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9世纪建筑变迁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9世纪建筑变迁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9世纪建筑变迁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2 第一节: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状况; 二、探索的目的:探求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建筑。 三、探索的焦点:
1、从形式变革入手; 2、以功能统一技术与形式的矛盾; 3、从新技术入手,寻找新的建筑形式。 四、探索的意义: 使建筑观念摆脱了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羁绊,初步踏上现代化道路。

3 第二节: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 1、探求先驱: 德国建筑师-申克尔,提出建筑的时代性问题;
桑珀-受英国“水晶宫”影响,提出建筑形式应与建筑手段相结合。 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设计了巴黎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大胆应用 新材料和结构,形式没创新,造型开始净化。 2、探求焦点: 建筑的时代性、建筑形式与建筑手段的关系、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 的关系。

4 二、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 1、社会背景: 19世纪50年代-英国(技术原因、社会原因); 2、代表人物: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罗斯金——莫里斯
3、主张: (1)热衷于手工艺效果与自然材料之美,反对大机器工业粗制滥造; (2)主张制造精美的手工家具,提出统一、合谐的构图规律; (3)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摆脱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 式的羁绊。   4、代表作品: 韦布设计 --莫里斯红屋

5 5、艺术与工艺运动的局限性 (1)把机器看作是一切文化的敌人,违反了社会发展潮流; (2)主张手工作坊形式,成本高,无法推广。

6 莫里斯红屋

7 三、新艺术运动 1、兴起: 19世纪80年代兴起,中心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随后向法国、奥地
利、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等地区扩展。 2、目的: 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在绘画装饰与建筑上创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艺术风格 3、代表人物:费尔德 4、代表作品:奥太 -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费尔德-德国魏玛艺术学校

8 在建筑中这种改革只限于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终不过是在形式上仅对传统形式而已。
4、建筑特征: 室外:一般比较简洁,保持砖石建筑的格局。 室内:反对历史样式,创造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 5、局限性: 在建筑中这种改革只限于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终不过是在形式上仅对传统形式而已。

9 维也纳 玛约利卡住宅

10 成就:奥尔布里希设计—路德维希展览馆:外观简洁、大窗、圆拱形大门附带植物图案的装饰。
6、新艺术运动在德国-青年风格派 代表人物:贝伦斯等,据点慕尼黑。 成就:奥尔布里希设计—路德维希展览馆:外观简洁、大窗、圆拱形大门附带植物图案的装饰。 7、英国的新艺术运动 代表:麦金托什—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风山住宅等 反映了建筑功能与造型的联系。

11 风山住宅

12 8、西班牙 代表:高迪 代表作品:巴塞罗那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等。 特征:结合自然的形式,浪漫主义想象力,隐喻性的塑性造型。

13 米拉公寓 浪漫主义的想象力 出其不意的建筑形式 塑性造型 巴特罗公寓

14 四、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 1、奥地利-维也纳学派 代表人物:瓦格纳 主张:净化现有建筑形式,创造新形式。
作品:地下铁道车站,邮政储蓄银行。 特点:虽然车站上保留一些新艺术派特点的铁花装饰, 而邮政储蓄银行的大厅里,却线条简洁。

15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瓦格纳

16 2、维也纳 “分离派”: 代表人物:奥尔布里希、霍夫曼 作品:分离派展览馆、维也纳玛约利卡住宅、维也纳米歇尔广场等。 特点: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装饰主题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及简单几何体。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很强的感染力,初具19世纪20年代“方盒子”建筑的雏形。 3、路斯——维也纳另一位有见解的建筑师 主张:反对装饰,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的范畴, 主张以实用和舒适为主,“装饰=罪恶”。 代表作品:维也纳——斯坦纳住宅 特点:外部完全没装饰,建筑物是立方体的组合,强调墙面和窗子的比例关系。

17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18 维也纳 米歇尔广场

19 4、北欧: 荷兰—伯尔拉赫:提倡“净化”建筑, 主张建筑造型的简洁明快及表现材料的质感。 代表作品: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芬兰-老沙里宁—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开展了道路。 代表作品:赫尔新基火车站。 特 点:体形简洁,空间组合灵活。

20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荷兰-伯尔拉赫)

21 第三节、美国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住宅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 2、芝加哥学派的重要贡献: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芝加哥学派,它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学派创始人——工程师詹尼,理论奠基人——沙利文 2、芝加哥学派的重要贡献: (1)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2)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3)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 3、建筑特点: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

