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從新移民婦女看文化霸權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 呂森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從新移民婦女看文化霸權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 呂森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新移民婦女看文化霸權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 呂森瑜

2 新移民婦女議題 始於1980年代 台灣經濟向南發展、對東南亞等邊陲國剝削 形成外勞和外籍配偶大量湧入台灣
人數龐大,成為台灣第五族群 1987年到2010年,總共有接近40萬的外籍人士透過婚姻成為台灣人 99%是女性

3 來台原因 移民=脫貧 家庭的負擔 國家預算不足 國際經貿組織衝擊 經濟困境 海外文化生活的想像和嚮往

4 經濟困境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WB )強逼推行結構調整計劃(SAP) 大量削減政府開支、私營化 以還債 增加人民負擔
Eg. 教育、房屋 政府預算不足 ×教育 房屋 醫療 撥款 工資↓ 工廠倒閉 失業

5 海外文化生活的想像和嚮往 大多沒有機會坐飛機 穿著打扮 菲律賓不能戴珠寶、穿短裙 渴望擁有自己的手機
穿著打扮 菲律賓不能戴珠寶、穿短裙 渴望擁有自己的手機 藍佩嘉 (2003) 追求在外國才能有的生活

6 海外文化生活的想像和嚮往 人類學家 Raul Pertierra 1992 研究北呂宋島的伊洛卡諾省對「好生活」的文化結構,移民的主要的誘因並非追求立即的經濟報酬,而是為了維持某種生活品質,包括一些難以量化的好處,像是聲望、探險、實現夢想等。當地人把外移浪漫化為對夢土的追求,而視本地為落後、不眷戀的居住地。 除了經濟上的因素外,對於外國生活的理想也是她們移民的原因

7 來台後面對的同化 Kim’s Theory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跨文化適應
Decultruation + Encultruation = Grow Todd L. Sandel & Chung-Hui Liang (2010) 三位分別到台灣6-8年的柬埔寨新移民婦女 有時間會以柬埔寨語對話,但大多時候以台語對話 被問及回到柬埔寨的家的感受時表示覺得不自然, 因為當說埔寨語時感覺和以前完全不同、聽起來非常奇怪。 有時候看到一些東西,忘了在柬埔寨語中是怎麼講

8 來台後面對的同化 來自緬甸的王小英,在回到家鄉後,聽不太懂父母的話,家鄉話變得像外國話一樣,只能比手畫腳的對話。

9 文化霸權 “Adaptation goes to the core of a psychological restructuration. This amounts to nothing less than the total hegemonic control of identity.” (Kramer, 2000, p. 196). It is hegemonic because the host culture is elevated, given supreme power over the immigrant and the culture(s) he or she comes from. This is nationalistic and penultimately ethnocentric.” (Kramer, 2003, p. 251)

10 文化霸權 文化霸權是指「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文化價值觀的強加行為 (Gramsci, 1930)
一種統治行為,它藉著文化人、機構等使自己的倫理、政治、文化以及價值觀成為普遍被接受的準則。這種霸權建基於一國比一國有更高的主導能力,並使被統治的人「自由」地同意統治集團所提供的社會生活方式 (劉偉勝, 2003: 35)。

11 文化霸權 20世紀初美國化運動 目的: 國外出生的居民正式加入美國國藉而採取的各項準備 活動,而目的是使他們理解和奉行美國生活準則
目的: 國外出生的居民正式加入美國國藉而採取的各項準備 活動,而目的是使他們理解和奉行美國生活準則 教授新移民英語、美國歷史和加入美國國藉所須要掌握的基本常識 大熔爐、變為美國的單一文化

12 台灣─ Literacy Education
在申請歸化中華民國國藉時,需要附上基本語文能力及國民權力義務基本常識標準認定第三條所定的文件 而取得文件的方法,有三個方法 1. 考取中文能力試驗 2. 參加戶所所或公所開辦之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班滿72小時 3. 參加各國小舉辦之中文課程,修習時數滿一年證明。 因為中文能力不高,有很多選擇上課而不是考試

13 目的是「幫助新移民克服語言上的困難、適應和融入台灣社會並成為一個理想中的母親」
The fourth volume of Advanced Material for Foreign Spouses The second volume of Basic Learning Materials for New Immigrants in New Taipei City 內容大篇幅講到兒童發展遲緩、親子共同學習、婆媳關係等 以教育灌輸思想,令她們成為符合台灣主流文化中的「台灣媳婦」

