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绦虫 绦虫概论 绦虫(带虫,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 均营寄生生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绦虫 绦虫概论 绦虫(带虫,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 均营寄生生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绦虫 绦虫概论 绦虫(带虫,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 均营寄生生活

2 一、成 虫 形 态 外形:扁平带状,左右对称,多分节。 颜色:白色或乳白色。 大小:体长 mm——m, 固着器官:吸盘、吸槽、小钩等。 无体腔,无消化道,靠体壁吸收营养。 雌雄同体 虫体构成:头节、颈节 链体(幼节、成节、孕节)。 体壁结构:皮层、微毛、实质 石灰小体(钙颗粒)

3

4 孕节 成节

5 绦虫体壁、石灰小体

6 二、生活史 2.生活史多为复杂型,多需要1-2个中间宿主, 个别虫种无需中间宿主; 3.人可作为终宿主或中间宿主。
1.绦虫的成虫均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 2.生活史多为复杂型,多需要1-2个中间宿主, 个别虫种无需中间宿主; 3.人可作为终宿主或中间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 入水 第一中间宿主 裂头蚴 终间宿主 钩球蚴 原尾蚴 成虫 中间宿主 终间宿主 中绦期幼虫 成虫

7 中绦期(metacestode): ①囊尾蚴(cysticercus) 俗称囊虫(bladder worm) ②棘球蚴(hydatid cyst) & 原头蚴(protosco1ex) ③泡球蚴(a1veo1ar hydatid cyst) ④似囊尾蚴(cysticercoid) ⑤多头蚴(coenurus) ⑥原尾蚴(procercoid) ⑦裂头蚴(plerocercoid)

8 囊尾蚴 裂头蚴

9 二、生 理 1.无消化道 营养物质可经皮层通过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 *微毛 极大的增加了表面吸收面积。
二、生 理 1.无消化道 营养物质可经皮层通过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 *微毛 极大的增加了表面吸收面积。 *尖棘 微毛未端还有尖棘,能擦伤宿主 的肠壁 使营养的细胞质被虫体吸收。 *胞饮 有的绦虫的顶突还可穿入肠腺隐 窝,经胞饮作用摄取粘液或细胞碎片。

10 2.营养物质 氨基酸、糖类、脂肪酸、 甘油、维生素、嘌吟和嘧啶等。 *合成脂类的能力很弱 *主要通过糖代谢--糖酵解获取能量 *从蛋白质和脂类获得的能量很少。 3.成虫营有性生殖 *交配和受精可在同一节片或同一虫体不 同节片间完成;也可在两个虫体的节片 间进行。

11 4.中绦期幼虫营无性的芽生生殖 *棘球蚴从囊壁的生发层长出许多 原头节和生发囊; *多头蚴可自胚膜芽生出原头节;

12 *曼氏裂头蚴在患者感染病毒或免疫功能 受抑制时,可发生异常的芽生增殖,引 起严重的裂头蚴病。 *裂头蚴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切除部分 虫体后,可重新长成一完整虫体。

13 三、致 病 1.成虫 2.幼虫 *寄生在肠道内,可夺取宿主的大量营养物质; *吸盘、小钩及微毛等对肠壁的损伤及虫体代 谢产物的刺激。
三、致 病 1.成虫 *寄生在肠道内,可夺取宿主的大量营养物质; *吸盘、小钩及微毛等对肠壁的损伤及虫体代 谢产物的刺激。 *个别种类如阔节裂头绦虫由于吸取大量维生素B12以及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可引起恶性贫血。 2.幼虫 *寄生于人体的不同组织器官,如皮下、肌肉、 脑、眼等部位可引起严重后果; *棘球蚴囊液进入组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14

15 第十一节 带绦虫 (Tapeworm)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亚洲带绦虫

16 一、 链状带绦虫 (Taenia solium) 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 Linnaeus, 1758)又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或有钩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绦虫,其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引起肠绦虫病;幼虫寄生猪体内或人体皮下、肌肉、脑等处,引起囊虫病。人是猪带绦虫的终宿主,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

17 (一)形 态 成虫 虫体背腹扁平,带状,乳白色,薄而透明,长约2~4m,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虫体分为头节、颈部及链体。

18 头节近似球形,直径0.6~1mm,有四个 杯状吸盘和能伸缩的顶突,其上有排列成内外两圈的小钩,约22~36个。 颈部纤细,链体由700~1000片节片组成。 近颈部的幼节,节片短而宽,内部结构不清 楚.

