结合一体化 (3)数据处理自动化,财务处理一体化 (4)数据、信息存储磁性化 (5)系统增强了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6 项目活动2:会计信息化 (一)会计信息化含义
“会计信息化”一词是最早出现在1999年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它是专家们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富,将会计电算化改为“会计信息化”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会计研究和发展。随后,很多学者都关注和研究会计信息化,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可以替换使用。2005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中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明确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7 项目活动3: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一)背景环境不同 (二)实现目标不同 (三)地位和功能不同 (四)数据处理不同
(五)信息输入输出不同

8 (一)背景环境不同 会计电算化产生于工业社会,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会计电算化已逐渐显得落后。会计信息化则产生于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社会要求社会信息化,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信息化必然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必然要求会计先信息化。信息化比电算化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更多地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9 (二)实现目标不同 会计电算化是基于手工会计会计发展而来,其业务流程与手工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主要是为了减轻手工操作的重复性劳动,提高效率。会计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核算基础上提出的信息多元化处理,能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会计信息化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

10 (三)地位和功能不同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会计信息化最终让企业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

11 (四)数据处理不同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12 (五)信息输入输出不同 会计电算化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强调财务部门自己 输入;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 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 。

13 项目活动4: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与主要任务(了解)
(一)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 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获取、分析和利用,进行投资和相关决策;基本实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通过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使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二)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1、推进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 2、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建设 3、推进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信息化建设 4、推进会计教育与会计理论研究信息化建设 5、推进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 6、推进统一的会计相关信息平台建设

14 任务总结与习题 见教材思考题、配套习题 【步骤三】总结 1、关键知识 【步骤四】布置作业、讲解作业要求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及关系 2、关键技能 【步骤四】布置作业、讲解作业要求 见教材思考题、配套习题

15 工作任务二: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施 教学内容:实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条件,会 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与岗位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条 件、组织程序、岗位设计及管理内容。

16 项目活动1: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的条件 项目活动2: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及岗位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施 项目活动3:会计信息化后的使用管理

17 项目活动1: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的条件 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后,会计业务的处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掌握了会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后,应根据软件的要求在运行前进行会计业务的规范化处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科目及辅助核算项的整理;凭证类别等编码的确定;账、证、表格式设置;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账户的清理;账证、账账、账实相符;整理各账户余额;清理往来账户和银行账户等 。 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二)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三)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四)计算机与手工并行三个月以上,且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甩掉手工账,让财会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这也是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18 项目活动2: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及岗位 (一)组织要求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组织机构的设置,不仅影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而且也涉及到整个单位的发展。各单位应根据各自的环境和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方式。 1、集中管理 会计信息化工作由计算中心负责,包括管理、软件开发和使用维护等,财务等部门不设专门的数据处理机构,不安装计算机设备,其数据定期向计算机中心提供,由计算中心负责处理。这种方式有利于对计算机应用的统一领导、规划和组织,避免重复投资,能有效地利用资源,而且便于实现数据共享。这种组织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较为常见,目前,在我国实践中已很少采用。 2、集中管理下的分散组织 这种方式是集中管理形式的发展,为了便于操作及管理的要求,对一定业务进行分散。这种组织决定财务部门内部组织机构需要作一定的调整,但是没法满足企业信息化要求。 3、分散管理 分散管理是目前会计信息化管理最普遍的形式。这种方式能够调动财会部门的积极性,根据财会部门的需要确定开发步骤和项目,开发的软件实用性强。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员都能在一定权限内进行信息化的操作与管理。 (二)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为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会计信息化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基本岗位和手工会计的各会计岗位相对类似。会计信息化岗位是指直接操作、管理和进行系统维护的岗位。大中型企业和使用规模大的会计信息化单位,可设立如下岗位:①信息化会计主管;②软件操作;③审核、记账;④系统、软件维护;⑤信息化审查;⑥数据分析;⑦会计档案管理;⑧内外部信息员等。分配好各岗位的工作,让各岗位人员使用自己的权限并完成自己的任务,充分发挥各岗位的作用。

19 项目活动3:会计信息化后的使用管理 (一)软、硬件的维护 (二)数据备份、恢复及整理 1、数据备份 2、数据恢复 1、系统软件的维护
不同的会计软件所要求的运行环境不同,系统软件应满足会计软件的要求,同时,安装其它软件时应注意软件之间不能相互冲突。 2、硬件的维护 硬件维护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维护,会计软件运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 3、会计软件的维护 (二)数据备份、恢复及整理 数据备份是将机内会计数据从硬盘备份到机外的软盘等其他存储介质的过程,以便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破坏时,将数据再恢复到硬盘上。 1、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按内容分为档案备份和临时备份。档案备份是指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将会计数据备份到软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作为正式会计档案保存;临时备份是为了便于数据恢复而进行的备份,可以随时进行。数据备份具体可采用软盘、硬盘、磁带或光盘等。 2、数据恢复 数据恢复是在意外情况发生后,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系统的硬盘上。数据恢复还可以将其它年度的数据恢复到计算机中,以实现其它年度账簿的查询。 3、数据整理 数据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清除数据内的数据垃圾,对所有数据库重新进行索引,以及检查数据库的完整性等

20 工作任务三 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和审计 【步骤一】宣布本次教学的工作任务及目标 教学内容: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工作任务三 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和审计 【步骤一】宣布本次教学的工作任务及目标 教学内容: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的环节,掌握会计信息化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步骤二】工作任务 项目活动1: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 项目活动2:会计信息化的内部审计 【步骤三】总结 1、关键知识 2、关键技能 【步骤四】布置作业、讲解作业要求 1、会计信息化信息化的内容有哪些? 2、简述会计信息化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3、谈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点。 4、针对会计信息化发展,请谈谈你在学习或工作中的想法?

21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项目一 会计信息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