14 下一代母語喪失 在種族通婚中,弱勢文化的母語會消失
Gillian Steven 1976指出非英語 (主流文化) 族群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學習父母非英語母語,因此非英語語言會經由母語轉移消失。 張翰璧 (2007)研究發現印尼藉配偶的先生希望小孩學「印尼話」的比例只有10%,而越南籍配偶的先生則相對較高有20% 總體而言比例都很低。 認為東南亞的語言是次等的,需要學中文 母語的喪失 價值觀的灌輸 文化變得單一

15 被逼改中文名字 法律規定,移民必須要有中文名字以利相關機關的文書作業。 而姓氏中的字必須要在中文字典(例如國語辭典、辭海及康熙字典)內找到。
例: 田中麗奈 姓:田 名: 中麗奈 等同於是把台灣姓名的文化強加於別國的人身上,並沒有尊重到別國的文化。

16 1.跨國 的文化霸權 人們傾向於以經濟發展的程度去定斷該文化、語言的價值。 台灣等半邊陲國亦難逃趨向於強勢文化(核心國)的命運
英語不但成為台灣學子最重要的第一外語,且成為二十一世紀台灣人的必懂語言之一。 而新移民原生國多為被稱為「經濟落後地區」的邊陲國家 不受尊重、被貶為次等文化

17 問及移民會否鼓勵孩子學習母親的母語 受訪者表示大多母親都會想教孩子自己的母語,但會遭婆婆反對。 因為婆婆認為孫子需要學的是英文以及中文,覺得除了英語外,都是低等、次等的語言 又解釋婆婆們會覺得會說孫子會說英文是厲害的。 反映: 英語的霸權在台灣的運行,即使不懂,仍覺得英語是優秀,需要優先學習的。

18 R: 我們觀察到就是……他們覺得英文很厲害,聽到英文就會覺得得「嘩~~我孫子很會講英文
I: 可是婆婆也不懂英文呀 R對呀! 就是這個社會覺得英文很厲害,所以她認同這個英文、雖然我不懂、可是我認同英文。但是其他語言,雖然我不懂、可是我不認同你。我們常常接觸到的都是這樣。她們常說︰「哎唷! 中文都講不好喇,學什麼越南文。」就是老人家的觀念、這個社會給予的那個樣子是這樣。 核心國(英語) 半邊陲國(中文) 邊陲國(東南亞的語言)

19 2.面對霸權的回應 解決母語喪失和增加文化認同的問題 把下一代送到原生國

20 RELECTION 中港矛盾 敵視大陸人 (包括移民) 害怕資源被搶奪

21 台灣的東南亞新移民比香港的大陸移民更困難
語言問題 文化被認為是次等、漸漸消失

22 同化後的好處VS同化的壓迫 記得一位受訪者的一句話 「即使在這裡生活再好,也不能讓我們忘記自己的母親呀!」 母親 = 原生國
姓氏和名字是除了能代表一個人之外亦能有傳承文化和血脈的意義、更包含一個人的家族情感和國家認同

23 參考資料 Brock, C, J. (2008) Like Crossing Border Controls and Unpacking Foreign Brides. Immigrant Brides, 1(1), 3-6. Cheng, I. (2013). Making foreign women the mother of our nation: the exclusion and assimilation of immigrant women in Taiwan. Asian Ethnicity, 14(2), CHUEH, H. (2012). Exploring 'Gift' Theories for New Immigrants' Literacy Education in Taiwa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 Theory, 44(10),

24 Sandel, T. L. , & Chung-Hui, L. (2010). Taiwan's Fifth Ethnic
Sandel, T. L., & Chung-Hui, L. (2010). Taiwan's Fifth Ethnic Group: A Study of the Acculturation and Cultural Fusion of Women who have Married into Families in Taiw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3),   王塋. (2005). 20世紀初外來移民美國化運動評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市。 夏曉鵑. (2005) 不要叫我外籍新娘. 台北: 左岸文化. 劉偉勝. (2002). 文化霸權概論. 石家庄: 河北人民. 藍佩嘉. (2003) 跨國灰姑娘: 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台北市: 行人出版社


Download ppt "從新移民婦女看文化霸權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 呂森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