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篇 中共党史( 五) (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篇 中共党史( 五) (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篇 中共党史( 五) (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建国初期面临的考验: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建国初期面临的考验: 1、军事上:解放战争获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 完全结束

3 肃清国民党残余军队的后期作战,进展是很顺利的。
衡阳宝庆战役、广西战役消灭白崇禧集团; 贵阳战役、重庆战役和成都战役消灭胡宗南集团、宋希濂集团; 1950年4月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的胜利;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整个解放战争歼灭国民党正规军总数达到807万人。

4 2、经济上:新中国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生产萎缩,交通梗阻,民生困苦,失业众多。特别是国民党政府长期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的即成局面。

5 3、国际上:外交争取打开新局面,打破美帝国主义的政治 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新中国一成立就得到了苏联和欧亚各国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也通过谈判,确认同国民党政府断交而同新中国建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仍不肯放弃与中国人们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 从农村到城市、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被腐蚀。
4、中国共产党自身队伍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从农村到城市、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被腐蚀。 总之,新生的政权能否站得住脚,共产党能否管好国家,在相当一部分群众中仍然是一个疑问,要有实践来回答。国际间的朋友和敌人,也在注视和等待这个回答。

7 面对困难和考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 清醒的头脑,井井有条地采取一系列措施, 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卓有成效 的斗争。
建立军管会,镇压反革命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组织恢复生产。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银元和两白一黑的斗争)

8 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离开大陆时留下一大批反革命特务,继续与人民政权为敌。上图为国民党政府当时颁发的潜伏证。

9 统一财政主要内容: 1、统一全国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主要开支; 2、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使国家掌握得重要物资从分散状态集中起来,合理使用,以调剂余缺; 3、统一全国现金管理,由国家银行统一调度。

10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 1、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三八线——二战结束,美苏以朝鲜北纬38度 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的结果。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 1、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三八线——二战结束,美苏以朝鲜北纬38度 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的结果。 2、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侵略朝鲜 3、10月初,在美国侵略军越过三八线后,朝鲜 党和政府向中国党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

11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抗美援朝

12 4、打退美国侵略军 10月8日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 司令员兼政委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到1951年6月10日止,共歼敌23万,把战线稳定 在“三八线”附近 1951年7月开始双方举行停战谈判 此后停停打打两年多,美国动员了全部陆军的 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和海军的近半数投 入朝鲜战场。

13 上甘岭战役 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十万余人,反复争夺43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联合国军”炮兵和航空兵,对两山头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炸弹5000余枚,把总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高地的土石炸松1~2米。志愿军防守部队贯彻“坚守防御、寸土必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

14 两年中,中朝又歼敌72万人。 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此时担任“联合国”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在他 的回忆录中沮丧地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 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 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15 第三节 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一、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 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半多的农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国家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16 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改革运动,是历次土地改革运动中进行的最顺利、搞得最好的一次。 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此彻底消灭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17 二、镇压反革命 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指示》,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一场镇压反革命的运动。 运动的重点:土匪(匪首、惯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 这场运动在1951年10月基本结束。

18 三、其他的民主革命 1951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 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 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 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取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 聚众赌博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斗争。

19 第四节 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 1、农业、交通、工商业的恢复。成渝铁路1952年7月1日 建成;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开始兴修。
第四节 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 1、农业、交通、工商业的恢复。成渝铁路1952年7月1日 建成;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开始兴修。 2、“三反”和“五反” 三反:1951年11月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 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中共天津前任地委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堕落 成大贪污犯被执行枪决。

20 1952年2月10日 河北公审 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

21 五反: 1952年1月中央决定向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有“五毒”行为的资本家相当普遍存在。少数资本家“五毒”严重情况惊人,甚至有用废棉烂棉制造急救包卖给志愿军,使受伤战士致残致死。

22 第五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 一化三改造)

23 介绍几个重要事件

24 第一个五年计划 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1951年开始着手编制,先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1955年3月经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于同年7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 大会一致认为:(计划)是全国人们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和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计划。

25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新的历史总结,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们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并且用法律的形式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26 反对高岗、饶漱石分裂中央的斗争 高、饶于1952年底和1953年初先后从东北和华东党政最高负责人的岗位上调到中央工作。高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人、饶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个人野心膨胀,散布流言,挑拨关系,破环团结。 1953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揭露了高、饶的反党分裂活动,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揭发批判高、饶,一致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高岗拒绝党的教育挽救自杀自绝党和人民。 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开除高、饶的党籍,撤销他们所担任的一切职务。

27 外交上的伟大胜利: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过在中国西藏地方上关系问题上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周恩来率团参加,并鲜明提出了“存同求异”方针。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同与会各国建立了联系。


Download ppt "第二篇 中共党史( 五) (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