19 中部的成节近方形,每一 节片中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 一套,睾丸约150~200个, 卵巢在节片后1/3的中央,除左右两大叶外,在子宫与阴道之间另有一中央小叶,卵黄腺位于卵巢之后,生殖孔位于每一节片侧缘的中部,不规则地分布于链体两侧。

20 末端的孕节较窄长,节片内子宫较发达,其他生殖器官均退化或萎缩。充满虫卵的子宫向两侧分支,每侧约7~13支,每一支又再分支,呈不规则的树枝状,每一孕节中约含4万个虫卵。

21 虫卵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31~43μm。卵壳很薄,易破碎,自孕节散出后,卵壳多已脱落。卵壳内为一具有放射状条纹的胚膜,胚膜较厚,棕黄色。胚膜内含一发育成熟、呈球形、具3对小钩的六钩蚴。

22 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 俗称囊虫,为卵圆形、黄豆大小、约5mm×8~10mm,乳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液体。囊壁分两层,外为皮层,内为间质层,含有一小米粒大的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形态与成虫头节相似。

23 囊虫

24 (二)生活史

25

26 人是猪带绦虫最主要的终宿主,中间宿主为猪和野猪。人也可作为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此外,曾有用猪囊尾蚴实验感染大狒狒和长臂猿获得成功的报道。
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于肠壁,孕节单独或5~6节相连地脱离链体,随粪便排出体外。

27 当虫卵或孕节被猪等中间宿主吞食,虫 卵在十二指肠内经消化液的作用,约经24~72h,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并借助小钩和分泌物,钻入肠壁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或淋巴到达宿主身体的各部位,约经10周发育为成熟的猪囊尾蚴。

28 含囊尾蚴的猪肉俗称“米猪肉”、“米糁子肉”或“豆猪肉”。猪囊尾蚴在猪体内寄生的部位以股内侧肌最多,再依次为深腰肌、肩胛肌、咬肌、腹内斜肌、隔肌、心肌、舌肌等,还可寄生于脑、眼等处。
猪囊尾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平均可存活3~5年。

29 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而感染。在小肠,经消化液作用,囊尾蚴的头节翻出,吸附于肠壁,经2~3月发育为成虫。猪带绦虫的孕节或虫卵如被人误食,六钩蚴自胚膜逸出,钻入肠壁,随血循环至身体各部分,约经10周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 成虫的寿命可达25年以上。

30 1.成虫 成虫头节上的顶突和小钩及其体壁上的微毛可对肠黏膜造成损伤和炎症反应。人体内通常寄生1~2条虫体,但也可有多条虫体寄生。
(三)致 病 猪带绦虫成虫和猪囊尾蚴均可寄生于人体,引起人体肠绦虫病和人体猪囊尾蚴病 1.成虫 成虫头节上的顶突和小钩及其体壁上的微毛可对肠黏膜造成损伤和炎症反应。人体内通常寄生1~2条虫体,但也可有多条虫体寄生。

31 (三)致 病 1.成虫 一般患者无显著症状,多以粪便中发现虫体节片而求医。
(三)致 病 1.成虫 一般患者无显著症状,多以粪便中发现虫体节片而求医。 少数患者有腹部不适或隐痛、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偶有少数穿破肠壁引起腹膜炎或肠梗阻的病例。 此外,曾有猪带绦虫成虫异位寄生于大腿皮下和甲状腺组织内的罕见病例报道。

32 2.囊尾蚴 猪囊尾蚴寄生人体所致囊 尾蚴病,俗称囊虫病(症),均因误 食孕节或虫卵而引起,其危害远较 成虫寄生为重。

33 人体的感染方式有三种: ①自体内感染,由于绦虫病患者恶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返入胃中所致。 ②自体外感染,患者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造成的感染。 ③异体感染,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引起的感染。 *体内自身感染最为严重;异体感染最常见。

34 囊尾蚴在人体内常见的寄生部位为: 皮下组织、肌肉、脑、眼、心、肝、肺、 腹膜等。 在疏松的结缔组织与脑室中的囊尾蚴多呈 圆形,大小约5~8mm。在脑底部的囊尾 蚴可呈分支或葡萄样的突起,长至2.5cm 称为葡萄状囊尾蚴 (cysticercus racemosus)。