22 4、代表作品: 第一莱特尔大厦----7层的砖墙与铁梁柱的混合结构;
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10层的框架结构,立面处理很沉重,没有脱掉古典外衣。 马歇尔·菲尔德百货批发商品----理查森----外形上摒弃了古典的虚假装饰,造型简洁明确。 莫纳德诺克大厦-伯纳姆与鲁特 层,最后一幢砖墙承重德高楼。 卡皮托大厦----折衷主义外衣、金属框架结构、东方式屋顶的22层建筑。 由此可见芝加哥学派对高层建筑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曲折反复摸索的过程,其焦点在于对新旧结构方法赫新旧形式的取舍上。 里莱斯大厦----芝加哥学派的杰作—框架结构、大面积玻璃窗、透明比例端庄而在当时闻名于世。 马凯特大厦—立面简洁,排有宽的长方形窗,内部空间可按照需要自由划分。

23 5、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奠基人,提出“形式随从功能”“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建筑设计应该 “由内到外”,按功能选择合适的结构,并且使形式与功能一致。 沙利文还规定了高层办公楼的典型形式: (1)地下室——放置机械设备(动力、采暖、照明、锅炉房等); (2)底层——商店银行等服务设施。空间宽敞,光线充足,出入方便; (3)二层——底层的延续,赫底层要联系方便,空间分隔自由,大片玻璃窗; (4)二层以上——都作为办公室,各层柱网排列相同; (5)顶层——设备层,水箱、水管、机械设备等。

24 6、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建筑探新运动中的进步作用:
按功能把高层建筑分为“三段式”外形: (1)底层与二层功能相似,为一个段落; (2)办公室各层通过窗户巴外里面统一起来,为一个段落; (3)顶部设备层——小窗户、加压檐,可以有不同的外表。 代表作品: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芝加哥”形式的网格式处理手法 6、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建筑探新运动中的进步作用: (1)突出强调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功能、结构与形式三者之 间的主从关系,摆脱了折衷主义的形式羁绊,为现代建筑发展开辟了道路; (2)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使芝加哥成为高层建筑的故乡; (3)使建筑艺术反映了建筑技术的特点,并符合工业化的精神。

25 芝加哥S CP.百货公司大楼

26 伍尔沃斯大厦——具有哥特风格外形的摩天楼。
6、局限性: (1)芝加哥学派的在建筑上的成就只不过是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技术手段, 市中心高层密布,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卫生问题, (2)1893年芝加哥国际博览会折衷主义全面复活,对刚兴起的新建筑思潮 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7、纽约的高层发展: 伍尔沃斯大厦——具有哥特风格外形的摩天楼。

27 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1、赖特——美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独立地发展了美国土生土长的现 代建筑。
2、草原式住宅含义- 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中产阶级住宅。 在美国西部地方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它在造型上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 3、意义:赖特的草原式住宅,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框框,走体形组合的通路,创造了新的建筑构图手法。 4、代表作:玛丁住宅、罗伯茨住宅、罗比住宅。

28 玛丁住宅(1904)

29 威利茨住宅(1902)

30

31

32

33 第四节、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1、目的:满足功能的要求,结构不再成为空间的阻隔,给建筑结构方式与建筑造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作品:
拉布鲁斯特----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拱顶----奠定基础 博多----蒙玛尔特教堂----第一个用钢混框架结构建造的教堂 佩累----巴黎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无任何装饰 加尼埃---善用混凝土结构,“工业城市”街区全部为钢混建筑,外 形简洁,布局整齐。 瑞士----马亚尔----无梁楼盖仓库

34 第五节、德意志制造联盟 1、组成:在1907年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组成。 2、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造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3、建筑师:贝伦斯,以工业建筑为基地来发展真正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 4、代表作品 (1)德国通用电器透平机制造车间、机械车间:造型简单、摒弃附加装饰,成为现代建筑的先行。

35 (2)法古斯工厂:格罗皮厄斯和A.迈尔设计的,外墙以玻璃为主,造型简洁、明快、透明,表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格罗皮厄斯在1910年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是对建筑工业化的最早探索。
(3)科隆展览会办公楼:结构构件外露,材料质感的对比,内外空间的沟通。

36 法古斯工厂:这是一个制造鞋楦的厂房。它的平面布置和体型处理主要由生产上的需要决定。立面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显得轻巧透明、大方得体; 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这些手法后来成了现代建筑最常用的设计语言。法古斯工厂是格罗披乌斯早期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Download ppt "19世纪建筑变迁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