35 2.寄生部位及临床分型: (1)皮下及肌肉囊虫病
囊尾蚴在皮下或粘膜下形成结节,数目不等,以躯干较多,四肢较少,局部可触及黄豆大、似软骨样硬度、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触痛和压痛、本皮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常分批出现,并可自行逐渐消失。感染轻时可无症状或局部有轻微的麻、痛感。寄生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严重者可呈假性肌肥大。

36 (2)脑囊虫病 ①癫痫型 ②软脑膜型 (蛛网膜下腔型) ③脑实质型 ④脑室型 ⑤混合型 ⑥无症状型。 其中以癫痫型最常见。 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病的三大主要症状,以癫痫发作和头痛最为多见。

37 脑囊虫症磁共振检查

38 脑囊虫症磁共振检查

39 (3)眼囊尾蚴病 囊尾蚴可寄生于眼的任何部位,大多数为单眼的眼球深部、玻璃体(40.5%)及视网膜下(32.7%)。

40 (3)眼囊尾蚴病 体的蠕动,重者可失明。眼内囊尾蚴的 寿命约为1~2年。当眼内囊尾蚴活时患 者一般尚能忍受,虫体死亡后,则产生
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常可见虫 体的蠕动,重者可失明。眼内囊尾蚴的 寿命约为1~2年。当眼内囊尾蚴活时患 者一般尚能忍受,虫体死亡后,则产生 强烈刺激,引起视网膜炎、脉络膜炎或 脓性全眼球炎,甚至产生视网膜剥离, 或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最终导致眼球 萎缩而失明。

41 (四)诊 断 1.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询问是否有生 食或半生食“米猪肉”史对发现猪 带绦虫病人有一定价值。 (1)粪便检查虫卵 (2)肛门拭子法或透明胶纸法检虫卵 (3)检获孕节,根据子宫分支数鉴定虫种。 (4)试验驱虫来确定有无感染。

42 2.囊尾蚴病 (1)皮下肌肉型,手术摘除后病理检查 可确诊。 (2)眼囊尾蚴病,眼底检查可确诊。 (3)脑囊虫病,①头痛、抽搐、眩晕、 瘫痪病史。 ②CT扫描、MR。 (4)免疫学 免疫血清学试验有助于囊 尾蚴病的诊断。

43 (五)防 治 1.预防(1)治疗病人 (2)加强粪便管理 (3)改进养猪方法(4)严格肉类检查 (5)加强卫生宣传 2.治疗(1)绦虫病 中药:南瓜子、槟榔合剂; 西药:吡喹酮、阿苯哒唑 (2)囊虫病 吡喹酮、阿苯哒唑; *脑型病出现急性颅内压升高,必须住院服药。 *眼型病例,应先手术摘除囊尾蚴,而后服药, 以保护视力。

44 (Taenia saginata Coeze,1782 )
二、 肥胖带绦虫 (Taenia saginata Coeze,1782 ) 肥胖带绦虫又称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或无钩绦虫。它不仅与猪带绦虫同属带科、带属,且其的形态和生活史与猪带绦虫相似。但中间宿主是牛,幼虫也不寄生于人体。

45 (一)形态 牛带绦虫成虫 猪带绦虫成虫

46 牛带绦虫成虫 猪带绦虫成虫

47 (二) 两种带绦虫的形态及生活史区别

48 表 两种带绦虫的形态及生活史区别

49 (三)致病性 人感染牛带绦虫的数量一般为一条,但在流行地区多条感染也不少见,国内感染条数最多的为31条。
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者可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贫血、体重减轻及头昏头痛或失眠等症状。其最突出的症状是孕节自动从宿主肛门逸出,几乎所有患者都能自己发现排出孕节及肛门瘙痒。有时脱落的孕节在回盲瓣处移动受阻时,可引起回盲部剧痛。牛囊尾蚴一般不寄生人体,迄今全世界仅有数例牛囊尾蚴病的报道。

50 (四)诊断 因为牛带绦虫的孕节活动力强,常自肛门逸出或在粪便中发现排出的孕节,所以询问病史对发现牛带绦虫病人有一定价值,这也往往是患者就医时的主诉。 确诊在于从粪便中检获孕节或虫卵。用肛门拭子法查获虫卵的机会比粪检更多,但仅依虫卵的形态无法区分是哪种带绦虫寄生。将检获的孕节夹在两张载玻片中观察子宫分支的数目可确定虫种。

51 (五)防治原则 1.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2. 注意个人卫生及食肉加工 3. 加强粪便管理、注意牧场清洁 4. 加强肉类检查制度

52 病例1 患者林某,男,36岁,在田头干活时感到肛门痒,随后自觉有什么东西从肛门逸出,他抖动了一下裤腿,顺裤腿掉下一白色面条头样的东西,他形容说这面条头样的东西约一寸来长,韭菜叶样宽,扁的,能动,因而前来就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有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平时喜吃猪、牛肉。自粪便中发现节片以来,常感到厌食、恶心和腹部痉挛,偶有饥痛感。查体正常。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尿常规化验均在正常范围。粪便检查发现带绦虫卵。患者带来的孕节经压片检查,子宫分支数在10-12支。

53 病例1 ●思考题 1.怀疑肠绦虫病时询问病史应注意哪些问题? 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区别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有什么实际意义?

54 病例2 患者,女,26岁,黑龙江省兰西县人,于2000年9月11日因“周身皮下结节1月余” 人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周身出现皮下结节,以躯干为多,偶有头痛、颈强、恶心,无抽搐发作。有食生菜、便节片史。查体:颈强,皮下结节以躯干为多,约黄豆大,质坚硬, 可移动。脑CT示双枕顶叶高密度灶。囊虫抗体阳性。诊断:脑囊虫及皮下囊虫病。因患者、经济条件所限,未作全面检查。予以脱水、杀虫、抗癫痫及营养脑神经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状态良好,皮下结节消失,无不适主诉。

55 病例2 ●思考题 1.本病例应确诊为什么病?依据是什么? 2.囊虫病是如何感染的?脑囊虫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56 附:亚洲带绦虫 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某些山区和远海岛屿一直 流行“牛带绦虫病”,而当地居民不养牛,也 很少吃牛肉,却有吃猪肉及其内脏的习惯。
台湾学者Huang等于1966年首先提出疑问,并 称之为台湾绦虫(Taiwan Taenia)。 范秉真 (1988): 亚洲牛带绦虫 Taenia saginata asiatica

57 1.亚洲牛带绦虫与牛带绦虫比较: 有6个特征: 1)    成虫头节上有顶突; 2)    孕节后缘有突出物; 3)    子宫侧支上有更多的分支; 4)    囊尾蚴头节上有退化的小钩; 5)    囊尾蚴表面有小疣状物。 6)    在牛体内,囊尾蚴仅寄生于牛的肝脏。

58 人是唯一的终宿主,适宜的中间宿 主有猪、牛、羊等。
人是唯一的终宿主,适宜的中间宿 主有猪、牛、羊等。

59 幼虫主要进入中间宿主的内脏,如肝 脏、网膜、浆膜及肺脏,特别是肝脏, 发育成囊尾蚴。 在猪体内,囊尾蚴发育期约需4周。 人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中间宿主的内 脏,尤其是肝脏而感染。

60 两种牛带绦虫比较 亚洲带绦虫 牛带绦虫

61

62 2.亚洲牛带绦虫分布地域 韩国 台湾 泰国 菲律宾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63

64 3.实验动物感染研究 亚洲牛带绦虫 牛带绦虫 猪体内 肝脏 肝脏 牛体内 肝脏 全身肌肉

65 亚洲牛带绦虫既可以感染牛也可以感染猪,感染后囊尾蚴都分布在肝脏而不到肌肉内,囊尾蚴床头节上都有发育不良的小钩。

66 传统牛带绦虫也可以感染牛和猪,感染猪后囊尾蚴分布左肝脏,而感染牛后分布在全身肌肉,囊尾蚴原头节上无小钩。
亚洲牛带绦虫囊尾蚴在免疫缺隐小鼠体内发育时无小钩,而在猪体内发育时有小钩。

67

68 亚洲带绦虫的致病机制、病原学诊断及其预防和治疗均与牛带绦虫相似。


Download ppt "绦虫 绦虫概论 绦虫(带虫,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 均营寄生生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